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7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日子,东美在京师也歇息了些时日,如今朕再派你出征,东美家中妻子会埋怨朕吧”朱怡成件岳钟琪神色渐渐平复,心里清楚他已经放下了包袱,当即故意打趣道。
“臣是大明的臣子,自当为大明效力,为皇爷征战!国家之事,国在前,家在后,臣是知道的,臣家中妻儿也是明白地,如何会有这些想法,臣。”
“好啦,朕不过开个玩笑罢了,东美你也太过实在了。”见岳钟琪一副要把心给挖出来给朱怡成看的样子,朱怡成也是哭笑不得,这家伙不识逗,那就直接说正事吧。
当即朱怡成起身,招呼岳钟琪来到一旁,指着他摆在偏殿一处的沙盘让岳钟琪看。
朱怡成这个沙盘虽比总参谋部的小了许多,可要论精致和准确是丝毫不差。他点着沙盘上的几处,向岳钟琪说着目前天下局势,作为统帅的岳钟琪对于军事方面自然是天才,何况他这些日子在总参谋部虽说不说话,只是如常人一般转转,但实际上这些早在他的心中。
但岳钟琪所想和朱怡成所说,除了目前局势相同外,可从大局方面的考虑却是有这不同的。
毕竟岳钟琪考虑问题仅仅只是从军事角度,而朱怡成不仅要从军事角度,更多的还要从政治角度出发。
就像是西南方面,按照岳钟琪原本的想法是稳固西南,随后趁着清军遁入藏地的机会尾随而入,在藏地占住一块地盘,如果可以甚至一举拿下藏地,为大明开疆拓土。
单从军事角度来看,岳钟琪的想法没有丝毫问题,但是从朱怡成的角度来考虑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朱怡成吧岳钟琪调回来的原因之一。
现在云南的清军北上,对于朱怡成来讲不是什么坏事。西北那边一直以来中原政权鞭长莫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独立状态,或者仅仅保持一些影响力罢了。
清军跑到那边,现在尾随过去虽然可能达到军事目的,但耗费和军力损失必然不小,倒不如先放一下,清军进入后一定会和地方力量发起冲突,何况原本准噶尔就和满清有着深仇大恨,如果大明暂时袖手旁观的话,两边一定会打起来,反而明军一旦介入,以明军的强大,弄不好双方会暂时搁置仇恨,从而联手对抗明军。
所以说,暂时放一放要比急不可待地介入更为合适。再加上岳钟琪的调回京师,也能给西北释放一个信号,一个大明不打算染指西北的信号。
朱怡成这么做倒和当年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尚,袁熙后,这两人投奔了辽东公孙康。这时候曹操反而按兵不动,任凭两袁在辽东逍遥一样。所以朱怡成断定,清军入西北后必然会和准噶尔发生冲突,而大明现在只需要坐视即可。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还是北方
辽东暂且不说,关于辽东的计划早就定好,虽然目前辽东满清有所变化,可朱怡成并不打算改变计划。
至于另一个西北,也就是满清中枢那边,朱怡成考虑到整体暂时也不去动他,仅仅以封锁物资来限制。
所以说,除去这些地方,剩余的就是北边的蒙古了。对于蒙古,在前明一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前明时期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无不想过彻底收服蒙古,可几次北征却依旧未能达到目的。
在前明强盛时期,蒙古部落不是见明军打来就四散而逃,或者假意臣服。等明军一走,这些蒙古人又恢复了旧模样,该干嘛就干嘛,没东西了就来边境抢上一把,再杀几个人,丝毫不把前明军队放在眼里。
当然了,这也有当时的条件限制,蒙古太大,而且汉人是农耕,蒙古人是以放牧为生,两者有着极大区别。所以前明近二百多年来,一直想收服蒙古却终究未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所以说,除了满清外,蒙古也是大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对手。原本朱怡成是打算一步步来,先解决满清再向蒙古人出手,但现在因为辽东满清的突然变化,让朱怡成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再加上锦衣卫张冉汇报上来的情况,这些加起来,鉴定了朱怡成把目标对准蒙古的想法。
实际上,现在的蒙古相比原来的蒙古已弱了许多。首先是之前康熙时期刚同蒙古准噶尔部打了几仗,这几仗把崛起的准噶尔部打的几乎生活不能自理,就连其大汗噶尔丹也最终兵败身亡。
准噶尔在蒙古的势力被满清遏制后,康熙顺势又削弱了其他蒙古各部,使得蒙古再无雄主存在。
这件事对于满清在蒙古的统治是件好事,再加上满清一直所谓的满蒙一家政策,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满清在蒙古的统治地位会更为牢固,从而彻底消除几百年来中原王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和掠夺。
可偏偏这事就出了意外,康熙前脚刚平定蒙古,分化瓦解蒙古各部,后脚中原就烽火四起。
随着江南起义,朱怡成打下南京恢复大明统治后,满清哪里还顾得上蒙古那边?不仅四处调兵遣将围剿各地义军,之后更调动蒙古骑兵南下,以彻底消灭各部义军维持统治。
但谁都没想到,大明的崛起会如此迅猛,明军也从最初的义军变成了战斗力极强的新军。
收复北京城、江北站着、中原大战,几年时间内,清军主力和部分蒙古骑兵被明军一一打残,同时由于满清联合和拉拢俄罗斯人,直接把漠北蒙古给卖了,导致漠北蒙古三部这三个强大的部落在满清和俄罗斯人手中飞灰湮灭。
等到这时候,蒙古各部已元气大伤,再加上蒙古人又没有噶尔丹这样能够统领各部的雄主,自然成了一盘散沙。
这也是目前蒙古的现实情况,正是因为如此,鄂尔泰才能在蒙古站稳脚跟,拥兵自重胁迫蒙古人。
名义上鄂尔泰依旧是满清臣子,实际上他现在已和军阀类同,手中捏着兵马,分化拉拢了一批蒙古王公,对于反对者进行排挤和打击,眼下大半蒙古都被他控制在手中,至于那些蒙古骑兵,大半也都归了鄂尔泰部下。
鄂尔泰是个聪明人,作为建兴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眼下清廷却在雍亲王摄政下,这时候无论他向东或者向西都没好果子吃。而且雍亲王包括明军暂时不动他,那也是因为他手握重兵,依托蒙古,一旦没了这些鄂尔泰知道自己连个普通人都不如,面临的就是身死族灭下场。
正是因为如此,鄂尔泰才会派人来北京,意图在大明这里找一条后路。在他想来,只要大明愿意,他索性脱离满清自立,然后摇身一变由满人转为蒙古大汗也是一条路。
反正所谓的满蒙一家,找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再加上转为蒙古,到时候按前明的例子向大明称臣,封一个恭顺王什么的当大明的臣子又如何呢?
对他有恩的建兴皇帝现在生死不知,大清也早就不是以前的大清了,鄂尔泰姓的是西林觉罗,又不是爱新觉罗,何况他之前已为大清尽力了,现在总不能跟着大清一起灭完吧。
这些,张冉都汇报给了朱怡成,再加上已经投靠大明的赵伙洛,鄂尔泰的想法朱怡成非常清楚。
不过朱怡成并不想仅仅收服蒙古,目前要收复蒙古首先收复鄂尔泰,但在收复之后,大明需要的是对蒙古的长治久安,也就是彻底把蒙古吞并,成为大明真正的领土。
但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吞并蒙古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谋划,再加上一系列的行动。何况辽东那边的八旗异动,现在向蒙古下手不是合适的时候。
这也是朱怡成之前对于鄂尔泰的使者根本就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但是因为辽东的变化朱怡成突然间就想到了蒙古,也许这时候可以借蒙古的力量做点事,更重要的是蒙古的北边如今俄罗斯的势力在缓慢而又鉴定地南移,对于俄罗斯大明方面必须要有牵制,而在大明从政治、军事和地理位置各方面考虑,暂时是不可能直接和俄罗斯产生冲突的,那这时候蒙古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
“马功成马上就要回京了,他身为军机大臣却一直在外领兵,实是无奈之举。”
朱怡成手向着北边指了指:“如今辽东战事告一段落,前明时的九边旧地基本恢复,不过朕不准备重设九边重镇,打算以战区进行划分,除辽东战区外,西北那边设陕甘战区,至于原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四镇故地,朕新设北方战区,东美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岳钟琪心中先是猛然一惊,紧接着一团火热从小腹涌起。朱怡成虽是询问,可实际上等于暗示他要把这个所谓的北方战区直接交给他来负责。这可是原九边中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四镇啊!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
由西南至北方,岳钟琪在军中的地位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进一步,这让他一时间心中激动不已。之前对于朱怡成猜忌他的那些小心思瞬间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羞愧和百般感激。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岳钟琪这时候心头涌起这股感受,如果此时此刻,就算让岳钟琪为朱怡成去死,恐怕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见着岳钟琪的神态变化,朱怡成心中自然明白。
这一次设置北方战区,并且把岳钟琪摆到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朱怡成仔细考虑后的结果。
其实朱怡成前面和岳钟琪说的那些话究竟有几分真假,岳钟琪现在肯定是信了,但朱怡成自己却根本不信。
把岳钟琪从西南调回来,固然有对西南和西北的考虑,不过作为领兵大将,朱怡成哪里会没有丝毫猜忌?要知道就算再大度的领导者,也要对手下防一手,何况朱怡成是皇帝!
古之皇帝者,为了权力争夺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残,部下谋反这些是数不胜数。远的不说,满清那边不就是如此么?当初康熙是如何退位的?建兴又是如何登基的?雍亲王又是如何突然摄政的?其中无非都是为了权力二字。
朱怡成虽是马上皇帝,大明也从他手中复兴,要以威望而言无人可比。可要说他对于手下臣子没丝毫防备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又不是傻瓜。如果是这样的话,朱怡成这些年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朱怡成对于臣子采取的是唯才是用,主要看重的是能力,至于人品什么倒不是太过看重,因为他可以用严格和完善的法律来约束行为。同时朱怡成对于臣子之间的控制和朝重权力平衡,这些年早就练的炉火纯青,岳钟琪这样的统兵大将,虽然朱怡成知道他从没什么反心,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可就是如此在必要时候还是要敲定一番,这既是给他提个醒,也是给其他人看看,以防止有些人太平日子过久了生出不必要的心思来。
按照朱怡成原来的想法是打算把岳钟琪在京师晾一些时日,至少等明年开春后辽东第二次军事行动开始前再把岳钟琪调至辽东当董大山的副手。谁想人算不如天算,满清那边怡亲王在辽东的一系列动作使得辽东局势发生了变化,这使得朱怡成在暂时无法冬季展开军事行动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从而把目光投向了蒙古。
所以,在朱怡成授意下,原本暂时搁置的鄂尔泰方面就成了一颗可用得棋子,通过锦衣卫方面拉拢鄂尔泰,同时重新调整北方战略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