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年来,随着叶荣柏在上海的细心经营,日新月异的上海彷如一颗灿烂的明珠。

    同时,随着大明的商贸大兴,作为海、江、陆要冲的上海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上海已经超越了当初的宁波成为东南第一城市,再加上上海至南京的铁路完成,上海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其未来的发展不可估量。

    按照户部和皇家银行的统计,目前上海每月的资金来往已超过了二千万之巨,其税收更超过了百万之数。上海一年的税收收入足抵得上普通的两个甚至三个省份。

    除此之外,上海还聚集了全大明最多的商行和其他产业,从这点来讲,拥有上海的叶荣柏就算把手中的获利大部分上缴朝廷,可留下的部分也足以使得他成为全大明最富有的商人了。

    叶家在宁波时期就是豪商之一,当时的叶家家产就有百万,而现在不算整个叶家,仅仅叶荣柏个人而言他的财产估计已经超过了数千万甚至更多。

    富可敌国,说的就是叶荣柏。如果是普通人的话,恐怕早就迷失在巨大的财富和成功中了,不过叶荣柏却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随着上海的越发繁华和自身财富的不断膨胀,叶荣柏开始有些担心,并有了退意。

    纵观历史,巨富者能有好下场的并不多,春秋时期的陶朱公或许是一个,但也仅仅只有陶朱公而已。

    远的不说,仅仅说近些的,当年前明立国之时,号称富甲天下的沈万三不就是因为财富太多而最终落了个凄凉的下场?虽说朱怡成不是朱元璋,而且朱怡成对于商人的态度也是历代帝王中独一无二的,可叶荣柏却清楚对于商人而言巨大的财富就是原罪,何况是把持上海这样一个城市的自己?

    没错,叶荣柏怕了,他怕自己有一天会像被养肥的猪一样给宰了,红极一时的叶家也会在自己的手里彻底断送。随着天文数字的财富一天天的增长,给叶荣柏带来的不再是欣喜和欢愉,反而是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正是因为如此,叶荣柏生出了退意,他不仅要彻底辞去上海的职务,从而把持上海的位置上退下来,同时也想让叶家彻底消除在朱怡成心中的窥视和防备,只要做到这点,叶荣柏什么都愿意付出,哪怕把从上海得来的财富全部捐献出去他都在所不惜。

    当然了,叶荣柏不会傻到真的把家财捐献给朝廷,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不等于把朱怡成和朝廷陷入尴尬的境地么?这样一来,皇帝和朝廷的威信何在?朱怡成无论是接受与否,都会被世人留下一个“贪婪好财”的名声。假如叶荣柏真的这么做了,非但救不了叶家,甚至会给叶家带来灭顶之灾。

    聪明如叶荣柏这样的人如何不知道?所以想来想去,叶荣柏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一方面请辞职务,另一方面以开发南陆的名义自我流放,同时用叶家的资金替朝廷去建设南陆,从而一举两得。

    此外,去南陆更有一个天大的好处。作为叶家现在的当家人,叶荣柏可不是他父亲叶国基老爷子那样的商人,原本就极有商业才华的叶荣柏对于政治同样敏锐,他知道现在的大明正是疯狂对外扩张的时期,但由于大明的人口限制因素和朝廷的其他原因,大明并不能做到对海外领土的完全开发,何况眼下大明对于新明、吕宋、柔佛等地的关注远在南陆之上,相比以上这些地方,刚刚发现不久的南陆只是一个勉强占住地盘,却根本就没能力去开发的新兴之地。

    如果叶荣柏能够在这时候插上一手,不仅能解除自己目前的困境,甚至还能借着南陆开发为叶家找一条后路。等到那时候,叶荣柏在海外羽翼渐丰,借此就能摇身一变由半官半商成为大明的真正勋贵阶级,并且立足于南陆。

    不得不说,叶荣柏的盘算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且他这个做法也确实打动了朱怡成。

    对于上海的情况,朱怡成自然是很清楚,作为大明的统治者,朱怡成也不希望上海一直掌握在叶荣柏这样的商人手里。当初借用叶家的能力开建上海是无奈之举,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怡成已经有了收回上海的想法,不过朱怡成并没有叶荣柏担心的那种打算把叶家从上海的势力彻底拔除,甚至宰肥猪杀掉的念头,朱怡成是皇帝,他是要脸的,朱元璋能做这种事,他可是做不出来,况且一旦这么做了,大明就必须承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表态

    朱怡成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用那种手段去解决问题,那么朱怡成脑子进水了没?答案当然是没有!

    就算朱怡成要彻底收回上海的治权,他也会使用较为缓和的手段,在不影响如今大明政策的前提下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叶荣柏和叶家通过上海获得的巨大财富,说句实话朱怡成虽然有些动心,可他也不会仅仅因为这些财富就把叶家处理掉,这不符合朱怡成对大明的长期规划。

    按照朱怡成原本的打算,是准备在这几年慢慢处置的,不仅包括上海,还包括香港的包宏辉。无论是上海还是香港,都属于大明本土,如果不是当年的权宜之计,朱怡成根本不可能让叶家和包家分别控制上海和香港两地。

    而现在,已经到了彻底收回两地治权的时候了,但收回治权是一方面,对于这两家除非头脑不清楚直接对抗朝廷,只要他们配合,在收回治权的同时朱怡成自然不会对他们进行追究,甚至让叶家和包家在两地保留部分特权并非不可以。

    这就是朱怡成原本的打算,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叶荣柏聪明的很,早就看到了隐患的存在,而且不得不承认叶荣柏的确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不仅直接把上海治权交还朝廷,还主动提出了前往南陆的要求,其用意自然是想借此彻底打消朱怡成的顾虑。

    “算是一个聪明人,可惜格局还是小了点,而且……。”

    最后的而且朱怡成没说出来,其实朱怡成心里放松的同时也有些不悦,这个不悦恐怕是觉得叶荣柏会以为他会卸磨杀驴吧。

    想到这,朱怡成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不过这相比顺利收回上海治权,解决上海问题是一件小事,何况如果换位思考,也许很多人都会那么想,毕竟谁都猜不出朱怡成真正的想法,为了保全家族和自己,与其冒险寄希望于皇帝的仁慈,倒不如舍弃这些。

    再者,叶荣柏这么做对于朝廷也是有好处的,南陆也就是后世的澳洲,虽说大明海军已经在那边建立了基地,同时派驻了部分军士以宣布主权。但相比巨大的南陆,仅仅几百人的驻守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尽快向南陆移民并且开发,从而彻底把这片土地揽入大明治下。

    可惜,眼下大明根本就没这个能力,辽东、吕宋和柔佛这些地方先不说,仅仅一个新明就已经让大明已经无法满足了,无奈为了新明的移民大明甚至把主意打到了日本那边。

    人口的不足,使得朱怡成根本无法快速在海外形成强力的统治,这也是他的无奈。毕竟现在大明不是后世的中国,人口资源还远远没有达到动不动十数亿的庞大数额,何况大明本土也需要充裕的人口来进行支撑,要彻底改变这个情况至少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既然叶荣柏把目标对准了南陆,以他商人的眼光替朝廷解决这个问题倒也是个不错选择。想到这,朱怡成决定顺水推舟,不仅顺势解决掉上海的问题,同时也利用这件事把大明的触角彻底伸向南陆。

    几日之后,关于叶荣柏请辞的正式公文也到了京师,对于这个公文朱怡成并没有马上批准,而是让军机处驳回了叶荣柏的请辞,同时还给了叶荣柏一些安抚,并且在朝堂上对叶荣柏在上海的功劳进行了表彰。

    朱怡成摆出来的姿态自然是给天下人看的,同样作为另一方的叶荣柏也心知肚明,所以当得知朝堂驳回他的请辞后,叶荣柏毫不迟疑地就再此请辞,而第二次请辞也同样被朝廷驳回,直到一个月后叶荣柏的第三次请辞和个人给朱怡成写了一份情深意切的奏折后,朱怡成这才勉强答应了对方的请辞。

    同意叶荣柏请辞的同时,对于叶荣柏朝廷多有嘉勉,不仅对他的加官没有剥夺,朱怡成还给他升了一级。

    当然了,这所谓一级只是虚衔,虽然叶荣柏现在的官职是从侍郎升到了尚书,但这个尚书并不属于正式官员。不过除此之外,朱怡成同时给他的爵位晋升,由子爵升为三等伯爵,也算是成全了君臣之恩。

    此外,根据叶荣柏提出所谓开发南陆的建议,朱怡成也对此表示同时,并指示由皇家银行介入联合成立皇家南陆公司,这家类似于西方国家东印度公司的存在其主要任务是开发南陆,但实际上已经是属于类似于殖民地管理公司的性质,也算是大明海外扩张的一个创举吧。

    叶荣柏请辞后不久,远在香港的包宏辉同样也表达了请辞的想法。朝廷同样进行挽留,在最终包宏辉鉴定请辞的要求下,朝廷这才“勉强”同意,并给予类似于叶荣柏的待遇。

    自此,上海和香港两地治权彻底被朝廷收回,至于叶家主动远走南陆,而包家因为没有叶家那么显眼,再加上包家在香港的财富也比叶家少许多,所以朱怡成还是让包家继续留在香港,保留部分特权。

    “叶兄,南陆公司算是成立了,接下来就辛苦叶兄了。”皇家银行上海分行,依旧是当初的会客室,叶荣柏和王坤对坐着,在他们面前摆着厚厚的刚刚签署好的协议。

    王坤略有感慨的对叶荣柏如此说道,同时伸手在那份协议上拍了拍。

    说句实话,王坤很佩服叶荣柏的果断,作为一个商人居然能做如此的舍弃,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而且叶荣柏所做的一切也证明了他的决断是正确的,虽说接下来叶家不仅会失去对上海的控制,甚至还会把这些年获得的巨大财富投到南陆公司这个无底洞去,可在王坤看来叶荣柏这笔买卖并不亏,他不仅保全了叶家,同时还获得了开拓南陆的绝好机会。

    “以后大明这边还需王兄多多关照才是,至于南陆那边王兄尽管放心,为兄绝对不会让皇家银行数千万的资金一无所获。”叶荣柏笑着说道,同时一语双关,在南陆公司他的投入可比皇家银行多了许多,这是一种姿态,同样也是希望通过向王坤的保证把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告诉朱怡成。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来

    南陆公司成立,但对南陆的开发还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其他的不说仅仅是第一批前往南陆的人口、物资、器械等等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所以叶荣柏还会在大明继续停留一些时日。

    “下月我先回宁波一趟,把族里的事都安顿好后就先去吕宋。”叶荣柏很是放松地说道,他这种放松和之前假装出来的放松完全不同,卸下了压在肩膀上的千斤重担,如今功成身退,叶荣柏可以说彻底跳出了上海这个既令他曾今骄傲,同时又让他忐忑不安的地方。

    早在几年前,叶家掌门人的身份就从叶国基转到了叶荣柏手里,他对王坤所说的回宁波具体办什么事,作为曾经宁波商行之一的王坤自然心里是清楚的。叶荣柏这么一走,恐怕很多年不会再回大明了,所以宁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