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7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是皇家学院学员毕业,而且这期毕业生中有着不少勋贵子弟,更有着像太子朱伯?等重要人物,邬思道平日再怎么散懒也要关照这件事,并且把最终实习的名单进行审核后交由朱怡成来批复。

    一个月后,学员的实习申请都已经汇总到了邬思道手中,经过整理和初步审核后,邬思道就亲自拿着这些东西入宫拜见朱怡成。

    相比其他人,邬思道入宫极少,或者说以他的性格如果没有必要的事他丝毫不想入宫。

    “有些日子没见邬先生了,看起来你的气色不错呀。”今日,朱怡成没有在偏殿见邬思道,而是把地方摆到了御花园的一处庭阁。

    这里相比偏殿更为幽静,而且出于御花园内,四周的景色也更让人随意。

    对于邬思道,朱怡成并没有把他当作臣子,而是当成一个老朋友来对待。作为皇帝,虽然拥有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可是皇帝却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君王展现出来的更是威仪,这也是君王自称“孤家寡人”的缘故。

    所以说,朋友这个词对于君王而言是个奢侈,像邬思道这样的朋友,朱怡成尤为珍惜。

    “天天在府中吃的好养的好,这气色自然也就好了,臣和皇爷相比恐怕也就这么一点能自豪的。”邬思道笑着回答道。

    朱怡成听了顿时大乐,摇头笑骂了他一句,随后亲手给邬思道沏茶,茶自然是好茶,茶香扑鼻。

    “这茶不错,刚送来的贡茶?”邬思道品一口赞道。

    朱怡成点点头:“邬先生可是头一个喝朕这个茶的,等会带些回去,反正朕也喝不完。”

    “好!”邬思道也不客气,当即拱手道:“如此,臣谢皇恩。”

    “你这老货!几月不见越发没规矩了。”朱怡成笑道,虽然话中是责怪,但言语中却透着双方的亲近。

    “这不能怪臣呀。”邬思道故意很认真道:“所谓有贤君才有谏臣,如皇爷不是贤君的话,我这老瘸子恐怕早就被拉出午门砍了脑袋了,这要怪也得怪皇爷您才是。”

    朱怡成听了顿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他前俯后仰。

    邬思道同样笑意相对,君臣两人笑了一阵这才停了下来。

    “皇爷,您看看这个,如您没有异议的话,臣就如此安排了。”客套话说完,邬思道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册子递了过去,这是学员实习申请的名册,上面详细写着各学员的名字和实习申请的目标等等。

    邬思道今天来见朱怡成目前就是为了这个,而且上面还有着太子、二皇子、大公主等人的名字,无论于公于私,必须要让朱怡成最终定夺。

    朱怡成自然是知道的,当即接过后翻开细看,当看见头一个名字的时候,上面就写着太子朱伯?,朱伯?的实习申请和朱怡成之前预料的差不多,他是直接向海军部提出了实习申请,同时陆军部作为备案申请。

    作为大明的太子,朱怡成早在建立皇家学院的时候就定下了皇子的教育要求,凡是皇家子弟必须入皇家学院学习,毕业后也必须再入军中进行实习,等拿到正式合格的军官职位,经过正常服役才能离开军队(或者在军队继续),再根据其能力安置(太子除外)。

    朱伯?现在提出军中实习申请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也是朱怡成要求和希望看见的,所以他仔细看后就点了点头,随后就朝着后一个名字看去,可当他看见后一个名字的时候略微有些惊讶,眉角微微跳动了下。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

    后一个名字正是二皇子朱伯沝,让朱怡成有些意外的是,朱伯沝没有和朱怡成预料的那样同朱伯提出了一样的申请,他并没有以海军作为第一选择,直接选择了陆军实习,而且也没有填写备案申请。

    也就是说,朱伯沝的实习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陆军。一直以来,自己这个老二在外人眼都总是太子朱伯跟班的存在,自从就一直在朱伯屁股后面打转,虽然朱怡成对于兄友弟恭的结果颇为欣慰,不过有时候也觉得这个老二过于有些没有自己的主意。

    原本,朱怡成以为朱伯沝还会像以前那样跟随朱伯的脚步,心甘情愿当太子的陪衬,可没想到这一次实习申请朱伯沝却给了自己一个惊喜,他居然没有和太子提出同样的申请,而是有了另外的选择。

    “这傻小子,居然想明白了。”朱怡成惊讶之余又感到欣慰,作为一个父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呢?就算是皇家同样也是如此,朱怡成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看中嫡庶,在他看来无论是谁出的终究是自己的儿女。

    从皇位继承的角度来看,作为皇帝的朱怡成需要定下规矩,按照传统来确定继承先后。可作为一个父亲而言,朱怡成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他们作为皇家子弟的能力。

    朱怡成可不想像前明时期那样把皇家子弟甚至宗室养成只会享乐的猪,这也是朱怡成一手重新确定皇家子弟爵位继承制度和教育要求的缘故。

    嘴角挂着微笑,朱怡成继续看第三个人的名字,不出自己所料第三个名字就是他的长女朱清研。

    看见朱清研的名字,朱怡成就感觉有些头大,这个女儿太要强了,相比她才晚几个时辰出身的弟弟二皇子朱伯沝,朱清研的性格更像一个男子。

    前些时候,朱清研特意找到朱怡成,死缠烂打要求去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

    也不知道这个女儿是从哪里得到的太平洋舰队消息,让朱怡成略微诧异之下又感觉到头痛不已。虽然之前朱清研曾今向朱怡成说过想看看这个世界的话,但是朱怡成却没真正放在心中,只觉得这是小女孩一时的梦想罢了。

    谁想到,临近毕业实习,朱清研还真的要去海军,而且一眼就盯上了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这让朱怡成有些难办了,当即朱怡成劝说朱清研打消这个念头,希望她重新选择。可朱清研却不依不饶,而且还把当初朱怡成同意的玩笑话直接说出了出来,并且以此为根据让朱怡成遵守承诺。

    “父皇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之主,所谓皇帝金口玉言,做出的承诺怎能不作数呢?女儿虽是皇女,却同样是大明的子民,为大明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大明人应有的责任!父皇!您说呢?”

    这句话似乎依旧在朱怡成的耳边依旧回响,还有朱清研当初的那表情。无奈,朱怡成只能勉强答应了朱清研的请求,而现在在这册子上看见了她的名字和申请,朱怡成只能苦笑连连。

    “罢了罢了,儿女自有儿女福,这孩子长大了终究是要飞的,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我朱怡成的子女自然是不一般的,也许皇家也会出一个穆桂英,又或者秦良玉。”

    朱怡成心中这样安慰自己,但相比太子和二皇子,朱清研毕竟是个女子,女子上舰这可是刚刚允许的,要知道在以前女子是不能随船出海的,尤其是在民间还有女子出海必见风暴的传说。

    虽然大明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尤其是在大明海军中,那些民间的规矩都已废除,可作为一个女子加入海军还是会有着诸多不便,而且朱怡成也不会看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些普通水手一样辛苦。

    心中有了主意,朱怡成决定到时候和海军那边打个招呼,适当地照顾一下朱清研,至少单独的船舱和岗位这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作为公主当海军出海,这可是中华从未有过的事,无论朱清研能熬多久,是否能挺过这一关,仅仅以她加入海军这件事来讲就足以令人震惊。

    暂时把这个放到一旁,朱怡成继续往下看,这一次毕业实习的人有上百个,除去极少部分外,基本都是勋贵家的子弟,一些名字朱怡成还依稀有着印象。

    这些毕业实习申请中,要求加入军队的,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的占了极大比例,这也是因为皇家学院的学风所至,皇家学院除了外,对于武也就是军事方面的培养学风极为浓厚,再加上大明帝国如今武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此外还有这些勋贵家族大多也是武家将门,自然也就偏向于此。

    当然了,在实习申请中没有选择军队的人也有,有些申请去了六部,有些申请去了地方,还有的申请去锦衣卫、通事处等部门的。

    不过一个人的名字吸引了朱怡成,这人就是董华,作为董大山的次子,他可是大明顶级勋贵的一员,朱怡成虽然知道董华喜更甚于武,可没想到董华居然提出了去外交部的申请,还在申请中希望去欧罗巴的公使馆任职,这让人很是意外。

    “这小子,倒是眼光和别人不同。”朱怡成意外之余有有些欣慰,在之前朱怡成就在考虑大明未来的国策,而随着大明同这个世界的接触越多,朱怡成越感觉外事人才的严重缺乏。

    朱怡成虽然略微了解世界格局的走向,不过了解归了解,但目前的世界已经和他知道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且外事和内事不同,有着许多特殊性和不确定。

    大明虽然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不少有为的政治家,可是数千年来的老大却使得大明对于外事方面的人才极少。虽然现在大明已经和这个世界接触,逐步在改变这些问题,可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些却是极难。

    朱怡成这些日子一直为这件事而苦恼,甚至已经开始组建移民局以期望从欧洲招揽西方人才加入大明,从而用这种方式来改变外事人才的稀缺。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话,那些欧洲人才的招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完成,而且这些人就算加入了大明,朱怡成是否能真正放心使用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朱怡成看来,就算这些人才来了,朱怡成也不可能把外事权交给他们,这种关系到国策和大明未来的重大问题怎么可能把持在外人的手里?

    从政治和宣传角度来讲,朱怡成会一视同仁,而且以此作为宣传。但在真正的决策上,这些人最多仅仅只是一个参谋的方式,却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再加上西方人性格上和东方人的不同,他们更重利益而不是忠义,所以朱怡成更希望的是有着自己的外事人才,能够真正信任并且委以重任的大明人才。

    对于这件事,朱怡成已经打算在皇家学院中增设外交课程,以这种方式先培养自己的外事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董华居然提出了加入外交部的申请,而且还主动要求去欧洲任职,这让朱怡成很是惊喜。

    朱怡成当然知道董华这小子,之前李娟儿还和他说过卫国公夫人为董华求亲的事,不过朱怡成并没有答应这事,也没直接拒绝,他只是考虑到朱清研年龄还小,这事不需要草率决定,此外朱怡成对于董华也不甚了解,仅仅只是知道而已,他更不希望自己女儿的幸福因为一个草率决定而葬送。

    皇家虽然看起来很好,可皇家的婚事许多都是无法把握,尤其是公主的婚事更是如此。

    在历朝历代,公主嫁的好的,幸福的少之又少,许多公主往往都是所嫁非人,最终郁郁而终。

    朱清研是朱怡成的长女,也是他最喜欢的女儿,挑选女婿朱怡成当然要谨慎小心,哪怕对方听起来不错,他也不能草率决定。

    这也是他暂时没同意卫国公家的求亲的原因,不过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