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微点点头,诚亲王心中略有满意。这些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征战的部下,其中还有自己的旗下奴,他们的忠心自然是不容质疑的,而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是今日诚亲王的底气所在。
“来人!”诚亲王一声令下,两个戈什哈从左右闪出,其中一人手中握着一卷绸缎,在诚亲王点头中,两人展开绸缎,六个斗大字顿时显露了出来。
“清君侧,诛国贼。”
“皇上蒙难,朝中国贼当道!今日本王以此刀立誓,清君侧,诛国贼!还我大清正统,诛其奸佞,以重振大清!尔等皆为我大清之臣,更是我满人子弟,以其祖宗之名,立今日之血誓,随我杀敌破贼!”
“奴才尊王爷之命,清君侧,诛国贼!还我大清正统,诛其奸佞,以重振大清!皇上万岁!王爷千岁!大清万岁!万万岁!”
众人一同跪下,齐声称道,声音响彻云霄。
诚亲王也不多话,拔出腰中宝刀,一刀就砍掉了呈上来的公鸡脑袋,用其血灌入酒中,随后分于众人。诚亲王领头一口干掉了碗中血酒,待众人喝下血酒后,他大手一挥:“出发!”
随着命令下达,诚亲王各部将起身而去,而在外面已有数千精锐甲士全副武装,由各人带领,声势浩大,直向五华山方向而去。
此次,诚亲王调动了他最为精锐的一部,这一部几乎是他在昆明所有的军力了。自从贵州退回云南后,诚亲王损兵折将,其部仅剩二万多人,而这二万多人除去驻扎地方之外,他带到昆明的也只有三千五百多人。
虽然这三千五百多人相比整个昆明的驻军要少,但是其战斗力却是极强。这些人中,许多人都是跟随诚亲王经历过山东、江北、中原、云南、贵州各个战场的,而且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都是旗人,可以说是诚亲王所部的精华。
进入云南后,诚亲王部原本驻扎在云南东北方向,直到前些时候才开始移防。而这一次,他来昆明之前并未同云贵总督贝和诺通报,就连阿灵阿也未告知,直接带这三千五百人轻装急行。
抵达昆明后,诚亲王仅休息了半日,就迫不及待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直接领兵朝着五华山方向杀去。之所以诚亲王会这么做,那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建兴被囚,雍亲王掌握朝中大权,甚至还派出使者前往北京城以去帝位称臣的名义以降大明。
当知道这一切后,诚亲王气得连牙都要咬碎了,虽说诚亲王同雍亲王乃一母同胞,是真正的亲兄弟,可是这对亲兄弟关系并不好,而且一直以来诚亲王可以说是建兴的铁杆,同雍亲王之间可以讲是水火不相容。
但现在,雍亲王突然发难,窃取了朝中权利,囚禁皇帝,甚至还要卑躬屈膝投降大明,这更是诚亲王所无法允许的。在他看来,一旦雍亲王成功,那么大清就再也不复存在了,祖先所创下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的亲哥雍亲王。
在这种时候,作为建兴的重臣,当朝领军亲王,诚亲王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原本他倒是想劝贝和诺等人一同反对雍亲王,但是诚亲王知道自己和贝和诺的关系并不好,再加上之前贵州撤退一事,贝和诺和阿灵阿等人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直接弃自己西走云南,分明就是想借明军之手除去自己。
这种做法是诚亲王无法允许的,更因为这些日子,贝和诺等人对于朝中的变动没有丝毫反应,这也足以表现出对方的态度了。思来想去,诚亲王决定自己动手,先一举拿下昆明,解决掉贝和诺和阿灵阿,然后再把其部直接收归己有,等做完这一切后,再挥兵南挡明军,北进藏地,然后迂回直入西域,只要到时候再和在西域的老十合兵,那么他就有十足的把握东击甘肃,以诛国贼。
担任先锋的是诚亲王副将苏肯,苏肯骁勇善战,亲自领一千人为先锋,直扑五华山。
五华山位于昆明北部,是昆明最高峰所在,更是当年平西王吴三桂坐镇西南的中枢。
三藩之后,五华山的平西王府自然不复存在,但是此地之后却依旧是云贵总督的衙门所在,而现在无论是贝和诺又或者阿灵阿,他们就在五华山。只要拿下五华山,那么一切就大局在握。
整个昆明根本就没料到诚亲王会突然发难,诚亲王的大军出兵后几乎是势如破竹,一路上根本就没遭遇多少抵抗。仅仅一个时辰不到,昆明各处要地接连拿下,如此进展让诚亲王心中舒畅无比,在他看来不出半日,昆明就能尽入自己手中,等到五华山一下,那么整个云南就他诚亲王说了算了。
“报!苏将军已领军抵达五华山,其部已同总督的督标军交上手了。”
诚亲王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让苏将军尽快击溃其部,攻上五华山,定不能让贝和诺、阿灵阿等人逃脱,生死无论,速速解决,本王今日就要在五华山上设宴,为诸位庆功!”
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毙
“他怎么敢!他如何敢……。”
贝和诺的牙都要咬碎了,眼中几乎喷出怒火,双拳更是紧握。
“他怎么不敢?要知道诚亲王当阿哥的时候连康熙爷都敢顶撞,如今的举动一点都不意外。”在一旁,阿灵阿倒是淡定的很,丝毫没有慌乱。
“如今大清危如累卵,明军更是虎视眈眈,此时此刻不携手御敌,反倒朝着自己人下手,这难道是我大清亲王所为?难道他想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贝和诺猛然扭头,对着阿灵阿怒喝道。
阿灵阿摇摇头,叹道:“贝大人,几日前我就相劝过你同诚亲王开诚布公地谈上一谈,如可以的话索性把军权交于诚亲王以消除隔阂。可是,贝大人却拒绝了我的提议,更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无论诚亲王心中有何不满,但毕竟是我大清亲王,危难关头自会以大局为重,而如今……。”
说到这,阿灵阿叹息着摇了摇头。听着阿灵阿的这番话,贝和诺心中更恼怒,阿灵阿现在分明就是指责于他不肯交权,这才有了今日兵变。
对于清廷的变动,作为云贵总督的贝和诺自然也是闻之一二,更何况大明那边还在四处宣扬此事。但倒不是贝和诺不信这些“谣言”,其实在他看来眼下的大清已经承受不起太多动荡了,一旦由此内部分裂的话,不需明军打来,那么大清自己就陷入困境。
贝和诺是大清的忠臣,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是为了大清基业,这也是他苦苦支持到如今的信念。对于他来讲,谣言的真假并不重要,只需要大清的皇帝依旧是建兴,至于真正执政的是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者,就算建兴真的退位,雍亲王上位,那么也不过是换了个皇帝罢了。都是康熙爷的儿子,谁当皇上又如何,只要能够带领大清走出困境就行。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贝和诺一直没有明确自己的态度,从心里更是对此事避而不谈。再者,鉴于雍亲王和诚亲王亲兄弟的关系,他觉得就算雍亲王真的独揽大权,诚亲王那边也不会有太多过激反应,而作为大清的亲王,诚亲王也应该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
可偏偏事情和他想象的不同,再加上贝和诺对于诚亲王一直以来的态度,在他看来诚亲王有些名不副实,所谓的知兵亲王仅仅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先不提诚亲王在山东、中原等地的表现,就以当日清军主动撤出贵州的经过,如果不是贝和诺坚决后撤,以逼迫诚亲王无奈撤至云南的话,恐怕清军在西南仅存的精锐就要亡于明军之手。
这也是贝和诺对于诚亲王有些看不上的原因,对于贝和诺来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大局出发,更没半分私心,但他却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么做早就狠狠得罪了诚亲王,再加上他对于清廷变动的态度暧昧,从而导致了诚亲王突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直接向五华山攻来。
诚亲王的发难令贝和诺措手不及,如果说在云南谁的实力最强大自然是贝和诺。相比诚亲王的部队,贝和诺能够调动的军力足足是诚亲王的两倍有余,但要知道眼下贝和诺的主力都在和贵州的明军对峙,而他留在昆明的军力只有四千多人而已。
以四千对三千五百,看上去似乎旗鼓相当,但打仗并非是简单的看数字和做加减法。先不说贝和诺在昆明的部队只是二流地方部队,而诚亲王所带来的三千五百人却是野战精锐,无论其训练还是装备都相差甚远。
再者,贝和诺的人分散在昆明各地,城亲王却是集中力量,突然发难之下更是集中兵力以多打少,一路势如破竹。何况从地位而言,贝和诺就算是云贵总督也远及不上诚亲王尊贵,面对一个亲王,那些部队如何敢真正出力相抗?从这几点来看,诚亲王在短时间内就占据上风一点都不意外。
如今在五华山上,贝和诺的手里仅只有一营六百多督标兵,这些督标亲兵虽然骁勇,但面对上千的野战精锐依旧不是对手。初一接触,双方就在山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贝和诺的督标依地利之便好不容易才挡住了对方脚步,但却是苦苦支持,而诚亲王那边却是气势如虹,攻势一浪接着一浪。
“报……!制台大人,罗游击战死,我部已失山脚防线,周将军正带人退至山腰……。”
正当贝和诺对突然其来的变故恼怒之极,甚至破口大骂的时候,一个亲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喘着粗气道。
贝和诺脸色顿时一变,仅不到小半时辰,山脚防线就被诚亲王部突破,就连罗游击也战死,这让贝和诺心中惊恐无比。
“传周将军,让其一定要坚守,以待援军。对了,派人求援的信送出去没有?”贝和诺颤抖着双手,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惶恐。
“回制台大人,奴才也不知,不过想来应该冲出去了吧……。”亲兵模棱两可地回到,这回答让贝和诺心中怒火顿起,可是他张了张嘴却未骂出口,最终摆了摆手道:“先下去吧……。”
等亲兵走后,贝和诺深呼吸了几口气,把目光望向阿灵阿。
“阿兄,如今之局,你有可破局之策否?”
阿灵阿沉思着,缓缓摇了摇头:“以督标军力,五华山十有八九挡不住诚亲王,一旦山腰防线被破,你我皆是阶下之囚。再者,就算有人来救,以贝大人看,能有多少军力?又是否可以击败诚亲王的?如今昆明满打满算只不过四千余人,远水更是救不了近渴,就算大军得到消息赶回来,昆明城也都在诚亲王之手了……。”
“这些我自然知道!”贝和诺心里的怒气压得他实在难受,站起身团团转了几圈,回头问道:“阿兄,阿大人!我是问你可有什么解决问题的良策,如今你我总不能坐困孤城,什么事都不干在此坐以待毙吧!”
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
眼下的局势,贝和诺都没办法,难道他阿灵阿就有办法了?
如果以官位来论,阿灵阿高于贝和诺,可惜的是自从被康熙从中央打发到地方后,他阿灵阿早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名义上虽然还顶着个大学士和尚书头衔,可实际上阿灵阿根本就不受朝廷待见,再加上清廷丢失中原后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大减,他这位曾经的中枢重臣现在最多只能算是个吉祥物,根本就没丝毫发言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