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7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车中,听到亲兵的话,岳钟琪掀起帘子朝外面看了看。

    这贵州之地山多地贫,气候更是变幻莫测。古就有之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说法。

    “到十八里坡让兄弟们歇息下脚,吃点东西再走不迟。”岳钟琪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

    其实这天色他这么看也只是看个大概,贵州这地方怪的很,常常这个山头下雨而另一个山头却是艳阳高照。这一次返京述职,朝廷没有规定岳钟琪要马不停蹄赶去京师,所以他这一行并不着急,再加上贵州山地难走,体恤下属的他这一路上也不催促。

    亲兵应了一声,队伍继续缓缓向前,坐在车中,伴随着马车的摇晃,岳钟琪拿着卷书看着。

    作为著名的军事将领,岳钟琪看的书却并非兵书,反而是一本论语。

    其实,少年之时岳钟琪就好读书,虽说他出身将门,年少就在军中成名,可实际上如果他不为将的话,以他的才能就算当个文官也是绰绰有余。

    而在大明军中,岳钟琪儒将的名声更是早就传遍军中,这也是他和其他将领不同之处。这一次,朝廷突然把岳钟琪由云南前线调回,当命令到达云南之时,军中有不少将领得知此事后为岳钟琪心中不平,更有些人甚至还打算联名上书朝廷,以让岳钟琪留任。

    不过这些事最终还是没有发生,接到命令后岳钟琪第一时间就召集将领宣布此事,同时以身作则配合朝廷把西南大军的军权进行移交。至于对那些愤愤不平打算为岳钟琪出头的部下,岳钟琪更是强压了下去,甚至还严正警告他们以大局为重,绝对不能以此自误。

    岳钟琪在军中的威望甚高,何况那些部下也服他,面对这种情况岳钟琪平稳地交接了军权,随后就带着亲兵离开了云南踏上了返京的道路。

    虽然表面上看,对于朝廷的命令岳钟琪是严格遵守,全力配合。可实际上要说他这么一走心里没有失落也是不可能的。

    自投靠大明以来,岳钟琪先配合大明赢得中原之战,之后驻军河南,然后又举兵入川,趁清军兵力调动的间隙一举拿下四川,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拿下四川后,岳钟琪平定地方,南击贵州,等贵州归明后继续领兵西进,打进了云南。

    在云南短短半年时间内,大明就占据了云南主动,不仅稳扎稳打,更拿下昆明重地,逼迫清军北逃。

    如今,整个西南战局已差不多快结束了,云南一地基本都在明军的掌握之下。云南清军主力已在明军紧逼之下再无抵抗能力,除了北逃入藏外别无他路。

    这个时候,岳钟琪已着手打算聚集兵力,趁清军北上的机会尾随其后,如可行的话在彻底解决西南之战后可继续领兵占据西北地界,为大明开疆拓土。

    这一切,岳钟琪已早就在盘算之中,甚至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当岳钟琪准备以西南大军为基,挥师数十万,气吞山河攻击北地的时候,朝廷居然来了命令,让他交出军权去京师述职,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那怕是岳钟琪心里都是无法接受的。

    最初,岳钟琪心中带着无比的委屈和愤怒,可等他静下来后却渐渐有些明白了朱怡成这么做的缘由。

    毕竟岳钟琪是儒将,考虑问题的方式相比普通将领更为慎重。再加上随着朝廷的命令前来的还有朱怡成给岳钟琪的一封私信,作为大明皇帝以个人名义给朝中大将这么一封私信,这可以说是除他岳钟琪外别无他人。

    在信中,朱怡成坦然告诉岳钟琪调他回京师的真正用意,并且对岳钟琪之前所上密折的内容作出的答复。等看完这封信后,岳钟琪彻底明白了朱怡成的想法,同时也理解了朝廷这么安排的缘由。

    理解归理解,心里不舒服那也是肯定的,这也是岳钟琪没有由川道返回京师,反而走贵州一路的原因。

    不过这一路走了几日后,再加上路上静下心来看了些书,同时又思索了些日子,岳钟琪心中原本还存着一丝丝不愤倒是消散了,随着逐渐将行出贵州,他的心情也慢慢恢复了平常,气度也沉稳了许多。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粮食困局

    辽东。

    自怡亲王主动放弃盛京,领兵北撤后,大清立国之初的南辽地盘等于全部丧失,尤其是明军由朝鲜和山海关两路进军辽东,导致满清在辽东的三大将军府的两处,即盛京将军和吉林将军丢失驻地,更丧失了龙兴之地的盛京城。

    不过虽然丢了地盘,但让人稍有欣慰的是辽东满清的主力依在,而且在撤出盛京之前,怡亲王听取了阿扎兰去世前的劝告,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所以清军虽然士气低落,却依旧组织完整,再加上前期抢救运输的粮草、军械等等,撤至齐齐哈尔的清军从表面上来看依旧有着一定军事实力。

    但这只是表面而已,自满清入关后辽东作为龙兴之地清廷采取了禁止移民的政策,并且并不在辽东设省,采取的是“自留地”的态度。

    同时,满清在辽东设置将军府,分别为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其中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为后设,初期只为宁古塔将军府,后康熙年间再设黑龙江将军府和吉林将军府以分宁古塔将军府的权利,而到如今时,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已基本替代宁古塔将军府,成为辽东三大将军府之一。

    因为这三大将军府所在,所以辽东表面上虽未设省,可实际上在清廷内部已有东三省的称呼,而这东山省实际指的就是辽东三大将军府的称呼。这种称呼在历史上也一直延续,后实清末民初的东三省其实就是如此所指。

    三大将军府,盛京将军的地位最高,黑龙江将军掌握的地盘最大,至于吉林将军在两者之间。

    从辽东满清主力从盛京主动撤离,北上齐齐哈尔后,表明上看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将军的驻地,眼下直接由怡亲王掌控,再加上辽东三大将军府所控制的兵力进行整合,以齐齐哈尔为中心整顿兵马,以图未来,怎么说也是顺理成章的。

    目前,黑龙江将军是托留,这是一位朝中德高望重的老将,当初怡亲王由蒙古入辽东,在取得盛京将军嵩祝支持后,托留得知消息后也站到了怡亲王这边,给予怡亲王极大支持。

    同时,吉林将军穆森也是一力支持怡亲王,正是由于这两位老臣在,怡亲王才能压制住盛京的地方势力,从而在辽东打开局面。

    “王爷,如今各部安置暂且算妥了,可粮草情况依旧严峻,还请王爷早想办法处置才是。”

    齐齐哈尔城内,黑龙江将军府,这里已经成了怡亲王的帅府,当然原本的主人托留依旧住在此处,这倒不是托留仗着资格拿大,而是怡亲王要求的,作为满清元老,托留一直以来帮助自己甚多,这些年身体也日渐越下,原本托留打算把将军府直接让出来,怡亲王觉得这样做不妥,甚至还曾经打算在其他地方另选帅府,最后因为托留的强烈要求,无奈之下怡亲王只能答应下来,但也仅仅只选用了将军府的一半而已。

    “老将军辛苦了,本王原本想着安置各部至少还得一个多月时间,没想老将军居然这么快就安置完成,实在是让人钦佩。”怡亲王很是客气地向托留拱拱手道,坐在两旁的嵩祝、穆森和永谦等人同时异常客气地谢过托留。

    “王爷,诸位,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托留咳嗽了几声,勉强笑道:“我老了,让我再上马冲阵自然是不行的,但为朝廷做些事尚还可以。不过王爷,北地虽大,但远不如辽南,更不用和关内相提并论了。眼下所聚的粮草算算勉强也只够用到明年秋冬而已,所以此事……。”

    说到这,托留停顿了下来不再继续,但在座驻人却心里都明白他要提醒的是什么。

    整个辽东以地盘来讲自然是不小的,其他的不说仅仅只是黑龙江将军控制的区域远比关内普通行省还要大几分。

    但是,出产这种东西不是说地盘大小,何况关外一直以来满清就从未有开发的想法。自满清入关后,对于关外这块地盘满清就以自留地,又或者说放任保留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兴柳条边以限制关内汉人去关外的政策。

    这种做法从保持原生态方面来讲自然是非常合适的,如果在后世的话联合国肯定会给多尔衮、顺治、康熙等人颁发奖状,以表彰他们在恢复大气臭氧层,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稀有植物、动物等各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进行宣传。

    此外,说不定诺贝尔和平奖也会有提名的可能,可对于目前而言,现在的情况让怡亲王他们这些满清贵族王公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和后悔。

    人是要吃饭的,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如今撤到黑龙江的满清军民足有近百万,如此多的人口,再加上还要保持十万左右的军力,后勤的压力极大。

    按照正常征兵人口比例,大概在五十人左右养一兵。在后世,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各国的征兵要求不同,这个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以目前大明的征兵比例而言,大明的兵力大致控制在一百人养一兵的数额。当然根据各地方不同这数字也有浮动,其中新明的比例要高些,这是因为新明的结构不一样导致。

    再加上之前预备役和退役的兵员是另外安置,所以以大明的国力而言如果要增加兵员在极短时间内就能把目前兵力扩充一倍以上。

    但关外的满清却不同,眼下怡亲王手中掌握的人口近百万而已,但他的军队却要超过十万之数。也就是说十口人就要养一兵,这个征兵人口比例已经很高了,虽然这有着满清所谓的“全民皆兵”的说法,可再如何这种压力也是极大的。

    想到这个问题,怡亲王也是脸露难色,这可并非他而解决的。

    在之前,也就是大明攻击辽东前,怡亲王就清楚地知道辽东的弊端在什么地方了。人口是制约辽东最大的因素,当年多尔衮这个混蛋表面上似乎给满人留了后路,可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给后代满人挖了坑。

    一块要人没人,要粮没粮的地盘再大又有什么用呢?为了改变这个情况,当初怡亲王就从朝鲜那边入手,希望用朝鲜人入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可惜的是,大明没给满清太多时间,怡亲王的想法虽好,但却已来不及了。他刚做这件事不久,大明就开始向辽东动了手,导致他前期的努力毁于一旦。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

    “王爷,奴才以为老大人的话在理,眼下先不说粮草勉强只够用一年的,就讲如今退至此处的人口而言,普通人家或还好些,可那几位王爷、贝勒府中……。”嵩祝在一旁开口道,说到此处他迟疑了下,目光向边上的永谦看了一眼,要知道他所说的那几位王爷,其中就包括永谦在内,永谦可是关外其中的一员,只不过如今还未正式承爵罢了。

    见永谦并没想象中的恼怒,只是平静地继续坐着,暗松一口气的嵩祝这才继续道:“自我部北上,诸王府同旗下奴人数不少,如今虽已安置在此,但奴才听说各王府依旧按着之前规矩行事,如此下去恐不利于王爷全盘谋划。此外,北上所带粮草等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