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只顺手牵羊回来的盐水鸭再加上一葫芦的酒,他和黄履庄是吃的眉开眼笑。

    谁能想得到,当年两个只能在偏僻的龙泉寺里度日的穷措大居然会有今天?聊到此处,两人都对大明,对朱怡成无限感激,如不是朱怡成这位圣天子在,如何会有他们今日?

    “对了贤弟,匆匆一别大半年,之前听说贤弟要接家人来京,不知如今?”喝了口酒,黄履庄猛然想起一件事问道。

    “说到此事,哎……。”曾逸书摇头叹了口气。

    “怎么?难道出什么事了?”

    “这倒不曾,只是家中老父故土难离,死活不愿意离乡来京。”

    “这……。”黄履庄听到是此原因不免得也叹了口气,这倒也是,老人家有老人家的想法,故土在这些老人心中份量尤其重,轻易不会离开。

    不过,曾逸书家在湖南,而湖南如今依旧是清廷控制区,所以为了曾逸书着想,黄履庄还是劝了几句,让他尽量想办法把家人尽快接出来,万一到时候打起来,战火无情。

    “此事兄长放心,我已经家书回去让二弟三弟尽快把家人接过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听老父的话了。何况……皇爷已决定尽快平定湖北,一旦湖北战役结束,接下来就是湖南了,这故土虽好,但毕竟还未归于我大明,等战火过后老父如愿意再回去也不迟呀。”

    “是这样的道理!”

    “对了!”曾逸书说完自家事,就开口问道:“兄长的家人现在如何?”

    “我哪里来什么家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小父母双亡,除了表兄弟外再无任何家人了。之前不久我已去信让兄弟来京,不过只有表弟一家过来了,表兄一家依旧留在老家。”

    “怪不得……。”曾逸书自言自语道,同时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

    “来来来,兄长,兄弟我祝兄长进爵,并为我大明贺!”

    “前者罢了,为我大明贺是理所当然,来来,贤弟我们干一杯!”

    两人碰杯后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曾逸书突然一笑,直接问道:“兄长,我瞧你一直单身一人,难道就不打算成亲了?”

    “成亲?”黄履庄笑着摇摇头道:“早些年倒还有些想法,可岁月蹉跎,如今早过而立之年,当年我的情况贤弟也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会有人肯嫁我?如今虽说小有成就,可今受皇爷重托,不仅要主持研究所工作,而且还有许多重要事日日操劳,又少回京城,更没有这些时间去考虑这些事呀。”

    “我说兄长,你如今也算是五品官,又受圣眷,现在还封了爵。再说,这男子汉在乎什么年龄大小?别说你过而立不久,就算不惑之年又如何?只要兄长有意,这说亲之事就包在小弟身上,如何?”曾逸书其实早就有此意了,他一直和黄履庄交好,不仅佩服他的学问,更对他的人品极为赞赏,何况现在黄履庄无论官位还是爵位已早在他之上,而且朱怡成又对他如此看重,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更重要的是,黄履庄不贪却又有进财之道,别的不说,仅仅他手上的专利每月就能给他带来数千银元的收益,而且这个收益还在不断增加。这样的一个好姻缘,曾逸书如何会放过?何况他说这番话也有自己的心思在内。

    原本,黄履庄是打算拒绝的,工科狗嘛,情商低于智商很正常,再说他对于这也没太大兴趣,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打动了他,再加上曾逸书也不是外人,自己兄弟难道会害了自己?黄履庄考虑之后总算答应了下来。

    见黄履庄答应,曾逸书大喜,随后就告诉他自己有个妹妹年方二九还未出嫁,贤淑秀丽,正是黄履庄的良配,就连生辰八字他都已经带来了,而且早就请人算过两人八字极其相合,长兄为父,他做主就把这妹妹许配给黄履庄。

    黄履庄此时有些微醉,在曾逸书一番劝说下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喜得曾逸书是眉开眼笑,这样一来不仅两人是好友,而且还成了亲家,这将来两家相互进退,可谓难得的好事。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没钱了

    转眼几日过去,在祭祀完孝陵和太庙后,朱怡成一连召开了几次会议,会议的内容不仅有各战区的布置,同时还有财政方面的安排。

    拿下北京和天津卫后,从整体战局来看大明已占了明显优势,而且这几日各地都有好消息,随着打下北京城的消息传遍神州,清廷对各地的统治已有不稳之态,明清交战区域,清军步步后退,而那些州县抵抗力量也越来越弱,甚至有些清廷地方官员为了自保甚至主动联系明军,要求反正。

    在湖北战场,正如朱怡成预料的那样,隆科多的清军开始收缩兵力向西北撤退,主动拉开了同明军的接触。明军趁此机会直接侵入湖北,短时间内就占了二州九县,一切顺利的话,接下来拿下湖北大部已不成问题。

    至于在北京附近,好几个县也主动向北京的明军投诚,倒是省了明军不少力气。不过在有些地区清军也未坐以待毙,尤其是直隶南部和山东和江北,清军在不断调集重兵意图反扑。

    但不管怎么说,整体上明军优势已经确定,而且按照大明的未来布局,清廷劣势已无法扭转。可现在最关键的不是战局,而是财政,随着明军在战场上高歌猛进,这财政方面有些入不敷出了。

    “需这么多?”朱怡成看着王樊折子上的数字,有些吃惊问道。

    王樊神色凝重点点头,说道:“皇爷,现在财政吃紧的很,户部虽已想尽一切办法尽力周转,但数额缺口过大,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朱怡成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短短半年时间,这财政支出就超出了他的想象。如今全国财政收入虽说不断增加,从前年的六千万收入暴增到了一亿一千万,几乎翻了个倍。但是其支出也是居高不下,不断上涨。

    其他的不说,仅是这次北方战役,大明动用了全部新军和大部海军,再加上一应物资和民夫支出等等,这一仗就花掉了三千二百万元。

    如果是普通部队,开支当然不会这么大,可要知道打天津卫和北京城的主力是新军,新军作为全火器精锐,这打起仗来花钱几乎如同流水一般。

    后世有句话,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新军的火炮、子弹等等,哪个不是用银子造出来的?虽说现在的新军同后世的装备还差得很远,可是这些东西的造价在目前也不便宜,更何况新军打仗靠的是火力,只有铺天盖地的持续火力才能保证新军无敌可挡的攻击力。

    这一发发炮弹和子弹,打出去就是打的银子。再加上海军新舰的制造,也都是用无数银子堆起来的。更不用说新军这支部队的耗费了,从无至有,朝廷前前后后不知花了多少钱下去,这才有这样的一支部队。

    除去这笔开销,还有江西、湖北战场的开支。另外,打下的地盘需要治理,新纳入管理的老百姓也需要安抚和吃饭,所以朝廷收入虽高,但这一笔笔开销使得户部根本积攒不下什么钱来,王樊这个户部大管家每日里都为此愁得不行。

    至于有人说大明不是发行债券么?没错,大明的确有发行债券,而且这两年中大明发行的债券一直都在进行,但不要忘记这些债券可是要还的。

    一开始,大明债券基本是短期债券为主,以三个月、半年和一年各为期限,到期赎回。从去年开始,户部同皇家银行联合发行了三年至五年的长期债券,如今按照总债券发售金额来看,大明债券应付已高达二亿出头,这笔巨款已是大明现在年财政收入的近倍了,每月付出债券的支出已快接近六百万,这样的支出把王樊压得气都快透不过来了。

    朱怡成也没想到如今支出会这样巨大,仔细看完折子后沉思片刻,许久都未说话。

    继续发行债券,从目前大明的信誉来讲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赤字过大对于财政会有极大隐患。从目前来看,户部应付债券和收入勉强还能维持,一旦超过了界限,那么户部就会出大问题。

    国家信誉是国家的基础保障,如果在债券方面导致国家财政崩溃,那么蒸蒸日上的大明就会面临极大危机。这也是王樊今日反对朱怡成继续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在王樊的角度来看,一口气吃不了胖子,现在局势大好,是应该稍缓一下的时候了,只要给他一年或者大半年的时间,户部就能回过气来。

    但这样做,对于朱怡成来讲却是无法接受的。眼下局势对于大明正是极好机会,如果不能趁此机会打通南北,彻底把清廷的统治基础打垮的话,那么未来就要耗费更多精力和时间。

    “有些开支可想办法压缩,但断然不能停。”朱怡成最终下了决心说道:“朕知道你难,户部也难,可这天下哪里有不难就能做成的事?如今局势你也清楚,湖北入手后,湖南一地必须拿下,不仅是湖南,还有广西,赵弘灿盘据广西已久,需早日解决。何况北京入手后,接下来江北更有大战,只要打下江北,南北联通,这大局就彻底定了,清廷再也无翻身机会。”

    “皇爷,这些臣心里都清楚。”王樊嘴中苦涩异常,虽然他明白朱怡成的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而且他作为军机大臣之一,对于朝廷的总体部署也是很了解的,可是有些话他又不能不说。

    “可是皇爷,如今各处开支实在是太大,就算有债券发售,但这也是只丁吃卯粮的权宜之计,如果再这样下去,一旦户部无钱支出,这可是要出大乱子的!臣恳请皇爷无论如何多给臣些时间,只要缓过气来就行呀!”

    看着面前一脸愁容的王樊,朱怡成心中虽想答应他,可是话到嘴边却变了。

    “王爱卿不必如此,朕可是知道你的本事的,而且现在财政还未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这样吧,一应支出还请户部多多费心,此外各地海关和市舶司那边你去催促一下,让他们尽快解款已作应急,兵部方面你同军机处各位再商讨商讨,看看有些支出是否可以压缩一二,如今正是光复神州的大好机会,只要熬过这些日子,等天下平定,你王樊当居首功!”

    说完之后,朱怡成示意王樊可以退下了,王樊抬头看看朱怡成,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行礼后告退。

    见着王樊离开,朱怡成不由得松了口气,刚才他真担心王樊会撂挑子不干请辞,现在户部的压力的确极大,王樊主管户部真是不容易,如果换一个人,恐怕早就被如此巨大的压力给逼疯了。

    揉了揉有些发涨的额头,朱怡成心中同样焦虑,虽然王樊最终以这种方式支持了朱怡成,但关键问题没有解决,这财政缺口依旧庞大,这使得朱怡成极为不安。

    “去!把张冉给朕找来!”喝了口参茶,朱怡成吩咐下去,不一会儿锦衣卫指挥使张冉来了。

    “臣,锦衣卫指挥使张冉见过皇爷……。”

    “起来吧。”

    “谢皇爷。”

    看了眼张冉,朱怡成直接询问锦衣卫是否接到北京那边报过来的消息,尤其是对北京城里满清王公贵族和各官员府邸搜查的情况。

    户部财政入不敷出,朱怡成直接打起了查抄收益的主意,北京城作为之前清廷都城,居住在北京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