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赖。再加上新明的入手,更让大明百姓有了一个新的选择,朕不怕说句自夸的话,新明在手,足可保我大明三百年江山无忧!”
说到这,朱怡成的脸上满是自豪,这些话他也是第一次在邬思道面前吐露,邬思道凝神倾听,默默点头。
“皇爷,难道您不想把新明作为皇子封地么?”邬思道开口问道。
实际上,在之前邬思道就提出过把新明作为封地给予皇子,作为饱读诗书,更深知历史的他,邬思道很清楚前明灭亡的问题所在,其中就有着各地藩王的原因。
既然新明已在手中,大明完全可以把新明作为以后皇子的封藩,这样一来就能解决封藩问题,同时也可以让这些皇子远渡重洋以避免未来造成皇位之争。不过这个建议朱怡成不置可否,并没同意,今天邬思道忍不住又提了出来。
朱怡成摇摇头,笑道:“之前定爵之时,朕就已经立下了规矩,皇室也不例外。之后朕的皇子,除继承大统者外,一律按规矩来办,这天下以后只有不变的大明,而没有铁打的王爷,朕的子孙未来要靠他们自己,朕能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皇室的头衔,至于其他的,朕一律都不会留,朕可不想以后这些子孙和他们的先辈一样成为只懂得吃喝玩乐的废物一般,这也算是朕的一点坚持吧。”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
朱怡成这番话让邬思道若有所思,邬思道此人从性格来讲和靖难时期朱棣的谋士姚广孝极为类似,要论能力丝毫不差,而且都精于谋算,更有一双看透世情的双眼。
两人同样热衷于扶持明君,立志创下一番功业,使其所学能得其用从而青史留名。但同样又偏偏对世俗的权利不怎么看重,在他们看来,所享受的只不过是让自己抱负一得施展的机会和平台罢了,而不是为了追求权利为最终目的。
也正是这点,当年朱怡成要封邬思道高官时被对方拒绝,就连军机大臣这个职位也是朱怡成强塞给他的。军机处五大臣中,邬思道虽然深得朱怡成信任,从地位来看仅次于首席军机廖焕之,但他的实际官职却是最低的。
要知道这些年,仅仅朝廷的俸禄和朱怡成的赏赐,就能让邬思道过上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但实际上邬思道的日子过的很普通,除了最早朱怡成赐给他的两个美女陪伴外,住着当初赏给他的宅子里,平日生活饮食也很是简单,更没有奢侈挥霍的爱好,金钱对他来说似乎没什么太多用处,手里那些钱除帮助一些贫困士子和乡友,或者买书之外就没什么去处了,这样的简单生活在整个大明官场上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如此,朱怡成和邬思道之间既是君臣又是朋友,双方私下说话也随意许多。朱怡成刚才所说的那番话邬思道觉得是真心话,以他看来,朱怡成的确是准备用这种方式来彻底解决前明皇族的问题。
手中的棋子终于落下,朱怡成凝神看着落子的位子心中暗暗一喜,邬思道的落子已早在自己的算计之中,朱怡成当即含笑提子应下,只见邬思道神色平静,又从棋盒中捻出一子来。
“皇爷如此考虑是为万世之业,看来是臣多虑了。”邬思道点点头道:“不过皇爷,您如此安排,对于皇家威严却有所损呀。”
朱怡成哈哈一笑,摇头道:“皇家威严?难道连邬先生你这样何等潇洒之人也信这个?想当年太祖以布衣起,先横扫天下,后驱蒙古于塞外,终得神州为帝。就连太祖这样的人物也从不避讳其出身,说起我大明皇室,只不过是叫花子、和尚出身的后人而已,圣人不是说过这天下有德者居之么?所谓威严之说,只要我大明强大,皇家自然有其威严在,如大明衰败不堪,就算九五之尊在其位又有如何威严呢?”
邬思道哑然失笑,点头道:“皇爷深得帝王精髓,看来是臣着相了。”
“先生并非着相,而是先生故意以此提醒朕罢了。”
“皇爷英明,臣这些小算计逃不过皇爷的慧眼。”
两人对视一笑,继续下棋。
邬思道考虑片刻,又应了一子,落子后道:“如今康熙突然莫名身死,清廷如今由太子胤禩即位,年号建兴,虽说表面上清廷新皇即位未有什么波澜,但实际上暗流涌动,不知皇爷对此如何打算。”
“一动不如一静。”朱怡成目光看着棋盘,手中继续落子,而口中说道:“河南和江北那边的进攻可以继续,其他方向朕觉得暂缓一下更为妥当。”
“皇爷此举是针对隆科多吧?”
朱怡成点点头:“正是!隆科多手中握有满清近半数精兵,而且此人自当年南下作战来一直在外征战,虽比不上康熙早年的几位名将,但也算是一员良将。更重要的是,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更是胤禩的臂膀,锦衣卫来报,康熙之死一事可谓疑端重重,并非寻常,清廷内对此非议者也甚多,胤禩之所以能够安然登基,佟国维出力不小,换句话来讲,也可以说正是有隆科多的兵在手才压下了诸多反对者。”
“皇爷此举大有深意,看来皇爷是打算坐看一出好戏了?”邬思道明白朱怡成的想法,顿时笑了起来。
康熙的具体死因因为胤禩封锁严密,锦衣卫并没有查出,不过胤禩登基之前的一系列举动是瞒不过锦衣卫的。所以从这点来看,虽说建兴朝已立,可私下依旧暗流涌动,清廷隐藏着极大隐患。
现在大明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盯着隆科多和江北两个方向进攻,一来可以打击和消弱支持胤禩的主要力量,二来也能让这两部清军无法脱身,此外更重要的就是打通南北了。
牵制住清廷新皇的主要力量,就能给反对派创造机会,只要清廷内部一乱,那么必然会无法彻底掌握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就能用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时间平定天下。
对于此举,朱怡成有七八分的把握,当然这些把握是建立在信息和情报上的。就算最终胤禩把反对派全部镇压下去,这样应对对大明来讲也没什么坏处,至少大明的主要进攻方向依旧没变,所调整的只不过是细节而已。
“高进、赵弘灿、贝和诺那边?”
“无妨,让他们再折腾些时日。”朱怡成胸有成竹道:“高进不是庸人,只可惜跟错人,他看得很清楚,中原已无任何机会,如想立足只有进云贵。至于赵弘灿、贝和诺还有一个无权无势的阿灵阿,前两人貌合神离,各有打算。至于后者虽有心整合却又无能为力。实际上,云、贵、桂三省早已成军阀之态,逼迫的太紧反而不好,倒不如让他们各自为战,如能打得大乱反而省了些我大明的力气,等时机到了再出手一举收拾也不迟。”
邬思道默默点了点头,这个看法他是赞同的。邬思道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更不会说什么拯救百姓于水火的话,作为一个政治家更注重的只是利益和结果,至于手段在必要时候无其不可所用。
再者,如今这三省并非大明的地盘,既然不是大明管辖,那些百姓怎么能算是大明的百姓呢?当然了,如果百姓们逃出三省来到大明这,大明当然双手欢迎。而朱怡成这样做,虽然对于三省百姓有些残酷,可对于大明的整体利益和未来而言却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当年的朱怡成还是一个容易冲动,思想单纯的毛头小子,而现在的朱怡成已经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皇帝了。作为一个皇帝,妇人之仁是要不得的,虽然在历史上那些仁君都被文人所大赞特赞,可真正的有为之君那一个不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
作为皇帝,除了手段外,心硬似铁是必须的,如果无法做到这点,那这个皇帝就是不合格。该决定的时候决定,该下手的时候下手,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
看着朱怡成坚毅的面孔,邬思道心中不免得有些感慨。毕竟,朱怡成的成长几乎是在他看在眼里的,而现在的朱怡成仅仅坐在那边就有着一种帝王的气势,所给人带来无形的压力。
“皇爷今日的棋力大涨,这局布局高深,臣甘拜下风。”邬思道捻着棋子长考了许久,叹了口气,把手中的棋子掷下认输。
好不容易终于赢得一局,见邬思道当场认输,朱怡成满面笑容心中无比得意。
第五百二十六章 谣言
琉球王国,一转眼何显祖来到这里就近两年了,可谓时光如梭,往事如烟。
不过,相比在大明当一个礼部侍郎,在琉球的何显祖的日子反而比在大明更舒服些,虽然远离朝堂,但何显祖的官衔依旧还在,而且因为他在琉球干的不错,朱怡成还特意给了他一个尚书加衔。
除此之外,作为大明派至琉球的大员,何显祖几乎等于太上皇的地位,他不仅是在琉球级别最高的大明官员,更重要的是他还是琉球王尚敬的老师,国王的太傅。
同时,何显祖还有部分指挥驻军的权利,从这点来讲,何显祖几乎同二战后在日本的麦克阿瑟差不多了,可以想象他在这里的地位和威风。再者,作为进士出身,又能在清廷混到一方大员的何显祖不仅诗词出众,至于琴棋书画之类更是看家本领,能言善辩,再加上他的身份,简直是如鱼得水,逍遥异常。
不过,虽然日子过的舒服,何显祖还是很清楚大明交给他的任务。小国王才仅仅四岁,勉强也算是启蒙的时候,经常入宫教导小国王,幼年就失去父亲的尚敬逐渐就把风度翩翩的何显祖当成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再加上太后那边又得力配合,对于何显祖没有丝毫架子,礼遇有加,久而久之,何显祖差不多和小国王的父亲角色类似。
当然了,在民间甚至有传,说太后早就和何显祖哪个啥了,不过这些谣言刚起就被琉球朝廷给强压了下去,至于这事真假谁都不知道,不过何显祖拥有随意出入王宫的权利是显而易见的。
在琉球国的官员和平民眼里,何显祖的形象还是不错的,毕竟他来到这不是为了欺压琉球,而是作为大明帮助琉球而来。就算是在琉球的大明驻军,平日里和琉球人打交道也规规矩矩,买卖公平,甚至有时候还在何显祖的授意下给予琉球百姓一些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何显祖,包括对于大明的感官来讲,在琉球一方都很不错,再加上这些年大明日渐越强,尤其是北击天津卫,夺回北京城的战术成功后,明眼人都已经瞧出大明取得天下已是势在必然。
但话又说回来,有对大明亲近,希望能够同大明一体的人,同样也有对大明有所反感,拒绝改变的人。事物都有着两面性,只要社会和人的存在,就一定有这种情况发生。
就像现在,在琉球首府的一处,几个人团坐着正在商议,其中为首者不是别人,正是琉球王国的重臣王叔尚乙,其余两人一位是国相金正元另一位是琉球国的大儒程顺则。78中文首发 https:// https://
说起王叔尚乙,此人是之前国王的兄弟,年龄并不大,今年也只有二十多岁而已。他在朝中的地位不低,可以说仅次于金正元和议政大夫郑思齐,再加上他又有王族的身份,可谓举足轻重。
只可惜,尚乙是庶出,前国王病死后只能由尚敬继位,如果尚乙出身好些的话,说不定就能替代仅是娃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