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罗教还不是后来的漕帮,何况明末到现在也只有半个世纪,罗教的老人中对满清并不像后来的漕帮如此跪舔,心系前朝的人依旧在,只是为了生存无奈行走江湖和官府之间而已。这也是之前潘老大答应朱怡成用罗教的力量协助义军由桐庐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浙东,最终拿下宁波。
朱怡成占据宁波以来,私下对罗教的拉拢一直未停,无论是四海商行建立之前还是之后,但凡有运输的买卖必然交给罗教,同时通过宁波商行加大同罗教的生意来往。潘老大也上路的很,拿了钱把事做的妥妥的,随着宁波势力的日渐强大,潘老大也逐渐对宁波义军亲近起来。
这一次偷袭苏松,罗教在其中出了不少力,除此之外,罗教教众遍布江南,消息渠道灵通,除朱怡成所掌握的情报网,罗教的教众同样提供了大量情报,这也是朱怡成能够及时掌握清军动态的主要原因。
欧阳凯狼狈逃回同里,可在宁波炮火下同里根本无法坚守,更因为同里的狭窄地形,部队也没办法集结。欧阳凯没有办法,只能带着部下朝同里以西突围,可谁想到当他刚从西边冲出同里没几里地,又一支义军出现在他面前。
这一次,义军打的是董字大旗,由西向南遏制要道的这股义军不是别人,正是指挥义军围攻苏州的董大山。原来朱怡成早就派人联络上了董大山,当欧阳凯的苏松镇主力来到同里的时候,董大山已悄悄带着本部精锐脱离了苏州城外大营,在同里以北三十里地等着了。
等同里的炮声响起,早做好准备的董大山依计划果断出兵,从而在此处拦住了欧阳凯的去路,这时候,欧阳凯是上天无门下地无入,虽他手中主力未损,可建制已被打得七零八落,一路从同里逃出来整支队伍首尾更是拉的几里长,有些跑的急的官兵就连武器盔甲也全丢了,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一见欧阳凯的部队出现,再瞧他们逃的如此狼狈不堪的样子,董大山顿时大喜过望,当即就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一时间,后有追兵,前有围堵,而路的两旁不是山岭就是湖,至高点也早就有义军埋伏,苏松镇官兵是士气大跌,连接战的勇气都没瞬间崩溃,有些人和没头苍蝇般急的团团转,有的人试图攀山越岭逃走,还有的甚至不顾一切跳进湖中企图游泳而逃……。
见此,欧阳凯是悲从中来,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苏松镇居然会如此稀里糊涂地大败,眼看着无路可走,欧阳凯愤然抽刀大呼道:“兄弟们!和反贼拼了!”带着几百亲军反向扑来的义军杀去,可惜然并卵,欧阳凯最后的反击只如一颗小小的石子砸入水塘,仅冒起了个水花后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等到朱怡成的部队和董大山的主力汇合,整个苏松镇已全部覆灭,总兵欧阳凯战死、副将冯辉战死、参将陈建战死、游击罗万仓战死……。其余战死,或溺水而死的官兵近半,除仅侥幸翻山逃走百人外,号称江苏三镇的主力苏松镇已不再存在。
“大都督,这个仗打的实在爽快!”见到朱怡成,董大山连忙上前行礼,随后笑着说道。
“你爽快了这康麻子在北京就得哭了,哈哈哈!对了,兄弟们损伤如何?”朱怡成笑呵呵地打趣,接着先不问战果而先关心损失,当得知损伤极小时他这才彻底放下了心。
“苏州那边情况怎么样?”朱怡成又问。
“大都督放心,苏州城依旧那么围着呢,我走的时候特意留了三千人在那边,张伯行这老小子这些日子早就被我吓破胆了,和缩头乌鬼躲在城里根本就不敢出来,现在恐怕在屋里念阿弥陀佛呢。”董大山乐呵呵地回道。
微微点点头,董大山的回答并没让朱怡成意外,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敢于定下这围城打援的计策,如今灭掉了远道来援的苏松镇,再加上之前桑家庄的大胜,这样一来江苏清军的兵力已折损近半,再也对宁波义军造不成太大威胁了。
“大都督!”此时,有一人急急赶来,见到此人朱怡成连忙快走几步上前,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罗教的潘老大。
“潘老大……哦,现在应该是潘将军了,你来的正好!”朱怡成和颜悦色地笑道,潘老大连忙行礼,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此次宁波大胜,作为罗教的当家人潘老大同样水涨船高,而且从朱怡成的话中已经不再把他当成罗教中人来看,而是称呼为潘将军,这更让潘老大高兴。
罗教在江南势力庞大,民众基础好,更重要的是罗教不比其他教派,要知道罗教的前身可是明朝的军户,组织性严密,这也是后期漕帮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卑职谢大都督!”潘老大抱拳道,接着又道:“有兄弟来报,江南提督师懿德已在常州集结兵力,预计有一万多人。”
“呵呵,这个师懿德还不死心,企图南北夹击再来个中心开花?可惜了,他的算盘没打好,欧阳凯的苏松镇如今灰飞烟灭,师懿德此次又得饮恨而归呀。”朱怡成心情颇好地打趣,一旁的董大山同时大笑,笑称这一回必须把这位师提督给留下来,上次让他跑的太快没能请他吃刀板子实在是过意不去。
这话一出,就连潘老大和廖焕之等同时哄堂大笑,在所有人看来,师懿德是一步差步步差,如今江苏兵力此消彼长,师懿德不来还好,如来了定是自找死路。
“还有一事……。”笑了一阵,潘老大神色凝重道:“大都督您之前让卑职留意杭州那边的情况,如今也来消息了。”
“怎么说?”听到这,朱怡成顿时收敛起笑容问。
“据说浙江巡抚年羹尧也在集结兵力,看样子是想出兵,具体是攻宁波还是苏松这还暂且不知,还请大都督多多留意。”
听到这话,朱怡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自从年羹尧来浙江后他一直让人密切关注此人,由此无论是廖焕之还是董大山都有些奇怪,觉得朱怡成对年羹尧的重视有些过了,要知道闽浙总督可是殷化行,而年羹尧只不过是浙江巡抚,为何如此重视此人。
但他们不清楚,在朱怡成的心里年羹尧的威胁可比殷化行大多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年大将军可是清中期最负盛名的将领,朱怡成怎么可能不给予关注?
第一百三十七章 杀头的买卖
自宁波出兵,朱怡成就从未放松过对浙江的警惕,尤其是年羹尧的注意。 反而是福建方面他暂时比较放心,一来台州的马功成一直兵压温州,防范福建异动,二来福建天地会旧人陈五显聚众起义,如今正在福建腹地搅的天翻地覆,其人数已从最初的二千人发展到了三四万,虽然这些只是农民军,战斗力不强,可依旧不能小窥,尤其是陈五显占了三个县城后其发展速度更加迅速,福建绿营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能力北顾。
殷化行接替闽浙总督后已是焦头烂额,正忙着调兵围剿陈五显部,再加上浙西的袁奇、祝建才两部刚刚平定,地方治安也要部队留守,实际上浙江一省能动用的兵力也仅仅只有一个半镇。
可别忘现在浙江巡抚是年羹尧,这可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虽然暂时还未显露,但朱怡成却非常清楚他的可怕之处。当听说杭州的年羹尧也在调集兵力的时候,朱怡成心中顿时有些不安。
“这年羹尧在想干什么?难道是想趁我军攻击苏松的机会偷袭宁波?”朱怡成马上想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说年庚尧调兵是救援苏松的话这似乎有些扯,要知道他可不是江苏巡抚,在没有康熙的旨意下年羹尧不太可能出动出兵救援苏松。再说了,年羹尧这人性格比较自我,或者说桀骜不驯,行事更是出乎意料,主动为他人做嫁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恐怕不会做,这样一来,他集结兵力的目标极大可能就是宁波。
之前年羹尧发过一份信给欧阳凯,在信中年羹尧就提出让苏松镇南下同他汇合一起攻击宁波。可惜,这封信欧阳凯根本就没当回事,更没同意里面的建议,从而导致在同里覆灭。而现在,这信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假如朱怡成能看见这封信自然就能断定年羹尧的企图。
不过现在,在朱怡成看来年羹尧出兵宁波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真被他偷袭宁波成功,那么宁波义军就直接断了退路,这对朱怡成来讲是无法接受的。
“回兵?”这个念头在朱怡成脑海中顿时一闪,苏松镇被灭,江苏的战局一片大好,如果能再想办法敲掉师懿德手中兵力,那么整个江苏就再也没有和义军抗衡的力量了。
如果这时候回兵,虽然以董大山手中的兵力也许能达到目的,可并没有十足把握,一旦战局发生无法预料的变化,那江苏就成了胶着状态,从整体来讲对义军是极为不利的。
要知道这次出兵苏松朱怡成是以守为攻,目的是抢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给宁波打出一片太平,一旦在江苏战局胶着,那么宁波方面的力量就被牵制住了,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有极大后患。
可如果不回兵,万一年羹尧真的偷袭宁波如何是好?虽说宁波城还有近万义军在,再加上近在咫尺的台州马功成部,从兵力来讲并不算少,可朱怡成现在带着精锐已离开了宁波,以年羹尧的狡猾和能力谁又能保证宁波固若金汤?
此时的朱怡成顿时感到了两难,就像后世林将军在东北所遇到的情况一样,当时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摆了一桌的菜却来了两桌的客人。究竟是回兵宁波好呢?还是继续按计划北上对付师懿德?
这时候,朱怡成忍不住暗骂袁奇和祝建才两部实在是不争气,如果他们能在浙西多经营,再多抵抗一些日子,牵制住清军在浙江的兵力哪里来这么多的麻烦?
可朱怡成没想到,就在他暗骂袁奇和祝建才的时候,这两位仁兄也在破口大骂自己。
先说祝建才,这老小子在开战之前就感觉不对劲提前甩锅先跑了,趁着清军注意力集中在浙西的地盘和袁奇部的时候,他带着人悄悄离开,然后把手下化整为零一路穿山越岭,一口气由浙西跑到了罗山县,也就是后世的信阳地区。
到了罗山县,祝建才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八卦教教主刘儒汉,八卦教的组织和其他白莲教稍有区别,整教立教主一,而教主从来就是刘家担任,刘儒汉就是现任的教主。接下来是八卦的卦主,每卦各有卦主一,也对外称大掌柜的,其中祝建才就是其中一卦的卦主,但因为八卦教在北方各处都有堂口,其中也免不了内斗,甚至有的卦主还自立为教主,比如说坎卦、震卦和离卦如今对外各称坎卦教、震卦教和离卦教。
除此之外,八卦教下还有九宫,也就是八卦九宫的结构,如细说来源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教主刘儒汉名义上掌控全教,但实际上只能直接掌其中四卦和五宫,其他四卦和四宫虽然还尊他为教主,可并没有办法统辖,算是听调不听宣。就像是祝建才这样的卦主,虽说还是刘儒汉的下属,但祝建才在江南做了如此大事,手下兵强马壮,早就不听刘儒汉的命令了,如果不是祝建才这一次主动去河南并联系到刘儒汉,刘儒汉也不会这样轻易见到祝建才。
“教主,这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