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不说王樊的话有道理,当然这里面也有王樊的私心在。拿下台湾对于四海商行的向外扩张有极大的好处,台湾四面临海,有着天然良港,当年郑家凭借台湾能同清廷抗衡几十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不是郑家的后人不争气,那么如今台湾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了,实在是可惜之极。
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份
“清廷拿下台湾已设立府县,并有台湾镇设总兵、副将,除福建水师外还有澎湖水师,再加上南澳镇,其兵力可不少呀,如是陆军出动我宁波倒也不怕,可渡攻击可有把握?”蒋瑾提出了一个问题,并把目光投向王樊。
虽说他提的是军事问题,可在场中人对于台湾情况除了几个福建水师的降将外也只有王樊最清楚,王樊当即说道:“蒋兄说的不错,自清廷拿下台湾后就设了台湾镇,如今总兵为王国兴,台湾副将和澎湖副将各为王三元和叶国鼎,台湾镇总兵力1600余人,并不算大镇,其部分散,各自驻扎在台北、台南等几处地方。至于澎湖方面的水师也仅仅千人而已,以作把守门户,其战舰远不比福建水师。”
说到这,见众人微微点头,王樊继续道:“除此之外,蒋兄还提到了南澳镇,如今南澳总兵为蓝延珍,虽是一员悍将,但无论从南澳至台湾的距离还是福建水师如今的情况,南澳对我攻略台湾的威胁并不大。”
当听到王樊说台湾的兵力布署后,众人都聚精会神,等听完后张鲣在一旁证实了他的说法,王东此时也开口道:“如此看来,台湾这篇文章应该可做,我宁波水师无论战舰还是将兵远超台湾方面,以强击弱拿下台湾不成问题!”
对于打台湾,其实最为热心的除了王樊外也就是王东了。王樊考虑的是航道和海贸,而王东考虑的却是宁波水师的战功。这次打台州,由于顾柏的原因导致宁波水师只是做了一次行军游,除拿出几门舰炮协助陆军攻城外再也没其他功绩,这让王东心中大为不满。但打台湾就不同了,台湾四面临海孤悬海外,靠的就是水师,这如此立功机会他哪里会放过。
“话是这样说,可诸位别忘了打台湾必先打澎湖,占了澎湖才算拿下台湾的门户,而要登陆台湾就需从鹿耳门过,可一旦澎湖打响,台湾守军封锁鹿耳门,这就难办了。”廖焕之也是经历过施琅台湾之战的人,虽然他当初仅仅只是个小小地方官,更没亲身参与此战,不过清廷对此战有过宣传,所以对于如何打台湾倒也有点见识,当即开口问。
“这个其实不难。”王樊笑着说道:“一来,在下曾亲自去过台湾,对于鹿耳门地形并不陌生,鹿耳门作为台湾门户并非如此严密,要知道现在台湾可在清廷手中,并不同往日。二来,我宁波海商无论同澎湖还是台湾都有来往,在这点上应该可以做点文章。”
廖焕之想了想点点头,至于作为老大的朱怡成也在琢磨拿下台湾的利弊。说实话,王樊提出打台湾的确是个好注意,如今东南沿海水师力量最强大的也就是他的宁波水师了,如此雄兵在手,放任台湾不顾实在是太可惜了,何况拿下台湾的好处也不少,台湾作为中国第一大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更重要台湾对满清本就有深仇大恨,纵观整个清朝,台湾反清起义可不少,相比浙江其他地盘来讲,拿下台湾更有利于反清大业。
不过,打台湾可不是打台州,这可是渡海之战,稍一疏忽就会带来极大损失,朱怡成不可能仅凭着王樊的几句话就拍脑袋做决定,如今他虽然心里已赞同打台湾的决策,可究竟如何打,怎么打,朱怡成必须要琢磨清楚。
会议并没把攻击台湾的策略给决定下来,但朱怡成在会后找来王东和王樊等人,包括福建水师的几个降将,让他们把如何打台湾做一个完整的方案出来,同时还让董大山派探子去福建打听有关台湾防务的情况,以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是越来越冷,而受灾的江南也因为粮食的原因闹的更加厉害,清廷一方面努力想法赈灾,另一方面派出官兵不断围剿反叛势力,至于祝建才部也趁此机会和袁奇部取得了联系,带大军向袁奇部靠拢,两部形成相互依存的姿态,以防清廷的主力。
立冬后不久,朱怡成得到消息,清廷撤消了在临安的大阿哥一应职务,并把大阿哥召回京城,派老将殷化行接替大阿哥,同时给予他节制三省三镇兵力之权。此外,浙江巡抚黄秉中的接替者也有了下文,由原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子,内阁学士年羹尧出任浙江巡抚。
“什么?年羹尧?”听到这个名字,朱怡成顿时一惊,对于大名鼎鼎的殷化行他是没有过耳闻,毕竟他是从后世来的,所以殷化行这位有着赫赫战功的老将究竟是如何根本就不知道。可是年羹尧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个如雷贯耳的大人物啊!尤其是这位年大将军和雍正皇帝的恩怨情仇后世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电视剧可没少宣传。
可这年羹尧不是武将么?他怎么会做了巡抚?另外这家伙不是雍正,也就是如今四阿哥的大舅子么?难道老四现在已经崭露头角了?
朱怡成忍不住琢磨起来,其实这还是他历史缺乏,再加上被后来的戏说误导的原因。年羹尧可不是武将出身,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不仅当过主考官,还当过康熙的秘书,后来在地方当官也当的全是文官,直到雍正朝时期,由总督兼大将军之职,这才以战功闻名天下。
另外,年羹尧是雍正的大舅子现在还是没影子的事,在历史上直到雍正,也就是如今的四阿哥在康熙面前被重视,正式封亲王的时候,年羹尧这才把自己的妹子嫁给了他,从而搭上了这层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人的名树的影,听到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名字,朱怡成不能不给予极大重视,从后世的评论来看,这可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物,既然他接替了浙江巡抚,那么对于义军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而事实也是如此,年羹尧抵达杭州后,先是雷厉风行处置了一批办事不力的官员,然后在殷化行的支持下对于控制的浙江各地进行清理,尤其是对因为粮荒造成反叛的地区更是不手软,举起屠刀是大杀特杀,杀完了还扣上一顶反贼的帽子。
接下来,年羹尧对于浙江实施军管策略,一应物资全部配量供应,对囤积居奇的商人更是心狠手辣,砍了一批又抓了一批。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以杭州为中心,周边的几个州县就给他稳定了下来,再加上后续由康熙提供的物资源源不断运来,浙江粮荒所造成的动荡居然就被他这样压制下去了。
当浙江粮荒缓解后,年羹尧就配合殷化行重拾围剿策略,此时殷化行也对三省三镇的兵力布置重新做了调整,他们的首要目标依旧是浙西的袁奇和祝建才,但对于已拥有两府之地的宁波方面也有所计划。
“这些日子辛苦亮工了。”在临安大营,殷化行和前来商议围剿一事的年羹尧说道。
“这都是年某应该做的,熙公您准备的如何?”年羹尧也不客气,直截了当地问。
对于年羹尧直来直去的性格殷化行很是喜欢,作为武人就喜欢这种方式沟通,如果像是那些文酸绕圈子的打交道,以殷化行的性格根本就不会重视对方。这个年羹尧虽然是文人,但有武气,而且这些日子在浙江干的非常不错,这也是殷化行所满意的地方。
可年羹尧真是直爽的人么?其实这是年羹尧的聪明之处罢了,能中进士,而且能得到康熙重用的人哪里会如此简单,到哪个山头唱哪个歌,年羹尧之所以做出如此姿态只为了和殷化行搞好关系。
“其实大阿哥在浙江整体做的还是不错,只是运气不好罢了。如今有皇上的支持,再加上三省三镇的兵力,想来袁奇等部的日子不长了。”殷化行这话虽然说的谦虚,可话中却带着掩饰不住的自傲,在他看来只要浙江地方不乱,以手上兵力平定叛乱不是什么难事,如今已基本准备妥当,只要等天气稍暖和些,大军就可彻底剿灭反贼。
“熙公善战,年某在此先祝熙公旗开得胜!”年羹尧笑着以茶代酒道,殷化行见此心情极好,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放下茶盏,年羹尧问道:“除袁奇和祝建才部外,熙公对于宁波那边的洪强又是如何看的?是否有所安排?”
殷化行道:“宁波的洪强前些时候占了台州,其势可不小。不过这剿匪有轻重缓急之分,兵法上更需集中兵力首顾一处,相比袁奇和祝建才等,洪强那边就先让他得意些日子,等我大军灭了袁奇和祝建才部,哼哼,那就是他宁波束手之时了。”
“熙公高见!”年羹尧先是赞了一句,接着又道:“不过依我看来,洪强可不是一般人,别看他在宁波仅仅只是占了两府之地,但听闻在宁波的动作可不小,而且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西进,以同袁奇等部对我形成东西夹击姿态,可洪强却一直按兵不动,反而南下去占了台州,难道熙公就不意外么?”
见殷化行若有所思,年羹尧又道:“更奇怪的是,这洪强早年从而耳闻其名,其人冒起仿佛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般,其身份绝对不简单。”
“亮工觉得这人是何身份?”
年羹尧也不卖关子,当即凝重道:“我怀疑所谓的洪强就是朱怡成!”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
“朱怡成?你说他是朱……?”殷化行顿时动容,朱三的名字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要知道朱三太子和其子其孙已满门拉到菜市口剐了,而且朝廷更本就不承认他的身份,对外更是宣传这朱三只是假冒的。
“没错!”年羹尧虽然是文人,可他的胆子要比殷化行大多了,当即点头道:“依我看,洪强就是朱怡成,也就是朱三的孙子,之前被反贼袁奇奉为监国的朱五太子。”
“洪强就是朱怡成?这不太可能吧?袁奇起兵后朱怡成不一直在他军中么?而且袁奇这个反贼至今还打着伪明的旗号,怎么可能朱怡成成了洪强?亮工,你是不是想多了?”
“呵呵……。”年羹尧笑笑道:“这又何尝不可能?没错,袁奇起兵时的确打着伪明旗号,而且还把朱怡成奉为监国,自号大元帅,可是熙公,自袁奇在杭州兵败后,虽然其部旗号未变,但所谓的监国朱怡成却从来没有再露过面,一开始我只以为此人或许在杭州之战死了,袁奇为怕人发现密而不宣,可之后宁波突然崛起,这所谓的洪强也和石头缝里蹦出来一样,经一番打听,我就发现这洪强的身份不简单。”
殷化行露出询问的目光,年羹尧继续道:“洪强此人之前从未有耳闻,此人冒头正是杭州之战后不久,而且听说此人异常年轻,连20都不到,非但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一批悍匪强兵,趁我江南被袁奇、祝建才等部吸引的时候偷占宁波,进而割据一地,难道就不奇怪么?要知道就在此时,袁奇部再也没大肆鼓吹什么大明监国,这时间算起来也未必太巧合了些。另外,从年龄来看也相仿,再加上以他如此年轻就能驱使这么多的反贼为其效命,难道他的身份就会是个简简单单的人?”
“嗯,这的确奇怪,但就算奇怪也不能说洪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