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奎又当爹又当娘,靠着一间豆腐铺把郑秋彩拉扯大,父女间的感情很好。

    一想到自己一手养大的女儿要嫁到别人家去,被一个陌生男人占有,郑奎的心口便跟被人用小针扎了一样的痛。

    虽然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迟早会有那么一天,但郑奎还是希望这一天晚点到来。

    “爹,您喝杯茶”

    郑秋彩倒了一杯热茶,双手捧着递送到郑奎面前。

    郑奎接过茶杯大口灌了下去,只觉得喉头分外温润。

    真是个好女儿啊

    “秋彩,你也歇歇吧。铺子里不用盯着了,爹来”

    郑奎满是茧子的大手轻轻抚过郑秋彩光嫩的面颊,替她拢了拢鬓角的发丝。

    “爹,没事,我不累”

    郑秋彩莞尔一笑,甜美的如同一朵出水芙蓉。

    只是这父慈女孝的场面没有持续多久,便被一声高喊打断。

    “郑大叔不好了,翻山鹞真的要来打开封,府尊大人下了令,从即日起开封全城戒严”

    郑奎转头望去,见来人是邻居何家的小子何椿,急忙上前几步追问道:“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可准”

    “哎呀,郑大叔,我表舅可是在衙门里当差的,这个消息准假不了。”

    何椿咽了一口吐沫,迈开步子就往铺子里走。

    郑奎也跟着走了进去,唤郑秋彩给何椿倒一杯茶来。

    何椿见着郑秋彩打了个招呼,毫不避讳。

    他和郑秋彩打小一起长大,把郑家小妹当做亲妹妹看待,根本没有男女大防的顾忌。

    郑秋彩倒了一杯茶递给何椿,何椿仰起脖子一饮而尽,还觉得有些不过瘾,笑嘻嘻的说道:“好妹妹,再来一杯吧。”

    郑秋彩白了他一眼道:“没个正行。”

    郑奎也咳嗽一声道:“看你小子火急火燎的样子,这件事应该假不了。只是那翻山鹞为何突然要来打开封呢”

    何椿面色一正道:“还不是因为鞑子的兵都调去西边了,河南兵力空虚啊。听说太原那边打的很惨烈啊,守军誓死不降,苦了城中的百姓了。”

    郑奎面色也阴沉了下来。

    何椿这小子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如今整个河南都见不到一个八旗兵,也就是祖可法等人领着绿营兵在驻守,战斗力十分有限。

    这种时候若是高杰领兵攻打,确实能够占到些便宜。

    “郑大叔,我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这些日子小心一些,生意呐就先别做了,把大门关好,任谁来也别开门。”

    郑奎当然明白何椿的意思。开封是大城,仅仅靠城中守军是肯定守不住的。

    若高杰真的领兵攻城,鞑子肯定会抓壮丁到城头协助守城。

    说是抓壮丁,但鞑子真的抓起来可不管那许多,从十几岁的娃娃,到六十来岁的老翁一概都得跟着走。

    这些壮丁估计连一件棉甲都分不到,冒着如蝗箭矢在城头奔走,运送守城器械,很可能稀里糊涂丢掉性命。

    郑奎已经年近五十,腿脚不很利落,这要是被抓去做壮丁,恐怕凶多吉少。

    只是一连数日不开门做生意,他父女俩吃啥喝啥

    小户人家,小本买卖,根本存不下多少银子。

    即便是想坐吃山空也做不到啊。

    见郑奎面露难色,何椿大概也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咬了咬牙道:“郑大叔,要不这样吧,我跟父亲说一说,先借给你们些粮食,等到翻山鹞退兵了,你们再慢慢还。”

    虽说何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比起郑家来家境还是要好一些的。两家又是老相识了,郑家遇到难处何家不能不帮。

    郑奎闻言大喜,连忙点头道:“中”

    “唔,那我便先不打搅了,郑大叔你也准备准备,多备些柴米油盐,这场仗还不定打多久呢。”

    何椿说完便转身离去。

    郑奎犹豫了片刻,还是喊道:“何家小子,你也小心一点。”

    何椿扭头笑道:“郑大叔你就放心吧,我娘找道士给我看过面相,我命硬着呢。”

    说罢他三两步出了铺子,转眼的工夫就消失在巷口。

    “这何家小子还真是不错。”

    郑奎走到郑秋彩的身边,拉着她的双手道:“你想嫁到何家去不”

    郑秋彩吓了一跳,一把将手抽出,慌张道:“爹您说什么呢,我把何大哥是当做亲兄长看待呢。”

    郑奎心中长叹一声。

    他何尝愿意这么早把女儿嫁出去。若是太平年景,他恨不得一直把女儿留在身边。可现在是乱世,他这副老骨头说不定哪天就交代了。若是女儿能嫁个好人家,他心里也踏实一些。

    这何家小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为人忠厚老实,比那些纨绔公子可强太多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战在即(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傻孩子,你总归的要嫁人的啊。”

    郑奎爱怜的抚摸了一把女儿的面颊,柔声道:“难道你还能陪着爹一辈子”

    郑秋彩胸脯一挺道:“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想陪爹一辈子”

    “你啊,竟说胡话。爹还等着抱外孙呢”

    郑奎宠溺的刮了刮郑秋彩的鼻头。

    郑秋彩脸颊上登时染上了两朵红晕。

    “爹”

    郑奎叹息道:“爹知道你心气高,看不上一般人。可何家那小子真的蛮不错。爹是看着他长大的,知根知底”

    “爹我即便要嫁人也不嫁何大哥那种”

    郑秋彩对婚姻大事有着自己的想法,何椿虽然不错,却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她更多的是把何椿当作大哥哥一样看待。

    “那你要嫁哪一种”

    就像溺爱儿女的所有父亲一样,郑奎十分在意女儿的感受。

    “我如果真的要嫁,那一定要嫁给一个大英雄”

    郑秋彩双手拖着面颊,满怀希冀的说道。

    “大英雄”

    郑奎直是被逗乐了。

    “什么样的人算是大英雄”

    对他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英雄这两个字实在是太过陌生。

    “英雄啊,当然就是卫青霍去病那样的。”

    郑秋彩兴奋道:“把鞑虏打的抱头鼠窜”

    “丫头,可不敢胡说”

    郑奎吓得连忙捂住了郑秋彩得嘴:“现在开封府是清廷治下,你说这话可是犯大忌讳的。”

    刚刚那话若是被官府的人听到,他父女二人都得掉脑袋。

    “爹你那么紧张干嘛。这是咱自己家啊。鞑子就是长了顺风耳也听不到吧”

    “还说”郑奎狠狠瞪了郑秋彩一眼:“你这丫头真是不让人省心。”

    郑秋彩嘴巴一撇道:“爹你要当顺民我没意见,但你别拉着女儿一起啊。”

    郑奎简直要被气炸了。

    这像是做女儿说的话吗

    “哼,只要你还是我的女儿,你就得老老实实给我当大清的顺民”

    郑奎实在不能明白女儿脑袋里都想的是什么。大明与大清有啥区别不都是一个皇帝坐在紫禁城里发号施令吗无非是朱皇帝换成了鞑皇帝,税照样收,日子照样过。

    难道换了鞑皇帝坐江山就不需要磨豆腐的了

    至于剃发易服,根本就不是问题。

    真正在意这些的不应该是那些满口风花雪月的贵族公子哥吗

    “爹你怎么这个样子啊”

    郑秋彩忽然觉得郑奎十分不可理喻。

    “我才不要做什么鞑子的顺民”

    郑奎气的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在他看来鞑子入关之后所向披靡,李自成被打的一路溃逃。明军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和八旗军没法比。

    便是把李自成和朱皇帝绑在一起也不是鞑子的对手啊。

    大清迟早是要拿下江山的。到了那时难道这丫头还能绝食而死

    退一万步讲,便是鞑子真的无法迅速拿下江南,完成统一大业,可开封总是在鞑子控制中的吧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若是和鞑子较劲,不等于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反正翻山鹞也要来打开封了,从今天起你就留在家里,哪儿都不许去”

    高杰可是个狠角色,开封城从上到下所有官员都如临大敌。

    这种时候若是女儿在街上胡乱说话,被官府当作奸细抓起来可就糟了。

    对父亲下的禁足令,郑秋彩十分不满。

    “爹爹有些太霸道了吧。”

    虽说她本来也不打算出门,但父亲这么颐指气使的命令就是让人不舒服。

    “哼,我是你爹。我说什么你就得听什么”

    在这件事上,郑奎根本容不得女儿讨价还价,颇是一言独断的架势。

    郑奎有心重振父纲,态度十分坚决。

    郑秋彩愣了一愣,旋即扭头朝里屋走去。

    郑奎长叹一声,心道丫头啊你千万不要怪爹心狠,爹都是为了你好啊

    管他谁得天下,咱小老百姓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就行了吗

    “启禀大帅,开封城中现有绿营军兵马三万人左右,基本都是几日前增援的金玉和部。”

    李成栋双手抱拳,向高杰禀报道。

    “嗯。”

    高杰轻嗯了一声,背负双手踱了几步。

    忽然他停了下来,定睛向李成栋问道:“你且说说看,这三万兵马的成色如何”

    高杰戎马一生,见过的阵仗多了。对付金玉和这样名气不大的将领他本提不起什么兴致。

    可他又担心因为自己的傲慢轻敌造成严重的后果,故而决定问问李成栋的意见。

    李成栋思忖片刻道:“大帅,这个金玉和早年间是大明的武将,后来投靠了鞑子,一路累功升迁做到了总兵,据说颇有些本事。”

    李成栋对于金玉和的了解也来自于一些行伍间的传闻,不过他觉得金玉和能够做到总兵肯定是有两下子的。

    “嗯。你觉得此人和祖可法比如何”

    清廷在河南留守的两名总兵分别是祖可法和金玉和。其中金玉和驻守怀庆府,祖可法驻守卫辉府。

    鞑子的巡抚罗绣锦没有派祖可法增援开封,而是派更远的金玉和,难道是因为金玉和的实力更强

    “祖可法大帅说的是那个逃跑将军”

    李成栋对祖可法十分不屑,哼了一声道:“末将认为,祖可法就连给金玉和提鞋都不配”

    他稍顿了顿,继续道:“祖可法是祖大寿的义子,出身就比金玉和高出不少。可这么多年下来,他和金玉和的职位都是总兵,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当初祖大寿还没降清时遇到大战第一反应就是逃跑。他的干儿子和外甥都得了真传。”

    李成栋说的两人自然就是祖可法和吴三桂了。

    这俩个人都是辽西将门后辈中的“翘楚”,拥有一项独门绝技。

    独门绝技不是指别的,而是逃跑的本领。

    在李成栋看来辽西将门一年拿着几百万两银子的辽饷却屡战屡逃,实在是无耻至极。

    最可笑的是朝廷竟然对其熟视无睹,甚至有些刻意的纵容。

    东虏坐大到今日的地步,以祖大寿、祖可法、吴三桂为首的辽西将门“功不可没”。

    

第一百三十三章 地道战(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恩,既然如此,还是小心为上。”

    高杰冲李成栋吩咐道:“先把开封城围了,接着用陛下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