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6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蒋瑾点点头,朱怡成又道:“西班牙之前对于朕同大明虽有冒犯,可我大明乃天下秧秧大国,作为胜者当有胜者胸怀,何况同西班牙交往,也能起到牵制西洋诸国的用意,如何而不为呢。”

    听到这,蒋瑾心有恍然,连忙口称皇爷圣明,而朱怡成接着又道:“天下变幻如此,我大明之变也如此,如今的天下已非千百年前之天下,其他不提,想来十几年前,你可能想到这会有铁路?其理就是如此。所以,朕觉得,许多事需是变上一变了,变则通而。”

 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

    朱怡成的这番话听似东拉西扯,但蒋瑾却从他的话中听到了一些不同的意思。并未问朱怡成,蒋瑾继续凝神听着,直到朱怡成直接问了他一句,这才确定自己猜的没错。

    “西汉之时,汉武帝先设中尚书令,此乃尚书省的前身,东汉光武帝时,对尚书台分设三公,并建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为六部前身。”

    “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南北朝亦有六部,然名称因王朝而异。隋初六部名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直至唐时,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

    见蒋瑾听得认真,朱怡成继续道:“宋、元两朝,其制度基本延续唐时,但改尚书省为中书省。至前明太祖时,废宰相和中书省,这才形成了后来的六部制度,直到如今。”

    “六部制自太祖当年确立至今已经四百余年,沧海桑田,天下也早不是当年之天下。虽说我朝制度延续前明,但朕总觉得眼下六部已无法再适应朝廷需求,所以朕总觉得是应该改一改的时候了。”

    蒋瑾心中恍然,当即道:“皇爷圣明,臣以为皇爷之前设总参谋部以分军权,并调整五军都督府同样也是出于此考虑。之后皇爷又设宣传部,依臣看来也是用于变更。”

    “你说的没错。”朱怡成点头道:“当初朕就是出于这些考虑,这才在原来基础上稍有变动,为的就是要看看效果。如今看来,效果算是不错,再加上这些年我大明变化之大,如再由六部格局进行管理,未免有些粗糙了,所以朕以为借这一次军机处调整机会打算好好变一变朝中各部。”

    “皇爷高瞻远瞩,臣佩服不已,却不知皇爷打算如何变?”蒋瑾心中盘算着,今日朱怡成对他说这一番话当然不会是简单讲讲,其实一方面是要和蒋瑾先露个底,第二方面也是要让蒋瑾作为改制的重要人选。

    身居高位的蒋瑾自然是明白的,而且对于这种改制其实对他来讲并不无好处。朱怡成的性格和脾气蒋瑾清楚的很,而且这位皇帝从来不会不做任何准备,就如朱怡成先前所讲的那样,他之前设总参谋部、宣传部并调整五军都督府,其实早就在着手进行六部改制了,只是动作没那么大而已,而现在却是要真正改制的时候。

    “先说说工部吧。”对于蒋瑾的想法,朱怡成心里也清楚,当即说道:“工部职责乃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工部之下,分为四司,如加铁道司目前就是五司,再加上各库,其权不能说不重,但在朕看来,仅靠工部一部对于如今新兴工商无法面面俱到,倒不如直接拆分,各司其职更妥善些。”

    说到这,朱怡成笑了笑道:“其他的暂且不论,铁道一事其重要性爱卿应当知晓,朕决定除南京至上海的铁路继续修建外,另再建三条铁路,一条为天津至京师的铁路,一条为京师至山西的铁路,还有一条直接由直隶南下,连接京师、天津、山东、江北直至南京。”

    “除去这三条铁路外,未来数十年甚至百年时间,朝廷将再建多条铁路,以彻底连通东西南北,遍布整个大明,这是一项极大的工程,如此工程实施必须要有个强力部门进行总制,再者铁路建成,其后的运营、维护、扩建等等,也需长期进行,所以铁道司仅为一司已不合适,如此朕觉得直接把铁道事宜由工部剥离出来,独立建铁道一部,如何?”

    蒋瑾顿时两眼发光,如果按照朱怡成所言,那么铁道司成为铁道部后这职权大增,拥有统管全国铁路之权,虽然眼下仅仅只建成了南京至镇江的一段,可作为大明第一条铁路的修建的最高指挥者,蒋瑾比任何人都清楚铁路用途广泛和重要性。

    一旦铁道部成立,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职权会越来越重,等到沟通南北东西之后,这个铁道部就会成为一个不再仅限于中枢和地方的朝廷部门,而是成为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庞然大物。

    蒋瑾是工部尚书,如今铁道司的主官江道蠡又是他的亲信,一旦工部分成两部,那么蒋瑾手中权利同样大增,更能加重他的军机处的话言权。对此,蒋瑾自然是不会反对的,而且他已经在琢磨起一旦铁道部建立后这一部的未来运行机制了,想到这他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喜色。

    “皇爷所想之深,臣佩服不已,依皇爷所言,铁道司改铁道部的确有这必要,臣并无异议。”蒋瑾连忙回道。

    “江道蠡为工部右侍郎,又主管铁道司,这一次铁路建成其功不可不赏,既然铁道司改设铁道部,那么就让他当铁道部尚书吧,至于左右侍郎之职,爱卿如有推荐之人,但无不可。”

    蒋瑾心中更是狂喜,朱怡成这话等于告诉他以后铁道部和工部一样由他来全权负责,这对于蒋瑾只有好处没有半分坏处,何况朱怡成还让他举荐左右侍郎,更是给了他暗示,蒋瑾兴奋之余连忙向朱怡成道谢,但嘴上却不敢一口把举荐之事应下来,只是说为大明和皇帝做事,作为臣子自当如此,但还需又朝廷确定人选。

    摆摆手,朱怡成也不在意蒋瑾的这些小花招。反正他真正的目的仅仅只是新建铁道司,接着朱怡成又提出,由于如今工商兴旺,海贸发达,工部和户部之间有重叠的职权,为划分职权和管理着想,朱怡成准备把工部中的一些,比如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职权划分出来,再同户部的部分职能合并,再新建一个部,而这个部称为商部。

 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传统

    此外,总参谋部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朱怡成准备把总参谋部连同五军都督府进行重设。

    按照明制,五军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都督府,按照五府结构分设,分别管理京师和天下各卫所军队,从品级上同兵部相等,规定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每逢战事,由皇帝临时委派专人担任总兵官,统率卫所部队出征,战事结束,总兵归还将印,军队归还卫所。

    从这点就能看出,朱元璋当年设置五军都督府是按照当初反元时的大都督府结构基础再加上宋时的枢密院来进行的,同时避免兵部过于染指军权,从而把日常军队的管理、统兵等职权直接交由五军都督府,可同时又限制调遣权归皇帝直接掌管,从而确保皇帝对军队的掌控。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这种设置有独到之处,而且在前明早期起到了极好的效果。但由于土木堡之变后,前明勋贵集团在土木堡几乎被一扫而空,从而使得文官掌握的兵部权利大增。

    英宗之后,五军都督府的地位开始逐步下降,等到前明中后期,勋贵在朝中已彻底失去了同文官抗衡的能力,五军都督府也就此成了摆设。

    但对于朱怡成来讲,朱元璋设置的这套机制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朱怡成同当年的朱元璋一样,为了防止未来文官独大,从大明复国起就重新建立了新的封爵制度,以其来形成勋贵集团来牵制文官集团。

    至于在军队方面,朱怡成在南京时就增设总参谋部,以确定五军都督府对于军事的权利,而之后又在五军都督府内部划分五军都督的职权,把原来按五府分设的结构调整为按军种和所职进行。

    现在大明的五军都督府名义上挂着羊头,实际却是卖着狗肉。

    其中中军都督府实际上就是京营或者说中央卫戎部队总司令部。前军都督府已成为陆军总部,后军都督府为海军总部,左军都督府统管预备役,右军都督府为总后勤部。

    这五部,再加上总参谋部,连同六部之一的兵部,从而形成大明现在的军事结构,由皇帝朱怡成全权掌控。此外,地方上再划分军区,以分设总镇,确保大明军权的控制。

    而这一次军机处调整,朱怡成不仅要增设铁道部和商部,同时还要重新确认总参谋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职权。对于这个调整,其实在返都北京时朱怡成就在一直考虑的了。

    此外,宣传部朱怡成暂时维持现状不动,但礼部这一块朱怡成却要再动上一动。

    其实在满清时期,满清为了处理民族和藩国机制,已增设了理藩院,理藩院主官同为尚书等同六部,由此来看,满清六部其实并非六部,而是七部,而且理藩院的建立的确为处理这些事务解决了不少问题。

    对此,朱怡成准备从礼部和鸿胪寺中的职权中划出部分,增设外交部,以替代满清的理藩院职权。但相比理藩院,外交部的职责却要重了许多,要知道满清的理藩院仅仅只是处理边缘民族地区和周边藩国事宜,而如今大明除了这些外,更多了还有同天下各国之间的交往。

    随着大明迈向世界的脚步越来越快,如今大明已开始同西方各国有了密切接触。其中英国、葡萄牙两国早就同大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甚至还分派了公使,设置了公使馆。

    除去这两国外,荷兰也已提出同大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并且得到了大明的同意,在京师的公使馆也在修建之中,等到荷兰公使由欧洲抵达京师,那么荷兰就是续英国和葡萄牙王国同大明正式建交的第三国。

    之外,之前来联络的罗刹国,甚至包括已在新明进行接触的西班牙王国,说不定很快就连法兰西帝国也会向大明提出这样的要求。除去这些国家,欧洲还有瑞典、普鲁士、奥地利、丹麦等国,甚至还有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奥斯曼帝国等等。

    大明走向世界,必然会和同这些国家进行接触和来往,所以设置专门的外交部已迫在眉睫。

    这样一来,在朱怡成的构思下,接下来大明的中枢机构为皇帝—军机处—原六部机构再加铁道部、商部、外交部三部。此外总参谋部连同五军都督府重新确立,改前军都督府为卫戎总司令部,后军都督府为海军总部,左军都督府统管预备役,右军都督府为总后勤部。

    这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挺大,可实际上朱怡成真正改动的也只有铁道部、商部和外交部这三个新设而已。而在这三部中,前两者同工部有着极大关联,所以朱怡成这才会提前同蒋瑾告知,并希望作为工部尚书的他以准军机大臣的身份主动上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