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改这个名字,就不得不提雍亲王府的规矩的,雍亲王这个冷面王爷除去做事认真较劲外,还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怪脾气,那就是对于太监并不亲近,反而有些厌恶。

    不过用太监是祖制,再者太监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也是少不了的。所以雍亲王为了敲打自己府里的太监,特意让他们全改了姓名,名也就罢了,关键是姓,在雍亲王府内的太监无论之前叫什么姓什么,进了王府后一律只有三个姓,而这三个姓就是“秦、赵、高”

    由此可见,雍亲王是多不待见太监,特意以秦赵高三字给太监改姓,以警示这些太监不要忘记身份,不要学秦时赵高一般。

    对于这点,朝中几位大人都是知道的,耿额作为上书房大臣,兵部尚书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他也见过雍王府的管事太监,也就是现在站在此处的赵忠。

    一个雍王府的管事太监如何会突然出现在此地?而且还穿着首领太监的服饰?猛然间,一个念头从耿额心头涌起,他的脸色突然就变得煞白,全身更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耿大人,还不速速入殿?难道您要皇上等您不成?”站在台阶上的赵忠露出笑容,可这笑容却带着冷意,目光更是毫不掩饰地扫在僵直站着的耿额身上。

    “我……我……皇上……我……。”耿额此时此刻终于明白过来了一切,他只觉得眼前天悬地转一般,四处一片晕眩。哆嗦着嘴,似乎想问什么,也似乎在想说什么,可是却说不完整。

    他呆呆地站着,十几秒钟后,耿额猛然间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喊,随后整个人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掉头就朝着宫门外跑,边跑还边不时回头朝着赵忠和养心殿这边张望着,仿佛身后有可怕的魔鬼在追赶自己一般。

    “跑?既然来了,你又如何跑得了?”站在台阶上得赵忠虽然有些以外耿额的举动,不过他却丝毫未移半步,依旧冷冷看着耿额一路狂奔的身影,嘴角挂着冷笑。

    一口气跑出几十步距离,耿额几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狂奔,可刚转过前面的路口,他猛然间就停下了脚步。在不远处,十几个跨着腰刀的侍卫静静站在那边,把通往宫外的道路堵的严严实实,他们并没作声,但散发出来的杀意却令人不寒而栗。

    惊恐万分的耿额连忙转身,换了另一个方向跑,可接下来无论他往何处奔跑,都早就有人守着了。如同没头苍蝇一般,耿额在宫里折腾了一刻多钟,跑得是汗流浃背脑袋冒着白烟,却绝望地发现他已是面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境地。

    最终,耿额绝望了,他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目光涣散之中喃喃自语:“如何会是这样?如何会是这样?皇上……皇上啊……!”

 第九百三十五章 气度

    片刻后,赵忠回到了养心殿,迈入殿中,赵忠微低着头小步向前走去,行了十几步后朝着坐在暖阁中的一人叩首道:“主子,人已拿下了。”

    雍亲王端坐在暖阁中,身上穿着王服,可他所坐的位置却是皇帝坐的地方。但从他悠然自得而又随意的样子来看,似乎他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而殿中除了雍亲王外只有一个臣子默默站在不远处,大清的建兴皇帝却不见丝毫踪影。

    听着赵忠所说,雍亲王表情并未有什么变动,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见此,赵忠也不多话,起身倒退着走了出去。

    “耿额之事已了,接下来就按着之前商议的办吧。”等赵忠离开,雍亲王开口说道,站在不远处的臣子连忙应了一声,随后抬起头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望着雍亲王这边他神情似乎有些犹豫,仿佛要说什么似的。

    “有事直言无妨。”雍亲王淡淡说道。

    “耿额就擒固然是好事,可是此事牵涉过大,尤其是山西那边的鄂尔泰,臣还请主子多加注意。”张廷玉迟疑了下还是开口提醒道。

    张廷玉称雍亲王为主子,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称呼,因为张廷玉不是旗人,而是汉臣,按理说汉臣是不能称主子,更不能自称奴才的。何况张廷玉话中又自称为臣,这更是让人蹊跷。

    不过雍亲王对此称呼倒也不在意,因为现在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张廷玉的确很难用一种合适的称呼。自不久之前,雍亲王趁建兴皇帝不备突然发动宫廷政变,联合张廷玉等朝中重臣和驻军,再加上早就投靠于雍亲王的宫中侍卫和管事太监,一举囚禁了建兴皇帝。

    说起来也是可笑,当年建兴皇帝就是用这一招夺得大清权利,从而把康熙给软禁了起来,最终成了大清的皇帝。而这才过了几年?风水轮流转,也许建兴自己都没料到他也会面临这个结果。

    囚禁了建兴皇帝,雍亲王实际上就成了大清的真正掌握者,不过出于各种考虑,雍亲王并未实废帝之举,反而依旧以建兴的名义发号施令,掌握政权。

    雍亲王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大清内外不稳,毕竟现在的大清已不是以前的大清,在如金风云飘摇之时,大清已再承受不起风波了。何况眼下虽然陕甘绿营、关中新军甚至包括隆科多等人已投靠了雍亲王,得到隆科多这些人的效忠,雍亲王再把在西安的建兴心腹一网打尽,可以说已经掌握了陕甘两地的真正大权。

    但是?  建兴做了这些年的皇帝,其党羽并不少?  尤其是山西那边鄂尔泰还掌握着数十万的大军?  其军力雄厚。此外还有在西域的郭亲王的胤?,也是拥兵一方?  这两支力量在不为完全掌握之前,雍亲王是不会废帝的。

    留着建兴在?  雍亲王完全可以封锁消息?  然后以建兴的名义掌控大权。所以说?  如金的雍亲王虽然已有了皇帝之实,却无皇帝之名,再加上他又拒绝了拥立臣子们所提出的摄政王大臣的名号,在雍亲王看来?  这种名号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既然要借用建兴的名义,那么对外一切都必须如常。

    正是这些原因,张廷玉无法用合适的称呼来称雍亲王,这时候再称他为王爷自然是不恰当的?  而称皇上也不合适,所以思来想去?  张廷玉索性用了满人的称呼,也就是主子。

    “额尔泰是我大清良臣,更是忠臣,此事衡臣不必多虑,我自有安排。”雍亲王缓缓说道,张廷玉微微一愣,随后俯身道:“主子既然智珠在握,臣自然就放心了……。”

    见此,雍亲王笑了笑,开口道:“衡臣老于谋国,说言其实并不差,鄂尔泰此人衡臣接触不多,我却是知道的。前些时候,我已用皇上的名义给鄂尔泰去了旨意,想来如金他已经接到消息了,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接下来鄂尔泰就会从山西撤军,无论接下来他向东或是向西,等大军一动,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张廷玉露出佩服的神色,连称主子英明,随后询问起接下来的安排。

    从暖阁中起身,雍亲王迈步走下阶梯,走进张廷玉后开口道:“耿额此人留不得,此事罢后一来可以安抚天下,二来也能给天下人看到朝廷的心意。这事需速办,等办完后就是我朝离开关中的时日了……。”

    说到这,雍亲王用复杂的目光望了望四周,叹声道:“祖宗的百年基业,如金却到这幅景象,是我这个做子孙的有愧于祖宗啊!如金决意弃关中而走,远离中原,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我相信这上苍终究是眷恋我大清的,天下之广,何拘一地?当年太祖如此艰难都能成事,况且我等乎?”

    说着,雍亲王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殿中,眺望远方,嘴角含着笑意道:“如金困苦,仅是磨砺,等离开中原,我等君臣携手,上下一心再创大清辉煌,定然能重返故地,以慰祖宗在天之灵!”

    这一番话说的张廷玉心中是心潮澎湃,这同样也是张廷玉毅然站在雍亲王这边,助他成事的主要原因。

    建兴虽然不是昏君,可是建兴却不是一位能够带领如金的大清继续向前的英主。这点张廷玉早就看明白了,如果皇帝的宝座依旧是那位建兴皇帝,那么等待大清最终的结果就是烟消云散。

    这些年来,建兴虽然用了许多办法企图力挽狂澜,可惜的是建兴的魄力和性格造就了他的局限性。而雍亲王不同,这是一位能够做实事,而又异常坚忍不拔的人,如金大清正需要这样的领头人。

    其实不仅是张廷玉,那些拥立雍亲王,毅然做出如此事来的王公大臣和将领们,多多少少也看到了这点,这才是雍亲王能够在建兴根本不在意的情况下突然发动,从而一举成功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现在,雍亲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的思路清晰的很,他非常清楚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如何做,未来的大清又将何去何从。

 第九百三十六章 后面的

    耿额的事自然会由张廷玉去处理,他面临的下场是明正典刑,至于罪名更是简单,在山西滥杀无辜,这顶帽子是无论如何都跑不掉的,尤其是耿额还借此行径收刮财物,从山西带回来的那些钱财就是铁证。

    当然耿额可以叫屈,说山西商贾有谋反之心,他如此做是为了大清铲除隐患,同时也是为大清面临钱财空虚解决问题。不过,他除了主动上缴的财物外,私下截留的巨额金银自然是无法辩驳的,尤其是耿额在临近西安之前还悄悄派心腹把最值钱的一批财物暗自运走,自以为聪明的耿额怎么都没料到,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被雍亲王察觉到了,那些财富就在耿额抵达西安的同时,也已落到了雍亲王的人手中。

    仅凭于此,耿额一个欺上瞒下,大不敬的罪名就是坐实的,等待他的将是死亡。没错,耿额会死,而且他必须死,一来他的建兴的铁杆,同时又是上书房大臣和兵部尚书,取得实际大权的雍亲王如何会放过这样一个人呢?二来,耿额在山西一事闹得太大,不仅一下子就断了朝中许多人的财路,甚至还给大清惹来许多麻烦。

    前面说过,山西商贾都是有背景的,这些人的背后无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宗族子第,耿额如此干,自然引起众怒,虽说这些人中许多并未掌有实权,可他们联合起来的影响力却是不小的。雍亲王想坐稳这把椅子,拉拢这些人为己所用,并给予安抚也是必须的。

    其次,自山西事件一出,大明那边的反应极大,导致大清和大明之间的商路彻底断绝,造成了目前棘手的问题。

    失去江南,又丢失中原后,如金的大清已金不如昔,靠着所拥有的地盘别说反攻了?  就算是养活自己也算难。一直以来,大清和大明之间的商路虽然有所限制?  可实际上双方在表面交战的同时却从未中断过?  大清依靠这些商路不断从其他地方获得极需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粮食。

    人是铁?  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产粮区都握在大明的手里?  何况大明还能从海外获得巨额的粮食来源。而大清这边自己种粮连自己都吃不饱?  而现在商路一断?  虽说大清暂时还有些存粮,可时间一久肯定支持不住。

    假如这仅仅只是大明朝廷的命令话,大清或许还能用分化瓦解拉拢的办法引诱大明的商人为其售粮。可是耿额在山西这么一干,引得天下商人同仇敌忾?  这可就要了大清的命了。

    杀了耿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