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太监以酒醉为由率先离席,众人便也相继散去。

    堵胤锡也坐上了轿子返回自家宅邸休息。

    翌日一早,陈太监便以私人的名义去了何腾蛟、左良玉的宅邸。

    对此堵胤锡不觉得有丝毫的奇怪。宦官多贪财,这个陈太监自然也不会例外。

    按照官场上的惯例,上官所到之处,下属要准备一笔丰厚的程仪以作表式。

    陈太监是代天子传旨,自然是上官,何、左二人作为湖广文官、武将的代表,各自送上一份程仪自然也可以理解。

    但之后陈太监又去了武昌知府、湖广布政使等大员的私宅,看样子是狠狠的赚了一波。

    当时堵胤锡给陈太监作了一个评价:贪中恶鬼。

    看样子这位陈公公不向所有湖广官员都讨要一份程仪是不会罢休了。堵胤锡官场混了半辈子,没少见贪婪的人,但贪到陈太监这个份上绝对是独一份。

    如此贪婪的人自然不会忘记堵胤锡。

    实际上,堵胤锡此时虽然是湖广按察司副使,但因为正职一直空缺,他便是实际的按察司衙门堂官。加之堵胤锡又掌着武昌兵备道事,绝对可以排到湖广官场前五。这样的大鱼,陈公公自然不会放过。

    堵胤锡得知陈太监登门,便命管家准备了一份程仪,只盼着早点把这位瘟神送走。

    可谁知陈太监进到堵胤锡书房中并没有急着暗示程仪的事,而是叫堵胤锡屏退左右。

    堵胤锡虽然感到十分奇怪,但还是给陈太监面子照做了。

    陈太监环顾左右确定没人,这才压低声音命堵胤锡接旨。

    堵胤锡微微一愣,旋即明白天子有密旨给他,连忙跪倒在地接旨。

    陈太监从贴身小衣里抽出一份叠成手掌大小的纸张,展开来念。

    密旨的内容十分简短,只有一句话:左镇跋扈,卿可分而治之。

    便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堵胤锡激动不已。

    他之所以激动,不是因为天子看重他,特地下了密旨给他。而是天子有收服左镇的雄心

    作为大明的忠臣,堵胤锡对左良玉的跋扈早就看不下去了。可惜何腾蛟和左良玉打得火热,二人一唱一和,外人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

    加之左良玉手下二十余万大军,堵胤锡为大局计也不敢斥责左良玉引发不良的政治影响。

    在他看来朝廷也是忌惮左良玉的,这才会对他加官进爵以示恩宠。

    这也无可厚非,朝廷手中没兵,不和军阀合作又能如何得过且过罢。

    但当他领到天子密旨的那一刻,他才明白当今圣上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英主。

    天子看问题看的很透彻,分析的也是一针见血。

    左良玉跋扈,是因为其手下兵多将广。

    但这些兵将可不都是左良玉的嫡系,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投降收编的。

    因为军饷待遇不同,左良玉麾下各营矛盾不少,绝非铁板一块。

    而天子的策略便是分而治之

    只要分化了左良玉的部众,他的实力便会变弱,朝廷便有了机会

    此刻堵胤锡才明白陈公公为何要去一众湖广官员的宅邸“讨要程仪”。这是为了保护他堵胤锡,避免引起左良玉、何腾蛟对他的怀疑啊。若是陈公公直奔堵胤锡府邸,何腾蛟、左良玉这两只老狐狸肯定会有所察觉。

    天子要收左镇,又不想打草惊蛇,只得发一明一暗两道圣旨。

    

第六十九章 分而治之

    感谢书友雪洗天心的100币打赏,求推荐票支持

    虽然皇帝陛下的圣旨内容十分简短,却是给了堵胤锡一个努力的大方向。

    分而治之

    左良玉麾下共有三十六营:马进忠、马士秀、王允成、惠登相、吴学礼、张应祥、杨国栋、徐懋德、毛显文、张光璧、金声桓、常登、徐勇、张应元、徐育贤、卢光祖、卢鼎、李国英、徐恩盛、高进库、胡友声、徐元仁、常国安、杜应金、印启贵、于自成、段凤翔、秦天禄

    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金声桓部。

    堵胤锡决定先从此人下手。

    金声桓是陕西榆林人,原是巨寇,匪号“一斗粟”,后来投降左良玉,部众并没有被打散而是完全保留建制依旧由金声桓统领。

    金声桓不是左良玉麾下嫡系,但却是左镇三十六营中最能打的。

    在对抗顺军白旺部时,左良玉最为倚重的便是金声桓。

    马进忠的实力排在左镇三十六营的第二位。此人是陕西延安人,别号“混十万”,早年间也是颇有名气的巨寇,后来于陕州战败,投降了左良玉。

    巧合的是,金声桓和马进忠都是流贼出身,又都是陕西人,故而整个楚镇中陕西兵占据了很大一块比例,足有七八万之多。

    若是能争取到这二人,堵胤锡有信心架空左良玉。

    只不过这二人都是一股流寇习气,堵胤锡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方式拉拢。

    直接用银子贿赂且不说堵胤锡拿不出大笔银子,便是他能够拿出来恐怕只能满足二将一时胃口,不是长久之计。

    许以高官厚禄

    堵胤锡似乎没有这个权力。他虽然得了天子密旨,但没有权力代天子向金声桓、马进忠允诺。在手中没有王命旗牌的情况下,以堵胤锡本身的职位,不足以越过何腾蛟直接向左良玉要人。

    这差事有些难办啊。

    堵胤锡思忖良久,突然灵机一动心中狂喜。

    既然很难通过内部手段达到目的,便可以借助外力。

    堵胤锡要借助的外力,便是白旺。

    作为李自成留在湖广的大将,白旺控制了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并对武昌虎视眈眈。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对此,左良玉自然是极为忌惮的。虽然这几个月来,顺军和明军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但局部摩擦时有发生。

    堵胤锡决定利用这点做些文章。

    “来人呐,备轿”

    湖广巡抚衙门。

    何腾蛟在书房之中聚精会神的临帖,左右各立着一个女子为他打扇。

    六月末的天气着实是热,连扇出来的风都带着浓浓的暑意。

    何腾蛟叹了口气将笔放在笔架上,冲身旁的一名女子吩咐道:“取些冰镇的饮子来。”

    那名女子遵命照做,何腾蛟则一撩袍摆坐在了官帽椅上闭目养神。

    待那冰镇饮子取来,何腾蛟才睁开眼睛,细细嘬了一口,只觉得一股通透的寒意从嗓子眼通到了周身肺腑。

    舒坦,真他娘的舒坦

    便在这时,有门子来报,湖广按察司副使堵胤锡求见。

    何腾蛟皱了皱眉,心中暗道这堵胤锡就会添乱,大热天的不在按察司衙门好生待着,来巡抚衙门作甚。

    虽然感到十分不满,何腾蛟还是得见堵胤锡。

    他摆了摆手道:“把堵臬台请进来吧。”

    何腾蛟养气的功夫着实一流,须臾的工夫便收起了愠意,面色平静如水。

    “下官拜见抚台大人。”

    堵胤锡进到屋中冲何腾蛟深施一礼,之后双手束立,微微垂首。

    “仲缄堵胤锡的字来找本官可是有要事”

    何腾蛟轻轻捋着胡须,不疾不徐的说道。

    “抚台大人可知朝廷为何只为宁南候晋爵,而不为抚台加官”

    堵胤锡却是没有直接回答何腾蛟的问题,反问一句。

    何腾蛟简直被堵胤锡问懵了。这厮不是拿自己开涮呢吧

    湖广官场中有谁不知道他何腾蛟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总督。他和左良玉一文一武,配合的十分默契,地位稳如泰山。

    但他毕竟名义上还是湖广巡抚,只要朝廷一日不任命他为总督,这层窗户纸便捅不破。

    该死的是堵胤锡竟然赤裸裸的在何腾蛟面前说了出来,难道是为了羞辱他

    “朝廷自有朝廷的用意,本抚只知道忠心王事,报效朝廷,旁的事情无暇去想。”

    何腾蛟语调冰冷,就差端茶送客了。

    堵胤锡却丝毫不急,和声道:“下官以为,朝廷之所以不给抚台加官,乃是因为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迟迟没有收复。”

    何腾蛟哼了一声道:“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又不是在本官手上丢的,与本官何干”

    何腾蛟这么说,倒也不是全无道理。自崇祯朝起,大明对于文官守土有着十分苛刻的规定。

    文官失土则必定问责,多半难逃断头一刀,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故而文官们在得知城池必破时往往都会自杀殉节,以此保全家人。

    可何腾蛟却是在李自成打下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后才出任湖广巡抚的。

    这四府不是在何腾蛟手上丢的,何腾蛟当然不用为此负责。

    “抚台此言差矣。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虽然不是在抚台手上丢的,但不意味抚台没有义务收回失土。以下官看,朝廷对湖广局势十分关注。若抚台能够收复四府,则必定升任湖广总督。”

    堵胤锡说罢紧紧盯着何腾蛟。

    说的轻巧

    何腾蛟直想翻白眼。

    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岂是那么容易收复的白旺那厮是李自成麾下一员猛将,有他坐镇四府防御端是滴水不漏。

    仿佛看出何腾蛟心中所想,堵胤锡接道:“下官有一计,可保重挫白贼”

    闻听此言何腾蛟连忙催问道:“快快讲来。”

    堵胤锡将整个计划与何腾蛟说了一遍,不忘强调这件事必须由左良玉亲自出面。谁料何腾蛟紧皱眉头道:“宁南侯会同意吗”

    “这便要看抚台的了。”堵胤锡深吸了一口气道:“功成与否在此一举。”

    

第七十章 何腾蛟与左良玉

    第二更,感谢书友朕躬钦处军国事的十万点币打赏,感谢书友柔之虎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前天不是前天、书友一文野字的100币打赏。晚些还有一更,为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加更。求推荐票。另章推一本书:造物主说

    堵胤锡此时静静等着何腾蛟做出决定。在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说服左良玉,要做到这点无论如何都得何腾蛟出面。

    良久,何腾蛟方是叹了口气道:“便试一试吧。”

    堵胤锡闻言大喜,连忙道:“有抚台出面,宁南候必定会采纳这个计划。”

    “希望如此。”何腾蛟双手朝南京的方向拱了拱道:“我这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圣上啊。仲缄也帮我做个见证。”

    “下官愿为抚台鞍前马后。”

    宁南候府。

    左良玉正兀自把玩着一柄玉如意,有下人来报,湖广巡抚何腾蛟有请。

    左良玉将玉如意放下,沉声问道:“何巡抚可说是为了何事”

    “禀老爷,传话的人只说有万分紧急的要事。”

    左良玉捻了捻胡须,呵声道:“备马”

    片刻的工夫后左良玉便在一众亲兵的侍奉下翻身上马,打马扬鞭朝巡抚衙门而去。

    见一队骑兵扬尘飞驰而来,沿途街道上的百姓十分识趣的闪到一边。

    敢在武昌城中如此肆无忌惮的跑马,不用说一定是总兵府的人。

    若是被总兵府的人撞倒踩死了,那便是白死。知府衙门、巡抚衙门难道会为了一两个升斗小民的性命得罪总兵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