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挥挥手,示意让人把这些东西给收走,在一旁服侍的太监战战兢兢地连忙上前,不一会儿就把这些玩意全拿走了。

    “真是一群孝顺的儿子。”康熙冷冰冰地对自己说道,这些阿哥一大早跑来干嘛,康熙心里清楚的很,所谓探病,关心自己是假,真正的用意恐怕是别的吧。

    昨天仗毙了赵德全和几个太监,这些好儿子就坐不住了,巴巴地跑过来打听消息来了。这样也好,让这些阿哥心有余悸,这不是什么坏事。

    这两年中,康熙觉得自己累的很,不仅是身体上的累,更多的是心里的累。国家反叛四起,朝中又不安宁,就连自己的这些儿子为了这个皇位更是勾心斗角,眼下甚至把主意打到他身上来了。

    一向自视为仁君的康熙,实际上对于权利的掌控从来没有放松过半分,皇家无亲情,康熙同样如此。广东之事让他看清楚了许多东西,更使得康熙如今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在他看来,只有自己牢牢抓住皇权,这才是最为根本的。

    赵德全死的冤枉,也可以说不冤枉。其实康熙也明白,赵德全和那几个被仗毙的太监平日里借着身份捞点钱,给几个阿哥或者朝中重臣透露些消息,这或许有之,但是说赵德全私下背叛自己,勾结外臣和皇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康熙就是这么做了,作为皇帝这样做根本不需要理由,弄死几个奴才算得了什么,那怕是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奴才。赵德全的死,是康熙故意放出去的信号,他的目的是要让那些暗中打主意的人知道他这个皇帝依旧是大清的主子!

    除赵德全外,还有被配广西的阿灵阿,这些都是表明康熙的态度,用来警示众人。

    至于广东之事究竟真正原因,康熙不想去查,也没必要去查个究竟,一来这查是查不清楚的,二来一旦真正查了,难保逼得对付狗急跳墙,平白弄出些事来。

    如果是在往日的话,以康熙的脾气早就一查到底了,可如今不同,在反贼四起,朝中本就不稳的情况下,康熙最要紧的还是需要保持稳定,等度过难关后,再慢慢算总帐。

    “河南……河南……。”康熙轻声念着,他现在的希望就是尽快平定河南,等拿下河南,收拾了四川这两省,他才有能力腾出手对付南京的朱怡成。

    而现在,河南的战时一直未能一蹴而就,虽说清军占了上风,但因为王致清的白莲教部由四川出河南,同祝建才一起死死挡住了清军的脚步,使得战局开始胶着起来。

    原本,康熙是想借蒙古铁骑的攻击力以最快度平定河南,一开始的进展正如康熙所想象的,甚至为了这目的他还放纵了蒙古人在河南的抢掠。可现在,随着抵抗的越烈,蒙古铁骑所挥的优势也越少,更要命的是,因为蒙古人在河南抢掠无数,使得河南一地百姓对于清军反感之极,近来朝中更有不少官员上书要求严惩在河南杀良冒功的蒙古人。

    其中,几个汉臣的上书尤为激烈,这些人中还包括陈廷敬和李光地两位重臣,尤其是前者,陈廷敬德高望重,甚至还是康熙的半个老师,对此康熙只能下旨让隆科多约束河南的蒙古铁骑,对于杀良冒功者一律严惩不怠,可实际上暗令隆科多抓紧对河南的进攻,只要扫平祝建才等部,付出再大代价都没问题。

 第三百零三章 南阳朝会

    南阳,古称为宛,自古以来南阳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更是当年光武帝所兴之处,可以说是兵家要地。

    自四川出,入河南后,王致清直接举兵进入南阳。当他占下祝建才故意抛给他的南阳城时,王致清更是志得意满,兴高采烈。

    在他看来,南阳可是一片宝地,占据南阳不仅打通了四川到河南的要地,而且南阳的地势利于屯兵,更重要的是当年光武帝就是从南阳起兵得取天下的,如今他占据南阳,不就代表着拿到了龙兴之地么?

    至于清军在河南和祝建才大战,王致清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祝建才能放自己入河南,而且把南阳这块地盘白白送给他,所存心思无非是要依靠白莲教的力量帮忙祝建才打退清军而且。

    天下没有白得来的好处,作为白莲教的教主,王致清肯定明白这个道理。在拿下四川后,王致清已拥兵百万(当然是虚的),哪里还把几万清军瞧在眼里。在王致清看来,河南的清军根本不是他部队的对手,只要能打开局面,就算被祝建才利用又何防?

    就这样,王致清带着兵马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河南,直接占了南阳。可谁想到,就在他刚刚到了南阳,挥师北上的时候就和南下的清军直接碰上了。面对气势汹汹的清军,王致清也不含糊,直接下令大军作战,两军在鲁山展开大战,起初士气高昂的白莲教打的有声有色,压着人数少于己方的清军步步进攻,但谁想在战斗激烈的情况下,清军的蒙古铁骑突然从西边而出,一举就冲破了白莲教的军阵。

    白莲教的战斗力从实际上来讲并不强,而且他们的组织结构也注定了并非一直真正的军队。相比朱怡成的明军是远远不如,甚至连祝建才的部队也差一些。整支军队基本是以白莲教中骨干再加那些狂热的青壮组成,在打顺风仗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往无前,可一旦遇到挫折,极易全军崩溃。

    蒙古铁骑的确凶狠,冲破王致清的军阵后丝毫不停息,随后就把王致清的前军和中军分割开来,与此同时清军起了反击,白莲教部队锐气已失,再加上形势突变,前军部队很快就此崩溃。王致清见情况不妙立即带着中军和后军拼死抵抗,依靠着人多死死拦住了蒙古铁骑,好不容易才稳住阵脚,最终这一战打了足足两天,双方筋疲力尽后这才各自退去。

    这一战,白莲教损失惨重,就连教中几个元老都在这一战中阵亡。战后,王致清整顿兵马后,看着当初出战前浩浩荡荡的部队而如今十亭已失了六亭,就连身边的老人中也许多人不见了踪影,心痛得王致清当场一口老血喷出。

    此战,给如日中天的白莲教当头一棍,更令王致清企图在河南一举击溃清军的想法彻底破产。

    战损严重的白莲教从鲁山退回,依托南阳地势转攻为守。至于清军方面,在此战中损失也不小,同样兵退汝州。而祝建才却就此获得了喘息机会,占据汝南一带整训兵马。

    这些日子,吃了败仗的王致清一下子老了许多,再也不似当初刚出四川时那意气风的样子。回到南阳后,王致清一方面调集兵力以守南阳,另一方面他也在此战中现了白莲教的弱点,开始对其部进行整顿和训练,以提高其战斗力。

    所以如今,河南在之前大战后暂时出现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清军、祝建才部、王致清部,这三部中清军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但清军却无力一口吞掉其余两部。再加上王致清和祝建才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两部虽各有心思,却对于占有优势的清军却形成了联手姿态。就如历史上的三国,蜀吴联手抗魏一般。

    号称三圣王的王致清坐在他的王府银銮殿上,说是银銮殿,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比较大些的前堂而已,不过被装饰了一下,正中摆着一张雕着五爪金龙的宝座,两旁再弄两个漂亮宫女打扇,下面还有一队身穿金甲金盔模样十足的侍卫,初一看起来还有些意思,但细细瞧来倒又有七分戏台的模样。

    身穿黄袍的王致清头戴冲天冠,脚踏山河靴,而站在下面的是两排文武大臣,其中有张淼和蒙靖两个左右手,还有林娘子这样的教中老人,但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其余几人都是新近提拔上来的,原来的那些元老有的远在四川,有的就是在之前大战中阵亡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个老太监站在一旁扯着尖锐的嗓子喊了一声,这老太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的,七老八十的样子身子骨倒是硬朗,据说这老太监是当年前明时期私阉的。所谓私阉就是未经过正式程序,私下阉割后企图想办法入宫的人,说白了就是没有正式编制,却想通过这方式当太监的人。

    明朝时期,由于太监权势极大,民间混不下去或者想通过此路出人投地的私阉者不在少数,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公公最初也是私阉,只不过他的运气比较好,最终通路子搞到了编制,这才能侥幸入宫,随后又飞黄腾达。

    不过和九千岁相比,这个老太监的运气就不怎么样了,当时年龄还小的他私阉后因为没钱打点一直无法入宫,接着后来天下大乱,闯王入京,紧接着又是满清入关,人人自危之下这老太监好不容易逃回老家,就此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民间阉人。

    这一晃就是六十年,当初的少年如今成了七老八十的老人,谁想在王致清入南阳后,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他居然是阉人,这大半个身子已经埋进棺材中的老太监居然时来运转了,被王致清从民间提拔一举就成了他的内务总管太监。

    虽说年龄大了些,可这没子孙根是的的确确的,而且穿上大太监的衣服,手中再拿把拂尘,再加上那独一无二的尖锐嗓音,往这银銮殿上一站,扯嗓子一喊,还真有些那种意思。

    话音刚落,左护法蒙靖……不对,现在应该叫左丞相了,当即站了出来。先是毕恭毕敬地向宝座上的王致清行了礼,随后禀报起北边清军的动态。

    这些日子,虽然是之前大战比较平静,但这几日北边的清军似乎有些蠢蠢欲动,有迹象南下的样子。

    “孤知道了,随时留意清军动向,加强北部防御。”王致清不咸不淡地点点头,紧接着想了想后问:“东边的汉王那边可有动静?”

    “回殿下,汉王如今在汝南整顿兵马,至于其他却无动静。”

    “左相派人去会知一下汉王吧,一旦清军南下,必然大战将起,让他早做准备也是好的。”

    “臣遵命……。”蒙靖连忙答道。

    蒙靖说完,张淼站了出来,张淼禀报的是川中的情况。岳钟琪奇兵突出后,陕甘绿营自广元入川,一下子就打到了南充,而今遂宁也落入清军之手。现在四川局势不太好,由于清军由中部直入,再进一步就完全切断了川东和川西的连接,看样子接下来清军的目标是成都,一旦清军打下成都,等于白莲教在川中的基业就丢失大半,所以张淼希望王致清尽快拿个主意。

    “臣以为,如今在河南清军势大,倒不如先依托南阳地势进行防守即可,至于我军大部可挥师回川,先解决川中危局,等平定川中后再返河南也不迟。”

    “右相说的轻巧,这河南至川中路途遥远,道路难走,那里如此容易来回的?何况如今北边清军已有异动,当初我大军几十多万兵马都只能勉强在鲁山挡住河南清军,一旦主力撤回川中,这南阳如何能守得?”张淼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崔亮就站了出来,崔亮原本只是白莲教的中层,前任在鲁山一战中阵亡后才被提拔到这个位置上。

    “南阳北有伏牛山、汉水,依山九江而守,以臣看来几万人足以。如川中有变,甚至成都丢失的话,我军就绝了后路,只要四川在手,我就进可攻,退可守,与其在此同清军白白消耗,倒不如先退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