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泽清嘿嘿一笑道:“我们这又不是打海战,什么船都能乘”

    对啊他们此行只是为了逃命,是不是战船又有什么紧要的。战船不够就抢渔船啊,刘良佐就不信了,偌大个登州就凑不出供三万人乘坐的船只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泽清老弟,我们就往登州去”

    “皇爷,捷报,捷报啊”

    朱慈烺正在翻看一份江西吉安府送来的奏疏,司礼监秉笔太监刘传宗便欣喜若狂的跑了进来。

    朱慈烺很少见刘传宗这么失态,将手中奏疏放下沉声道:“可是山东来的”

    朱慈烺以为是黄德功和神策军合力击败了刘良佐、刘泽清,心道这也不算什么,用得着这么激动吗

    “皇爷,不是山东来的捷报,是河南,河南啊。开封光复了,开封大捷啊”

    刘传宗跪倒在地,将捷报高高举过头顶道:“奴婢恭喜皇爷,开封光复了”

    朱慈烺心中一动。

    前不久高杰刚刚诛杀睢州许定国,这才过去十几日便打下开封了

    朱慈烺预料到清军在河南的实力会很薄弱,却没想到会这么弱。开封再怎么说也是仅次于洛阳的大城,高杰这么轻易的拿下开封,证明清军在河南真的没有多少兵力。

    朱慈烺一把拿起奏疏展开来看,越看越是欣喜。

    原来高杰在此次攻打开封的时候运用了朱慈烺秘授的火药炸城法。

    事实证明这个改进版穴攻的法子十分好用,按照高杰奏疏中的原话:将开封城的城墙炸塌了十数处。

    若是换做其他人,肯定会认为高杰的奏疏中有夸张的成分。但朱慈烺不会。

    因为火药炸城的威力只有他最清楚。

    太平天国攻打南京的时候,就是用了黑火药炸城,把红衣大炮都轰不开的城墙炸开,从而占据了南京。

    开封虽然也是雄城,但城墙的坚固程度肯定不比南京。

    既然南京的城墙都可以炸开,那开封的城墙被炸开十几处也就斯毫不稀奇了。

    虽然朱慈烺知道黑火药炸城的威力,但毕竟没有在实战中检验过。此番高杰利用此法拿下开封,等于是让朱慈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高杰在奏疏中除了报捷外,还以诚惶诚恐的语气请天子下旨,是否继续北进。

    对此朱慈烺还是很满意的。

    高杰能够在大胜之际毫不跋扈,把朝廷和天子放在首位,实在很难得。

    别管他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只要面子上做出来就值得表彰。

    北伐当然是要继续的。开封一克,洛阳、怀庆、卫辉便都可攻取,河南北部若一拿下,山东、河南就能连成一片。即便满清拿下了山西,关中,仅仅靠这数省也完全无法和坐拥大半个天下的大明拼消耗。

    当然,朱慈烺没有盲目乐观道认为高杰可以犁庭扫穴,直捣黄龙,光复神京。

    清军主力虽说都调去攻打山西、陕西,但京畿附近肯定还是留有不少的兵力的。因为顺治皇帝已经迁都,多尔衮和豪格也在,至少有上万的精锐驻守京畿。

    这些人可不是绿营军,而是满洲精兵,实力还是很强的。

    加之河南等地又要分兵驻守,即便高杰攻到了京畿,也已是强弩之末。

    一旦战线拖长,粮秣补给就会出现问题。高杰以疲兵伐清,却是占不到什么优势。

    当然,试着把兵力推进到北京城郊是可以的,这样可以威慑满清朝廷,让他们投鼠忌器。

    “一拉金嘞嗨唷二拉银嘞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抲鱼人。撑船哪能怕对头风,晒鲞哪管太阳红要摸珍珠海底钻,要抲大鱼急起篷。”

    一大早登州府红螺湾的渔民就扯起嗓子喊起渔歌出海捕鱼。对于渔民来说靠海吃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虽说出海捕鱼很苦,渔民称之为十煞:所谓有风吓煞,无风摇煞;有雨淋煞,起暴饿煞;热天晒煞,冷天冻煞;两脚奔煞,肩胛挑煞;三杠拉煞,老少哭煞。

    但好歹辛劳一天能够换得一顿饱饭,在乱世能够活下去便足够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袭杀登州(一)(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吴老九是红螺湾资历最老的渔民之一,他祖上三代都依靠打渔为生,对于登州周遭海况十分了解。

    在吴老九看来大海有时候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闹起脾气来你得顺着他哄着他,绝对不能跟他对着来。

    渔民开海的时候都会海祭,就是为了让大海顺心。只有大海顺心了,他们才能有好收获。

    吴老九今年四十整,有一个妻子三个女儿。

    一直没有儿子是吴老九的一个心结。在他看来女孩子毕竟不比男人,出海这等辛苦的活儿不一定能做的来。

    可渐渐的,随着女儿们的长大他的这一看法也随之改变。

    三个女儿都很能干,不光能帮着他修补渔网,分拣鱼虾,甚至能够和他一起出海打渔。

    吴老九自然是十分欢喜,一身的手艺总算有了传人。

    他也想明白了,将来招上一两个上门女婿,即便没儿子日子照样过

    这年头吃不饱饭的灾民多的是,随便给口吃的让他做啥不行

    上门女婿哼,算便宜他了

    吴老九一边哼着调子一边收网。

    据他捕鱼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一网鱼虾很不少。

    卖了鱼虾再给女儿婆娘扯上半匹步做几件新衣裳

    待网全部收起后,果然没有让吴老九失望。渔网之中满是蹦跶的海鱼,间或夹杂着几只螃蟹。

    嘿嘿这种黑壳螃蟹老幺最喜欢吃。吴老九嘴角一扯,露出一排黄中带黑的牙齿。

    将鱼虾全部装到木桶之中喂了水,吴老九便急着调头返航。

    从这里到红螺湾最少也得两个多时辰,他得赶在天黑之前回去。

    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海,吴老九心情大好,又哼起了渔歌调子。

    “一拉金嘞嗨唷二拉银嘞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抲鱼人。撑船哪能怕对头风,晒鲞哪管太阳红要摸珍珠海底钻,要抲大鱼急起篷。”

    这渔歌号子是他父亲教给他的,他父亲则是他爷爷教的。祖祖辈辈的打渔人哼着一样的调调,扬帆起篷,抛网收网,日出而渔,日落而归,过着靠海吃海的日子。

    虽然平淡却也幸福。

    吴老九很知足,比起河南陕西等地的灾民,红螺湾渔民的日子绝对算的上幸福了。

    据说河南陕西赤地千里,粮食颗粒无收。灾民们没的吃,只能偷观音土果腹。

    可观音土吃了虽然能充饥却不能排泄。但凡是吃了观音土的人最后都会腹胀而死。

    若仅仅是天灾倒也罢了,偏偏还有人祸。

    官军,闯军,鞑子,都围着陕西、河南转,老百姓即便没有被饿死,也会被抓了壮丁填壕。

    吴老九听说陕西、河南的百姓十不存一。

    即便是山东也没少遭兵祸。

    崇祯年间鞑子破口劫掠京畿,还不尽兴遂调转方向杀向山东。

    临清背靠运河,是多么繁华的一座大城啊,被鞑子劫掠屠戮一番,元气大伤,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恢复。

    也就是远离内陆的登州,极少受到波及。除了孔有德那次登州之乱,再没有遭受过兵祸。

    即便是那次登州之乱,也就是城中的百姓遭了殃,红螺湾的渔民根本没有受到波及。

    这么说来,红螺湾还真是老祖宗留下的福地呐。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间吴老九的渔船驶进了湾口。

    可他却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整个渔村上方都冒起熊熊黑烟,隔着老远他都能闻到一股烧焦的气味。

    吴老九登时起了几分警惕,将身子趴的极低,仔细观察着渔村的动静。

    过了片刻他发现几个兵丁出现在码头上,将一具无头尸体抛入海中。

    嘶

    吴老九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这好好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兵。

    他急欲探个究竟,又不敢继续行船前往,索性身子一翻跳入海中。

    红螺湾的渔民个个都是水性极好的,吴老九自然也不例外。

    这个距离他甚至可以不换气直接游过去。

    越靠近码头海水越浑浊,吴老九尽量将身子沉得低些避免引起码头上那些兵卒的注意。

    过了半盏茶的工夫,吴老九游到了码头边上,见那几名兵卒有说有笑的走远了这才敢浮出水面。

    脑袋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吴老九大口喘吸着。

    方才那口气他憋的太久,差点就撑不住了。

    吴老九一边调整着呼吸一边双手扶着木板往前挪动。

    他的动作不敢太大,故而速度很慢,两百步的栈板花了两盏茶的时间才挪到了头。

    到了栈板尽头,吴老九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渔村里的景象。

    只见狭小的渔村里挤满了兵卒,他们肆意的冲进屋舍中,将女人拖拽而出,就地奸淫。

    吴老九只觉得怒火中烧,恨不得当即就跳上岸去和这些兵痞拼了。

    可他细细一想自己手中没有家伙,怕是伤不到这些兵痞。与其白白送死倒不如弄清楚这些人是什么来头再做计较。

    崇祯朝后期天下大乱,官兵不像官兵,土匪不像土匪。

    别看这些兵痞披着明军制式的大红胖袄,可却未必是什么正规军,没准是招降的哪个山大王的杂牌军。

    距离红螺湾最近的城池便是登州城。

    这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动静,登州城方面难道毫无察觉

    思前想后吴老九还是觉得应该前去登州府送个信。

    仅仅靠他自己是不足以阻止这些兵痞恶行的,必须借助官府的力量。

    吴老九要赌一次,他要赌登州城的官军和和这些兵痞不是一伙的。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登州城清河坊内,衙役赵虎正在巡街,突然看到远处冒出了一处光亮。

    渐渐的他听到了马蹄声。

    一人手持火把策马疾驰而来。

    他不由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登州城是实行宵禁的啊,这深更半夜的怎么敢有人在城中跑马。

    赵虎刚想上前责斥,待看清来人是往衙门去的,立马往后缩去。

    怪不得这人敢无视宵禁,原来是有官府背景啊,说不准还是大老爷的亲戚

    这种时候还是不要瞎出头的好

    

第一百四十章 袭杀登州(二)(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一更!)

    现任登州知府袁惟泰是昔日登莱巡抚袁可立的族侄。

    自打新君继位收复山东以来,便出任登州知府一职。

    登州、莱州都毗邻大海,故而当年袁可立选择在此建水师。只是时也命也袁可立被弹劾去职后就再没人能把登莱水师调教好。及至崇祯末年登莱水师更是名存实亡。

    袁惟泰不光是袁可立的族侄,更是他水师战术的信奉者。

    在袁惟泰看来,要想剪除东虏之患,必须要倚靠水师。而登莱就是建立水师最适合的地方。

    眼下虽然朝廷没有足够的船来建立水师,但必须要有这个雄心。

    听说陛下复建了龙江船厂,这就是个好事情啊。

    以江南之富庶,集中银两用作造船,凑出一只水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然,袁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