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5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如此意外,就在前一日赵弘灿还在召见臣子,笑谈云南战事,准备等拿下云南后继续领兵南下,随后割地立国,以成千秋大业。

    谁都没想到,当天深夜,行宫内就急传赵弘灿突然得了急诊,等太医闻讯赶到后,躺在床上的赵弘灿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半睁着双眼,直挺挺地死了。

    “王爷啊王爷,您如何就这样去了呢……。”在赵弘灿的床塌前,彭荣哭天喊地的悲号着,两行泪水情不自禁地滑落。

    在四周,赵弘灿的几个妾室也都是一脸悲意,抹着眼泪哭哭啼啼,再远些,站着几个王府侍卫,这些人静静站在那边,如果不注意地话仿佛就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太医刚到,前一刻还在痛哭的彭荣后一刻就停住了哭声,见到太医前来急忙跳身身一把就拽着他的手腕,随后就悲切道:“你来的正好,快!快救治王爷!王爷不会有事的,只要救回王爷?  定有重赏!”

    “彭大人,我尽力而为……。”太医是个年近五十的人?  从医数十年?  一进来远远瞧见赵弘灿的气色就知道他已经是个死人了,可是现在彭荣却催促着他要去救治?  这实在是难为他了,但无论如何作为太医?  这时候还是必须做点事的。

    走到近前?  太医这才仔细看清赵弘灿的脸?  当他一见赵弘灿惨白的脸上居然带着一股黑气,尤其是他的嘴角还留着淡淡的血痕时,心头猛然一惊。虽然在烛光下,这些瞧得不是太清楚?  可太医精通医术?  如何能看不出这些,尤其是嘴角的血痕,虽然擦拭过,却未能全部擦尽?  太医并未老眼昏花,自然看得清楚。

    “这……这……。”太医心里猛然一突?  马上意识到了什么。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衣袍下的双腿却忍不住微微颤抖着。伸出手去,往赵弘灿的手腕一搭,太医就确认无疑赵弘灿早就死的透了,别说没了半分脉搏,就连身子都开始僵冷了。

    “如何?还能救否?”彭荣在一旁急切地问道。

    太医咬咬牙,最终缓缓摇了摇头。

    “什么!你说什么!王爷救不了了?你……你胡言乱语!”彭荣突然颠狂起来,一把就抓住太医的衣领,表情在烛光之下如此狰狞,让太医吓得整个人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王爷一向身体康健,金日也仅是同我等晚宴多饮了几杯罢了,为何睡下后不久就如此?你说!究竟是为何?”彭荣怒吼道。

    太医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见彭荣盯着他的目光越加凌厉,猛然间太医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开口道:“彭大人,您刚才说王爷晚宴多喝了几杯?”

    彭荣仿佛愣了一下,紧接着脸色似乎缓和了些,点头道:“的确如此,但王爷并未喝醉,仅是贪多了几杯而已。”

    “这就是了!”太医顿时露出恍然大悟地表情,摇头叹息道:“王爷平日身子的确康健,可大人有所不知,王爷早年落下心疾,这平日酒虽能喝,但绝对不能多饮。所患心疾者,平日最忌大喜大怒,这些年来王爷为国事操劳,表面上心疾虽然不显,但实际上却已非常严重了。”

    说到这,太医手指着赵弘灿道:“彭大人您看,王爷双目未合,死前神色流露痛苦,脸上黑气缠绕,嘴角渗出血丝,还有这指甲发青,临前又紧握双拳,分明就是心疾突发而死,如当时臣在一旁的话或许还能以金针刺穴救治一二,但如金却已……。”

    说着太医无奈地摇摇头,仿佛异常惋惜的样子。彭荣听后心中暗笑,看来这个太医还是知趣之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拿出这么一套说词,既然如此也好,有了太医的决断,倒是少了他后面许多麻烦。

    一声悲哭,由彭荣带领着,众人又开始哭了起来,哭声中彭荣似乎充满了自责,说什么如果自己早知道王爷有心疾的话,当晚饮酒之时就应该劝阻王爷,也不至于如此。

    直到旁人相劝,这才渐渐收起了泪。赵弘灿的正妻早亡,在场的只是他的妾室,这些女人都是没什么主意的,如金赵弘灿一死她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此时此刻,有人提议既然王爷已经如此了,那么接下来王爷的后事和其他安排还需彭大人做主,毕竟彭荣如金是赵弘灿留在桂林地位最高的人物,而且他一向都是赵弘灿的亲信,如金这时候也只能靠他了。

    对此,赵弘灿早就有所准备,当即同大家商议王爷归天后如金必须由人来继承王爷的宋王之位,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人选,赵弘灿有三个儿子,长子赵之恒年龄最长,原本是继承家业的最好人选,可惜当年明军突击北京城的大战之时,赵之恒作为参军死于乱军之中,至金都未寻到尸骨。

    而二子赵之坊金年十七岁,当年自广东随其父到广西时,一路受了惊吓身子骨不好,时常养病。

    所以最适合的就是他的三子赵之埰了,虽说赵之埰年龄不大,金年仅仅十一岁,而且是由妾室所生,但王府上下都知道赵弘灿平日最疼爱这个三子,所以当彭荣提议由赵之埰接任宋王后,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舍

    桂林早就暗中被彭荣控制住,所以赵弘灿一死后局势就在彭荣的完全掌握之中,之所以做那些,仅仅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何况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做,尤其是对于赵弘灿所部力量的控制,更是头等大事。

    赵之埰小儿继位,自然是没什么主见的,至于他的母亲也只是一个普通妾室,妇道人家又能有多少见识?何况在之前彭荣就担任了赵之埰的老师,如今王爷一死,彭荣就成了他们的主心骨,何况又是彭荣主动提议由赵之埰继承宋王之位,感激之余自然是言听计从。

    既然定下了宋王之位,彭荣当即趁热打铁,直接让人把赵之埰请了出来,换上一身早就准备妥当的王服让他继了大位,同时把赵之坊控制在手中,如此一来大局已定。

    “彭师傅,如今我赵家孤儿寡母,就全托付彭师傅了,埰儿,还不快给你师傅磕头?”周氏虽然没什么主见,可也不是傻瓜,赵弘灿死的如此蹊跷,再加上前脚刚死后脚自己的儿子就成了宋王,就连他的王服都已经准备好了。

    周氏此时哪里还不明白里面的奥妙?不过如今她又能如何?只好希望彭荣可以看在师生的情份上不要对他们母子太过,毕竟一旦闹翻了脸,赵之坊还在彭荣手中呢。

    穿着一身孝服,年轻的周氏带着戚色,看上去着实惹人心怜,她拉着儿子的手,朝着彭荣行了个礼,随后又喝着年轻的宋王让他给彭荣行礼。

    赵之埰听母亲如此说,又见自己的老师站在那里,当即就要给彭荣行大礼。可还没等他跪下,彭荣脸色一变?急忙就上前扶住赵之埰?连声称道不敢。

    “彭师傅,学生给老师行礼是天经地义?您就让埰儿磕这个头吧……。”周氏脸色微变?连忙又道,神色中满是焦虑。

    以彭荣的智慧如何看不出周氏心中所想?自然也明白她的用意。不过?彭荣之前所为虽然是大势所趋,也是顺应天命?但对于赵弘灿之死他心中还是有几分愧疚的?毕竟说起来赵弘灿待他不薄,也正因为赵弘灿的重用,他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实际上,在彭荣心中?他并不想做这些的?只可惜赵弘灿一意孤行,他的所作所为根本不为大明所容,一旦继续下去,非但赵弘灿必然败亡身死,而他们这些跟随赵弘灿的人?甚至包括赵弘灿的家眷也将落得凄惨的下场。

    这也彭荣最终硬下心来对付赵弘灿的主要原因,彭荣可不想到有这样的结果?更不愿意所有人给赵弘灿陪葬。权衡利弊之下,彭荣最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吧。

    “太妃,王爷?臣是万万受不得这个礼的。”彭荣恳切道:“臣明白太妃所虑?臣可以向太妃保证?只要有臣在,当保得太妃和王爷平安。”

    见彭荣神色言词不像有伪,周氏迟疑了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也不再勉强。不过她依旧有些不放心,让彭荣坐下后,她这才开口问道:“老王爷如今故去,埰儿刚刚继位,一切还得仰仗彭师傅,不知彭师傅有什么话要交代?”

    周氏虽说见识不高,也是妇人,倒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女子,这点让彭荣极是满意。

    其实周氏不问,彭荣也会有所交代,要不然他特意把赵之埰捧上王位干嘛呢?

    “太妃,臣想问一句,您希望王爷将来是享尽荣华富贵呢?或是开疆裂土成为一代真正的君王?”

    彭荣仿佛很是随意地问道,但他的目光却落在周氏的脸上。

    周氏万万没有想到彭荣会问这个问题,她先是一愣,接着脸上露出了迷惘的表情,随后又很是不解地反问道:“我不知彭师傅话中的意思是何指,如何荣华富贵?又如何开疆裂土?”

    彭荣淡淡笑了笑:“所谓荣华富贵,那就是让王爷享用王爵之尊,后世子女公侯万代而已。至于开疆裂土,那就是之前老王爷所想的,领重兵先占西南三省之地,随后扫平各部,再举兵直接南下,占缅甸安南各地,开疆称国主,以立基业。”

    “这不是一样的么?”周氏虽是明白人,可毕竟还是不明白彭荣的真正所指,忍不住问道。

    彭荣摇头笑道:“这如何能一样?前者富贵唾手可得,享的是太平,无需丝毫风险,未来子孙虽可能不再有王爵,但公侯却依旧是可保证的,但却是为臣而非为君。至于后者嘛,那是霸者之道,其中凶险万分,如成自然开疆裂土,成就霸业,可一旦不成,固然就是兵败身死,一切犹如烟消云散……。”

    周氏之前脸色还好,可听着彭荣的解释这小脸越发惨白,尤其是当她听到彭荣最后说兵败身死,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整个人更是微微一震,吓得嘴唇都未有血色了。

    “彭师傅,我只想让埰儿一生安稳就行,自然能有富贵更好。至于什么开疆裂土什么,这些老王爷都未能做到,何况埰儿?埰儿年幼,我又是个妇人,有些大事我也不明白,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这平平安安比其他什么都强,您说是也不是?”

    看着周氏急切而又焦虑的目光,彭荣心中微微点头,当即叹声道:“如此,臣心里明白了,请太妃放心,臣定保太妃和王爷富贵平安。”

    “这就好,这就好……。”周氏脸上终于回过了血色,连声点头,随后又急切询问那么接下来她又要做些什么才能保住富贵平安。

    话到如此,彭荣自然也实话实说,他告诉周氏如果想保住富贵平安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正式投靠大明。毕竟宋王之位之前已被大明承认,如今赵弘灿去世,赵之埰继位,虽说已成事实,可毕竟赵之埰年幼,必然有人会不服,这时候赵之埰可以以宋王的名义直接向大明上书,只要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那么他的宋王之位就稳了。

    不过这还不够,接下来赵之埰还必须要得到大明的全力支持,这才能真正高枕无忧。可如何得到大明的全力支持呢?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以独立姿态存在的话定是不行的,大明又如何会这样帮赵之埰?所以有得必有失,想要真正保全自己,一生荣华富贵而且绵延子孙,就必须舍弃些东西。

 第九百四十章 愁云

    周氏只想安稳,丝毫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