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世界。

    “皇上,张廷玉虽是汉臣,但他毕竟和田文镜等人不同,先帝在时,张廷玉就在上书房任职,数十年来用心办事,从未有过私心,还请皇上看在先帝的份上赦免张廷玉……。”马齐是个厚道人,虽然一直被张廷玉压了一个头,但马齐却不是落井下石的人。何况张廷玉就像马齐说的那样,对于清廷一向忠心耿耿,至于马齐话中所谓的先帝自然不可能是建兴皇帝,而指的是康熙皇帝。

    雍正静静坐着没说话,他虽然恼怒汉臣的举动,可也不得不承认朝中缺不了汉臣,尤其是张廷玉这样的汉臣。他之前让马齐处置那五个被抓回来的汉臣,又要求满朝文武去观刑,其目的是让所有人看看被迫自己的下场。

    不过雍正也不是没脑子的暴君,他刻薄是有,寡恩也有,但是雍正同样有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随着大清的没落,跟随大清的满人还好,但是那些汉人生出不一样的心思是难免的。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这个道理,就算雍正现在还未登基,可他已经是大清的皇帝了,可依旧阻拦不了下面的汉人反投大明。何况汉人中也有忠心的,比如说张廷玉就是这么一个,再加上张廷玉的能力极强,接下来雍正手边没有张廷玉这样的人才还真是不行。

    既然如此,张廷玉也表现了自己态度,在严厉处置投靠大明的汉臣同时,雍正也需要用手段来拉拢其他汉臣,以免最终弄得不可收拾的结果。

    想到这,雍正终于下了决心,开口道:“传朕的旨意,让张廷玉负责登基大典,告诉他用心做,好好做,朕不会负了忠心的臣子。”

    “皇上英明!”马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连忙下跪磕头山呼万岁。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

    “想不到……。”

    岳钟琪看着西边传来的急报,口中不由得感叹了一声。是啊,他怎么都没想到清廷那边居然一下子跑来那么多人,而且这些人都是清廷的中层官员,其中甚至有田文镜这样的人物。

    对于田文镜,岳钟琪并没有打过交道,但他却是知道田文镜的。别看田文镜官位不高,可在清廷中的名气不小,而且作为清流的一员,田文镜可以说是“铁骨铮铮”的代表。

    谁想到就连田文镜这样的人都弃清廷而走了,实在是令人意外。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必然,先不说弃官而走的这些人都是汉官,而今清廷日薄西山,只能再西域苟延喘息。

    再加上建兴皇帝死的不明不白,眼下雍亲王即将登基,更给予了这些汉臣在道义和精神上沉重打击。发生了这样的事,田文镜等人弃清廷而走也是自然的,并不能说是意外。

    “人现在都接到哪里了?”岳钟琪开口对送信的人问道。

    “回大帅,已接至西安暂且安置。”

    岳钟琪点点头,接到西安安置倒也是个好去处,不过田文镜这些人的后续安排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就能解决,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岳钟琪虽然是边关大将统领各镇,但田文镜等人的事不是军事而是政治,他不仅不便插手,也不方便做什么决定。

    这件事究竟如何处置,必须还要看朝廷,也就是朱怡成的意思。就算送来的消息中田文镜等人表达了不为清廷官员愿归乡为草民的意愿,但岳钟琪哪里有答应对方的权利?所以他必须要把这消息尽快送至京师,让皇帝朱怡成定夺。

    想到这,岳钟琪挥手让来人下去,随后取出一份空白的奏折思索了下写了起来。这份给予朱怡成的密奏,岳钟琪并没有掺杂任何私人想法,而只是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对朱怡成进行了汇报,同时询问朝廷对此事的意见。

    写完之后,岳钟琪封好密奏派身边亲随以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师,不出三日,这密奏就到了朱怡成的案头,朱怡成看完后立即就让蒋瑾和汪景祺入宫议事。

    相比汪景祺,蒋瑾的军机处离着宫里近,所以他也来得更快些。

    “臣蒋瑾见过皇爷……。”

    蒋瑾入了偏殿向朱怡成行礼,朱怡成也不客套径直就把岳钟琪送来的密奏给他看,蒋瑾初以为是西北那边出了什么大动静,毕竟不久前刚传来消息,说是建兴皇帝驾崩,雍亲王继承大统。

    清廷换了皇帝可不是什么小事,而且这一次并非父死子续,反而是弟终兄继,这是封建社会极其罕见的事,何况建兴皇帝和皇后死的不明不白,按照大明的判断分明就是被雍亲王谋害而亡,可以说是一次非正常的权利更替。

    对于此事,军机处一直都在关注,无论是因为这件的事发生西域那边会有如何变化,对于大明而言都不是小事。所以蒋瑾第一个想到的是或许是清廷那边出了什么大乱子,自己内部打了起来,而第二个想到的是雍亲王摇身一变成了皇帝后清廷有什么政策变化,或许会影响到大明对西域的策略。

    而等蒋瑾看完岳钟琪的密奏后,他这才明白朱怡成把自己找来的真正原因。他的想法和岳钟琪差不多,对于这件的事发生先是惊讶,紧接着又觉得是必然的。

    “皇爷,您的意思是……在此事上做些文章?”蒋瑾能当首席军机大臣当然不是一般人,立即就察觉到了朱怡成让他来的用意。

    朱怡成当即就笑了,点点头道:“蒋卿说的没错,你以为如何?”

    蒋瑾的神态很是轻松,清廷那边搞出了这种事对于大明不是什么坏事。而且现在清廷离心离德,大批汉臣主动脱离清廷,这不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果么?

    自最初康熙皇帝之死,清廷内部就有了无可避免的裂痕,再加上后来岳钟琪的反投大明,导致清廷上层对汉臣已有了不信任的迹象。假如建兴皇帝还活着的话,或许这些问题还不会马上爆发出来,至少清廷在名义上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政权。

    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打破了平衡,先是建兴皇帝因所谓的“身体原因”无法理事,雍亲王成了摄政王,此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是怎么一回事。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清廷还能暂时保留着一些体面,至少还未做到不可收拾的一步。

    但现在不同了,建兴皇帝和皇后突然驾崩,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清楚,再加上雍亲王用所谓的遗诏继承大统,完全破坏了清廷最后的规矩,从而使得那些汉臣彻底对清廷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

    田文镜等人的出走就代表了这点,蒋瑾相信这只是开始并非结束,或许在清廷内部抱有这种想法的汉臣不在少数,甚至说不定就连满人对雍正不满者也有不少。

    如今大明的主要军事方向依旧还在辽东,此外蒙古那边虽说鄂尔泰已经名义上归顺,可真正要控制住蒙古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在北方的岳钟琪对于西方方向更多的是封锁和防备,短期内朝廷并没有太多力量抽身西域,再加上西南方向高进已正式同缅甸开战,大明国力虽强也不可能同时发动几方面的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对于西域目前没有军事行动的准备,所以这件的事发生倒不是什么坏事,在蒋瑾看来这件事可以做做文章,以此来增加清廷的内耗和混乱,为将来朝廷攻略西域先做好准备。

    当即,蒋瑾就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说了说,朱怡成静静听着微微点头,不得不说蒋瑾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这也是朱怡成特意把他第一时间找来的原因。

    正当朱怡成打算顺着蒋瑾的建议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小江子来报说是汪景祺到了,听到这朱怡成顿时就笑了。

    “这下好了,做文章的人到了。”

    蒋瑾顿时也露出了笑容,神态更是轻松了几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乱语

    汪景祺进来的时候见着朱怡成和蒋瑾都看着自己,脸上还挂着意味深长的笑意,这让汪景祺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不过汪景祺表面并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按着礼节先向朱怡成行礼,等朱怡成让他入座后,坐在上首的蒋瑾在朱怡成的授意下笑着把岳钟琪的密奏递给了他。

    看完密奏,汪景祺这才恍然大悟,当即就略有兴奋道:“皇爷,此乃好事啊!足以做一篇大大的文章!”

    话音刚落,朱怡成就大笑起来,包括蒋瑾也忍不住抚掌笑出了声。

    “无已兄,皇爷让你来正是为此。”见汪景祺有些发愣,蒋瑾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汪景祺顿时就明白过来,起身对朱怡成行礼道:“皇爷英明,此事的确当是如此,清廷如此倒行逆施,乃自取灭亡之道,皇爷高瞻远目,臣佩服万分。”

    “好啦,这些马屁话就不用说了,汪卿你觉得如何做这文章。”朱怡成早就对一般马屁话免疫了,不过汪景祺说话好听,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当即开口询问道。

    汪景祺也不尴尬,继续捧了捧朱怡成这才侃侃而谈,对于宣传一事朝中如果说是汪景祺第二,那么没人能够排得了第一,当年汪景祺就是靠着抹黑清廷入了朱怡成的法眼,一步步走到今天。

    何况现在宣传部就归汪景祺主管,这更是他份内之事,略微思索了下心里就有了主意,等汪景祺大概说完,朱怡成把目光投向蒋瑾,蒋瑾想了想后微微点头,表示基本赞同汪景祺的做法。

    既然如此,朱怡成就把宣传一事交给了汪景祺处置,不过对于汪景祺所提出的希望把清廷投大明的那些汉臣全部接来京师,要求这些人进行配合的要求朱怡成却有些迟疑。

    倒不是这件事不好办,这事说好办其实也好办,让西安那边直接把人送过来就行。只不过田文镜这些人虽然弃清而走,却并非是要真正投靠大明,按照岳钟琪密奏中所写的,田文镜这些人只是对清廷失望,却没有转换门庭的想法,入大明仅仅是打算告老还乡,从此不闻世事当一个普通老百姓罢了。

    “此事皇爷不必担心,既然这些人已走出了这么一步,那么接下来就荣不得他们自己决断了。况且入我大明,就是我大明的臣民,这天下无二日,大明才是天下之主,哪里能让其如此的道理?”汪景祺很有把握地说道,在他看来田文镜既想立牌坊又要做婊子,这天下哪来这么容易的事?既然来了,就由不得他们了,在自己手里这些人还不是任其搓扁弄圆么?

    朱怡成思索了下觉得汪景祺的建议有他的道理,再说这些人用好了对于大明是件好事,至于个人的想法么,正如汪景祺说的那样,如果他们真对清廷忠心不二,那么又如何会做出弃清的事来?

    “此事军机处全力配合,另外辽东、西北、西南三地后续如何,军机处尽快拿个章程。”朱怡成不是扭扭捏捏的人,既然下定了决心他也不再考虑其他,这件事必须利益最大化,直接开口对蒋瑾吩咐。

    半月后,留在西安的田文镜、张溪等百人被送往京师,这些人中除田文镜、张溪带头的两人外,还有其余十一个清廷汉官,他们的品级都不高不低,此外还有他们各自的家眷。

    大明这边对于田文镜等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在西安时就给他们妥善安置,等出发去京师的时候,军方还特意安排了十几辆马车,此外还有一队军士护送。

    坐在马车上,田文镜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说起来他自西安去西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