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也不过如此吧。
而现在,自己兵败,王友三身死,其最终原因是因为袁奇之前自以为聪明,可没想到最终却是玩火自焚。可想而知,袁奇如今心中的郁气会有多么的重。逃离九江后,袁奇在路上就吐血三升,就此一病不起,这些日子如果不是高进细心造料,恐怕气急攻心的袁奇早就一命呜呼了。
“一步错,步步错,我袁某自认为是个英雄,可实际上却是个无能的庸人,不仅害了自己,还害苦了兄弟们,这都是我袁某人自作自受啊!”两行泪从袁奇眼中滑落,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时候的袁奇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更没了往日的勃勃英气,留下来的只是无限的悔恨和伤痛。
“大哥您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重整旗鼓未得知啊!老三的仇我们还要报!您难道忘了老三的仇了么?”高进心道不好,这人最怕就是失去了意志,一旦没了意志那么任凭是多强的人都会垮掉。何况,如今袁奇已是重病在身,如果他连自己都没了求生欲望那么就算是服了仙丹妙药也无济于事。高进连忙把话题转移到了王友三身上,试图用王友三来激起袁奇的意志。
“大哥这些年做了许多错事,不仅看错人了,还用错了人,更重要的是对不起你和老三啊!”袁奇虽然病重,可他的心里却清楚的很,他缓缓说道:“大哥这身子是铁定不成了,你们也不用再折腾,也许早点走也能早点和老三相聚,这也算是件好事。老二啊!你一向头脑清醒,胸有韬略,大哥如能早点听你的话也不会让兄弟们落到如今地步……。”
“大哥!”
“先听我把话说完。”袁奇目光坚定道:“大哥无能,以至周老贼和鲍坚这个小人一起反投了清狗,最终害了大家,如今大伙躲入鄱阳湖中,但别忘了这两个小人当年也随我军在湖中藏匿过,如大哥料的不错,清狗很快就会追寻而来,鄱阳湖虽大,却不是我等久留之处,老二你是明白人,此时当立即西进,江夏那边几县部队应该还在,尽快收拢我部剩余军力,方能有一线生机。随后,按之前大哥曾和你说过的,想办法入川,然后在川联合白莲教的兄弟重整旗鼓,再举大旗,才有报仇的机会……。”
说到这,袁奇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如果清狗已拿下了江夏,那么西进之路就不可为了,不过到时候老二你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直接掉头向东!”
“向东?大哥您是说……?”高进顿时一愣。
袁奇点点头道:“没错!向东去!你可带人向东入浙江,随后北上去南京,直接去投永业天子。想当年我袁某人不识真龙,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霸业,可最终还是被龙归大海。但不管怎么说,这千错万错都在我袁某一人身上,何况我袁某人再怎么样当年也曾救过永业天子一命,如今人死灯灭,以我这忠勇王的名号想来永业天子为安抚天下必不会为难于你。如今天下,如无法自立也只有永业天子能有力量为我兄弟报仇,至于祝建才,呵呵,不是大哥小瞧于他……。”
袁奇的确不是平常人,此时此刻他的眼光依在,而且他算定高进就算去投朱怡成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一来他袁奇的确救过朱怡成的命,如果不是当年王友三劫了囚车,朱怡成估计早就被拉上刑场受千刀万剐了。二来,得罪朱怡成的人是他袁奇而不是高进,高进当年对朱怡成还是比较客气的,再加上高进在袁部中的威望也高,如果去投朱怡成,对于朱怡成来讲正是借高进直接把袁部直接纳入其囊的机会。第三,袁奇说的很清楚,人死如灯灭,中国人一向讲究死者为大,况且他袁奇还是大明的忠勇王,这个王爵就算朱怡成也是承认的,为安抚天下,争取人心,朱怡成绝对会厚待高进,所以高进去南京同样是一条好出路。
“大哥,此事还是再议吧,如能入川我觉得还是入川为好,不过眼下您的身体更重要,这样吧,我立即着手准备联络江夏那边,您先喝药,耐心等我消息。”高进如此说道,袁奇听后心里先是一叹,紧接着又是有些激动。
他叹的是高进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以他为主,不肯直接去南京投朱怡成,这样一来对于高进来说接下来的路可不好走。而激动的同样也是如此,高进这么做的用意袁奇很清楚,就算自己不在了,但他高进依旧要继袁奇把这份基业传下去。
服侍着袁奇把药喝了,也许是喝了药的缘故,也或许是前面说了那么多话用尽了力气的原因,袁奇不一会儿就沉沉睡了过去。走出船舱,高进连忙招来人准备转移,袁奇说的没错,如今鄱阳湖不是久留的好出去,得尽快赶到江夏收拢剩余的义军兵力,这才能想办法重整旗鼓。
周忠良没想到自己被隆科多摆了一道,如今他虽身为江西布政使,可实际上却成了光杆司令。隆科多轻而易举地用几句话就把他费尽心机拉拢的那帮人全拉走了,不仅如此,隆科多那些话更给这些人心里订了根刺,仿佛他周忠良自顾自己荣华富贵而刻意打压他人一般。
但这时候也容不得周忠良后悔了,既然上了贼船他也下不来了,再加上隆科多是什么身份?哪里是他一个投诚的反贼能招惹的?就算给周忠良颗虎胆他也不敢呀,这时候的周忠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对大清的忠诚,以求得隆科多的认可。
袁奇判断的没错,酒宴之后,摆正心态的周忠良就找到了隆科多,不仅送上厚礼还表了一番忠心,更是主动把袁奇等人在鄱阳湖可能藏身之处合盘托出,建议隆科多尽快派兵在鄱阳湖扫荡,以彻底解决袁奇及其残部,而他周忠良甚至主动请缨带路,看着这个真正忠良的带路党,隆科多是笑容满面,拍着他的肩膀连称几声好,乐得周忠良顿时半边骨头都快酥了。
第二百章 调虎离山
福建的战事还在继续,蓝理、年羹尧坚清壁野的战术给明军向南推进带来了不少麻烦,而蓝延珍的舰队主动出击更是让王东在大意之下吃了个闷亏,尤其是后者,在海上神出鬼没,甚至还威胁到了明军向前线的运输船队。
朱怡成的指示下达时,邬思道就加重了对运输船队的保护,同时也对于前线的物资调拨更为重视,为了保证物资供应,他征得朱怡成同意后把部分物资的运输直接交由浙商进行,以补充民壮的不足,同时也因为有浙商的加入,使得部分闽商见利也加入了进来,两省商人的配合下使前线物资紧张得到了一定缓解。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蓝延珍的联合舰队,这支舰队存在严重威胁到了明军南下的整体计划,要想破局,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但究竟如何解决,这却不是那么容易。
当初朱怡成打杭州,占南京的时候澎湖水师就用过这一招,蓝延珍面对这种情况并无什么办法,只能和澎湖水师在福建沿海兜圈子,从而失去了掩护蓝理进攻温州的机会。而现在,蓝延珍把对手的战术重演,如果明军以同样方式应付的话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可对于水陆两军合击福建的整体战略却无法执行了。
经过仔细盘算,再由庄岩的总参谋部进行推演,明军最后决定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新战术。南下的水师主力和澎湖水师重新进行组织,在保证澎湖和运输舰队的安全之外,其水师主力对福州以南的清军各港口城市进行袭击战。
这样做,非但能打破被蓝延珍牵着鼻子走的困局,同时也能迫使蓝延珍放弃海上游击战,从而找到同清军水师进行决战的机会。福建沿海上千里,大小城市有十几个,如果再加上广东的蓝延珍南澳老巢和其他城市,那可攻击的目标就更多了。
为此,明军选择了以泉州、厦门、东山、南澳一线为攻击目标,水师主力并不恋战,采取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战术,对攻击目标也以破坏为主,一时间福建沿海各城损失严重,就连清军在厦门的金门岛都曾被围攻整整一日,躲在厦门港口的福建水师小部根本就不敢出战,明军炮击金门几个时辰后这才主动撤离,而金门工事损失不小,真正死伤者虽然只有百多人,但给予清军在士气上的打击是极其巨大的。
炮击厦门后,明军水师直接又去了南澳,南澳可是蓝延珍的老巢,而且南澳方面根本就没料到明军水师在未解决蓝延珍的联合水师情况下就大摇大摆地南下,一时间仓促应战,差一点儿被明军水师攻破防御。同坚固的金门相比,南澳的损失更大,明军撤离前直接一把火还烧掉了南澳码头,作为南澳水师驻地,码头被毁的南澳起码一个多月无法恢复,之后明军又大摇大摆地离开,至于去了哪里惶恐不安的清军也不知道。
明军战术的改变,一下子使得福建方面极其难以适应,沿海各城更是人心惶惶,消息传来,拖儿带口向内陆迁移的百姓数不胜数,这给清军对福建的防御带来了极大困难。
蓝延珍是过了七八天后才得知消息的,知道这情况时他的舰队正在琉球,此时的琉球是大清的属国,上国舰队在属国港口驻扎当地官员当然不会说什么,而且还竭尽全力为蓝延珍提供补给。
按蓝延珍原本的打算,他准备用海上游击战术反客为主,牢牢把主动权抓在手中。可谁想明军除了一开始的不适应后很快就调整了战术,从而采取了现在的战术来进行应对。
面对这种情况,蓝延珍一时间犯了愁,如果继续之前的游击战,或许他的联合舰队能够给明军的后勤带来一些麻烦,可是福建沿海各城的安全却无法保证了。尤其是自己南澳老巢的遭遇更令蓝延珍忧心忡忡,毕竟明军水师无论从规模还是精锐程度都比他的联合水师更大,这种战术实际上是逼迫他的联合水师由游击战改为正规战,以彻底解决海上问题。
蓝延珍没有太多的选择,也许有人可以说蓝延珍完全可以不顾福建情况继续进行海上游击战,这样做不仅能给对手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能保全自己实力。可不要忘记明军南下作战是两军并进,除了水师之外还有陆军,而整个战略上来看陆军才是起决定因素的,水师的主要任务是为陆军提供海上支援和护送物资南下,如能完全拖住明军水师,自然会给蓝理和年羹尧争取到一点机会,但现在要拖住明军水师已成了泡影,这样一来明军的陆军依旧可以继续向南推进,福建在烽火四起,沿海各城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战局会走到那一步蓝延珍心里非常清楚。
再者,蓝延珍虽是南澳总兵,但他的职权并不像所想象的那么大,他不仅要受年羹尧的节制,更要受朝廷的命令。和战报一起送来的还有年羹尧的命令,命令中让蓝延珍必须确保福建沿海地区的稳定,为防守福建争取时间。
这道命令令蓝延珍左右为难,不过蓝延珍也不会傻到直接派舰队和明军水师在海上决战,因为他根本就没把握在决战中取得胜利。为此蓝延珍思索良久,最终决定掉头北上,直接去打宁波。
这是一着险棋,蓝延珍只所以做这个决定是想围魏救赵,直攻对方的要害部位以达到调动明军水师的目的。对于宁波,蓝延珍并不陌生,而且他也很清楚宁波不是那么好打的,当年施世骠就是在宁波城下大败后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