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6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不说大明是否有能力一下子做到,对于朝鲜更不可能同吕宋那种强烈的手段,一旦引起民变就得不偿失了。再者,在连续并吞琉球柔佛两国后,大明假如再一气拿下朝鲜,必然会引起其他藩属国的警惕,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

    这也是现在朱怡成暂缓并吞朝鲜,并且先控制朝鲜的决策原因。可大明无论怎么做,其他藩属肯定有其想法,其他的不说,仅仅就是近在咫尺的日本就是一个麻烦。

    随着新明的立足已稳,日本作为太平洋上的岛国,其重要性也不断上升。亏得朱怡成提前拿下北海道,以此为据点作为前往新明的中转点。但在海上航道,日本依旧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地方,再加上如今日本正处在德川幕府时代,在处理朝鲜问题上不能不考虑日本因素。

    至于拿下日本,或者说并吞日本,朱怡成根本就没想过。那些举千帆东渡,直接攻进日本,吞并东瀛的话假如谁在朱怡成面前提起,朱怡成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人是不是别有用心,企图用这种方式来弄垮大明。

    日本国土虽比大明小,可日本的人口却不少。更重要的是日本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民族国家,并在千年历史中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要彻底征服这么一个国家,别说是现在的大明了,恐怕一百年后也做不到,假如强行实施,大明虽可以借用强大的实力攻占日本,但要消化日本却是难上加难。

    当然,这不能说朱怡成对于日本没丝毫想法,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感官和态度自然是比较特殊的,如果能把日本并吞朱怡成是巴不得去这么做。

    可作为一个皇帝,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国家稳定,所以对付日本这种国家,朱怡成是不会让大明陷入日本的泥潭中,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朱怡成如今对日本政策基本是使用潜移默化,并按照历史上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方式来进行实施。再加上日本人一向有崇拜强者的习惯,只要大明保持其强盛,日本作为小弟的存在还是很合格的。

    当然了,也许等一百年后甚至更久些,大明的各方面从上至下,由外至内彻底影响到日本,而那时候也许日本就能以比较民主的方式合并入大明,这也是朱怡成所期待的。

    至于其三,那是对于满清战略方向下一步的计划。随着西南各省的战事结束,眼下除去云南外,大明西南已全部归于朝廷之手。就算是云南一地,根据岳钟琪的报告,击垮云南清军,彻底拿下云南不是什么问题。

    一旦云南拿下,前明的基本版图都已纳入大明,接下来就是三个方向的军事目标,这三个方向分别是西北蒙古和辽东。

    所以接下来重点目标是哪里,这是摆在朱怡成眼前的一件大事,这三个目标各有重点,同样也各有必须要解决的理由。

    西北眼下是清廷所在,如果能拿下西北不仅能开疆拓土,更能一举灭掉清廷中枢,就算一时间无法打掉清廷的核心,也能继续驱赶清廷再往西进,以此来进一步减弱清廷对其他地区的控制力度。

    至于蒙古,蒙古人在前明时期就是一直都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而在前明末,蒙古人更是满清的帮凶,前明的灭亡如果没有蒙古人的参与,仅仅靠着满清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的。而在朱怡成在江南复明后,蒙古人也一直在满清的指挥下同明军作战。

    所以,解决蒙古问题同样是和解决满清一样重要的问题,尤其是一点,如果解决掉蒙古,那么满清不仅失去了一个重要臂助,更因为蒙古的丢失使得满清首尾无法相顾,从而更便于大明以此各个击破。

    还有辽东,这可是大明永远的痛。在前明时期,正是因为辽东努尔哈赤的兴起,使得前明在辽东一败再败,丧失了精锐的军队不算,更丢失了辽东大片土地,再加上不断战事和天灾影响,使得前明财政崩溃,最终导致了前明的灭亡。

    夺回辽东故土,这是所有大明人的心中所想,而且作为大明皇帝的朱怡成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辽东依旧还在满清之手,拿回辽东故土是大明皇帝必须要做的,一旦辽东拿回来,这对于大明而言就等于彻底收复了失土,其意义极其重大。

    但这三个战略方向,大明虽然现在国力极强,可也不可能三面同时出击。朱怡成还没有自大到这个程度,在来到这个时代后的他,只所以能一步步走到今日,除了其他一系列的因素外,朱怡成的谨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一旦战场上的失败就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二战时期,三德子的强大是全世界有目共睹,横扫欧洲的军团更是令所有人胆战心惊。

    可就是这样的强国,仅仅是因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老希在没有解决掉海峡对岸的英国之前就冒着极大风险掉头开辟了东线战场。也正是因为这个举止,导致强悍一时的三德子陷入了战争泥潭之中,由初期的一场又一场胜利开始逐渐走向了一场又一场失败,最终被两线作战的弊端给活活拖死,千年帝国的美梦也就此烟消云散。

    所以,就算是在春节休沐时期,朱怡成也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并举棋不定。今日来找邬思道,一方面是想和邬思道商议一下这些事,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在邬思道面前一吐为快。

    毕竟作为皇帝,朱怡成是孤独的,君王称孤道寡这可不是仅仅字面上的意思,凡是帝王虽然看着风光,高高在上权利无限,但帝王同样也是人,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感情,有喜怒哀乐和苦恼,而在大明,朱怡成真正能说些心里话的无非是自己的皇后和作为朋友的邬思道而已。

    至于皇后那边,如果是其他的事倒没什么,但这些她可帮不了自己什么忙,可邬思道不同,作为顶极的谋士,邬思道虽然不太懂军事,但他往往能从其他方面给予朱怡成一些启迪,而且邬思道足智多谋,经常能说出一些让人惊喜的提议,这也是朱怡成今天特意前来拜访的原因。

    静静听着朱怡成的讲述,邬思道的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挂着淡淡笑容。但他的目光中却有着略微的不同,神色也在凝思朱怡成话中的内容。

    等朱怡成说完后,老残斋中静悄悄的一片,邬思道闭上眼沉思了起来,习惯他作风的朱怡成也不催促,只是坐在那边耐心等着。

    屋内,搁在泥炉上的茶壶冒着白烟,两盏茶摆在各自面前,朱怡成喝着茶水,也不心急,只是继续坐着。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沉思的邬思道终于睁开眼睛,望向等了许久的朱怡成笑了笑:“皇爷所想臣已经明白了,皇爷能来问于臣,臣自然尽力为皇爷排忧解难,但臣才疏学浅,如有说的不对地方还请皇爷恕罪。”

    “先生这说的哪里话,先生能助我已是求之不得的事,哪里谈什么罪不罪的,今日我前来拜访先生,并非君臣相对,只是朋友之间的问讯请教罢了,所以……还请先生直言就是。”朱怡成摆手笑道。

 第一千五十章 定策

    邬思道并没先讲锦衣卫之事,而是谈起了朝鲜,并由朝鲜说到了辽东。

    “皇爷当年在朝鲜布局,一来是因为朝鲜国不尊大明为主予以小惩,二来朝鲜地理位置重要,北接辽东,南临北海,东近日本,我大明要控制海上疆域,朝鲜之地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朱怡成点点头,邬思道说的没错,这也是他当初布局朝鲜的主要原因。

    邬思道继续道:“除去这两点外,辽东也是重中之重,臣记得去年之时朝鲜大臣就已上报过朝鲜国中同辽东满清有所勾结之事。”

    这件事朝中除了朱怡成外,邬思道其实知道的比任何人都早。要知道汪文由朝鲜返回大明,恰好就在半路上遇见北上的邬思道,虽然之后邬思道仅仅只是初步了解一下,后续并未再过问此事,但邬思道是什么人?以他的聪明仅此就足够了,何况之后朝廷在济州的布置更证明了这点,这是怎么都瞒不过邬思道的。

    “如今朝鲜自取灭亡,这对于大明来讲却是一件好事。朝鲜李氏据朝鲜三百多年,眼下王室十不存一,正是取而代之的最佳时机。至于皇爷所谓的顾虑,在臣看来并不算什么,这天下之国有兴也自有其亡,大明虽是其宗主,但如今不取其国反而令人耻笑。皇爷做事一向坦然,臣记得当年皇爷于臣说过一句话,至今臣依旧深为赞同。”

    见朱怡成向自己望来,邬思道笑着道:“皇爷说,这天下无非利益二字,国与国之间同样如此,如今的天下已不是千年前的天下,世界之大四海之富有皇爷比臣更为清楚,如此大势,如我大明裹足不前,就会被世界所淘汰。”

    说到这,邬思道正色道:“皇爷还说过,一切正义皆枪炮范围之内,只要我大明强盛于天下,必成霸业。当年之言,依稀在臣耳边,如何今日皇爷如何起妇人之仁了?朝鲜之国不取,难道任其死灰复燃?至于他国如何看又如何?想当年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弱,群雄而起争霸天下。秦灭六国取其鹿,后失德于天下而至以楚汉相争,最终汉高祖创建煌煌大汉。”

    “西北蒙古辽东,这三地皆为我汉人故土,以皇爷之雄心壮志,难道仅复前明之土就满足否?以臣看来,先定朝鲜,后取辽东,乃上上之策,一旦辽东拿下,皇爷可从关内移民以充其地,甚至从朝鲜移民辽东也无不可。需知朝鲜百姓同我大明百姓并无不同,这朝廷好坏自在人心,所谓无水之萍,何足道哉?”

    邬思道这番话让朱怡成眼前顿时一亮,邬思道说的没错,这些日子朱怡成的确有些失了本心了,或者说随着大明的稳步前进,现在的朱怡成有些失去了当初的锐利。

    在心里,朱怡成虽然想打造一个千年帝国,让自己的大明成为天下的霸主。可随着大明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朱怡成的心态却有了些微妙的变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朱怡成开始有些在乎自己和大明的名声。

    但是,作为一个君主,一个皇帝,所谓的仁义不过仅仅只是手段和工具罢了。翻开历史,看看哪里留名史册的君王,那一个是真正是所谓的“仁君”的?

    无论是外王内圣,又或者内圣外王,这些无非都是手段,一旦失去了进取心,那么必然裹足不前。就像现在,随着大明已成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朱怡成却莫名其妙在乎其所谓的仁德来了,这不是笑话么?

    至于其他国家怎么看大明和自己,朱怡成需要考虑这些么?所以无论他对于朝鲜用什么手段,其真正目的无非就是吞并朝鲜罢了。至于理由,朝廷中那么多的臣子,随便找个理由还不容易?那怕今日大明直接把朝鲜一口吞下,日本这些国家会如何反应,大明也丝毫不惧,难道小小的日本有胆量反抗大明不成?

    当想通了这些问题,朱怡成顿时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全身上下都畅快起来。再者,邬思道还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对于朝鲜的安置方面,如果拿下辽东,以辽东的地域广阔,大明不仅能从关内移民以开发辽东,甚至还能从朝鲜移民辽东。

    一个国家,如果没了人口基础,那么这个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朝鲜虽是一个单民族国家,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