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弘灿点头表示同意,对于这点他已经知道了,这也表示高进其实和赵弘灿之间并没什么太大利益冲突,而且双方的目标大致一致,所以有一定的合作基础。

    彭荣又道:“高进此人性格坚韧不拔,更重要的是极为重义,这固然是他的优点,但同样是他的弱处。依我看来,眼下与其坐观其变,倒不如雪中送炭,以示大帅之诚意,只要大帅如此而为,在下可以肯定高进一定会主动同大帅联手,以攻贵州。”

    听到这,赵弘灿有些迟疑不决,虽说彭荣的话说的有道理,可是他心中又有些顾虑。

    这顾虑有三点,第一点是高进是否会真的和彭荣说的那样和自己联手?毕竟彭荣代表自己同高进接触过,却未能得到高进的明确答复。

    第二点,一旦开战,那就表示他赵弘灿彻底和清廷撕破了脸,之前他一直挂着清廷大员的一张皮,用这张皮来行事,所以从表面来看,他和云贵两省还算是一家人。

    可和高进联合就不同了,等于他赵弘灿和清廷彻底决裂,到那时候就算是建兴皇帝依旧还想拉拢他也不可能了。再加上之前建兴皇帝对于汉臣的态度转变,一定会雷霆大怒,而将来他也不能再以清臣自居。

    而最后一点,那就是大明那边了。眼下大明虽然没有攻击云、贵、桂三省,但在双方的势力划分范围内,各自都相互警惕着。他赵弘灿为了自保,时常还会派些人去大明那边表现出一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样子,以用来麻痹大明方面。

    虽然他不知道是自己的举动让大明认为自己有投靠的打算呢,或者还是大明原本就还没准备攻击他,又或者大明打着其他什么算盘。可他却知道,眼下的平安只是暂时的,如果自己的力量严重受损,或者说兵力太过分散的话,一直虎视眈眈的大明绝对不会放过机会。

    当赵弘灿皱眉说出他的顾虑后,彭荣顿时就笑了起来。

    “大帅,当年您由广州至桂林,难道那时候还打算当清廷的忠臣?”

    “先生的意思是……?”赵弘灿挑了一下眉毛,看了看彭荣。

    彭荣站起身来,先向赵弘灿行了一礼,随后说道:“当年大帅之果断,着实令在下佩服万分,假如当年大帅不那么做的话,是如何后果恐怕大帅心里比谁都清楚。其实这些年来,清廷之所以一直默认大帅如此,并非是觉得大帅依旧是清臣,其实无论是清廷或者在大帅的心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恐怕都心知肚明吧?”

    接着,彭荣继续道:“这既是大帅的权宜之计,同样也是清廷的权宜之计,只不过各自心照不宣罢了。但大帅,既然是权宜之计,那也就有到时候的一日,难道大帅直到今日还打算一直如此下去不成?”

    “先生的意思是……?”这时候,赵弘灿似乎有些明白了彭荣的话,身子情不自禁地向前倾俯,目光死死盯着彭荣。

    彭荣正色说道:“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满清原本就是异族入主中原,圣人有云,胡人无百年之运,而其如今也证实了此言。大帅乃我汉人之后,当年为满清效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满清对于我汉臣又是如此猜忌,想来大帅比谁都清楚。”

    “虽然如今大明复兴,以大帅之德再投大明并非上策,但继续再为清臣也非长远之计。况且,这些年来,诸位将军、大人们等追随大帅至今,难道大帅就不为他们着想?此时此刻,何不如去其满清衣冠,复我汉人服饰,以大义起兵驱逐满清呢?到那时候,我想众望所归之下,大帅必然一呼百应,至于高进那边,也自然以友军相待。”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现在就自称为王?”赵弘灿听得心中乱跳,口干舌燥,咽了下口水问。

    见彭荣点了点头,赵弘灿虽然很是动心,但他又心有顾虑,毕竟眼下不同几年前了,假如当时他就自立的话或许还行,但现在大明已经占据了天下之八九,现在他再自立为王合适么?

    “如何不合适?”彭荣道:“大帅出身赵氏,当称宋王!随后以义军身份向大明上表,依在下看来如此行为大明自然不会对大帅……不!我王出兵,甚至还有可能给予我军帮助。而且我王称王之后,各位将军和大人们也都能加官进爵,以激励士气,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赵弘灿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他觉得彭荣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仅仅只是称王,然后和满清决裂的话,这步棋也不是不能走。而且还能以这种方式拉拢住高进,假如两军联合,他们的力量大增,到时候偏安西南的目的极有可能达到,就算做不到这点,到时候转投大明也同样是条出路。

    一想到这,赵弘灿心中就一团火热。宋王?这彭荣的马屁倒是拍的不错,自己姓赵,当然可以说是当年赵宋后人,所以自称宋王也没什么问题。

 第七百六十九章 乱

    赵弘灿心中虽想马上答应下来,但他还是表露出了性格中的迟疑不决,为稳妥起见仔细考虑后暂时找了个借口把这事给压了下来。不过彭荣哪里不知道赵弘灿的心思,对于赵弘灿此人的性格他是摸得一清二楚,当日他就找到提督郭永、副总兵范清、长史沈群等赵弘灿手下的文武要员把此事如此一说,顿时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在所有人看来,跟随一个区区总督哪里有跟着宋王前途广阔的?更不用说眼下清廷早就朝不保夕,说不定那一天就被大明给彻底灭了也不一定。当着清廷的官,非但得不到丝毫好处,还要得罪如日中天的大明,那一天打起来就是炮灰的命,这种日子过的实在是没滋没味。

    可一旦赵弘灿自称宋王就不一样了,不仅众人的官职可以更进一步,而且还能借此和高进部联手合作,拿下云贵的把握就更大了几分。甚至在大明那边,也能以复其汉人衣冠的名义向大明称臣,到时候就算不能真正开国,镇西南为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啊。

    就这样,第二日一大早,这些人一起就跑来找赵弘灿“劝进”,郭永见到赵弘灿后二话不说,就和几个人一起把惊恐不已的赵弘灿直接架到了主位上,然后再把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王服往他身上一罩,紧接着所有人一同就向赵弘灿行跪拜之礼,口中直称宋王殿下千岁千千岁,着实把没有丝毫准备的赵弘灿弄的措手不及。

    “你……尔等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想把我架在火上烤么!”赵弘灿神色复杂地喝骂。

    “王爷今日登位,乃众望所归,还请王爷千万不要推辞,服我中华衣冠,兴我汉人天下。”彭荣领头大声呼道,话音刚落,众人异口同声大呼众望所归,请王爷正式登位。

    见到如此局面,没有办法的赵弘灿无奈也只能答应下来,随后众人一片欢呼雀跃,人人脸上露出了喜色。

    见着大家这样的表情,赵弘灿心中长叹一声,他没想到自己终于也走到了这一步,但就不知这步迈出去究竟是祸还是福。

    不过,摸了摸身上华丽的王服,赵弘灿心底里到也是有些窃喜的,毕竟当宋王和当总督感觉大有不同,既然如此那就当吧。

    就此,赵弘灿宣布自今日起所部脱离清廷,改服易帜,自称宋王,领桂、贵十万大军复汉人衣冠,尊大明天子为主,领兵征讨清夷,以光复汉家河山。

    同时,赵弘灿向大明派去了使者,以宋王名义上表称臣。另外,再派使者至高进那边,向高进传达两部联手进攻云贵的意思。

    做完这些后,赵弘灿马不停蹄地调动兵马,摆出了一副要猛攻贵州的架势,当这消息传遍四处后,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得目瞪口呆。

    “赵弘灿,他……他真的反了?”刚刚抵达贵州的阿灵阿听到这消息只觉得天悬地转,整个人差一点儿没站住,摇晃了一下这才跌坐在椅中。

    贝和诺冷笑一声:“阿中堂,当日您可是向我再三保证,说这赵弘灿绝不会反,还让我等配合于他,交出云贵军政之权,如今至此,阿大人您又有什么可说?”

    “我……我……。”阿灵阿羞愧得满面通红,一时间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贝和诺说的没错,当初阿灵阿跑到昆明找贝和诺,就是为了劝说贝和诺尊赵弘灿为三省总督,交出军政大权以集合力量对抗大明。

    如果不是贝和诺一直对赵弘灿有所防备,从开始就不答应此事,而且在赵弘灿领兵入贵后立即就下令贵州方面不得接受赵弘灿的命令,并让贵州清军严防广西军,使得赵弘灿一时间无法轻易吞下贵州的话,恐怕整个贵州早就到了他的手里。

    就算是后来赵弘灿的部队和贵州清军大打出手,双方视同水火时,阿灵阿依旧对赵弘灿抱有一丝希望,他认为当初正是自己的原因才让赵弘灿逃得一难,后来又在赵弘灿和朝廷之间周旋,使赵弘灿在广西安然无恙。再怎么说,自己对于赵弘灿还是有恩的,甚至还提出要亲自前往广西见赵弘灿,劝说他以大局为重,让赵弘灿和贝和诺两人携手共扶大清。

    亏得贝和诺没有答应阿灵阿这个请求,而是把他直接扣在了昆明,后来有同贝和诺一起由云南进入贵州。如果阿灵阿真的跑过去的话,那等于是自投罗网,说不定现在他阿灵阿的脑袋就被赵弘灿给祭了旗了。

    “大人,如今赵弘灿已反,其部虎视眈眈,近期恐有大战将起,还请大人早做安排。”刘荫枢见阿灵阿如此,心中轻叹一声,随后开口说道。

    刘荫枢不想让贝和诺多刺激阿灵阿,虽然阿灵阿早就成了闲人,手中没有半分权利,而且也被建兴皇帝也不怎么不待见他。但毕竟阿灵阿是满清贵族,又曾是上书房大臣,一旦真把阿灵阿给气死了倒也不是什么好事。

    “无妨。”贝和诺冷冷一笑:“他赵弘灿有几斤几两我难道不知?命令各部严加防范即可,等本督先提兵灭了高进这贼子,然后来取他赵弘灿的脑袋!”

    “可是大人,怕就怕他赵弘灿同高进两部合流。”刘荫枢沉咛道:“遵义谈判之时,其双方使者就再私下有所接触,现在赵弘灿突然自称宋王,举旗而反,依我看定有依仗。一旦两部合流,以我军力量要对付他们并不容易,更何况这赵弘灿还向金陵那边称臣,假如明军出手相助的话,那贵州恐怕就……。”

    说到这,刘荫枢就再也没继续说下去,但是贝和诺已明白了他的意思。

    思索了下,贝和诺微微点头道:“老大人说的倒不错,此事不可不防。不过依本督看来,前者倒有可能,但后者却不用忧虑。”

    “大人的意思是……?”

    贝和诺冷笑道:“自广州战败,丢失广东后,他赵弘灿就实同割据,这些年来中原风云变幻,而他赵弘灿却占据广西一直至今,难道他就没动小动作?其实我早就猜到他和明军那边有联系,如今所为恐怕也是安金陵之心罢了。但要真说引明军入贵,他赵弘灿也做不出这事来,赵弘灿能走到今日地步,绝不是无智之人,他心中清楚的很,他自称宋王却不是送王,如果双手拱手送出广西基业,那他还有什么筹码?”

    说到这,贝和诺又是哈哈一笑:“再者,如果他是真心诚意要投明军,哪里还会自称宋王?带部投了明军就是,既称宋王,又如何会做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