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陈的智慧

    虽然向徐旭讲出了真相,可周氏却没有把证据交给徐旭,倒不是周氏不信任徐旭,而是这案子牵扯实在太大,周氏担心徐旭斗不过这些人。

    徐旭此次到福建虽然是核实福建之事,但他实际上并没有钦差之职,因为朱怡成避免打草惊蛇,再加上在事情不明的情况下只是安排徐旭作为陪同陈五显至福建的副手。

    他们来福建是暗访,假如大摇大摆地以巡查为由,福建上下也不是傻子,早就一眼看出了问题。就算是现在,徐旭在陈五显身边也未真正表露身份,在外界看来只是一个随从官员而已。

    为保证安全和必要性,真正的杀手锏还是在陈五显这,临出京时朱怡成给了他一道命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便宜行事,甚至能够调动福建驻军为其所用。再加上陈五显的身份和地位,所以说如此安排还是非常妥当的。

    周氏不是养在深闺中的大小姐,更不是从不出门的没见识的农家女,她可是曾经在烟花之地生活过,所以周氏在唐纬死后偷偷看了那些东西后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对方为何要至唐纬死地,并且清楚它们的份量之重。

    所以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周氏是绝对不会把它们交出来的。直到陈五显的出现,并且确认其身份后,周氏这才说出了真相。

    陈五显在福建赫赫有名,尤其是在民间口碑甚好,更重要的是陈五显早就被朝廷封爵,再加上他比较超然的地位,更同地方官员没有丝毫瓜葛。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周氏才会把希望寄托在陈五显身上,因为她知道机会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听完周氏的讲述,陈五显这才明白了前因后果,心中彻底放下了心。同时,他看着面前的周氏,心中不仅感慨这个弱女子居然能为自己男人做到如此程度,不仅有情有义更具智慧和胆识,实在是不易啊。

    唐纬留下来的东西周氏自然不会带在身边,也未藏在观音庵,谁都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周氏把它们放在知府后衙的一处,周氏的确聪明,她知道唐纬死后肯定会有人注意唐家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把任何东西带出去都会引人注目,一旦被人发现唐纬留下的这些东西,不要说无法为唐纬昭雪,甚至还会牵连到唐家的其他人。

    至于把它藏在后衙,看起来风险很大,可实际上却安全的很。福建知府的衙门不小,后衙自然也大,藏一些东西根本就不容易找到。更重要的一点是官员历来有不修衙的惯例,无论是谁当这个知府,都不会大兴土木,除非朝廷拨款修缮,所以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

    何况,唐纬死后,唐家遗孀早就离开了福州,周氏也去了观音庵,这就更不会有人注意到已经换了主人的后衙了。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东西从后衙取出来,眼下肯定是不行的,至少要等到回城后再进行,所以陈五显安抚了周氏后向她保证只要证据确凿,他一定会为她做主,鉴于周氏不便在此久留,陈五显让她下去歇息,她的安全自然有锦衣卫的人保护,这不用担心,等明日化妆扮成陈五显的亲随一同带回福州即可。

    等周氏走后,陈五显并未休息,而是想了想,起身朝着门外喊了声。

    很快,陈五显的亲兵队长急忙赶来,此人虽是亲兵队长,但同样是陈五显最为信任的人,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汉子自当年陈五显在福建起义时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在同清军交战最困难的时候他始终跟随着陈五显守护着他。

    原本,他是有机会去军队任职的,凭他的一身武艺和资历当个守备绰绰有余,再加上陈五显的背景,只要上了战场立下几场功劳,到现在起码也是个游击将军甚至参将,就如同在朱一贵身边的黄殿一般。

    可是他却拒绝了如此安排,依旧留在了陈五显身边做一个普通的亲兵队长,虽然陈五显也未亏待于他,眼下他身上有着副千户的职衔,可相比在军中实职却有天壤之别,但他却丝毫不在意这些。

    低声同他交代了几句,陈五显随后取出自己的腰牌交给他,他也不说话点了点头,紧接着转身离去,很快身影就消失在了黑暗处。

    翌日,陈五显一行人休息一晚后用了早餐告别主人离开了这里,继续朝着回城的方向而去。但谁都不知道队伍中多了一个人,这个人自然就是装扮成亲随的周氏。

    回到福州城已近正午时分,陈五显回来地方官员当然是知晓的,陈五显一行很是正常的回到所住的府邸,当陈五显刚刚踏入后院,早就等候着的徐旭第一时间就迎了上来。

    “爵爷……。”

    “屋里说。”陈五显摆摆手,随后带着徐旭进了书房,等关上门后徐旭说道:“柏将军那边已经安排好了,爵爷准备何时去知府衙门?”

    “不急。”陈五显笑笑道:“柏将军的兵能暂时不用就不要动,知府衙门那边我另有安排。”

    徐旭先是一愣,接着有些明白了陈五显的意思,虽然他是御史,为人精明强干,但他实际上对于一些细节考虑并没有陈五显全面。毕竟陈五显如今看起来只是一个富贵爵爷,可要知道他当年却是一方豪杰,一个能拉起几万义军和清军抗衡,其名声威振东南的人如何会是一个普通的好好先生?

    没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陈五显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名气,眼下他甘愿主动卸下军职,只在五军都督府挂个差,当一个富贵的爵爷,其实这正是陈五显的处身之道。因为陈五显非常清楚,他的名气太大了,再加上他从来就不是朱怡成的嫡系,如果依旧手握重兵的话,恐怕朱怡成放心别人也不放心,而他现在这样就能避免掉许多麻烦,安安稳稳当他的太平爵爷,而且地位也能保证。

    这就是陈五显的智慧,而且正是他这样的智慧不仅避免了许多风波,还得到了朱怡成的信任,这些看似简单,可在权利面前,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

    如今的福州知府姓崔名宏毅,江苏人士,恩科进士出身,曾在浙江担任知县,后调任广东,在广东任上崔宏毅大力推广农商,政绩显然,考评为卓越,一任过后原本朝廷是打算把他调至江西任职,后来因为福州知府唐纬的意外死亡,吏部就改了他的任命,把他调至福州为知府。

    也就是说,崔宏毅来福州上任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从他的为官情况来看虽然称不上清如水,但也算是能臣干吏,更重要的是崔宏毅是恩科进士,算起来不仅是朱怡成的天子门生,而且同福建当地的官员、商人等并没有什么瓜葛,所以在陈五显看来这个人是可以争取的。

    所以,陈五显打算先同崔宏毅谈一下,摸一摸他的底。如果崔宏毅并未和那些人同流合污,那么有了崔宏毅的配合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毕竟现在这时候,在还未拿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动用驻军,谁能保证那些人不会警惕?何况如此大案,到时候这些人勾结起来狗急跳墙,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陈五显是带兵之人,深知要么不动,要动就要雷霆万钧一击而中的道理,他可不想因为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就暴露自己的真正目的和底牌。让福州参将柏昊做好准备,并且取得调兵的权利,那是为了防备万一,而不是立即发动。

    越在紧要关头,就要越要能沉得住气。当日陈五显派人请崔宏毅过府,至于理由也好找的很,陈五显来到福州作为福州的父母官,之前受到崔宏毅款待,如今现在事办的差不多了,陈五显过些日子就要离开福州,在离开之前回请对方也是很正常的。

    就这样,崔宏毅欣然赴约,但他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自己这场赴约却是福建官场巨震的开始,而且这场巨震不仅只是福建一省,随着后来情况的发展,这场震动几乎波及了大明所有控制的省份,许多人更因为此事而人头落地。

    表面上看崔宏毅受陈五显邀请赴宴,可当晚上崔宏毅离开,坐上轿子后的一瞬间,原本笑眯眯的一张圆脸瞬间就变得冷若冰霜。他来之前根本就没想到陈五显请他过府的真意,更没料到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突然间卷入了一场风波之中。

    对于陈五显来到福建,福建上下都只是以为他来福建是荣归故里,同时为当年阵亡的义军将士收敛尸骨。而且陈五显到了福建后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他的家乡所作所为,或者一直来忙碌的事,都足以显示他来福建就是做这些事的。

    可是崔宏毅万万没有想到,陈五显来福建的理由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当他看到陈五显请出朱怡成的旨意和那能调动兵马的命令后,他的脑子里轰隆一声就炸开了,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紧接着,陈五显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他请他过府的真正用意,同时询问他的立场,这时候崔宏毅只觉得陈五显望向他的目光犹如一把锐利的刀子,全身散发着浓郁的杀气。

    亏得崔宏毅到任的时间不长,的确和地方没有丝毫瓜葛。而且因为之前唐纬的意外身亡,这些日子那些人收敛了许多,毕竟死了一个堂堂知府,这事虽然被掩盖过去,可一旦因为自己的问题再把这事揭出来的话谁都没好果子吃,暂时的低调是必须的,这也是他们收敛的主要原因。

    想到这,知道真相后的崔宏毅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更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后怕不已。如果继续下去,作为福州知府,等将来他不同那些人同流合污,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唐纬。

    崔宏毅不是清官,在当知县的时候他就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了些好处,毕竟绝对的廉洁在政治上是绝对不存在的,哪怕如今朝廷已提高了官员的待遇,尤其是所谓的养廉银更让官员的日子好过许多。

    可有一句话是真理,那就是权利会滋生腐败。尤其是作为地方父母官,也许在朝廷大员眼里,区区知县算不得什么,可实际上作为“百里侯”,管着一方地,在老百姓眼里是高不可攀的角色。

    尤其是如今大明大兴商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机会,一些精明的商人一年的收获就足以让人眼红不已。崔宏毅也爱钱,可是他有他的底线,他捞钱的对象从来不会向普通老百姓下手,因为他知道这些苦哈哈的日子原本就不怎么样,而且从这些人身上捞钱不仅缺德,还容易出事,再说就算刮地三尺又能捞得多少好处呢?

    崔宏毅捞钱的对象一直就是那些商人和新兴的工厂,对于利益丰厚的这些人,从他们身上占点便宜是很正常的事。何况崔宏毅也不会狮子大开口,更不会平白无辜的敲诈,要知道他可是进士出身,作为读书人是有底线的。

    利用掺股,拿暗份子,或者其他方式,崔宏毅捞钱捞的有滋有味,另外崔宏毅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作为官员他在捞钱的同时会给这些人提供些便利和特权,这样一来就成了两拍及合的结果,他拿钱拿得理所当然,而送钱的人也高兴,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假如时间长了,或者又没有唐纬之前的事,说不定在福州知府任上做久了崔宏毅也会陷入这个泥坑。一想到这,崔宏毅就觉得后背发凉,暗怕不已。

    回到府中,崔宏毅在两个亲随的陪同下进了书房,等到了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