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当听说匪徒已经逃离陈家镇,顺江而下不知踪影的时候,县太爷心里才稍安。不过他还是向府衙汇报了此事,但说词却改变了一下,把陈清仁等口中的匪徒说成了杭州之战后的流寇,把被杀的衙役讲成了县中指挥和流寇大战所亡,他县太爷最终带人打退了流寇,保住了桐庐。

    很快,府里派人下来核实,因为朱怡成早就做好了应对策略,再加上县里的“配合”当然查不出什么来。最终陈家镇的灭门案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了结了。而陈天安那边也有当地去了一份信,细细在其中说明了经过。

    陈家镇的事算是结束了,陈家的产业自然有陈天安派人过来接收。至于被朱怡成弄走的金银财物和粮食等等自然是找不回来了,除了早就分给镇中镇民的外,其余的全部被分成几批运到了背靠山。

    半个月后,当尘埃落定的消息从桐庐、陈家镇两地传来,背靠山的朱怡成总算彻底放了心。接下来他就有时间细细谋划,也获得了来到这个时代后难得的安稳。

    “没想到袁奇这老小子还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居然还活着。”

    因为有了陈清仁和毛义康这两个内鬼,对外的信息还是传到了朱怡成的耳朵里。他一直以为杭州大战之后袁奇已经兵败身亡了,但没想到袁奇居然没死,而且还带着近万人一直和张云翼周旋着,虽然张云翼不断在围剿袁奇残部,可因为袁奇指挥飘突不定,再加上兵力不足无法形成完整包围圈,一直没办法彻底剿灭。

    想到袁奇,朱怡成同时也想到了周忠良、高进、王友三等人,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是不是还活着。短短两个多月来经历了这么多事,如今的朱怡成已不再是刚来到这个时代的中二少年了,残酷而严峻的现实让朱怡成的心智飞快的成熟起来,他现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已不再是当初那么肤浅。

    从心里来讲,朱怡成是恨不得让袁奇这些人早死早好,可仔细想,如果不是袁奇的出现,自己也许早就被拉到刑场受那千刀万剐了。再者,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朱怡成的身份给他也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造反到底。除非他有能耐逃到海外去,可去海外有这么简单?海路险要,海外生存又是个问题,如今这个形势处处艰难,朱怡成这条路是根本走不通的。

    窝在背靠山只是权宜之计,藏的再好也总有会被现的一日。所以朱怡成必须早做打算,袁奇的残部未被消灭之前,这正是朱怡成暗中壮大自己保全自身的大好机会。

    现在的朱怡成是希望袁奇能长命百岁,祈祷老天爷最好他一辈子都不被官府给剿灭。他在其他地方闹的越厉害,也就越能吸引住官府的注意力。但这种想法虽好,却也不现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袁奇的本事再大也无法支持太久。

    丘吉尔说过一句名言,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朱怡成现在对这句话表示百分之百的赞同,在他看来袁奇必须要存在,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帮袁奇一把,让他折腾的越欢越好。

    不过凭着自己手里三百多号人,跳出来去帮袁奇是不可能的。这些人马别说打一仗了,就连攻一个小县城都难。何况,对于手下这些人的素质朱怡成并瞧不上,别看这些人都是号称义军的精锐,但说白了也就是些比较能砍能杀的泥腿子罢了。他们和真正的军人相比差得远的,人多时候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碰到硬骨头那只有溃败的结果。

    把自己关在屋里,朱怡成绞尽脑汁写了许多东西,凡是在脑海里对自己有用的,能想得起来的全给记了下来。虽然许多东西都只是片鳞半爪,更有些前后不搭,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好好学。尤其是那生物、化学、物理……对了,还有政治……。”放下写的酸的手,用惯电脑的手拿毛笔写字真心吃力,纸上的字写的和蚯蚓似的扭扭曲曲还大小不一,如果不是自己的话恐怕别人看着就和天书似的。

    书到用时放恨少,朱怡成不由得如此感慨道。可惜天上不可能掉台电脑下来,再给他条网线连上百度搜索一番。绞尽脑汁这才写了这么多东西,也算是朱怡成搜肠刮肚能想起来的所有了。

    粮食不愁,陈家的粮除分出去的外足够他们吃上两年的了,再加上搜罗到的金银财物更不是少数。眼下,重要的就是练兵,朱怡成要把这些乌合之众练成真正的士兵,练兵当然要有练法,对于这时代的练兵之法朱怡成当然不知道,不过他手上有大杀器,那就是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军训,依靠军训的方式练一练这些兵,应该没什么问题。

    除了练兵外就是装备的问题,虽然朱怡成的人有装备大刀长矛这些武器,但因为是败兵,武器并无法做到人手俱全。何况上好盔甲什么的更没有,稍好一些的也就是田文勇等人身上的皮甲了,这种装备弄弄老百姓还马马虎虎,要正式对上官军是远远不行的。

    另外,弓箭这种远程武器更没有,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弱点。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战场上最为有威胁的力量,同样也是杀伤力最大的手段。

    朱怡成的眼光可比这时代的人强多了,他清楚冷兵器最终是要淘汰的,热兵器的出现马上就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在百年后成为标准。所以朱怡成除了练好兵,第二件事就是要解决装备问题,或者说想办法搞热兵器以替代冷兵器,靠这两条腿来走路,才有真正的希望。

    可惜的是,虽然想的蛮好,但真要做起来却不容易。做好周全计划的朱怡成很快就把田文勇等人找来,准备推行练兵之策,对于朱怡成要练兵,田文勇等人当然表示支持,可当正式实施按军训的练兵方法时,无奈的现实却给了朱怡成一记闷棍。

 第五十五章 苦恼的变化

    朱怡成高估了这些人的素质,或者说高估了这些人的文化程度。

    清代,识字率极低,文化都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从整个清帝国的人口来讲,识字率仅仅1o,而且这是清中期的调查结果,现在是康熙四十七年,人们识字率更低,就算在文人辈出的江浙一带,普通老百姓中文盲更是比比皆是。

    就算像是王东这种当过狱丁的人,也只能说认识几个大字罢了。至于其他人,99的都是泥腿子出身,字认得他们,他们可不认得一个字。

    连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谈那些基本常识了。让这些人拿着家伙干仗都有一股子勇气,可要让他们按照要求派兵布阵可就实在为难。许多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站个列队嘻嘻哈哈折腾个半天还是扭扭曲曲,这副鸟样看得朱怡成跳脚直骂娘西匹。

    “左脚!左脚啊!你……还有你……你!娘西匹!不要东张西望,说的就是你!叫你抬左脚你抬右脚干嘛?”

    被点到的人个个露出一副迷惘的表情,不明白的看着自己的脚,再左右瞧瞧人家抬的是那个,有的人连忙换了个脚上去,而也有人明明是对的却又把错脚换了过去,队伍里乱哄哄的一片。

    “停!”朱怡成气的火冒三丈,一个左右都没分清楚,这还怎么练下去?他直接叫出一个人来问:“你告诉我,那个是左,那个是右?”

    这人先抬起左手看看,接着又抬起右手,摊着双手一副摸不清头脑的样子,朱怡成恨不能一脚把他踢沟里去。

    一个上午近两个时辰,全白搭了,简直就是做无用功么。瞧着眼前这一幕,几个队长也是脸面无光,不过老大也不用说老二,其实这些队长里大多同样左右不分。

    “解散……休息!”

    肚子里一包气的朱怡成喊道,听到这声命令这些汉子如释重负般飞快地朝树荫下跑去,这度和整齐程度比他们列队强得多了,直瞧的朱怡成火气又上来了。

    “你们几个,过来商量一下。”招呼着几个队长,朱怡成必须尽快拿出办法来,要不然练兵就是个空。

    田文勇等面色难看的围着朱怡成坐下,当朱怡成问他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左右的时候,他们几个也个个说不出话来。

    “都哑巴了?昨天和你们讲练兵的时候你们不是个个拍胸脯保证没问题的么?现在练了一上午连左右还没弄清楚,这个兵怎么练?”

    “我说洪爷,练兵就练兵吧,还分什么左右?我觉得这也没用啊!有这点功夫倒不如多举几个石锁打熬力气。”

    “对呀!这样搞还不如练点刀法呢,上阵靠的就是手里的刀,这花架子有什么用?”

    一个队长忍不住说道,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赞同,当即你一句我一句的讲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练兵不就是练人么?当兵的靠的是个人武勇和力气,只要敢杀敢拼这不就是好兵?朱怡成搞的这些花花架子有个屁用?谁会上了战场还排着队走?这不是傻子么?

    当然了,对于朱怡成的身份他们还是比较敬重的,而且陈家镇一战再到现在靠背山的休整,朱怡成把他们这些残兵败将拉到这里有地方住有不愁的粮食吃,这可以说是他们加入义军以来最为舒心的一段日子了。也是因为如此,朱怡成在他们中说话还是有点份量的。

    听着这些话,朱怡成的脸是越听越黑,瞧着他的脸沉的几乎要拧出水来一般,董大山连忙咳嗽了一声,说道:“洪爷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家好,各位不懂就不要胡说八道,好好听洪爷安排就是。”

    朱怡成把董大山从陈天寿手里救出来,现在的董大山已成了他的铁杆,甚至比田文勇还要尊敬朱怡成,在他看来朱怡成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人家不仅是监国,更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他们这些泥腿子能懂里面的奥妙?

    田文勇同样也喝斥了几句,诸人这才停下了讨论的话头。可问题还是没解决啊!大家大眼瞪小眼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都在想些什么。

    让这些人出主意,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个屁。朱怡成憋着骂娘西匹的火只能宣布散会,不过散会之前他宣布了一条,让大家回去多琢磨琢磨,或者问问手下兄弟们,只要谁能拿出可行的好办法来,他朱怡成一定重重有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实在不假。当天晚上田文勇就带着王东找了过来,告诉朱怡成一个喜讯——办法有了。

    原来,这办法还是王东琢磨了一夜琢磨出来的,别瞧王东一副憨厚的样子,平日里也愣头塄脑的,不过这家伙肚子里的小九九可不少。当得知朱怡成为了左右之分苦恼,甚至拿出重赏找解决办法的时候,王东就细细琢磨了起来。还别说,这一琢磨就给他琢磨出了一招。

    把计献了上去,朱怡成一听当时大喜过望,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当即就重赏了王东,拿到银子后,把这小子乐得眉开眼笑,就连田文勇,朱怡成也好好夸奖了一番。

    等到第二日的军训开始,这天参加军训练兵的汉子们和昨日不同了,站成一排的人全部左脚穿鞋右脚光脚,至喊的口令也从左右左换成了鞋脚鞋。这种直观性的方式虽然还没有让所有人搞明白左右的区分,但已经能让大家按照口令做出一些简单的反应了。

    耳边听着队长大嗓门的口令,眼中看着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