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5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到晋升捷径的家伙。

 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

    这个县董鸣已停留了十余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处理完手上剩余的几件事后,董铭所负责的一道前期工作就能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对于制度完善后的推行和监督了,这些工作虽然比不上现在他所做的强度来得大,但却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事,对此董铭不敢大意,他很清楚在官场上许多事不怕你来势汹汹,反而是持之以恒更为艰难,尤其是像他现在所做的这种事。

    天色渐渐昏暗,董铭点起烛光,坐在案前写着他的条陈。这份东西是他这些日子根据各处的情况和工作中收集并整理得来的,再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归纳和完善。

    按照董铭的意思,这个条陈完成后他会直接交于布政司商讨,如无异议就上报军机处,随后再由军机处交由皇帝批复。

    这项工作虽然麻烦,牵涉面也广,但董鸣却知道意义非常重大。如果这个条陈能够最终完成并认可,那么等于是让现在的大明彻底明确农商之间矛盾的实施方案。换句话来讲,他这个东西就同后世的中央调查报告差不多,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于农业和工商业之间平衡的政策和立法方面,一旦实施,不仅能给整个大明在这方面提供法律层次的规定,并且按这政策的指导来进行规范化管理。

    其实董铭也清楚,他所写的这些东西并不能代表整个大明,最多也只是限他现在负责的一道罢了。其中虽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是普通官员,弄出这份东西先不说可能吃力不讨好,更会因为它而导致自己受到各层次的攻击。

    董铭不是傻瓜,他心里明白的很,而且他也没想过要用这东西来作自己晋升之阶,非但如此甚至还有可能招惹麻烦。可董铭偏偏就这么干了,不得不说像他这样能持有公心,埋头做事的人少之又少。

    提笔写了几句,董铭停下了手中的笔,思索了片刻后又把刚才所写的几句话中划去了几个字,随后又在一旁重写。就这样修修改改,也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外面打更的声音传来,董铭才醒悟如今已是半夜三更了。

    放下笔,把未写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董鸣起身在房间内舒展着有些僵硬的身子,过了片刻,正当他准备回房休息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让董铭顿时微微一愣。

    “董大人!”外面熟悉的声音传来,董铭顿时放下了心,说话的人是朝廷派给他的随从,其实说是随从,实际上却是锦衣卫的番子,为了确保监察御史的个人安全,这一次朝廷特意给所有派出的监察御史都配备了随从人员,而这些人员的正式身份除监察御史本人外,其余人并不得知。

    这种安排还是廖焕之所建议的,朱怡成觉得有理这才给锦衣卫下的命令。其实这在后世也是很常见的情况,巡视小组成员有特殊部门的人员进行跟随和保护非常正常,再加上这也是锦衣卫的职责所在。

    “何事?”董铭放松心情,对门外问道。

    “有京中来的急信……。”门外的番子低声说道。

    董铭心里顿时一惊,现在的时代和后世不同,其实在二十世纪初期,每到夜晚时都会有宵禁。至于宵禁,那就是天黑后各处城门就会关闭,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宵禁之时一律不准有人进出城门,至于在城内,许多地方也不允许人们私自外出,以防止意外发生。不仅如此,城中的守卫和衙役还会在城中巡逻,盘查夜间在外的所有人员。如果对方没有官府的正式文书或官方出具特殊公文话,那么对于所犯禁者是绝对不客气的。

    犯禁者轻者抓捕,重则直接革杀,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当年汉末时期,曹操设五色棒,有犯禁者不畏豪强,直接当街杖杀就是如此。所以说,后世那些古装片里半夜三更还在街上大模大样的逛街的男男女女,如果换在现在的时代恐怕早就直接丢掉小命了。

    当然,正常的宵禁只限于普通人,对于官府人员尤其是军方是不作限制的,不过必要的盘查还是有的。至于锦衣卫这边,作为国家秘密机关自然也有这个权利,但现在半夜三更突然由锦衣卫紧急送来急信,这也很不一般。听闻如此,董铭丝毫不敢怠慢,急忙打开了门。

    门外的番子见门开了,从怀中取出书信递上,董铭接过一看后见信皮上盖着军机处的火漆印更是一惊,先让番子退下,把门关好,董铭这才回到桌前先查验火漆,确认无误后取出剪刀拆开信封,取出了里面的信。

    信的内容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扼要。但董铭看后却先是一愣,紧接着深深皱起了眉头。这份信他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同时又坐着沉思了好一会儿,想了想后他提笔写了一份回信,等信写完封好火漆,这才唤来在外等后的番子,让他这份信用最快速度送至京师。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董铭和往常没有丝毫不同,依旧每日处理的公务。但是他的几个下属却感觉到董铭处理公务的要求更加严格,也更为紧张和急迫,这让原本工作强度就颇大的下属们叫苦不迭。

    又过几日,董铭完成了在这县的工作,除留下几人收尾后,董铭打着回省府议事的理由离开了此县。但谁都没有想到,离开此县后的董铭却未去省府,反而直接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然后一路向北而行,几日后过了黄河,直入泽州府。

    到了泽州府,董铭风尘仆仆地直接赶往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在此见到了一直等候自己的孙嘉淦。

    “孙大人,在下来得晚了,还请大人见谅。”见到孙嘉淦,董铭连忙行礼道。

    “不晚不晚,你来的刚刚好。”见到董铭前来,孙嘉淦极为高兴,一手抓住董铭的手就笑着往里走,到了二堂,两人分别主次坐下,孙嘉淦询问董铭这一路上还可顺利?对于之前正在处理的事又是如何安排的。

    对此,董铭一一汇报道,他告诉孙嘉淦自己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后续的工作也已安排人在处理。不过还有些事未能做完,他希望在协助孙嘉淦完成山西之事后可以尽快赶回去,以做到由始至终。

    孙嘉淦点点头表示理解,临时把董铭抽调至山西,来协助山西救赈之事是孙嘉淦特意向军机处提议的,并得到了朱怡成的批准。眼下孙嘉淦是山西巡抚兼布政使司,全面负责山西政务。

    由于山西清军的焦土政策,导致现在山西粮食紧缺,朝廷已着手开始救赈和安抚地方。从这点来讲,孙嘉淦的责任非常重大,再加上山西除复,民心未全归于大明,许多事做起来千头万绪,难度极大。

    所以考虑到这些问题,孙嘉淦急需有能力并值得信任的人来协助于他,思来想去除了带了些人过来后,就把目标盯上了之前直言上书的董铭,以借用这个难做难为的能员之力协助在山西的工作。

    这也是董铭处理完手上的事后急急赶来山西的原因,对于山西之事他并不清楚,仅仅从军机处送来的急信中得知一二。稍作寒暄后,董铭直接询问起如今山西的情况,孙嘉淦倒也不隐瞒,直接同他讲了讲现在山西面临的问题,听后董铭眉头紧锁,这才彻底明白为何孙嘉淦会如此紧急把他调来。

 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发

    董铭当过地方官,政绩卓越,再加上他现在又是监察御史,不用通过地方,直接由科道临时调任手续也很方便。何况山西之事只是救赈,调董铭过来也是临时,这才是孙嘉淦特意选中董铭的用意。

    再者,这些日子董铭在下面做的事孙嘉淦都已知晓,对于董铭的能力和人品很是赞赏,所以孙嘉淦这才指定点了董铭的名字,并借用于他来做好山西一事。

    山西之事事关重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孙嘉淦不能不谨慎从事。董铭到后,让表面平静,内心实际焦虑的孙嘉淦暗松了口气。当即他同董铭细谈了半日,果然不出所料,董铭并未因为山西复杂的情况而心思怯意,反而斗志昂扬。

    董铭主要负责监察御史代孙嘉淦巡视山西各地,这个职位虽只是假职,但其权利非常大。要知道如今山西仅仅是刚复,但实际上大明并未完全掌控山西全境,尤其是大同方向清军依旧还在,所占之地只是山西大半而已。

    再加上鄂尔泰在山西的焦土政策,导致山西缺粮严重,虽然马功成从军粮中拨出部分救赈,朝廷也把筹建太仓的粮食紧急调至山西,从数量来讲虽然可以面前供山西百姓度过难关,可实际上却并非那么简单。

    这筹集粮食到分拨下去然后再到百姓手中,这其中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何况受灾的是整个山西地境,别说朝廷如今只不过是在形式上占住了山西,但实际上从地方到整个省府基本都是空的,除了孙嘉淦带来的一些官员外,地方各州府连主官都没有,何况乡镇?

    无奈之下,只能先延用之前清廷在地方的政府构架,再加上求援于军方,派出部队进行协助,这才能勉强维持住秩序。

    可就是这样,也无法面面俱到,仅不多日时,山西几处就闹出了事来,一些救赈不及的区域已经发生了老百姓饿死的情况,随着这种情况开始蔓延,山西不稳的迹象越来越严重。

    无奈,孙嘉淦只能把情况紧急汇报京师,同时联系马功成请求军方出动军力,以强行手段进行压制,同时抓紧对各地的救赈。在其中,董铭是马不停蹄在四处奔走,几日中连眼都未合,更不用说吃饭了。只能在从一地赶往一地的空隙草草食用些东西,整个人更是蓬头垢面,穿着一身灰色常衣,全身上下脏的不行,如果不知道的一眼瞧去还以为他是众多灾民中的一员呢。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小半个月后,直到后续的粮食不断运来,再加上军机处从京中派出大量中下级官员来接管地方政务,这场危机才从表面上得到了控制。但是所有人依旧不敢丝毫大意,毕竟在未能完全解决山西问题之前,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大同,这原本是前明九边的重镇,也是山西北方直接进出草原的关卡。如今,鄂尔泰就坐镇大同,密切注视着山西的乱局。

    “大帅,何不趁此机会反击山西?”退到大同后,鄂尔泰除了出一部分兵力西进外,其余主力基本驻扎在此处,同时开始整顿手中的军力,当然也包括所控制的蒙古各部。

    说起蒙古人,这些人鄂尔泰并不怎么信任,作为满人他非常清楚表面憨厚的蒙古人实际上就是一群没有底线的狼。他们骨子的狼性是根本无法抹去的,而虽然在你强大的时候会追随于你,可一旦你弱小了,这些蒙古人随时随地会翻脸不认人,甚至直接在背后捅上你一刀子。

    提出意见的人正是一个蒙古王公,他的话一出左右的几个蒙古人同时眼露精光,神情兴奋异常。似乎只要鄂尔泰一声令下,他们就巴不得摩拳擦掌带兵南下,继续再进山西之境狠狠捞上一把。

    在之前,鄂尔泰对山西采取焦土政策之时,清军方面念着旧情下手还不算太过分,而那些蒙古人却不管这些,在山西之地烧杀抢掠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在他们看来这是天赐的发财机会,哪里会有放过的道理?

    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