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记得,怎么了?”穆忠明有些奇怪道。

    白晓鸣道:“之前朝廷查抄敌产,拍卖了大量店铺,如今北京城中商贾云集,尤其是浙商、粤商等千里而来,北京繁华日胜一日。其他的不说,仅以布匹来讲,如今北京城里就有十几家大商的布店布庄开业,无论是绫罗绸缎还是江南最新的棉布等等,可以称得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此外,各大商的的布类不仅齐全,而且售价也不高,有些好布甚至比几年前还便宜几分,如此令北京城中百姓受了不少好处,这可是我大明的仁政啊!”

    穆忠明笑了起来,现在的北京城在经历过刚刚收复后的萧条后已经开始了大发展。随着大明南边的各商人甚至大商行的进入,市面上已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就如同白晓鸣所说的布匹吧,现在大明在南边不少商人已自建工厂,无论丝绸还是普通的布,无论制造手段还是成本远远不是以前能比的,尤其是皇家研究所所制造出来的那些机器更是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再加上染料的进步,同时又使得印染业蓬勃兴旺。

    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当然也会反应到成品的价格上。所以,现在大明的许多产品,包括布匹在内,质量和品种都比以前好了许多,但价格却下降了三成,从而使得在北京甚至北京周边的北方大受欢迎。

    想到这,穆忠明脑海中突然一闪,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这时候就听得白晓鸣继续说道:“之前卑职同大人说过,这包掌柜的荣盛昌就是一个布店,但他所售卖的布只是普通的布,根本不能同我大明从南方而来的那些布相比。同样的价格,新布不仅比他的布更好更漂亮还能多扯三成布,这样一来,这荣盛昌如何会有买卖?这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又不是傻瓜,谁会去买他的布呢?”

    “他就没去想办法进点新布?”

    “大人问的极是啊!”白晓鸣道:“关键就在此,要是换了别人,见这买卖如此下去早就急上火了,可这包掌柜非但一点都不急,反而悠闲的很。之前也有一家南方商人找过包掌柜,毕竟他的店面位置还不错,打算入股同他合作,一方提供布匹,另一方在北京经营,这听起来不是什么坏事,但这包掌柜居然没同意,您说奇不奇怪?”

    “也许是他打算卖了店,关了张呢?”穆忠明想了想问。

    “这不可能!”白晓鸣道:“就我刚才说的要合作那商人之事,对方也曾提出要买他的店铺,价钱出的不低,但包掌柜也未答应。”

    “那他就没自己另想办法找货源?”

    白晓鸣摇头道:“没有,丝毫没有!这已经一个来月了,荣盛昌几乎日日没进项,就连里面的伙计都闲出病来了,可这包掌柜却依旧丝毫不急的样子。这天下有这么做买卖的?能有这样的掌柜的?这打死卑职也不信啊!”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线

    锦衣卫的效率极高,当穆忠明确信荣盛昌有问题后立即加派了人手进行调查,白晓鸣自然也在其中,毕竟荣盛昌的情况是他首先发现的,而且对于荣盛昌也是最熟悉的人。

    几日之后,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摆在了孙嘉淦面前,另外同时在场的还有驻扎北京城的新军将领张昭。

    孙嘉淦看完了这份报告,眉头紧锁,然后一言不发递给了张昭。

    作为顺天府尹,孙嘉淦可以说是如今大明在北京城的民政首官,自孙嘉淦抵达北京后,耗费了不少精力才使得北京重新运转起来,现在刚刚见到好景象,就冒出了荣盛昌的事来。

    “穆千户你打算如何处置?”孙嘉淦想了下后直接问道,锦衣卫的报告非常详细,何况锦衣卫的能力孙嘉淦也清楚的很,所以他并没有问这事是否真假。其实,穆忠明作为锦衣千户完全可以直接处置这事,但他特意来拜访自己,而且还把张昭请了过来,应该是另有打算。

    果然不出所料,穆忠明笑了笑道:“此事发生在北京城中,锦衣卫通报孙大人是份内的事,至于处置,这还要看孙大人和张将军的意思。”

    说完,他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昭,此时张昭已看完了报告内的内容。

    “穆千户,这里没外人,有什么话直说就是。”张昭直接回道。

    “好!”穆忠明正色道:“此事处置真说起来也容易的很,现已证明这荣盛昌同清廷有很深的瓜葛,更同南边的十三皇子胤祥有着密切关系,最简单办法就是直接封了荣盛昌,随后捉拿包掌柜等一应人员,严刑拷打问出是否在城内另有同伙,在掏出他同胤祥之间的具体联系内容……。”

    穆忠明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看看孙嘉淦和张昭道:“这样做最为便利,但如此所为必然打草惊蛇,如城中不仅有荣盛昌一家,必然会惊走他人。此外,这还是小事,关键在于我明军接下来的计划,之前南京传来消息,让我锦衣卫等配合新军做好情报准备,如在下猜测不错的话,我军应该很快就有行动?如此,在下倒是觉得可暂时留着荣盛昌,一来可以借荣盛昌这条线继续往下挖,看看这城还藏着那些魑魅魍魉,二来如有必要也可以用荣盛昌之手为我大明做些事。”

    孙嘉淦转瞬就明白了过来,点头道:“穆千户的意思是放长线钓大鱼,然后再借荣盛昌之手浑水摸鱼?”

    “孙大人一言中的!在下就是这个意思。”穆忠明笑道,接着把目光望向了张昭:“不过,此事牵涉到军事,还需张将军来决断,如张将军觉得如此安排不妥的话,那我锦衣卫也可立即抓人。”

    “张将军,您看呢?”孙嘉淦倒无所谓,他是民政官,虽说这事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但如今荣盛昌已被查清,无论是马上抓还是放长线钓大鱼,对于孙嘉淦来讲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这件事还是需要新军那边来决断,张昭作为新军驻北京城的高级军官,他才是最后的决定者。

    张昭想了想道:“此事甚大,我需立即报林将军知晓。”

    “这是自然。”无论是孙嘉淦还是穆忠明对此没任何异议。

    现在,北方的最高军事长官是林建章,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两地,甚至包括古北口的部队全部是由林建章来统帅。

    在北京城稳定秩序,结束军管后,林建章的主力就撤出了北京城,驻兵丰台。

    丰台,原本就是之前清廷驻军所在,明军拿下北京城时,丰台的清军主力不是在同明军交战中损失惨重,就是随着清廷西逃。所以,当明军到达丰台后,丰台大营的设施一应俱全,并无多少损失,在稳定北京城后,考虑到城内并不适合部队驻扎,所以林建章就直接把部队主力拉到了丰台,在北京城内只留下了一个团的兵力,由张昭负责。

    作为新军的主要将领,张昭当然知道新军内部已接到了军机处的命令。在打下北京城后,考虑到北京周边未稳,再加上古北口的清军问题和临近冬季,所以新军休整了一些时日。

    现在,已是春季,随着古北口的清军投降,明军已牢牢占据着北京、天津甚至包括古北口一线的地盘,而且这几月中一应军用物资一直都在准备之中,而明军也在不断调动部队准备发动北攻。

    如果不出意外,至多一个月,新军就将对清军动手。但究竟是打谁,明军内部还是有所分歧。有的认为直接由北京城向南攻,沿保定府、顺德府一线直取开封府,一口气打到黄河。还有的认为由天津南下,攻沧州、德州、济南,然后先拿下山东半岛。

    其实在去年刚拿下北京城不久,王东、林建章、庄岩三人就讨论过,当时有三个目标,一是保定,二是沧州,三是古北口。但后来因为古北口的变化,使得明军最终招降了董象纬,所以说古北口如今已经入明军手中,剩下来的就是另外两个目标了。

    无论从哪里打,打哪里,对于明军来讲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打穿南北线,使其南北连成一片。但是,这两个方向都是硬骨头,前者十三阿哥和原直隶清军就在保定府以南驻扎,而且这条线打的是中原,中原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军在顺德和开封两处兵力可不少。

    至于山东那边,十四阿哥和江北大营已经合流,一旦明军攻击山东,江北大营必然会北上,岳钟琪乃当世名将,他担任江北提督后,江北清军在他手中训练有素,军械精良,而且兵力雄厚。

    所以说,这两个地方都不好打。明军虽然强大,可新军的人数并不多,加上还需分别驻扎天津、北京各地数州县,能够抽调出来的兵力也不过二万新军而已,再加上这两月从南方补充的其他陆军兵力,至多也就三万多人。

    这三万多人,如是硬碰硬,就算正面打垮清军五万主力也不在话下,但战争并非如此,在天津卫和北京城下吃了苦头的清军也不是傻瓜,明知道明军火器强大,难道还会用原来的战术面对面地摆阵么?

    再者,虽说北方相比南方天气干燥,雨水较少,但要知道现在可是春季,接下来就是夏季到来。春夏两季本就是多雨季节,这对于善使火器的明军来讲不是什么好事。

    新军虽说训练有素,可一旦在大雨中进行战斗,其战斗力要大打折扣,再者新军又是稳定北方的主要力量,无论如何都不能有太多折损,一旦新军遭到重创,那么不仅无法打通南北,更会使得才拿下仅仅半年的北京城陷入困境。

    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北方战区最高指挥官的林建章一直都在迟疑,对于他最终选择的目标也未确定。而在南方,朱怡成也在耐心等着他的决定,无论攻击哪个方向,南北将同一时间开始行动,以南北同击,一口气打通南北线。

    “大帅,张昭张将军来了。”正当林建章对此为难之时,张昭来到了丰台大营。

    林建章听闻张昭来了也不在意,只是让亲兵喊他进来。

    一见林建章,张昭上前毕恭毕敬地行军礼,林建章回了一礼,然后让他坐下,并叫人给张昭上茶。

    “你小子在北京城不好好享福怎么跑我大营来了?说吧,什么事。”林建章笑呵呵地问道。

    张昭是他的心腹爱将,张昭原本就在新军中出类拔萃,之后担任先锋,无论在天津卫初战还是后来在北京城下的表现,都让林建章满意的很。收复北京城后论功行赏,张昭也终于以战功挤身当了将军,在安排北京留守人员的时候,为犒劳张昭,林建章特意把他留在了北京城。

    “回大帅,末将前来是有要事。”张昭正色回道。

    林建章微微一愣,挥手让屋里的亲兵出去,等亲兵离开后,张昭从怀中取出锦衣卫的那份调查报告递上,随后讲述了穆忠明对于荣盛昌的调查结果和建议。

    边听着张昭的讲述,同时仔细看着手里报告,等张昭说完后,林建章问:“这个穆忠明是不是就是协助我军攻入天津卫的锦衣卫军官?”

    “大帅好记性!”张昭赞了句道:“正是此人,由于天津卫之战穆忠明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是北京锦衣千户。”

    林建章点点头,对于穆忠明他还是了解的,在天津卫和北京城时都见过几面,虽然这人是满人出身,不过现在这个穆忠明已比一般的明人更忠于大明,而且做事能力很强,无论搞情报还是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