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7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的好!”朱怡成对于潘梦园的态度很是满意,作为一个总督向上面表示自己的功劳很是正常,但直接在皇帝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就不容易了。

    何况潘梦园在新明开拓中立下大功,作为大明向新明发展的执行者,潘梦园可以说是替朱怡成一手一脚打了这么大的一块地盘,而且把新明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功劳无法抹杀,这点全大明都明白,可要说潘梦园一点问题都没有么?那自然是闭着眼睛说瞎话了。毕竟潘梦园是军人出身,他的许多思维都是从军事角度考虑,再加上新明远在海外,潘梦园身边也没什么得力的文官协助,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有些事疏忽,或者说暂时未嫩想到也是自然的。而王东却不同,虽然王东是海军统帅,但他在军机处干了足足两任,这两任时间内王东对于政务的考虑自然远比潘梦园要深,何况现在的新明和当初的新明不同,两任总督所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说有些事其实也怪不得潘梦园。

    朱怡成给潘梦园看这些东西,一来是要看看他对这些的态度和反应,二来也是让他了解下如今新明施政的情况。

    作为皇帝,对于臣子的把控是必须的,虽然潘梦园功勋卓著,可毕竟在海外这么长的时间,如今朱怡成又把他摆在军机要职上,所有有些询问甚至说试探还是必须的。

    而现在,潘梦园的态度让朱怡成很是满意,同样也觉得自己这一次调任潘梦园是正确的决定。当即,就着潘梦园所说的话,朱怡成和他讨论起关于新明问题的所在和王东新令的细节,潘梦园也不藏着掖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于一些他所不清楚,或者一时间未能想到的也是坦然告知,这更让朱怡成对他满意。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适人选

    见朱怡成毫不掩饰的露出笑容,潘梦园的心也彻底放了下去。

    说句实话,潘梦园以地方大吏突然被卸去职务返京,心里是有些不甘的。毕竟他这个新明总督可同本土的布政使甚至总督相同,新明远在海外,来回就算是快船起码也要两月左右,如果碰上潮流、风暴等因素,这时间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新明总督的职权极高,尤其是潘梦园这第一任新明总督,当初朱怡成给他的权利是军政一把抓,换句话来说潘梦园在新明等于土皇帝一般,所有的事务都可一言而决。

    而现在直接被卸任总督之职返回本土,虽然入了军机处,又有了右军都督的职权,可相比在新明依旧差得远。

    再者,王东和朱一贵分别接替总督和提督之职,等于是他潘梦园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局面拱手让给了人。至于王东在奏折中所提及的那些东西,潘梦园并非不知,实际上当初他在交接时和王东讨论还主动提出过看法。

    只是潘梦园在新明的时候来不及做这些事罢了,再加上他觉得新明更重要的是地方稳定和防备西方各国,至于民政方面,毕竟新明建立不久,现在还远未到问题激烈的程度,既然如此徐徐图之也是无妨。

    但王东不一样,王东看问题的角度相比潘梦园更深些,再加上王东初到新明必须要做出些成绩来,以消除潘梦园在新明的影响力。

    这点,潘梦园也是事后琢磨明白的。既然如此,作为王东的老部下,加上自己马上又要返回本土,潘梦园怎么会傻到阳奉阴违呢?何况他很清楚王东在朱怡成心中的地位,这种时候做个好人卖个人情远比不配合来得强。

    正是如此,潘梦园在离职之前向王东私下提了许多建议,而且非但配合地进行了交接。做完这些后,他更不眷恋新明,丝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新明返回本土,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王东肯定会密奏朱怡成,而朱怡成也一定会从中来盘算潘梦园的态度。

    今天被召入京,虽是皇帝表示对他的安抚和重用,同时也是试探他的态度。这点潘梦园心里很清楚,所以当看见朱怡成放松的神态时,潘梦园一直悄悄提着的心总算落了下去。

    “潘卿曾为新明总督,自然对于新明移民有所了解,依你看来,王东所说的增加移民数额如何?”

    朱怡成突然转而问起了移民之事,潘梦园当即表示了他支持移民的态度。作为曾经的新明总督,对于新明移民自然是很上心的,而且他也很清楚以新明的地盘之大,如今大明子民的比例实在是低了些。

    虽然现在新明的人口结构中大明子民占了百万之众,可印地安人的数量却是大明子名的十倍甚至更多。这些印地安人中真正归化的只不过十之一二而已,而其余虽名义上已是大明子民,但实际上依旧以半独立的部落存在,甚至有些部落对于大明的统治很是不满,这也是新明内部一直存在着针对部分印地安部落小规模清剿战争的原因。

    在潘梦园看来,自然是支持大明继续向新明不断移民的,可在半年多前大明向新明的移民数量就开始不断减少,这个情况潘梦园也是知道的。既然朱怡成今天问起,潘梦园也就一五一十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等听完潘梦园的回答后,朱怡成微微点了点头。

    因为潘梦园久在海外,对于本土情况了解不多,所以朱怡成把朝廷对于辽东、西北各地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大致讲了讲,同时又告知了如今大明人口数额。

    听完朱怡成的解释,潘梦园这才恍然大悟,彻底明白了大明其实并非不愿意向新明多移民,而是出于各种原因这才无奈减少移民数量。

    “爱卿回京之前,军机处提出了个方案,你先看看。”

    “这,臣入军机的任命尚未正式下达,现在看军机处件是否?”潘梦园小心翼翼地询问。

    “朕让你看你就看是了,何况你久在新明,这方案同新明有关,朕需要知道你的想法。”朱怡成毫不在意地说道,随后把手边另一个本向潘梦园递了过去。

    潘梦园连忙答应一声双手接过,翻开后细看。这件内容正是之前朱怡成和蒋瑾讨论的关于新明移民的政策,其中包括对于以罪犯为群体发往新明的方案,甚至还有由日本招募普通百姓送往新明的建议。

    潘梦园仔细看完后,合上件对朱怡成道:“皇爷,军机处思虑周密,臣佩服万分,其中以罪犯为群体送往新明以填补移民不足臣以为可取。”

    “哦,你真以为可取?”

    潘梦园点头道:“古往今来,朝廷都有流放之政,就算是满清也同样也有发往苦寒之地与披甲人为奴的说法。而新明土地之肥沃,气候之良好,根本不是苦寒之地可比的,朝廷这样安排不仅能解移民不足,同时也是皇爷的仁德之举。”

    顿了顿,潘梦园继续道:“至于罪犯安置管理,军机处同样考虑周全,劳动改造这个办法极好,何况这些罪犯也不是十恶不赦之徒,毕竟是我大明子民嘛。而以日本百姓弥补移民不足这点,此次归京时臣在北海道停留了几日,倒是了解了些关于日本的情况。”

    当即,潘梦园向朱怡成汇报了他在北海道的所见所闻,尤其是不少日本百姓甚至商人跑到北海道定居的情况,还有日本国内的一些情况。原本潘梦园在就任新明总督之前就和日本人打过不少交道,说起来在朝中对于日本情况是少有的了解之人,根据他的讲述,朱怡成之前的顾虑倒是消除了不少,但对于以日本人移民新明的态度他始终都未完全确定。

    不过现在,朱怡成听完潘梦园的解释后倒是心动了,同时询问了潘梦园一旦放开日本百姓移民新明的政策后,新明又将如何安置这些人。

    这时候潘梦园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日本百姓移民新明自然和普通明人不同,可以暂时类比于印地安人的政策,作为明人的补充和后续,如有完全归化者方可给予正式明人户籍。

    此外,新明完全可以搬造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些日本人,当然其管理不可能那么严格,再加上日本人向来服从命令的天性,这些人更是发展新明基础最好人选。

    而现在,王东不正是要修炼内功,发展新明基础么?所以这些人送往新明百利而无一害,甚至潘梦园提出,新明原本就有修建铁路的计划,大量日本人送往新明正好可以在这方面派上用处。

    听到这,朱怡成顿时笑了,以日本人为主体作为修筑铁路的人员,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也颇为符合他的胃口。

    既然这样,那么朱怡成也下了决心,准备同意军机处的方案正式实施新的移民政策,另外开放日本向新明移民的政策也同样可以进行。但考虑到日本和大明的不同,朱怡成做这件事需要考虑到日本幕府方面,倒不是大明怕了日本幕府,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哪怕是打垮日本幕府也不在话下。

    不过在大明的利益来看,一个稳定的,没有威胁性的日本更符合现在的利益。但要实施这项政策,就算不征得幕府同意,也必须不能让幕府有实质性的反对。

    此外,不包括幕府,还有日本地方大名也需考虑,所以大明方面需要派一人跑一趟日本做成这事,至于派何人去呢?朱怡成思索了下,顿时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

    汪景祺这些年依旧担任宣传部长,不过他的礼部右侍郎已迁至左侍郎,从品级上虽然没有上升,可实际职务却是近了半级,成为礼部的二把手。

    不过现在的礼部和当年的礼部有所区别,自朱怡成拆分礼部,把部分礼部职能和鸿胪寺职权合并,新成立外交部后,礼部已不再直接负责外交事宜。

    所以汪景祺这个礼部左侍郎要以权限来讲连当初的右侍郎都稍有不如,但这对于汪景祺而言并不算什么,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知道自己和廖焕之、蒋瑾这些人不同,他在政治上并不突出,不适合担任行政主官。

    何况如今汪景祺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职位清高,也最合适他的。再加上朱怡成安排汪景祺编撰《前明史》,这足以证明朱怡成对他的重用,而这些年来他也乐在其中。

    而现在,作为大明二品大员的汪景祺却不在京中,反倒坐船先去了琉球,在琉球停留了几日后又到了日本长崎。

    作为文人的汪景祺一下船后就眼睛一亮,打量着长崎的景貌。如今的长崎可谓是日本最繁华的港口城市,在大明强行打开日本国门后,长崎就是日本和大明商业往来的枢纽,这些年中长崎发展的极快,而且居住此地的大明人也是不少。

    不过这些都不是引起汪景祺兴趣的地方,反而那些典型的日本建筑和城市格局令他着实欣喜,作为文人,尤其是精通历史的文人,汪景祺在此地感受到了旧唐时期的格局,而这种格局在大明本土已很少见了,没想到居然在此处能看到。

    正当汪景祺对之感慨无比,遥想当年天朝盛唐之时,日本方面的接待者迎了上来,这才让汪景祺暂时放下了准备吟诗一首的念头。

    “日本国,征夷大将军幕府老中井上正岑,见过天朝使臣。”井上正岑带人上前,以极为恭敬的礼仪向汪景祺行礼道。

    当年大明初同日本接触就是井上正岑代表幕府进行的谈判,而这些年来大明和幕府之间的许多事务也是由井上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