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6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朝鲜国中,原本老论少论两派力量就差不多,眼下老论派首领被杀,而少论派在老论派起兵之后也损失惨重,眼下双方的力量实际差不多,再加上各自都有军队支持,一时间倒也旗鼓相当。

    更重要的是,两派都有着王牌在手。老论派的手里握着奄奄一息的国主,而少论派的手里掌握着摄政的王世子。两派都声称自己才是正义的,都指责对方才是乱党,这就让普通朝鲜人包括那些中立的朝鲜大臣军队无所适从。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由王城至王城周边的几道越发混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几乎是杀红了眼,被卷入的势力越来越多,到时候凡是不在两派之间的所有势力全被乱兵直接砍杀,导致局势无法收拾。

    黄滔涣入城后,恰好面临这个局面。一开始黄滔涣还企图以他的身份压制住两派的争斗,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实这时候,黄滔涣如果要走还是能走得掉,毕竟他至汉城的时候身边有着近八百精锐明军,这八百人要平定朝鲜内乱或许做不到,但护着黄滔涣突围或许没有问题。

    但这时候黄滔涣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却没这么做,反而带人直接去了朝鲜大臣在汉城的官邸,以此为据点准备死守。

    同时,黄滔涣派人十几人先行离开汉城,尽快把消息传回济州,并让济州火速出兵北上平定朝鲜。

    所以,黄滔涣的亲军校尉宋云就受命求援,带着十几个兄弟换上朝鲜人服饰,从乱军中好不容易冲了出来,随后直接南下。

    等到了朝鲜南部时,南部也乱了起来,由于黄滔涣去汉城的时候带走了大部分人,留在南港的人并不多,再加上乱局一起,这些没有防备的明军很快被分割,各自为战,其中有些战死,有些苦苦支持,已没有办法协助宋云。

    亏得宋云早就有所准备,见此情况直接在港口夺了一条朝鲜小舰,用刀枪逼迫朝鲜水手出海,随后朝着济州方向而来。因为这条小舰没有大明海军的旗号,再加上宋云他们也不是海军的人,也不懂得如何联络友军,在九死一生甩掉追兵后,这才接近了济州,不经意间被朱一贵发现。

    当汪文赶来后,宋云已基本讲述完了所发生的一切,听到这些消息后,在场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过了片刻后张鲣狠狠一拍桌子就怒骂道:“朝鲜小儿,胆敢如此屠我大明将士!”

    “张帅,黄大人让卑职请张帅火速发兵,以平定朝鲜,至于黄大人那边让张帅不必顾虑。”宋云焦虑无比地说道。

    “传我将令!全军集结!目标——朝鲜!”张鲣目光中带着愤怒,朝着周围众人说道,早就准备好的诸将顿时大声应道,随后急急离开此处各自集结待命去了。

    而这时,宋云也被张鲣让人送下去安置,接下来的事不需宋云担忧,他张鲣自会处理。

    在场,只剩下了张鲣汪文和朱一贵三人,三人的表情各不相同,其中张鲣是心中愤慨,汪文带着担忧,而朱一贵却是面露喜色,心里暗赞这机会来的真好,这么好的事居然被老子如此巧的碰上,这是老天爷都在帮自己啊!自己这回来的好,来的妙,来的呱呱叫,趁此机会去朝鲜吃口肉,简直是不要太爽。

 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阵

    中原大战后,朱一贵就再也没上过战场,这近两年时间他早就憋得慌了。要不然也不会一听朱怡成让他去京师就屁颠屁颠地急急赶路,就连去新明也是打着能在新明好好大干一场的念头。

    原本,他以为自己只有到了新明后才有“开荤”的机会,谁想到一到济州就碰到了这么一件好事。

    眼下,朝鲜乱了,正是出兵朝鲜的大好机会,这摆在他面前的一场仗如果错过,他朱一贵还算是鸭王么?

    想到这,朱一贵就主动提出这次作战他需要参加。听到朱一贵这么说,无论是张鲣还是汪文全愣住了,两人想都没想一口拒绝。

    “朱帅,朝鲜之事朝廷早就有所准备,此战张帅指挥即可。”汪文劝道。

    “是呀朱帅,依我看来,您还是同汪大人一起留在济州静候佳音就是。”张鲣婉转地说道。

    朱一贵的脑袋顿时摇成拨浪鼓,当即道:“作为大明将领,哪里有见战事而旁观的道理?如今朝鲜国内动荡,黄大人又被困汉城,我朱某不才,对于领兵一道还是有几分自信的。眼下我大明北击朝鲜,正是用人之时,哪里能呆在此处的道理。”

    “可是朱帅,您要出战没这个先例啊!大明军中的规矩您不是不懂,这军中将领如何统兵,又如何调配,都不是你我能决定的。诚然朱帅刚才说的有理,但是规矩就是规矩,本帅虽也想让朱帅协助,如有朱帅帮忙本帅此次把握会更甚几分,但规矩却不能破。要不……。”张鲣想了想道:“我即刻派人向军机处去信,如皇爷和军机处同意,再由朝廷正式下文,到时候朱帅要去自然没有问题,您说呢?”

    说完,张鲣心里暗暗为自己的说法点了个赞,自觉得自己讲的滴水不漏。至于所谓的去信,等待朝廷回复什么的,那只是个托词,先不说朝廷最终会如何回复,就算答应朱一贵的要求,以这一来一回的时间来算恐怕命令到达也要近月余了。

    以大明的军力,摆平朝鲜不是什么难事,这月余的时间足够张鲣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了,等到时候就算命令下达也早就来不及了,所以张鲣为此暗暗得意。

    “这……。”听到这话,朱一贵面露难色,随后又问汪文:“汪大人,张帅所言你如何看?”

    “朱帅,张帅所言极是,虽本官不是军人,但也知道军令的严格。我朝自皇爷复国以来,一切都要依着规矩来做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军中更是如此。朱帅为我朝大将,其名早就天下闻名,自然比本官更明白这些道理。如无朝廷命令,我同张帅点头应了这事,恐以后朝廷责怪下来更要连累到朱帅您啊!”

    听完了汪文的话,再看看张鲣,朱一贵点了点头:“两位这话说的倒也不错,这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作为朝中将领,如破坏了规矩,皇爷和朝廷必然不饶……。”

    正当张鲣和汪文心里松了口气,暗觉得总算把朱一贵给劝住了的时候,谁想到朱一贵话锋一转突然道:“所以这规矩就是规矩,破坏不得,既然如此,那就按着规矩来!”

    站起身,朱一贵郑重其事道:“我朱一贵领皇爷圣命,受朝廷委托来朝鲜视察军政,如今朝鲜国中有变,身为钦命大臣,自然责无旁贷,如此!还请两位尽快安排一下,我准备亲往朝鲜阵前监军!”

    说到这,朱一贵深深看了两人一眼,更重复了一句,他是领着钦命,依着规矩来,自然有这个权利。当这些话一出,无论是张鲣还是汪文都面面相觑,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就这样,朱一贵终于捞到了出战的机会,而且还通过他所谓的钦命身份从张鲣手里硬生生弄到了两个团的指挥权。

    虽然人数少了些,但这两个团加起来也有六千的战兵,如果是对阵满清大军的话肯定不够,可现在他要对付的仅仅只是北边的那些棒子,朱一贵却有着十足的信心。

    当日晚些时候,穿着战服的朱一贵在黄殿和吴外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战舰,而这艘战舰上除了朱一贵的人外,还有一营归他指挥的战兵同两个划归他的团长。

    坐在舰室内,朱一贵听着两个团长汇报着部队的情况。由于明军的准备工作做的不错,集结调动速度极快,虽然无法马上把所有部队全部运至朝鲜,但派出先头部队一部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因为朱一贵的坚持,再加上他用自己特殊身份的威胁,所以张鲣无奈只能答应了朱一贵的要求,八千余人的先头部队中,朱一贵指挥的两团中近半人都上了船,剩余的也会在第二批运至朝鲜。

    战前会议并没有开多久,毕竟现在朝鲜那边的情况究竟如何还不明,所以朱一贵只是通过这两位团长再仔细了解一下部队的情况,同时做些登陆前的准备。

    至于其他,朱一贵决定等到登陆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决定。要知道朱一贵的长处原本就是临阵指挥,面对清军精锐他都不惧,何况朝鲜的兵。

    “大哥,直接拨一个团给兄弟我吧,兄弟保证给您打得朝鲜棒子连自己老子是谁都不认识。”等会开完,两位团长告辞离开,在一旁已经按捺不住的黄殿迫不及待就主动请缨。

    不仅是黄殿,就连吴外也是如此,一双期盼的眼睛望着朱一贵,要求自己也可以领一营人马指挥作战,给朱一贵张脸。

    “胡闹!”朱一贵想都不想直接拒绝:“此次作战就连老子也是临时捞的指挥权,你们两个还想取而代之?军中的规矩不要了?简直异想天开!别忘了,这两个团是老子借来的,就算你们再能,将不知兵的能指挥得好?给老子省省心,跟在老子身边就行了,其他的歪脑筋都放一边去!”

    满怀希望,被朱一贵当头一盆冷水,黄殿和吴外无奈地点了点头。不过他没捞到领兵的机会,反而埋怨起在朝鲜的黄滔涣了,说他堂堂驻朝鲜大臣居然以身犯险,根本就不应该什么的话。

    听着这两人小声嘀咕,朱一贵暗暗冷笑,也不理会两人。

    其实黄滔涣为什么会这么做,朱一贵早就猜出来了,身为朝鲜大臣,黄滔涣又不是傻子,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再说了,黄滔涣被困汉城对于大明并非坏事,十有八九是黄滔涣故意所为,目的就是要有现在的效果。

    想到这,朱一贵对于马上要来的这场战争无比期待,他已经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渡过大海,踏上朝鲜的土地了。

 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

    朝鲜的大港要说哪里有名,自然非釜山莫属。

    釜山在朝鲜半岛的东南角,在朝鲜高丽王朝时期就是有名的港口,而且釜山这个地名在朝鲜语中也代表着港口的意思。

    当年万历年间,丰成秀吉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大明,当时日本侵略军由本土至对马岛然后首先攻占的朝鲜港口城市就是釜山。占领釜山后,日本方面就以釜山为据点,展开了对朝鲜的攻掠。

    假如不是当年万历皇帝出兵相救朝鲜,最终把日本人赶回本土的话,也许这朝鲜国早就不复存在了。

    而现在,朝鲜的釜山已改名南港,名义上已属于大明所有,这是当初朝鲜派使臣至大明请罪时,朱怡成直接向朝鲜索取的。不过同济州牧不同,大明对于南港并没实施类似济州的统治,也未在南港驻扎战舰和大量军队,仅仅只是以驻朝鲜大臣的名义在南港设下官邸,再加上原来朝鲜的行政衙门,对此地进行管辖。

    所以说,除了名字有改动外,此地一切依旧如常。

    明军自济州出,直接航向东北驶向南港,一日之间就逼近此地。

    当大量的明军战舰出现在海面上时,南港的朝鲜人吓得是目瞪口呆,原本朝鲜兵备就不怎么样,朝鲜军队的无能疲软是出了名的,整个朝鲜也就是他们的水师稍能打些,那些陆军除了平时压制地方欺负一下朝鲜老百姓外,根本就没太强的战斗力。

    何况如今朝鲜内乱严重,国主包括摄政的王世子已经失去了控制朝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