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监吓得连忙跪倒在地,不住地磕头求饶,几下就把脑袋给磕出了血来。

    建兴皇帝根本就不理会跪在地上的太监,挥舞着双手疯狂似乎地喝道:“天下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这些狗奴才胆敢如此欺朕?朕定不饶尔等!来人啊!传朕的旨意,把这些人统统给朕抓起来,以大不敬之罪全部处死……不!朕还要夷其三族,杀!杀光这些狗奴才!朕倒要看看谁还敢如此!”

 第七百一十章 好奴才

    建兴皇帝咆哮如雷几乎要把殿中的屋顶都要掀翻了,当然这所谓的殿只是他在西安的行宫而已,所谓的上书房也只不过一间大点的屋子,根本不能北京的紫禁宫相比。

    四周的太监、宫女个个吓得不轻,全部跪倒在地瑟瑟发抖,生怕暴怒中的建兴皇帝把七撒在他们头上,从而殃及池鱼。

    就在这时候,上书房大臣马齐恰好来到,听见了建兴皇帝的阵阵咆哮,他站在门外迟疑了下,最终一咬牙走了进去。

    “奴才马齐叩见皇上,恭请皇上圣安。”马齐一进门,挥着马蹄袖就冲着建兴皇帝行跪拜大礼。

    建兴皇帝这时候已处在半颠狂的状态,发泄着自己内心中的怒火。马齐的高喊,倒把他瞬间从这状态拉回了现实,一时间建兴皇帝咒骂的声音停了下来,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目光无神望着马齐的方向,却一时间说不出半句话来。

    “奴才马齐叩见皇上,恭请皇上圣安……。”

    伏在地上的马齐并未抬头,而是继续喊了一声。

    建兴皇帝的目光渐渐恢复了常态,瞳孔有了些光彩,过了会儿,他用着有些嘶哑的声音道:“圣躬安,你起来吧。”

    “奴才谢皇上……。”马齐又磕了个头,这才从地上缓缓爬起。

    他起身后,用极小的动作和眼神示意了下四周的太监和宫女,这些太监和宫女顿时会意,连忙轻手轻脚地朝外退去,离开书房的之时人人都对马齐投去感激的目光,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是马齐来的巧,又用这种方式让建兴皇帝清醒过来,恐怕今天这地方要死几个人了。

    等太监和宫女退去,马齐看了眼被建兴皇帝丢在地上的那些奏折,同时又留意到建兴皇帝带着复杂神情的面容。他心中暗叹了一声,接着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上前从地上把那些奏折一份份地捡了起来,随后按照不同归类,整整齐齐地摆好。

    “皇上,如今国家多难,祖宗基业要靠皇上您来支撑,您可是奴才们的主心骨,此时可千万千万得注重身子才行。”马齐轻声说道。

    这时候,建兴皇帝心头的怒火虽然还有,但至少理智已经回来了,他缓缓坐回了椅子,借着马齐的安慰话恢复了常态。

    端起一碗参汤,马齐双手捧给了建兴皇帝,建兴皇帝接过后呆呆看了看,这才端起喝了一口。可还没等他放下来,目光中就依稀有了些晶莹。

    “马齐!”

    “奴才在!”马齐微低着头道。

    “你是个好奴才……。”建兴皇帝发自内心地说道。

    “奴才只是尽了奴才的本分。”马齐轻声回道。

    微微点头,建兴皇帝痛苦地闭上了双眼,过了会儿这才又睁开眼睛道:“当日之时,你劝过朕,可是朕没听你的劝,如今朝中上下已人心不稳,今日更有一十三人上书去职,朕见之实是触目惊心,如此下去,这大清又将如何?朕这心中忧虑万分啊!”

    听到此话,马齐心里也不由得深深感慨。有官员上书去职,这事他是知道的,今天他来找建兴皇帝同样也是为了这件事。其实不仅是建兴皇帝说的这一十三人,打算去职的人实际上更多,甚至有些地方的低级官员直接挂冠而去,一夜间就自己跑了,这种情况在大清是从未有过,马齐真担心一旦说出来更让建兴皇帝忧虑。

    说句实话,这件事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建兴皇帝,这事引发的导火索是当初建兴皇帝不听劝止,一意要灭岳钟琪九族产生的。

    岳钟琪之案,使得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导致了严重后果,尤其是没其九族,牵连了许多人,这更使得大清上下人人自危。

    不对,应该说汉臣人人自危才是。岳钟琪这案子不仅使得岳家在大清的所有亲族被全部诛杀,更因为被牵连进去后被杀了不少人,这些人中同样有大清的臣子,虽然这些人身份和地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汉人。

    刀光之下,人头滚滚,一夜间砍了那么多的脑袋,甚至其中还有不少人是一直忠于大清,有着劳苦功高的臣子。其他的不说,仅仅是岳超龙父子,这对父子虽说是岳钟琪的亲族,可他们早年已更姓出了岳家,其实从这点来讲已经不算是岳家人了。

    其中岳超龙身为山西副将,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甚高,更对大清忠心耿耿。至于其子岳钟璜更是蓝翎侍卫,是负责保护建兴皇帝的人,其忠心更是可见一斑。

    就算如此,他们却也未能逃过一难,最终被抓起来被砍了脑袋。至于其他类似的官员还有不少,这些人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更导致满清之前一直鼓吹的满汉一家彻底破产。

    岳超龙父子死后,满清的汉臣彻底失去了对大清的忠诚,就算张廷玉这样的人也未免有戚戚之情,更不用说其他官员了。

    随着大明的如日中天,大清的日渐西下,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大清要想打败大明已是不可能了,唯一可能的就是大清退守,或在西北支持,或想办法回辽东,彻底让出中原,从而由中央政权转为地方势力。

    假如满清依旧重用这些汉臣,那么对于这些汉臣来讲继续为大清效力并没什么,毕竟要做忠臣的人还是不少,满清近百年来努力收拢汉人之心也不是没有丝毫效果,许多人还是愿意为满清效命的。

    可惜的是,这最后一层遮羞布却被建兴皇帝亲自撕掉了,从而导致了如此严重后果。此案之后,汉臣逐渐离心,尤其是地方的汉官更是人心惶惶,因为谁都无法保证说不定那一天突然间有类似岳钟琪之案的事又一次发生。

    当你在前线为满清卖命,殊死战斗的同时,自己为之效忠的朝廷却突然间把你和你的家人全部抓了起来,然后把你一家老小全部送上了黄泉之路,这种结果谁又能承受得了?

    也正是如此,这才是建兴皇帝会看见如此多的上书去职的奏折,因为所有汉臣都已经怕了,他们害怕死得不值,甚至死得毫无意义。

 第七百一十一章 当皇帝的苦

    人心散了,这队伍就不好带了。

    眼下的清廷就是如此,建兴皇帝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之前愤怒之下的举动会引来如此强烈的后果。

    可是,事情已经做下,再后悔已来不及。建兴皇帝虽然嘴上不说,但对于眼下人心涣散的结果内心焦虑不已,这也是他刚才按捺不住的原因。

    现在,建兴皇帝对耿额极为不满,他认为如果不是当日耿额挑唆自己,按照马齐的意思只诛杀岳钟琪三族的话,这件事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要怪就怪耿额当日不依不饶,这才挑起了他的心火,在极不理智的情况下做了这个决定。

    假如不是用人之时,又或者担心处罚耿额引来满人的不满话,说不定建兴皇帝就把一腔怒火直接出在耿额身上了。可就算这样,耿额虽然依旧是上书房大臣,但这些日子他却已经不再受建兴皇帝重视,其手中的权利大大减弱。

    至于张廷玉,虽然名义上还是上书房首席大臣,可因为他汉臣的身份,建兴皇帝同样对他起了防备之心。

    现在,满朝汉员全都人心惶惶,张廷玉能力虽强,但同样也是汉臣,谁又能保证他经历此事没有什么想法呢?况且当初张廷玉同耿额为了岳钟琪一案两人在御前争论不休,双方差一点儿还打了起来。

    所以,在建兴皇帝看来,唯一可靠而又忠心的也就是马齐了。

    马齐这人地位高资格老,上书房大臣中他的资历远超其他人,早在索额图和明珠权倾天下之时马齐就已经进了上书房当差,后来前面两位权相陆续事发,被康熙先后整死,马齐顺理成章就成了上书房首席大臣,但他这个位置并没坐了多久,因为前太子之事再加上举荐当初的八阿哥当太子惹得康熙极为不快,被一脚踢出了上书房回家闭门思过。

    因为马齐这人原本就没什么野心,对于大清更是忠心耿耿,之后康熙看在他勤勉的份上又把他给招了回来,不过首席之位却没有了,列在张廷玉之后成了次席,但马齐却没丝毫怨言,依旧老老实实地做事。

    等到后来,建兴皇帝联合满清王公贵族逼宫,最终成为太子,再借北京之变把权利由从康熙的手中夺去,此时张廷玉因为和康熙的关系过于密切被暂时软禁,马齐就又成了首席。

    再后来,建兴皇帝亲顾茅庐,说服了张廷玉,使其回到了上书房,这时候暂待首席的马齐就又成了次席,但他依旧和当初一样没有半点怨言,依旧如初。

    对此,建兴皇帝曾在私下称赞过马齐,说马齐此人心如赤子,对大清忠心不二,是位难得的良臣。而事实同样也是如此,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齐虽在政事上不如张廷玉多谋善断,其人也不如耿额揣摩皇帝的心思善于钻营,更没有鄂尔泰的勇猛善战的用兵之能,可马齐恰恰有别人没有的长处,那就是对于皇帝和大清的一片忠心耿耿。

    建兴皇帝早就醒悟过来了,在他内心深处异常悔恨当时没有听马齐的话,从而铸成了如此大错。所以他才会感叹,说马齐是一个好奴才,要知道能得到皇帝如此称赞那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是平日的话,马齐定然会高兴不已,但如今面对这样的局面,马齐和建兴皇帝同样忧虑不已。

    “皇上,奴才以为不必如此,其实这些奏折暂时留中不发即可,至于其他的,容奴才想想办法,或找人劝说一二,或许也就过去了……。”马齐安慰着说道。

    建兴皇帝迟疑了下,马齐这话说的委婉,但实际上是等于代替他给奴才们认错。要不然,马齐又拿什么去劝说?作为皇帝,建兴皇帝的面子可谓比天还大,再加上原本满人的皇帝就是极好面子的,这种事他如何能做得?

    摇摇头,建兴皇帝咬牙切齿道:“这些狗奴才!朕就不信了,没了这些人朕的大清就不成了?岳钟琪判国投敌,本就罪该万死!而这些狗奴才食我大清俸禄却不为我大清孝忠,同样也该死!”

    “皇上圣明,其实奴才同样也是如此觉得,可有道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霹雳手段放显菩萨心肠。有些奴才鼠目寸光,不明白皇上真正的心思,也不懂得皇上的恩典,这固然是他们的问题,但如今用人之时,奴才以为皇上也需让他们有一个醒悟的机会,奴才觉得只要这些人彻底明白了皇上的苦心,一定会感恩零涕为我大清孝忠的。”

    经历了几起几落,马齐再傻也早就学会了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了,当即婉转地劝道。

    其实,建兴皇帝也正是要找一个坡下,明着认软他是肯定不会的,但只要有适当的理由当皇帝适当安抚一下臣子又如何呢?当即沉思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这些奏折你等会取走,此事如何处置朕就交于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