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店中的各人身上悄悄留意着,以避免出现意外,至于在店铺外还有另一个护卫在,这人扮作普通的力夫蹲坐在离店铺不远的地方,以做警示作用。
店里依旧和往日一样热闹,几个老主户和一些路过的食客边吃边聊着,他们聊的话题无非是近日发生的一些事,大明不限制平民言论,当然前提是不能对大明有所损害的言论,如果是当众宣扬清廷的好,以言论攻击大明的话,那么不要说暗藏在各处的锦衣卫了,就连这南京城里的老百姓都会群起而攻之。
随着大明的政权稳固和一系列的政策推行,江南百姓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人,读书人或者农商,都在蒸蒸日上的大明得到了诸多好处,生活在大明治下这日子比在满清时期好了不知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还说大明不如清廷,甚至心怀满清,简直就是味着良心胡说八道。
再者,汪景祺编撰的《清宫密闻录》已传播大江南北,对于清廷的抹黑效果异常显著。在老百姓津津乐道其中内容,商讨着清帝看似正大光明但背地里却干着夺妻、扒灰、凌侄、苟合……等等肮脏的密事时,所有人瞬间变得八卦异常,讨论之余,作为汉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自然而然地开始上升,而对于满清之前的敬畏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只有不屑和轻视。
汪景祺编撰的《清宫密闻录》一炮打响,其效果显著,紧接着汪景祺带着人又捣鼓出了其他几本密闻录,同样大行天下。如今,在北京的康熙心中最恨的人不是朱怡成,也不是祝建才或王致清,而是汪景祺,因为汪景祺直接以笔为刀,生生剥开了清廷皇室最为丑恶的一面,而把这些东西曝之天下,为天下所有人知道,使得清廷从上至下丢尽了脸面,却又拿他毫无办法。
康熙越恨,朱怡成就越欣赏,《清宫密闻录》大行天下后,朱怡成直接破格提拔了汪景祺,把他由代办宣传部直接升为宣传部部长之职,领正三品衔。得了如此赞赏和重视,汪景祺兴奋的是热血沸腾,要知道他一直自负才华却始终不得志,而今终于能有出人投地的一日,这都是朱怡成所给予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汪景祺一向自认为国士,如今心愿得尝,当日以力相报。
之后,汪景祺越发以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这伟大而又有意义的宣传工作中去,在朱怡成的关怀和引导下,汪景祺还建立了两份报纸,这两份报纸一份为《大明日报》另一份为《神州要闻》,前者注重政治,后者偏向商业,汪景祺亲自抄刀,把这两份报纸做的是有声有色,初一刊行就大受欢迎,如今其影响力不仅覆盖了江南、福建三省一地,更通过商道和民间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就连清廷那边也有不少人偷偷找来看这两份报纸。
就像今天,店铺中有几人就在撩着《大明日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这天下地理,同时描述西洋各国风土人情和大航海时代是如何开始的故事。
作为中国人,这天下的中央帝国,天朝为上的观念早就根深蒂固,在宋朝时期,随着宋时航海业的发展,宋朝可以说是和外界接触最为频繁的一个朝代,南宋时的泉州更称为天下港口之最,甚至有人到了泉州看见那来自四面八方的船只如同铺遍大海一般之多,世界各地的商人更是数不胜数时不由得感慨这天下财富泉州占过半。
元朝就不说了,元朝依靠的是野蛮和武力,和文明的破坏者。元朝后由大明取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可以说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帷幕,也正是有郑和船队的开拓和进取,导致西方国家试图自行打开通往远东的航道,这才有了后来探索海洋的举动。
可惜,明中期开始,大明就停止了向外探索的脚步,到了清廷时期,更是直接以封海和闭关锁国为国策,彻底自废武功,最终导致中国被西方国家所超越,失去了在大航海时期保持先进地位的最后一丝希望。
其实在明末时,虽然官方对于海洋的控制力不大,但是民间的海洋力量却是异常强大的,其他不说,仅仅是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他们所拥有的舰队直接控制了远东,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可惜的是,清廷作为蛮族,鼠目寸光,更因为是异族入主中原又担心政权颠覆,清廷上下一力鼓吹仁政和理学,就要想要用这种方式让天下人失去进取心,从而使其政权长治久安。
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
《大明日报》和《神州要闻》不仅会刊登一些官方的政策和各地新闻,更多的还有些连载的小故事和时事评论文章,像现在几个食客讨论的文章就是《大明日报》最新一期中描写海外的内容。
“这天下居然还有漆黑一团的人?别是胡言乱语吧。”一个年轻人忍不住说道,《大明日报》中有些笔墨写了关于非洲的事,其中写到了非洲黑人的模样,全身漆黑的人,这在平常人眼中瞧起来新鲜的很,同时又对此有怀疑态度。
“你小子懂什么!”一个老夫子模样的人不屑一顾道:“这天下无奇不有,什么样的人没?简直不学无术!”
“我说孙夫子,你就知道了?我看你这辈子也没见过这种人吧。”年轻人不满地直接怼了回去。
孙夫子鼻孔冷哼一声,摇头道:“说你小子不学无术还真是没说错,老夫没见过难道还不能知道?平日里记得多看看书,不懂装懂省得以后被人笑话!”
孙夫子这话让年轻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而一旁的人好奇地询问孙夫子是从哪里知道黑人的,瞧着众人一副兴致勃勃却又有求于己的样子,孙夫子顿时来了精神,抚着稀疏的胡子摇头晃脑说了起来。
“其实这黑人没什么希奇,古就有之,你们几个可看过晚唐时裴铏所著的《传奇》否?在此书上就写的明明白白。什么?没看过?没关系,那说唐的话本总听过吧,比如说红线女,风尘三侠的传说,还有空空儿精精儿之流,其实呀,老夫直接说个名你们就知道了。”说到这,孙夫子洋洋得意地环顾四周,从口中说出了三字“昆仑奴”。
听到昆仑奴,众人顿时恍然大悟,这昆仑奴大家都是知道的,说书话本中也没少提过。经孙老夫子一提醒,众人仔细回忆,这昆仑奴不就是黑人么?唐时列传中曾说“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卷发黑身,这不就和《大明日报》上所描写的非洲黑人一模一样?
见众人恍然大悟,有的更是拍着脑袋自责之前居然一时间没想到,孙夫子继续说道:“其实这天下人各色都有,别说全身漆黑的昆仑奴了,还有西洋各国的红毛鬼、黄毛鬼比比皆是。你们年轻,见识少些也是正常的,想当年我大明洪武时期,这军中这些色目人更多了去了,对了!这些人眼珠子大都和我等不同,所以元朝时被称为色目人。元时四民,蒙古、色目、汉人、南人。这色目就是色目人。我大明坐了天下后,这些色目人留在我大明的可不少,有些还在朝中当了不小的官。只不过后来同我汉人之间通婚久了,这色目渐渐就不复存在,不过嘛在民间你们如果仔细瞧,依旧能发现有些人的眼珠子黄些,皮肤更白些,还有些人这头发卷曲,鼻梁又高又尖,眼窝深陷……这些人啊十有八九就是当年那些色目人留下的种……。”
还别说,这孙老夫子看起来普普通通,谁想居然还知道这些事,而且说起来更是头头是道,谈古论今不说,居然连基因遗传也晓得一二。
孙老夫子说的起劲,众人也听得新鲜。毕竟如今离满清入关未过百年,满清虽然一直以各种手段试图让治下百姓变的愚昧无知,确保其统治权。但是这时间还不长,民间对于一些事物的了解和接受能力远超出清末时期,更不会出现那种什么洋鬼子膝盖无法弯曲,和他们打仗容易的很,只要拿棍子从后面悄悄凑近一打就倒,再也爬不起来的可笑事来。
说起来也奇怪,朱怡成一直没有想通,这满清一朝,在东北和罗刹国又不是没有交过手,就算是西域也有不少白人,按理说民间愚昧无知也就算了,作为统治者的满清皇族贵族都会相信这些扯鬼的谎话,简直是有些不可思议。也许是满清一直用那种手段来愚弄天下百姓,可谁想愚弄的多了把自己一起给装了进去,弄的自己骗自己骗上了瘾?
孙老夫子所说的话倒也吸引了朱怡成的注意,而且随着孙老夫子的讲述和解释,众人也渐渐明白这天下各种之人并非是个新鲜物事,而是自己老祖宗早就接触过的。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或者其他各国的人,有不少当年还生活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甚至如今那些瞧上去和汉人没什么两样的人中还有这些人的血脉遗留。
“对了孙老夫子,这报纸上还讲这极西之地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占了一大片海外国土,这些国土甚至比我中华更大,而且那边金山银海,数不胜数,不断地装大船往老家运,此事可当真?”这时候,另一个年轻人突然问了一句。
这个孙老夫子就不晓得了,他略有尴尬正想说些什么,而坐在另一桌,前面听孙老夫子讲述的一个商人把话接了过去。
“这位小哥,这事我知道。”
“这位大爷,您说说这事是不是真的?”众人连忙追问。
那商人笑着点头道:“此事不假,那海外国土西方人称之为新大陆,至于什么西班牙、葡萄牙各国,我等称为弗朗基人,这些人从千里之外远道来我大明,为的就是做生意,如今在澳门就有不少弗朗基人住着,说到澳门为什么会借给他们住,这还是当年我大明百多年前的往事了。”
那商人特意解释了一下澳门为什么会租借给葡萄牙人的经过,讲完之后又讲起了那些西洋人为打通通往远东的航道开始了大航海运动,关于大航海的来历报纸上有所写,他就不多说了,但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所谓新大陆金山银海的事他肯定地说的确有,因为在澳门那边他就见过从新大陆来的白银船,这满满一船的白银到了澳门后再拿白银去购买中华的各色东西,比如茶叶、丝绸、瓷器等等,还有东南亚的香料等,西洋人再把这些东西转运到欧洲,其价值甚至能翻上数十倍甚至百倍之巨。
“居然是真的!”当听那商人娓娓道来,而且说的有板有眼时,许多人神色中都露出了极度期盼和惊愕的表情,他们没想到这报纸上写的这些离奇的事居然是真的,这西洋人居然靠着几艘船上百人就在海外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利益,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我大明可不同满清,不搞海禁那些玩意,自皇爷在宁波起事后,这海贸就一日比一日火红,如今我大明的商船已能深入到天竺那边,如等宁波那边西洋新船研制完成,到时候舰队向东直达这新大陆也不是不可能的。皇爷曾经同商会会首说过,这西洋人能干的,我们大明人也能干,这天下利益为何要白白便宜了他们呢。”
“皇爷这话说的好!”一个年轻人兴奋地一拍桌子,就道:“这金山银海,便宜了西洋鬼子不如便宜了我大明,对了,这位大爷,你的船以后去不去新大陆,如果去的话小子倒不如跟船走一趟,这好男儿志在四方,到时候在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