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也没有任何牵制,而现在的局势也马上就要到了他作出最终选择的地步,这个选择究竟如何将决定他赵弘灿或者说他赵家一脉的未来。

    正如他和郭永所说的那样,一旦行差一步,等待自己的就是灰飞烟灭,赵弘灿不能不谨慎从事。

    直到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赵弘灿用了晚餐,回到书房中拿起本书就着烛光看着,一更天敲过,赵弘灿把书放下,起身走出了书房,没有人陪同,更没拿灯笼的他身影很快隐入了黑暗之中。

 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城新貌

    北海道,新城。

    仅仅一年时间,新城的模样就已经大变,之前的一片荒地,如今已是一座不小的城池,城中的居民也从最初的驻守明军增加到了现在一万多人的规模,其中明军人数三千左右,再加上后勤民壮和来往的商人、普通百姓等等,已同内地的一个小县城差不多了。

    除去新城的建筑外,还有新城的港口。虽着大明在此建立基地,港口也渐渐繁华,这里虽然不像日本本岛那样人口密集,但北海道也有北海道的优势,除了这边有着天然渔港外,北海道还有着不少野生动物的存在,无论是那些马鹿或者熊,皮毛丝毫不亚于辽东,再加上特产的天盐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都吸引了大明商人的目光。

    另外,大明对于北海道的本地人,也就是阿伊努人采取了恩威并重的政策,相比之前的日本人,阿伊努人对于大明人极有好感,而且在最初建城的时候,王东就征用了不少阿伊努人,虽然说是征用,但大明也是给了粮食和酬劳的,这更让阿伊努人亲近大明。

    何况,朱怡成在意图染指北海道时就特意关照过采取如何针对阿伊努人的措施,从历史上来看,日本征服北海道完全采取的是灭绝政策,企图用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拿下这片土地。

    但是,无论是日本幕府还是松前藩都没有料的是,阿伊努人虽然生产力低下,却对于日本的征服始终不肯屈服,自十七世纪以来,直到后世近代,虽然阿伊努人大部被消灭,人口急剧减少,但从未真正灭绝。

    后世二十一世纪时,北海道依旧还有二万多阿伊努人的存在,由此可见,日本采取的征服政策前后耗费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依旧未使阿伊努人所屈服,最终不得不承认阿伊努人在北海道的原住民地位,采取怀柔政策才把北海道归于日本国土。

    大明想要掌握北海道的控制权,阿伊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所以收复为己所用,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在大明针对阿伊努人逐渐展开后,当地的阿伊努人对于大明也逐渐放松了警惕,再加上大明不仅给了阿伊努人一些好处,还适当地让阿伊努人参与北海道的开发,从中获取些利益。

    除此之外,大明也开始在北海道推广汉字和中原文化,阿伊努人作为一个原始部落的存在,只拥有简单的初级文化,而汉文化又是最能包罗万象和融合民族的文化,只要这样下去,不出五十年,这些阿伊努人就能逐渐融入汉文化中,从而成为大明的子民。

    新城建好后,这里的商业也逐渐繁华起来,再加上北海道的开发顺利,也使得新城一跃就超过了松前藩的福山城。

    之后,新城的人口不断增长,为了怀柔和教化阿伊努人,大明还在新城派遣了不少官员,这些官员中有的还是饱读诗书中了科举的进士,当然不是谁都愿意背井离乡来到遥远而又苦寒的北海道任职的,但大明朝廷对此特意实施了政策,只要能主动到北海道任职一任,等回到本土后,吏部自然会酌情升迁,正是因为这个政策的存在,这才解决了北海道官员的问题。

    另外,朱怡成已让廖焕之同吏部对这项政策进行完善,在未来之时,这项政策会成为大明的一个规定。当然,这种前往边远地区“扶贫干部”政策朱怡成自然是从后世学来的,不过在大明只有海外领土才适用这种政策而已。

    新城的兴起,不仅吸引了大明本土,也引来了不少日本商人和贵族。他们的前来,对于大明来讲并无坏处,而且这些人同样可以起到促进北海道发展和当地农商的目的。

    当然了,无论是谁,只要踏上北海道的领土,这必然就要按着大明的规矩来办。大明的法律才是这片领土真正的法律,别说那些武士、浪人之类,就连松前藩藩主到了新城都要规规矩矩,如违反大明法律,驻扎在新城的驻军可不是吃素的。

    就像最初那样,几个武士和浪人跨着刀跑到北海道来发财,在新城附近居然抢劫了几户为大明做事的阿伊努人家庭,还拔刀伤了人。这一下顿时给捅出了大漏子,接到报告的明军瞬间出动,很快就抓到了这些武士和浪人。

    对方起初还要反抗,几声枪响后,精通某某流的武士老爷的刀哪里有子弹的速度快?当即就被打翻了在地,随后一个都没跑全部被抓进牢里,后来按其罪明正典刑,该杀的杀,该关的关,并贴出告示广而言之。

    几回下来,大明的威信彻底树了起来,日本人也不是傻瓜,再说日本人个性被就崇拜强者,之后再到北海道的日本人全都规规矩矩,而且这事更让松前藩的家主心服口服,再加上松前藩如今已受大明所封,同样拥有大明的官职,一来为了表示忠心,二来也是为了给子弟一个前途,松前藩家主不仅征求大明同意后在新城给自己建了一座宅子,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包括嫡子继承人都送到了新城来。

    其中,松前矩广最疼爱的六子松前邦广,也就是当初打算拜王东为义父而改名为王邦广的那位小子就在其中,王邦广虽说是六子,但实际上他是嫡子继承人,如今在新城拜知县汤恩赐为师。

    汤恩赐江南人士,前年的三甲进士,他来北海道任职主要是看重新出台的政策,汤恩赐虽然文章不错,人品也不差,但做官却很一般,所以中进士后在地方蹉跎了两年都因为政绩平平而未有升迁。

    就这样,他主动报名来到北海道,只要在北海道干上几年,等回去后高的不说,一个六品官是稳稳的。何况北海道这里政务简单,再加上驻军的原因,他这个父母官除了安抚地方外,主要的工作就是交化,这也正好是汤恩赐的特长。

    “老师,文章我写好了,还请老师您过目。”王邦广的汉语很一般,说话中口音更重,但对于师长的态度却是无可挑剔,在汤恩赐名下,王邦广恭敬异常,平日里更是持弟子之礼丝毫不敢怠慢。

    说起来最初汤恩赐是不打算收这个弟子的,因为在汤恩赐看来小小的倭国之民根本没这个资格。不过,王邦广的地位特殊,他作为松前矩广的嫡子继承人以后是要接任松前藩的。

    再加上松前藩现在已受了朝廷之封,松前矩广已有守备之职,从这点来讲自然和普通日本人有所区别。此外,大明也考虑拉拢松前藩,汤恩赐身为新城知县有教化地方之责,所以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个弟子。

    放下手中的茶杯,汤恩赐接过文章细细看着,看了几眼,他的眼角不由自主地微微跳动起来。

    王邦广的字写的还马马虎虎,而且文章字迹清晰,写的一丝不苟,但其中的内容就不怎么样了。日本人爱好汉学的不少,可说要真正懂得汉学精髓的却没几个,也许幕府和天皇那边一些大人物还算上,但松前藩只不过是一个小藩,说白了如今的松前藩充其量就是个地方豪强土财主,没有什么底蕴,就连藩主松前矩广最多也就只能看懂些字而已,自然他王邦广的文章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是普通学生,恐怕汤恩赐早就黑着脸臭骂一顿了,不过对于王邦广这个好学的学生,而且一直又如此待自己如亲父一般尊敬的弟子,汤恩赐还是按捺下了心头的怒火。

    “这里的典故用错了,还有这,如何能这样写?你应该如此才是……。”汤恩赐手指着几处说道,王邦广睁大着眼睛看着,脑袋点的如小鸡啄米似的。

    “让老师费心了,学生实在是感激不尽……。”听完后,王邦广还五体投地跪下,冲着汤恩赐伏身道谢。

    汤恩赐叹了口气,从边上取过一本书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几天你好好看这本书,把这书读通,读透,然后再写一次。”

    王邦广连连道谢,正要再说什么的时候,有人急急来报,说是国内有舰队到,让汤恩赐尽快去一趟港口。

    汤恩赐顿时站起身来,让王邦广回去继续细读书籍,然后准备更衣去港口。

    而这时候,王邦广迟疑地询问能否跟随老师一起去港口开开眼界,汤恩赐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当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王邦广顿时兴奋不已,帮着汤恩赐换上官衣,然后一行人出了衙门后朝着码头那边而去。

    等他们到了码头,舰队已渐渐靠岸了。这一次来的是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其中不仅有海军的战列舰五艘,还有三艘大型补给舰,另外随着这支舰队一起到来的还有七艘大型商船,十五艘巨大的舰只让王邦广看的是心旷神怡,更心中升起对大明的无限羡慕和向往。

 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来了

    挂着旗舰的最大那艘战舰首先靠岸,汤恩赐同新城驻军校尉庞泯连忙迎了上去,只见身着戎装的潘梦园正带着几个亲军走下船来。

    “潘将军!怎么是您?”庞泯和潘梦园可是老相识了,当初王东在北海道设置新城时他们就认识,不过潘梦园那时候是大明驻琉球的最高指挥官,新城设置后不久潘梦园就回了琉球。

    “呵呵,是不是很意外?”潘梦园大笑着说道:“蒙皇爷和王帅重用,琉球那边的差事我已交了,此次朝廷让我率舰队东行。”

    “如此,实在是恭喜潘将军了!”庞泯脸上露出羡慕之极的表情,朝廷派舰队东行,他之前已经得到了消息,这次东行主要是探路北美,这是朱怡成确定的一件大事。

    为了谁来指挥这支舰队,海军内部许多人都有过猜测,有的猜可能是张鲣,也有的说王东会亲自领军,但谁都没猜到居然会是选了潘梦园。不过回头想想,潘梦园倒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无论是王东还是张鲣,他们的职位太高,而且离开大明时间太长更会影响到海军的指挥和稳定,至于让别人去,由于这是远洋探索,大海茫茫谁都不清楚会遭遇什么,必须要有一个精通航海又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

    潘梦园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潘梦园此人早年出身福建水师,又是张鲣的副将,这些年又担任大明驻琉球的最高指挥官,无论是在海军中的资历还是经验,甚至包括地方治理方面都有着不俗表现,让他出任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潘将军,下官新城知县汤恩赐。”

    “汤大人,久仰久仰,此次我舰队在新城休整,还请汤大人多多费心才是。”潘梦园很是客气道。

    “潘大人说的哪里话,为皇爷和朝廷办事,本官自然尽心竭力,前些时候下官已收到朝中公文,新城已做好了一应准备,潘大人尽管放心就是。”汤恩赐含着笑客气地回答道。

    接着,庞泯和汤恩赐向潘梦园介绍了一下后面的众人,其中大多都是新来新城任职的各官,虽说新城是海外之城,但各级官员配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