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朝中投靠自己的官员,八阿哥一向是比较宽厚的,齐世武作为六部尚书之一,他的投靠八阿哥当然不会拒绝。但因为齐世武原是太子的人,八阿哥接纳他的也只不过是顺手而为,并未把他当作心腹。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齐世武也算勉强攀上了八阿哥关系,假如一直如此,经过一段时间耐心经营,那么他也许就能真正拜入八阿哥的门下。可偏偏前些天齐世武胆大妄为,居然私下购入了数万两的大明债券,这事一出,八阿哥当即就同齐世武划清界限,任凭他连着求见都见都不见。
大明债券一事,最初是从江北开始的,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逐渐蔓延到了各地,就连京城也有不少人在私下交易。
这个事,当然不可能是大张旗鼓的,购入债券全是私下交易,隐秘性极强。但不知道是谁泄露了风声,前些时候这事突然就被康熙得知了,得知此事后的康熙是雷霆大怒,在朝堂上直接发了火。
八阿哥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康熙面容扭曲,大发雷霆的那副样子。不过说起来康熙发火也是正常的,作为反叛势力的南明,居然把债券卖到了大清地盘上,甚至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发售。更令康熙发怒的是,购买者不仅有民间的商家,更多的居然是朝廷官员,这些官员大小不一,有地方官,有京官,所购数额少的有几千两,多的甚至数十万两,如此行径简直是在打康熙的脸。
江南半壁沦丧,漕运断绝,中原和四川大战正烈,清廷税赋锐减。在这种情况下,连康熙自己都削减了宫中用度,力图把每一两银子用在实处。再者,户部的欠银依旧高达近千万两,这些钱到现在还没收回,两者相加,清廷的财政已异常困难,以马齐私下同康熙所汇报,如明年依旧无法平定河南和四川两地的话,那么朝廷财政就入不敷出了。
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有朝中官员和民间商人大肆私下购买大明的债券,使得大量白银流入南方,这如何不让康熙愤怒异常?
一来,这明显就是资敌行为,二者,这更给清廷的财政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康熙都未能放松户部追讨欠款一事,可那些口口声声说没钱还的官员们居然有这么多银子买大明债券,这不仅是吃里扒外,更是欺君之君,康熙如何不恼?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
康熙当即下旨严查此事,很快就查出在京和地方的十几位官员还有七八个商人参与了购买大明债券之事。对于核查无误者,康熙二话不说,无论官职大小全部捉拿归案,同时派出大员抄家问罪。
其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五人,最有名的就属鄂善了,鄂善作为八旗都统地位显贵,而且算起来还是康熙的外甥,就连他也参与了私下买卖大明债券以牟利,被康熙捉拿下狱后直接抄家,不仅削去所有官职和爵位,弄不好还要因为此事去菜市口走一遭。
和鄂善一样,齐世武同样参与了私下交易大明债券一事,而且他的胃口比鄂善还大。实际上,他们倒不是为了背叛大清,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在其中牟利而已,毕竟这些大明债券转手获利极高,短时间内转个手就能获利二成甚至更多,在他们看来这世界上还有那个买卖如何划算的?
可惜的是,发财的梦刚做没多久就东窗事发了,随着鄂善入狱,齐世武是吓得胆战心惊,手中还未放出去的大明债券简直像是催命符一般,就在今日,康熙直接处决了参与大明债券交易的几个商人,这血淋淋的脑袋已挂到了城墙口,没有办法的齐世武只能求助于八阿哥,只希望八阿哥能拉自己一把。
这种情况下,八阿哥哪里会沾手?他躲都来不及呢。何况,外人不知道,他八阿哥难道还会不知道自己的事?实际上,八阿哥的门下也有人参与了这事,虽然数额不大,可一旦被爆出去就是了不得的大事。
这几日,八阿哥正忙着收拾手尾,尽量撇清和这事的关系。至于齐世武,不要说八阿哥不帮他,眼下不顺手踩一脚就算好的人,谁让他是贤王呢,在八阿哥眼里,齐世武已是一个死人,这种死人还有什么值得利用的价值?
八阿哥所料一点都没错,当天夜里就传来消息,齐世武被抓了。
“皇上……。”
乾清宫,康熙看着伏在地上的三人,这三人分别是马齐、张廷玉和鄂尔泰,其中马齐和张廷玉是上书房大臣,鄂尔泰是一等侍卫,算得上是康熙身边的人。
“说!”康熙神色平静,但声音透着骨子的冰冷。
“齐世武的家奴才已带人抄了,不过没找到他私藏的伪明债券,奴才窃以为,这些东西都被齐世武暗中处理了……。”
“处理了?”
“是,极大可能是……被烧了……。”鄂尔泰战战兢兢地回道。
“烧了?”
鄂尔泰道:“奴才特意找人问过,齐世武家的一个仆人说,他在前日夜里见齐世武在书房内烧了一晚上的纸,如奴才所料不差的话,烧的应该就是那些债券。”
“哦,大概有多少可知道么?”康熙依旧平静地问。
“这个……准确的数字奴才也不知,不过初步估算约有十万两左右……。”
“哈哈哈!”猛然间,康熙气极大笑:“十万两!好!好一个奴才啊!真是有魄力,有胆略,十万白白花的银子一把火全烧了,好!好!好!”
嘴上说的好,可实际上康熙咬牙切齿,拳头捏的紧紧的,此时此刻,康熙心头就如同有团怒火在燃烧着。
谁都不敢搭康熙的话,三人都清楚如今的康熙已到了狂怒的边缘,假如齐世武抄家抄出这十万两的大明债券的话,或许康熙还不会暴怒到这种程度,但是这些东西居然被齐世武一把火给烧了,这让康熙更是愤怒之极。
齐世武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被查抄出来,以他的地位分辨一二,也许还能留得性命,但这样一把火烧了,这性质完全不同,在康熙心里,如今的齐世武已是个死人了。
“真是个好官啊!”这句话康熙曾经当面表扬过齐世武,如今同样的一句话用不一样的口气说出,却令人心中发寒。
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
齐世武的愚蠢不仅断绝了自己的生路,更把那些康熙本没想要他们命的人推向了深渊,虽然康熙还未直接说出杀人的话,但他交代马齐从重处置的话语中分明就是透露着这层意思。
马齐胆战心惊,大明债券一案现在牵涉越来越广,牵连到的官员也越来越多,看着康熙依旧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如果再这么下去如何是好?一旦认真地查,彻底的查,那必然会引起朝中人人自危,要知道朝中官员各派系中一向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重要的是马齐还发现这债券一事隐隐约约还指向了几个阿哥,这事是绝对不能让康熙知道的。
“奴才尊旨!”马齐虽然心惊,但是嘴上却不打丝毫折扣回道,紧接着又道:“另还有一事,这两日查抄倒是有了些收获。”
“哦,有多少?”听到这个,康熙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追问。
马齐从怀中取出个折子递了过去:“回皇上,这是各家查抄的清单,还请皇上过目……。”
康熙接过细细看了起来,清单里琳琅满目,各式各样都有,除了现银这些之外,其余物品后面都写着折银数量等等。这些细节他也不去多看,直接翻到了最后,当看见最后的数额居然有二百七十多万两时,康熙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好!”康熙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对马齐道:“尽快把这些全部纳入户部,哼!这些该死的奴才!居然贪了如此多的银两,该杀!都该杀!”
“皇上英明!”
三人同时叩首喊道,等康熙摆摆手让他们起身后,马齐这才道:“皇上,伪明债券案据奴才等盘查现已差不多了,除去一些地方官员,奴才为保证地方安定需另行处置外,京中涉案各人均已捉拿,接下来奴才定会严厉审讯,以确保无误。不过皇上,眼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户部欠银一事,以目前情况,奴才觉得正是重启清理欠银的大好时机。”
康熙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康熙心里非常明白马齐说这些的用意,他哪里会不知道马齐是用这种方式来劝说自己适可而止。大明债券查到这程度已差不多了,如果再深挖下去天晓得会查出些什么。再说了,康熙心里也清楚,一旦深查,弄不好就会查到自己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身上去,如果到那时候,康熙作为君王的脸面何在?
此外,马齐考虑的也是,这火烧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正是清理户部欠银的好机会。这此大明债券问题,也不能说参与的人都是背叛大清的叛徒,说白了这些家伙是被钱给迷住眼了,碰了不应该碰的东西。可恰恰因为这事,许多人宁愿欠着户部的银子不还,却在为自己牟取暴利,这更让康熙愤怒不止,既然这样,康熙觉得马齐说的没错,清理户部的确是好机会,朝廷财政吃紧,如今正好借此机会缓解一二。
“既然如此,马齐,户部这事就交由你去办了。”康熙心中还是对债券一案放不下,不过话语中倒是同意了马齐清理户部的建议。
“奴才尊旨。”马齐连忙道,随后又道:“皇上,户部清理事关重大,奴才手上还得核查债券一案,皇上可否派人协助奴才一同办理,以免得顾此失彼,坏了皇上的大事。”
“你这老货!”康熙忍不住笑骂道:“行了,你倒是说说谁人合适?”
马齐早就想好了,当即就说了一人名字,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四阿哥。马齐提议四阿哥并不出乎意料,毕竟当初在太子主持清理户部的时候就是四阿哥为主要干将,而且效果显著。
如今,再让四阿哥出面,是理所当然的。康熙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当即表示同意,令四阿哥再一次主持户部欠款清理。
说起来,马齐是倾向于八阿哥那边的,当时他被康熙撤职的原因也是因为带头推举八阿哥为太子。可为什么这一次居然直接推荐四阿哥清理户部而不是八阿哥呢?
实际上,马齐对于两个阿哥的品性非常清楚,相比仁厚的八阿哥来讲,刻薄孤僻的四阿哥更合适承担这个工作。不管怎么说,马齐是首席上书房大臣,他可不会因为一些事而让感情来影响到自己的决断。再者,户部清理还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八阿哥出面也不合适,不如就让四阿哥去办。
几句话就交代完了这些事,康熙的心情变得比之前稍好了许多。他看看一直在场,却没说话的张廷玉,问道:“张衡臣,伪明债券一案,你如何看?可有见解?”
张廷玉毕恭毕敬地先行了一礼,道:“臣以为无非八个字‘利欲熏心,目无君父’。”
康熙品着这八字,神色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叹道:“衡臣赤子之心方能看透……。”
马齐在一旁暗暗点头,这张廷玉的确聪明,自己前面绕了一大圈,以劝说康熙不要再追究大明债券一案,转而把目标转移到清理户部欠银方面去。好不容易才使得康熙稍微改变了态度,但依旧未给大明债券案下最终确定。
但谁想到,张廷玉就仅仅以八个字就让康熙明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