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朱一贵这三百多人和颜七的人混在一起,一起朝着休息的营地而去,到了地方朱一贵一边打量着四周环境,一边观察着绿营和衙役的人数和位置,等到开饭时,所有人都急着用饭,朱一贵这时候暗暗使了个眼色,自然有懂事的兄弟把命令传达了下去,一些兄弟悄悄接近营地中那些清军和衙役身边,等人全部到位后,只听得一声锣响,所有人顿时一起动手。

    转瞬之间,几十个清兵和衙役在还未回过神时就被抹了脖子,还有十来个受伤未死的惊恐大呼,至于那些当官的头还惘然不知,在屋里用饭呢,当他们感觉到情况不对劲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晚了。

    前前后后仅一柱香的功夫,朱一贵等人就把整个营地的清军和衙役全干掉了,当提着还滴血的鬼头大刀,朱一贵满身杀气地从那卫千总的屋里走出来时候,这大局已定。

    “乡亲们,不要害怕!老子是朱一贵!”见营地的壮丁一片慌乱,朱一贵扯着嗓子大喊,再加上手下兄弟的作用,人群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但是那些人眼中的惊慌失措却是显而易见的。

    把卫千总的脑袋叫人挂旗杆上,朱一贵扯着嗓子又说了一通,其内容无非和他在凤口村说的差不多,然后宣布他们这些壮丁全部加入义军,只要跟着自己好好干,等永业天子到了,个个都能享荣华富贵,如果有三心二意者,那么他朱一贵也不会客气,这挂着的脑袋就是榜样。

    福建人本就民风彪悍,而且在场的这些壮丁那一个是心甘情愿来的?早就对官府心生不满了,再说这领头的还是他们全认识的朱一贵,有道是老乡帮老乡,造反一起上。听朱一贵这么一鼓动,还有这人头的榜样在,大家也没第二条路可走,当即一横心就加入了义军,随后打开库房分了武器,又杀了几头猪给大家打打牙祭,这又香又肥的肉食一下肚子,所有人更是士气大振。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凑人头(求票)

    朱一贵的确有些领兵的天赋,在浦南镇,朱一贵收编了所有壮丁,部下人马从最初的三百多人一下子就上升到三千多人,紧接着朱一贵带兵去了福船、丰山两地,故伎重演把当地驻军全部干掉,由收编了几千人,然后一个掉头就跑到了石亭,接着又以雷霆万钧之势在郭坑大闹了一回,当清军反应过来时,朱一贵又带人直奔颜厝,当他拿下颜厝之后,其部下居然如吹气球般扩充到了五万人马。

    “这……这个朱一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年羹尧双手颤抖,看着军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半个月,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居然冒出这么一大股义军来,而且下面的人直到现在才刚报上来。

    “这朱一贵原是长泰县里的一个农户,不久前被征为徭役,后来似乎不堪为役私自逃回,然后就带着人在浦南杀官起事,因为一开始下官并未接到任何消息,直到几日前地方才把此事报上来,卑职……卑职失查……。”知府和长泰县县令两人脸色惨白,他们的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事,而且消息又反馈如此迟缓,以至朱一贵聚啸五万这才得知,这已经不是什么失职了,依年羹尧的脾气,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都是轻的。

    “混帐!”年羹尧上前一脚一个,把这两个倒霉家伙踢的仰面朝天,而这两人也顾不得身上的痛,急忙翻身冲着年羹尧连连磕头,嘴上说什么要戴罪立功之类的话。

    “戴罪立功?尔等戴得起这个罪否?”年羹尧怒火无法抑制,腰中的宝剑都抽了出来,如不是身边的亲信拦住,他就直接砍了这两人。

    “大帅,如今用人之时,杀他们容易,可是伪明大军压近,万一……。”这句话提醒了年羹尧,自丢了福州后,年羹尧就一路南退,本在泉州设下防线企图以蓝延珍的联合舰队为外援,在泉州和明军周旋,同时做好坚清壁野的准备。

    可谁想蓝延珍的联合舰队败的这么快,东海一战联合舰队覆没,没了蓝延珍,明军的水师再无顾虑,年羹尧不仅无法守住泉州,甚至在明军水师的威胁下连彻底坚清壁野都无法做到,只能在泉州勉强抵抗一阵后,年羹尧无奈撤到厦门,而在厦门的蓝理也已开始着手他的整体防御计划了,现在明军已过泉州,兵锋马上就要到厦门周边。

    这种时候,年羹尧每日都在为前线情况忧心忡忡,可谁又能想到偏偏这时候就在厦门的腹地闹出朱一贵如此大的事来。

    五万之众啊!虽说这些人不是什么精锐,可五万人聚在一起这股力量如何能小视?就算是五万头猪一下子冲过来也够呛。何况,如今清军的兵力都在各处布防,蓝理和年羹尧手上的机动兵力本就不足,虽然还有些这些日子抓紧训练的兵勇壮丁之类,但这些人当当炮灰还马马虎虎,如何能干得了其他事?

    再说了,他朱一贵招揽的不就是这些兵勇壮丁么?如果调这些人去围剿朱一贵,谁能保证不会临阵倒戈?一想到这,年羹尧只觉得脑袋上的青筋一个劲地跳,望向这那两个家伙的目光中喷出的怒火几乎能把他们烧成灰烬。

    “蓝帅那边怎么说?”好不容易按捺下来,年羹尧问道。

    对方摇摇头,蓝理那边也是顾头不顾腚,如果兵员足够他怎么会让年羹尧下令调集各地青壮?由于朱一贵突然这样闹起来,眼下厦门各地人心不安,蓝理正带着人在稳定各个防区,同时做好明军攻击的防御准备,至于朱一贵之乱也只能由年羹尧自己来处理了。

    阴沉着脸,年羹尧一时间也拿不出办法。他手上还有最后一支力量,但这支力量是他的三千督标军,这支部队是他的底牌,一旦打出去就再也没有任何筹码了。

    “福建水师那边还有多少人?”年羹尧猛然间想起还有一支部队,或者说是被遗忘的部队,那就是早就被打残的福建水师。

    “二千人上下吧,不过都不是精锐,大帅您也知道自从施军门失陷宁波后,这福建水师就一蹶不振,之后蓝军门又把两军合二为一,抽调了其中仅存的精锐,所以……。”

    “这些本督都知道。”年羹尧大手一挥示意对方不用再说下去了,这剩余的二千人如今驻扎在靠近港口的地方,算是金门那边的补充部队。

    年羹尧眼下能动用的兵力也就是自己的督标兵和这二千福建水师了,他想了想后决定派出一千督标兵加这二千福建水师残部,然后再调集五千兵勇凑成八千人,由福建副将领兵尽快围剿朱一贵。

    八千对五万,如果这八千人都是精锐的绿营或许还马马虎虎,可是其中称得上真正精锐的也就是一千督标而已。至于其余的七千人不是老弱病残就是从民间抽调壮丁组成的临时兵勇,当命令下达后,福建副将顿时面露难色,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但年羹尧根本就不管这些,因为他清楚再放任朱一贵如此折腾下去到时候明军一到整个防线就要同时崩溃。眼下本是固若金汤的厦门防线被朱一贵这么一折腾弄的是焦头烂额,更可恶的是朱一贵所在的地方还是厦门西南方向,直接掐断了一旦战事不利撤往两广的要道。

    他年羹尧很清楚这点,所以无论朱一贵必须要剿,就算剿不动也要逼迫朱一贵把他赶到其他地方去,这已是年羹尧最大的底线了。

    至于知府和知县这两个倒霉蛋,暂时就把他们的人头留着,让他们跟随围剿军一同去对付朱一贵,如果能灭了朱一贵说不定年羹尧会对他们网开一面,如果无法完成任务,呵呵,那就不要怪年羹尧心狠手辣了。

    但年羹尧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调兵遣将,好不容易凑了八千人准备围剿朱一贵的时候,杨勖已带着前锋抵达了南安,这里离安溪可以说只有咫尺之遥,一场攻占厦门的重要战役即将展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铁壁攻营垒(祖国七十周年普天同庆大家节日快乐)

    安溪属泉州府,位于泉州府的西南方向,属于戴云山脉东南延伸的位置,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山峦起伏,山峰林立,山势峻峭,坡度大,河谷狭窄,平均海拔在7oo米以上,最高山峰太华尖16oo米。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东南部地势相对较平缓,千米高山475座,平均海拔在5oo米以下。以丘陵山地为主,河谷盆地串珠状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主要河流贯串盆地,并切穿盆地之间的山岭。

    从这段介绍就能看出蓝理选择安溪作为防御线是有道理的,利用戴云山脉的落差和河谷等地势,清军在显要位置修筑了工事,派驻重兵以阻拦明军。

    “将军,前面现清狗的营垒,地势很是险要。”刚过南安,就有斥侯来报,杨勖听后想了想,随后决定亲自上前瞧个究竟,走了大约五里,前面出现了一段盆地,其中有几条溪流从盆地经过,溪流不宽不深,宽度大约也就三五米的样子,清澈的溪水最多也就过小腿,淌着水很容易过。

    不过这些溪流弯弯曲曲从盆地中过随后在远处汇集,两旁都是数百米的山脉,这些山脉坡度很大,有些地方几乎是直上直下,而在盆地穿过山脉的地方立着清军的营垒,这还不算,在两旁的山头也隐隐约约可见不少工事,这样一来等于直接遏住了明军的去路。

    “这是什么地方?”提鞭指着前面杨勖问道。

    “当地人说这地方叫八道湾,将军您看,这些小溪在前面汇合,然后经山谷向南,里面弯弯曲曲一共有八个弯道,所以称为八道湾。”

    拿起千里镜仔细看着,杨勖眉头紧锁,这个地方不利于大军行动,而且清军已在要害处设置了工事和营垒,如果硬攻的话恐怕这伤亡极大。

    “还有其他路可以走么?”杨勖问。

    “这……。”斥候迟疑了下,这才说道:“有是有,可比这路还要难走,得往北再朝西翻过一道山梁……。”

    不等斥侯说完,杨勖就不打算听下去了,以他对蓝理的了解既然对方在八道湾都设了工事,那么斥侯口中的那条路就更不会放过,相比直接翻越由敌人把守的山梁,他杨勖还是情愿走八道湾,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当然也会调整路线。

    “将军,陈将军来了。”正当杨勖有些愁的时候,一个亲兵说道,扭头一瞧就见陈五显大步流星地赶来。

    “杨兄!”见了杨勖,陈五显远远抱了抱拳。

    “陈兄来的正好,你来看看这个。”杨勖见到陈五显顿时大喜,连忙招呼他上前,等他走近就把手中的千里镜递了过去,随后伸手朝前指去。

    陈五显拿起千里镜朝前看着,脸色有些凝重,不一会儿他看完后放下千里镜想了想,随后道:“没想到清军在八道湾都设了营垒,这样一来可不好对付呀。”

    “是啊!”杨勖愁道:“这里的地势不利大军展开,而且又是个喇叭口,外宽里窄,一旦冲进去就必要要面临三面攻击,如果是我的话,只需在营垒摆上几百人,然后再在两旁高地再摆几百人,用火箭、火铳甚至大炮进行防御,几千人都攻不破,假如在后面再放数千援军的话,以我手上一万多人怕是要全部填进去才行。”

    杨勖善守在明军中是出了名的,更有铁壁之称。看到这地形和营垒还有工事,他就感觉不好对付,作为前锋,他的任务是要尽快打通到厦门的道路,以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