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直到现在朱怡成还没考虑好究竟以谁来接替邬思道军机大臣的职务,虽说他对此事考虑了许久,可依旧还未最终确定。

    看着面前的王樊,朱怡成心中微微一动,当即问道:“学院建成后,邬先生就将担任祭酒一职,至于军机处那边的差事就交了,此事你可知晓?”

    王樊心中一颤,他没想到朱怡成会问他这事,不过皇帝问话作为臣子的又不能不答,当即硬着头皮道:“此事臣已听说了。”

    朱怡成微微点头,叹道:“这些年邬先生陪在朕身边出谋划策,可谓是劳苦功高,原本朕是想让邬先生替朕多分些担子,这样一来朕也能轻松一些。奈何邬先生的脾气你也清楚,向来闲云野鹤惯了,再加上他腿脚不便,受不得俗事。这不,邬先生几次向朕推辞,朕都没有答应,这一回学院祭酒一事还是朕硬塞给他的,要不然他连这个祭酒都不想当,只愿辞官归去,从而留恋乡野之间。”

    朱怡成对邬思道的看重王樊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其实不仅是他,整个朝堂上谁不清楚邬思道是朱怡成的心腹重臣?如果不是邬思道的性格使然,也就是朱怡成说的那样不热衷于权利的话,恐怕如今军机处第一大臣的位置早就落在他的头上了。

    这一次邬思道退出军机,从而去担任一个所谓的学院祭酒,这足以看出邬思道的选择。同样,在这个消息传出后,整个朝廷表面平静,但暗流涌动,但凡有点资格的人都暗中使着劲,以期望自己能够挤进军机成为替代邬思道的人选。

    其中,最有资格也是地位最高的当然是工部尚书蒋瑾了,原本蒋瑾就是下任军机的热门人选,而现在邬思道一退,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蒋瑾都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

    王樊作为军机大臣之一,当然非常清楚这事,不过王樊和其他人不同,一来他不是文官出身,二来也并非武将,虽然他官居高位,执掌着户部,可真要轮起来,王樊这个军机大臣和户部尚书来的极为侥幸。

    这主要是因为当初朱怡成初任监国,立足未稳之时为了拉拢宁波商界,所挑选出来的人罢了。而且之后,由于王樊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再加上大明对商业的支持和需求,这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地位。

    所以说,在整个军机处中,王樊的地位是最低的。他比不上作为首席军机的廖焕之,更无法同董大山和王东相比,至于邬思道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五大军机中,王樊的地位一直是垫底的。

    平日里,王樊也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凡事都以大明和朱怡成的角度出发,议事也往往就事论事,只要牵涉到钱财方面,王樊从不以个人喜好和厌恶角度出发,至于其他从来没有不多掺合,所以从这点来讲王樊的确是个聪明人。

    听着朱怡成的感慨,王樊心中暗暗叫苦,果然不出所料,接下来朱怡成笑呵呵地对他道:“邬先生这一走,军机那边就多了空缺,不知王爱卿有无合适人员举荐?”

    让自己举荐军机大臣人选,王樊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他好生生地在军机处里做自己的事,平日里就当个小透明,可现在朱怡成一下子把这个事直接甩到他的身行,这让他如何作答?

    “怎么?王爱卿难道无人可荐?还是有什么顾虑不成?今日你我君臣私下议事,并无外人,爱卿有什么要说的但说无妨。”

    “这……。”王樊叫苦不迭,皇爷啊皇爷,你可是给了为臣一个大难题啊!

    可是皇帝已经话说的这份上了,作为臣子的王樊不回答是不可能的。王樊当即回道:“回皇爷的话,臣哪里有什么顾虑,臣只是觉得此事为臣子的并不合适讲,还当皇爷乾纲独断才是……。”

    说到这,王樊偷偷看了一眼朱怡成,见朱怡成神色不动,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不过既然皇爷问起,臣自然要为皇爷分忧。”

    “这就对了嘛。”朱怡成笑着鼓励道:“朕说了,但说无妨。”

    王樊定定神,开口道:“工部尚书蒋瑾蒋大人这些年功劳不小,而且做事稳妥,又是朝廷重臣……。”边说,王樊边留意朱怡成的表情,当见到朱怡成并没露出首肯的表情后,他心中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其实对于蒋瑾是否能够接替邬思道为军机,朝中议论颇多,虽然许多人都认为他入军机是十拿九稳的事,但是王樊虽在军机中排名最后,可对于朱怡成的脾气却比许多人更了解。

    在他看来,以朱怡成的性格,如果要蒋瑾如军机的话恐怕早就做安排了,毕竟邬思道离开军机的日子已没多少天了,在这种情况下朱怡成依旧不宣布接替人选,那么肯定是另有想法。

    从这点来讲,王樊更清楚的认识到蒋瑾没戏。不过无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可皇帝问他这种话,无论如何也要先举荐蒋瑾,虽说是私下问话,可谁能保证未来这问话的内容不会被传出去?一旦被蒋瑾知道自己第一个就没推荐他,得罪了蒋瑾这可不是件好事。

    而现在,王樊已经确信无疑蒋瑾不是朱怡成选择的人选,而且朱怡成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蒋瑾。这时候,王樊话锋一转,又道:“所以依臣看来,蒋大人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其他合适的人倒还有几个。”

    朱怡成微微一笑,也不追问,继续静静地等着王樊往下说。

    接着,王樊提起了几个人选,不得不说王樊所提的人选倒也合适,和朱怡成之前考虑的差不多,其中不仅有远在琉球的何显祖,顺天府尹孙嘉淦,或是主持新明移民的汪景祺,要说能力和资格来讲,这些人都不差,可惜的是他们暂时都抽不出身来,一旦任命其中任何一人为军机大臣,他们手上的差事又谁来接呢?

 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选人

    “还有呢?”朱怡成心中暗骂一句,这王樊看起来忠厚,谁想也是个滑头,尽挑些这些人来糊弄自己,难道他就看不出王樊在想什么么?

    当感受到朱怡成两道锐利的目光向自己扫来时,王樊心中更是发苦,原本他想就这样随便说几个人糊弄过去算了,可谁想朱怡成硬逼着自己要答案。对于这位皇爷,王樊知道一旦真惹恼了他可没好果子吃的。

    所以,王樊最终暗暗一咬牙,得罪其他人总比得罪皇帝来得好,再说事到如今自己不拿点干货出来也不可能了,当即开口道:“此外,还有一人臣觉得倒是合适人选。”

    “何人?”

    “左都御使史贻直。”

    “史贻直?”朱怡成听到这个名字倒是一愣,一直以来他倒从来没有想到过史贻直。

    说起史贻直,此人倒不简单,他是康熙三十九年,也就是十九岁那年中的进士,中了进士后曾为太子詹事,当然这个太子詹事可不是后来的太子现在的建兴皇帝,而是之前老二废太子的属官。

    之后因为史贻直年轻气盛性格耿直,得罪了太子,史贻直丢了这个职务,被调往江南为官。谁想到前脚来到江南,后脚就遇上了江南起义,先是被袁奇部俘虏,差一点儿就给砍了脑袋祭旗,后来袁奇攻击杭州兵败,史贻直好不容易趁乱逃了出来,原本打算去宁波那边避一避,可谁想到一头撞进了兵转宁波的朱怡成的碗里,义军拿下宁波后他莫名其妙又当了一次俘虏。

    也算因祸得福吧,由于史贻直进士出身,再加上他又精通典章,做了一段俘虏后就被朱怡成看中,当时求贤若渴的朱怡成以监国之位亲自出马,费了不少力气才说服了史贻直,从而使其转投大明。

    从满清的官就这样成了大明的官,最初史贻直在刑部任职,随后又因为朱怡成调整各部职能,为加强监督就把他调至都察院,几年下来,史贻直已成了都察院的左都御使,这个官职可不低,要以品级来讲同六部部堂相等,如果要讲独立性,只为皇帝负责的左都御使更不是部堂可比的。

    都察院有两位大佬,一个就是史贻直,而另外一个就是邬思道。直到现在,邬思道还兼着右都御使的职务,足以看得出史贻直在朝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史贻直不仅能力强,做事还有极强的原则性,这些年都察院的工作在他管理之下可以说卓有成效。

    王樊一提到史贻直,朱怡成顿时就动了心。仔细琢磨着,觉得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因为当时他设置军机处的时候就注重了各方面的平衡,如今军机处陆军、海军各一人,这两人代表着军队方面的声音,吸取了之前大明灭亡的教训,朱怡成绝对不允许文官一手遮天的政治再出现在如今大明的政坛上。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儒者往往之取前四字,却主动忽略了后面四个字,这也是之前大明到末期后导致文官集团掌握政治,玩弄权术,从而使得兵事衰败而亡国的主要原因。

    至于文官方面,要治政是必须的,所以军机处同样也有廖焕之和邬思道两个文臣,其中廖焕之还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同样也是考虑到文官的地位和影响力。

    以文抑武,出发点没错,但需要一个限度,却不能过,这就是朱怡成如此安排的原因。而王樊作为军机处的第五人,表面上代表着文官集团,但他的出身却又是商人,这也是朱怡成为了提高商人地位,或者说推进资产阶级在大明开始萌芽的一种手段。

    这样一来,整个军机处可以说划分为三股不同的代表,相互依存,又相互钳制。在之后,朱怡成或许还会逐步扩大军机处的人员熟练,从而把代表其他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一点点吸收进来,从而组成一个既能为自己控制,又能形成相互竞争和促进的有活力的中枢机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当邬思道交了军机处的差事后,朱怡成所考虑的接替人选只能从文官集团中进行选择,而且这个人绝对不能和廖焕之有太深的关系。

    之所以蒋瑾无法成为军机大臣,除了其他一些原因外,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廖焕之作为首席军机在军机处拥有压倒其他军机联手的力量时,这个军机处就彻底失去了朱怡成设立军机的初衷,这也是他绝对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而史贻直这个人选细想之下的确是比较合适的,首先他的职位没有任何问题,作为左都御使品级直入军机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其次就算他入军机,依旧可以继续担任左都御使的职务,就和邬思道类同。

    更重要的是,史贻直这人的性格和能力让朱怡成放心,也不担心他压不住他人,或者和廖焕之同流合污,所以王樊一提起他后,朱怡成眼前顿时一亮,越想越觉得这是个极合适的人选。

    不过朱怡成并没有表态,甚至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依旧只是淡淡地点点头,随后又逼着王樊又想了几个人选。

    这可苦了王樊了,不过既然开了头,再多说几个也就说吧,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王樊也豁出去了,当即绞尽脑汁又说了几个人选。

    这些人选合适还是不合适,王樊就管不着了,反正有朱怡成来决定,他只是提建议罢了。等听完后,朱怡成这才终于放过了他,转而询问起关于新明的情况来。

    听到朱怡成问起新明的事,王樊一颗终于落地,这时候他只觉得背后凉津津的,原来刚才一番对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