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要打起来,姜瓖不认为自己能够守多久。

    何况现在他已经背顺,万一再得罪了清廷,等于被夹在中间两边挨打。

    但姜瓖仍然不甘心就这么降清。毕竟清廷没有定鼎天下的绝对实力,万一最终失败了姜瓖可是要跟着陪葬的。

    高官厚禄虽然极具诱惑,可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吃饭的家伙什没了,要再多的钱有何用,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大帅,万万不可啊。清军八旗乃是虎狼之师,若是入主大同可还有大帅说话的份”

    姜瓖侧头看去,发声的正是他的首席幕僚荀宜。

    “荀先生说的不错,只是若某不降清,难道还有别的路”

    “大帅可以两头下注,清廷强则降清,明廷强则降明。”

    荀宜一字一顿道。

    两头下注

    姜瓖愣了一愣,旋即心中大喜。

    是啊,如今局势不明,他为何不两头下注

    多尔衮并没有急着派人接管大同,姜瓖还能继续拖下去。

    如今河南大部在清廷治下,但豫西尚在李自成手中,豫南处于权力真空之中。这种情况下清军不可能把全部兵力囤积到山西沿线。

    若是派出十几信使化妆成顺军骑兵,经太原、汾州、平阳,由豫西、豫南辗转进入南直隶,向南明朝廷表个态,岂不是多给自己留条后路

    至于化妆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姜瓖所部几个月前本就是改旗易帜成了顺军,现在不过是把顺军军服重新换上罢了。比起剃发留辫子这可容易多了。

    对于姜瓖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只要让明廷相信大同反正的军队是心向大明的,效果便达到了。

    同样的话他也会通过那个清廷信使说给多尔衮听。

    至于他最终倒向谁就要看谁能够先取山西了。

    姜瓖觉得清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即便清廷真的拿下了山西,也不意味着能够最终定鼎天下。

    姜瓖觉得凭借南边数省的富庶,明廷迟早能够收复山西、河北,光复神京。

    那时候姜瓖便可再次反正,声称自己之前只是在与清廷虚与委蛇,待时机成熟便反清拥明。所以提前派人去南京向天子表忠心便显得尤为重要。

    思定之后姜瓖便朗声吩咐道:“某意已决,便依荀先生说的办。这书信之事便请荀先生捉刀代笔吧。”

    荀宜闻言大喜,连忙拱手道:“谨遵东翁之命。”

    北京,紫禁城。

    多尔衮听闻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德州大败的消息后直是暴怒。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五千余旗兵怎么连一座德州城都拿不下来。

    按照王鳌永、方大猷这两个奴才的说法,德州不是连五百士兵都凑不出来了吗

    “王爷请息怒,奴才觉得此事必有蹊跷,可待二人率部返京之后仔细质询。”

    侍立一旁的范文程不疾不徐的说道。

    多尔衮抬眼一瞥,清了清嗓子道:“范先生觉得此中有诈”

    “回禀王爷,奴才觉得多半是明廷向山东驻兵了。”

    嘶

    多尔衮闻听此言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怎么可能明廷还有多余的兵力增派山东”

    多尔衮直是觉得不可思议。

    “若真是如此,李自成领军攻向北京的时候这些人为何不率部勤王”

    “此一时彼一时。”

    范文程悠悠说道。

    

第六十二章 范文程献策

    第二更求推荐票,老坤急需推荐票,泣血求感谢书友懒的杨杨的1000币打赏,感谢书友柔之虎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飘空游的100币打赏。

    多尔衮不由得眼前一亮,清了清嗓子道:“范先生不妨明说。”

    虽然他出任摄政王以来,在汉臣方面更加重用洪承畴,但并不是说他就忘记了范文程。

    恰恰相反,他对于范文程十分信任。这份信任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范文程万历四十六年时就主动投到太祖皇帝帐中效命,多年以来为爱新觉罗家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

    若是没有范文程,天聪三年时皇太极怎会如此轻松的招抚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城。

    若是没有范文程,天聪七年时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又怎会毫无顾忌的前来归降。

    若是没有范文程,顺治元年时他多尔衮又怎会毅然出兵伐明,最终谋得山海关,得以逐鹿中原。

    大清不能没有范文程,也绝不会忘记范文程多年来为大清立下的汗马功劳。

    “王爷,这天下若是一方棋盘,那么王爷以为何处是必取之地”

    范文程双眼微微眯起,不疾不徐的说道。

    “这个嘛本王也听说过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依本王看,若把如今天下看作是一方棋盘,四川、关中、北直隶、东南便是四角,为必取之地。”

    多尔衮也是颇为精通棋道,当即便高谈阔论起来。

    “四川位于西南,有天险可守,号天府之国。若是取之则可放心发展,屯田练兵自给自足,无后顾之忧矣。不过此处已经被张献忠占据,恐怕一时难以取之。”

    稍顿了顿,多尔衮继续道:“关中自古便是谋取天下必取之地,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如今关中在李自成的手中,要想打下来恐怕少不了一场硬仗。”

    深吸了一口气,多尔衮起身踱起步来。

    “至于北直隶不用多说,为畿辅龙脉所在,如今在大清的掌控之中。剩下的便是东南了,尚在残明治下。”

    多尔衮一口气说完只觉得畅快不已。

    “王爷说的不错。若是把天下看做一方棋盘,那么黄金四角确实是这四处。巧合的是,这四角恰恰被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四方占据。”

    范文程的话得到了多尔衮的认同。大清、残明、李自成、张献忠都有实力逐鹿中原。

    “王爷也说了,下棋讲究的是先占角,再夺边,最后发力扩张谋得全局。那么王爷何不把这四角连起来,看看银边在何处呢”

    多尔衮恍然大悟,仔细分析道:“若连起四角,山西、山东、湖广、汉中则为四边。这么看来,河南位于天下腹心,反而是四战之地了。”

    “山西位于北直隶、关中之间,不论是大清还是李自成,若想吞并对方皆必取之。汉中位于四川、关中之间,不论是张献忠和李自成,若想吞并对方皆必取之。湖广位于东南与四川之间,不论是张献忠和残明,若想吞并对方皆必取之。山东位于北直隶、东南之间,不论是大清亦或是残明,若想吞并对方皆必取之。”

    范文程一口气说完,感慨道:“如今与大清接壤有直接冲突的便是关中的李自成,东南的残明。大清要想往西边扩张,则必取山西。大清若想往南边扩张则必取山东。同理残明要想往北扩张,山东亦必须攥在手中。至于四川的张献忠,暂时先不必考虑。”

    嘶

    经由范文程一番分析多尔衮直是心惊胆战。

    照这么说来,残明朝廷收取山东便十分好理解了。

    “若真是这般,本王该如何是好”

    多尔衮有些惊慌失措,若是山东被残明收取,明军便随时可以北上,进窥河南、畿辅。山西那边又有李自成虎视眈眈,大清四周可谓虎狼环饲啊。

    “王爷莫急,奴才有一计可破此僵局。”

    听闻范文程要献策,多尔衮直是大喜,连忙挥手道:“范先生快快请讲。”

    “为今之计,当集中兵力先取一边。奴才以为当集中兵力猛攻山西。山西一取则关中唾手可得。至于残明,可先虚与委蛇。只要灭了李自成,王爷便可腾出手来对付残明。”

    多尔衮蹙眉道:“本王也知道应该先打一边,可残明朝廷会不会在本王对付李自成的时候从背后插上一刀”

    多尔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清廷抽调主力对付李自成,畿辅一代的兵力势必十分空虚。

    若是残明朝廷派兵从背后偷袭,确实十分麻烦。

    “王爷不必担心,奴才有一计可保畿辅不失。”

    范文程刻意卖了一个关子,用余光瞥了一眼一旁的洪承畴,神情十分得意。

    多尔衮此刻已经被范文程彻底吊起了胃口,哪里还注意的到范文程和洪承畴之间的嫌隙,只催促道:“范先生快讲与本王听。”

    范文程清了清嗓子道:“离间。”

    多尔衮对于离间自然不陌生,自太祖皇帝起兵伐明以来,他们便屡次离间明廷君臣关系。

    这一招屡试不爽,甚至几次把大清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尽管多尔衮很自傲,但也不得不承认,若是明廷君臣一心,恐怕辽东早已被收回。

    但是汉人骨子里便是互相不信任的。这点放到君臣之间尤甚。

    便说崇祯和袁崇焕,从最初的互相信任到貌合神离才用了几年

    “范先生是说,让本王离间残明小皇帝和山东守将的关系”

    多尔衮越想越觉得有趣,面上隐隐浮现出一抹笑意。

    “不错。奴才听说如今残明的皇帝是崇祯的太子,不过十五岁耳。其以冲龄践祚,如何能压服诸镇军阀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正是离间的好时机。”

    范文程幽幽说道:“不论山东的守将是谁,其统兵在外,小皇帝势必不会放心,这时候若是有传言四起,恐怕小皇帝自己就坐不住了。如此一来,残明后院起火,自然没有精力对大清用兵。只要大清收拾了李自成,腾出手来还解决不了一个残明小朝廷吗”

    “妙哉,妙哉范先生真是胸中自有百万兵,经你一番谋划,这天下岂不已是我大清囊中之物”

    

第六十三章 郑芝龙动心

    第一更,求推荐票支持感谢书友柔之虎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前天不是前天,书友factfish的100币打赏。

    泉州府,晋江县。

    作为泉州府治所在,晋江县可谓东南形胜。县东北有泉山,名清源。东南有宝盖山。南有灵源山。东南滨海,有盐场。海中有彭湖屿。南有晋江,自南安县流入,经城西石塔山下,又东南至岱屿入海。东北有洛阳江,南流入海。又东南有永宁卫,南有守御福泉千户所,俱为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东南有祥芝、又有乌浔、南有深扈、又有围头四巡检司。西南有嘉靖中期所筑安平城。东南有万历中期所筑石湖城。

    不过如今一提起晋江县,当地百姓立即会想到的便是奢华无比的郑府。

    自打崇祯元年被熊文灿招抚任海防游击后,郑芝龙便离开台湾,坐镇闽海。与他一同离开的还有三万部众以及千余艘船只。

    崇祯三年,郑芝龙在晋江县安平镇修建豪华宅邸。郑芝龙花费了三年时间修建这座宅邸,富可敌国的他毫不吝惜金银,整座府邸西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临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一百三十八亩。府邸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楼阁,亭榭互对,环列为屏障。东有“敦仁阁”,西有“泰运楼”,前厅为“天主堂”,中厅为“孝思堂”,规模宏耸。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以墙为护,疏以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

    在当地百姓眼中,这座府邸堪比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