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千余人则被分派到四处城门驻守,在陈复的命令下搬运巨石堵住了城门。

    忙完了这些陈复心中才稍稍有了些底。

    他从城头望下去,但见黑压压的一片朝济宁州方向涌来。看人数足有数万。

    过了不到一刻的时间,二刘部的前锋营抵达济宁州城下。

    一名弓箭手出列将绑着书子的箭矢射向城头。

    陈复解开绑在箭矢上的书子展开来看,不由得蹙起眉来。

    书子是刘良佐写的,说他们奉了兵部调令赶往山东与高杰部汇合一同北伐。现在路过济宁州,要求城中守将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补给休息。

    刘良佐的话乍一看没有什么毛病,但仔细一想却是漏洞百出。

    如果刘良佐、刘泽清真的是接到朝廷调令北伐为何不从凤阳府直接进入河南配合进驻归德府的高杰部,而要舍近求远折向山东兜一个大圈子呢

    再说,陛下派神策军进驻山东就是为了接应高杰部以防不测,为何会又派二刘前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陈复越想越觉得刘良佐的说法站不住脚,心中断定二刘所部就是乱兵。

    这种情况下他当然不会打开城门,而是直接拒绝了刘良佐、刘泽清的入城要求。

    济宁州城外,中军帐中。

    刘良佐冷笑道:“区区一营将官也敢拒绝老子,等老子打下济宁州定要把这厮五马分尸”

    刘泽清闻言连忙劝道:“老哥哥莫要动气。这厮不过是个小卒子,奉命行事罢了。老哥哥真想要拿下济宁州实乃易如反掌,不过某觉得现在不应该在济宁州上多费工夫,而应该继续北上啊。”

    刘良佐如何不明白刘泽清的意思。

    这次他们举兵北上投清,还是他的弟弟刘良臣牵的线搭的桥。

    早在大凌河之战后,刘良臣便跟着祖大寿降清。

    虽然刘良臣的官位不算太高,但毕竟投降早,资历老。

    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是混了些地位。

    此番清廷原本是想招降驻扎在睢州的河南总兵许定国,结果刘良臣建言献策,建议派人顺道潜入凤阳府,策反招降刘良佐。

    反正凤阳与河南也接壤,多尔衮一番思量后便欣然同意了。

    刘良佐行事十分谨慎。若是突然来了清廷的信使招降他未必会立即答应。但信使带来的还有他亲弟弟刘良臣的一封亲笔信。

    刘良臣在信中描述了他降清后受到的优待,苦口婆心的劝刘良佐率部北上降清,并表示摄政王最少会允诺他个总兵之位。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良佐的如意算盘(第十更,求订阅,求月票!)

    刘良佐分析了利弊得失,最终一拍脑袋决定降清。

    他娘的,跟谁干不是干,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如今怎么看都是大清定鼎天下的机会大,继续做明朝的总兵有个鸟的意思,迟早还不得被拉着陪葬。

    满清八旗那可是不可战胜的存在,刘良佐可不认为自己能够抵挡的住八旗军哪怕一轮冲锋。

    至于德州大捷,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

    大明将领写捷报的本事那可是一绝啊。想当年袁崇焕主辽事时,斩首二百级都能给朝廷报捷,称宁锦大捷。

    刘良佐都对此人感到佩服。没别的,这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

    如果按照宁锦大捷来比对,刘良佐认为德州大捷多半也是守将秦拱明自己编造出来糊弄朝廷的。

    清军或许真的攻打德州了,但看到德州城池坚固后没准主动就退兵了,根本就没咋发力

    毕竟八旗兵少,个顶个的精贵,哪能浪费在这种攻城战中。

    也许德州守军侥幸杀死了几十名清军,恩最多一两百人,结果却夸大了十倍报捷于朝廷。

    在刘良佐看来,事实一定是这样。

    至于首级还不好弄

    杀良冒功不是大明将领们最擅长的事情吗至少刘良佐非常擅长此事。

    虽然他和清军交手的机会几乎没有,但剿贼的次数却是不少。

    刘良佐虽是堂堂总兵,麾下却没有多少精兵,面对李自成等强大的农民军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但朝廷那边还得交代,刘良佐便命手下洗掠一两个村庄,把村中百姓全部屠杀,人头斩下送到京师邀功。

    贼寇的首级虽然不如东虏的值钱,但好歹也能换点银子。刘良佐既可以蒙混过关又可以获得朝廷的奖赏,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北京城中的崇祯皇帝,还不是底下的人报啥信啥

    皇帝算个屁啊

    该骗你的时候就骗你,根本不商量。

    欺上瞒下,可是在官场混需要掌握的重要本领啊。

    所以这个秦拱明多半也是个同道中人。

    捷报写的天花乱坠,把南京城中的小皇帝骗的团团转,还以为明军真的能够打赢清军。

    呸,自打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对清军打十仗有九仗九都输了,还是输的彻彻底底。

    秦家虽然在四川有些威望,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土司,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

    这小皇帝也是个愚笨至极的蠢物,竟然想着守什么山东。

    山东有险可守吗守得住吗

    若山东守的住,刘泽清那厮当初为何要仓皇从山东跑到南直隶

    要知道那厮可是正印山东总兵

    老老实实守江淮还能多苟活几日,派兵去山东送死,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吗

    刘良佐虽然书读的少,但也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东虏又不傻,看到明军占据了山东,肯定迟早会派大军来打的。

    到时孔有德等重兵一至,红衣大炮往那儿一摆,德州城还有守住的可能

    识时务者为俊杰,刘良佐自然不愿意给残明小朝廷陪葬。

    何况那小皇帝待他着实不怎么样,凭啥左良玉、郑芝龙、高杰、黄德功等人都封官进爵,就他和刘泽清没有

    就冲这点老子反你就没商量

    看看降清的那些前辈吧,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被分别封为恭顺王、智顺王、怀顺王。沈志祥那厮降清后也被封为续顺公。

    佟家、祖家哪个不是吃香喝辣

    即便是刚刚降清的吴三桂,不也是被封为了平西王吗

    当然,吴三桂献出山海关这个功劳确实是大。

    这也给刘良佐提了个醒,降清的时候一定得送上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越大越好,因为获得的封赏多寡与之直接相关。

    刘良佐认为光是带去两三万士兵还不足以体现诚意,是以他准备拿下山东,作为给清廷摄政王的见面礼。

    如今高杰北伐,整个山东是神策军在驻守。

    这是一支天子刚刚编练不久的军队,战斗力肯定十分有限。

    刘良佐认为只要他率军杀至,便能大破神策军,拿下山东诸城。

    至于秦拱明部,就放在最后收拾。

    一旦拿下德州,山东的北大门就控制在手中。

    刘良佐便可以派人去北京请求清廷接管山东。

    想必清廷摄政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大为欣喜吧

    为求稳妥起见,刘良佐决定和刘泽清一同出兵。

    二人都受到了明朝小皇帝的冷落,自然是一拍即合。

    刘泽清原本就是山东总兵,神京沦陷后一路逃到了南直隶,对山东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

    他建议绕过徐州直扑济宁州。

    这也正合刘良佐之意。

    四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徐州,吓得李本深缩在城中不敢出门。

    刘良佐、刘泽清率军绕过沛县,沿着南阳湖一路北上,一路过湖陵城、谷亭镇、塌场口,直至济宁州城下。

    刘泽清建议以增援山东的名义骗开城门,兵不血刃的拿下这座重镇。

    刘良佐欣然同意。

    他派人前去叫门,无果后又写了书子绑在箭上射入城内。

    谁知那济宁州的守将却是个谨慎的,说什么也不肯打开城门,反而调兵遣将在城头布防。

    刘良佐见状大怒。

    他可以不打徐州却不能不打济宁州。道理很简单,徐州虽然兵力空虚但李本深也算是个名将,强行攻城肯定会有损失。而手下士兵就是刘良佐降清的本钱,本钱少了封赏自然也就少了。

    再说他的目的是取山东,济宁州又是运河沿线重镇,南控徐、沛,北接汶、泗,乃咽喉之地。

    打下了济宁州便可控制大运河山东段的最南端,将来利用运河运送粮秣辎重也更方便。

    虽然江淮的物资无法输入了,但山东境内的物资却可以运转啊。

    等到清廷接管山东,肯定也希望看到一个完完整整的山东吧

    至少从临清州到济宁州的运河沿线必须得在手中。

    是以,刘良佐绝不会留下济宁州这个隐患。

    杀向山东第一仗不但要打,还要打的漂漂亮亮

    

第一百二十二章 力求速战(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济宁州隶属于兖州府,南临会通河,西有马肠湖,东南有鲁桥镇巡检司。

    其下辖三县,分为嘉祥、钜野、郓城。

    嘉祥县在济宁州城以东,而钜野、郓城两县都位于济宁州城西北的方向。

    济宁州城是一座典型的四方城,洪武年间包砖。

    四面城墙长度都在三里上下,墙高十二米,有垛口七百个,炮台二十一座,女墙三千六百处。

    济宁州城设城门四座。

    其中南门名曰宣阜,北门名曰宗翰,东门名曰绥华,西门名曰萃城。四门外各有一瓮城。

    城外掘有护城河,四门外各设吊桥以供通行。

    南门桥名曰飞虹,北门桥名曰朝天,东门桥名曰通泗,西门桥名曰通津。

    另在东门南侧还建有一处水门,与一条东南方向流来的小河相通。

    可以说济宁州是一座规模不亚于兖州府城,防御完备的坚城。

    攻取山东给清廷献礼是刘良佐的主意,沿运河北上的行军线路也是他制定的。如今碰上了硬茬,刘泽清自然不会抢着发声,而是等着刘良佐先站出来。

    果然,见刘泽清默不作声,刘良佐咬牙道:“泽清老弟,要不我带兵打东门,北门。你带兵打南门、西门。你看如何”

    刘泽清嘿嘿一笑道:“事已至此,老哥哥怎么说咱便怎么办。只不过某提醒老哥哥一句,必须速战速决。”

    刘泽清毕竟曾经做过山东总兵,对于济宁州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

    济宁州紧邻运河,商业繁荣人口稠密。城中百姓逾十万,可供动员的青壮就有上万人。虽然刘泽清、刘良佐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但如果不能迅速破城,给城中神策军以喘息之机让他们发动青壮协助守城,将会非常被动。

    刘良佐微微颔首,握着马鞭朝城头点了一点道:“泽清老弟说的不错,必须速克此城。”

    说罢他一勒马缰行到一处小土岗上指挥作战,刘泽清见状亦催骑跟上。

    小土岗上的视野很好,可以清晰的看到战场情况。

    刘良佐眯着双眼,像一只虾米般弓着身子静静立在马背上。

    金鼓齐鸣,战旗招展。他麾下的士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朝东门绥华门方向移动,一部分朝北门宗翰门靠近。

    刘良佐的部众比刘泽清稍多,故而攻打每处城门的人数分别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