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天子发问,他遂恭敬答道:“回禀陛下,以臣愚见同时发兵方为上策。”

    朱慈烺点了点头。

    如今的形势十分有利于明军。

    如果缓上一缓给了清军休整的机会那么反倒是不美了。

    倒不如趁着这股气势两路出击,趁你病,要你命。

    “那朕即刻便下旨命高杰出击。”

    朱慈烺满是豪气的说道。

    “陛下,郑成功似乎也可一用。”

    “哦说下去。”

    朱慈烺越发有些兴奋了。

    “陛下不是命郑成功复建东江镇吗此东江镇非彼东江镇,乃是在北直隶沿海岛屿所设。据臣所知如今郑成功已经占据了十几座岛屿。如果从海上对天津卫发动攻势是完全可能的。”

    路振飞十分认真的说道。

    朱慈烺并没有立即表态。

    郑成功的表现和大明水师的成长确实很让他欣慰,但眼下是不是攻打天津卫的时机还不好说。

    如果郑成功打的早了,难以和高杰、文安之呼应,反倒是会打草惊蛇。

    沉吟了良久朱慈烺沉声道:“朕以为郑成功这里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他可以率部对北直隶沿海进行袭扰,但最好不要发动总攻,尤其是对天津卫。”

    “陛下是想等文安之和高杰合兵之时”

    朱慈烺点了点头。

    “鞑子是一定要打的,北直隶也一定会光复。但朕不希望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水师受到太严重的创害。所以朕希望以陆战为主,海战为辅。”

    朱慈烺顿了一顿道:“天津卫有不少巨炮,如果贸然强攻水师战船势必会折损不少。这造制的每一艘船可都耗费了无数银两啊。”

    

第五百三十三章 祸不单行

    至于湖广方面

    朱慈烺皱了皱眉。

    堵胤锡如今是湖广巡抚,麾下主要是组编不久的忠贞营以及马进忠、金声桓等原左良玉部。

    从综合兵力来讲湖广是最充足的。

    但是朱慈烺北伐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湖广。

    这倒不是他不信任堵胤锡,而是湖广实在太重要了,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湖广乃是天下粮仓,稍有闪失则可能影响到整个局势。

    但放着这么雄厚的兵力不用似乎也有些不合适。

    朱慈烺思忖良久还是沉声道:“命堵胤锡提兵北上吧。”

    路振飞神情一振。

    “敢问陛下是哪营兵马”

    “忠贞营。”

    朱慈烺定定说道。

    “忠贞营战力雄厚,也是时候展现一番了。”

    朱慈烺当然不会派出所有的兵力,马进忠、金声桓等部就用来留守湖广吧。

    “臣领旨”

    路振飞恭敬道。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不久,又有一个坏消息传到了多尔衮的耳边。

    朝鲜对大清宣战了。

    一直以来清廷都认为朝鲜是可以任意欺凌的对象,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朝鲜朝中既有亲明派也有亲清派。

    如今却是亲明派占了绝对的上风,这才有了对大清宣战的事情。

    多尔衮不禁在想是不是之前命人去朝鲜征粮有些太过火了这才激起了朝鲜人激烈的反抗

    可是现在说这些肯定是晚了,朝鲜已经宣战就不可能轻易屈服。

    除非八旗铁骑将其彻底打服打怕。

    若是以往多尔衮当然会这么做。可现在明廷北伐,清军需要应对的地方很多,哪里还能分兵出来攻打什么朝鲜。

    多尔衮直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越想越气越想越恼,最终竟是一口血吐了出来昏死了过去。

    王府中的奴才连忙叫人去传御医。

    等到御医提着药箱匆匆忙忙的赶到睿亲王府,多尔衮已经是面色惨白。

    御医费了好大的工夫才把多尔衮弄醒。

    可苏醒之后的多尔衮却是满脸疲惫虚弱不堪。

    御医给他开了个方子,叫府中奴才照着方子抓药,随后便恭敬退下了。

    多尔衮叫人去唤范文程来,这些奴才哪里敢耽搁飞奔着去寻了。

    等到范文程赶到睿亲王府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他一进多尔衮的寝殿便闻到一股浓重的药汤味道。

    见到多尔衮后,范文程遂跪倒行礼。

    多尔衮虚弱的抬了抬手道:“范先生请起。”

    范文程起身后双手束立,恭敬站在床旁。

    “本王叫先生来,实在是有重要的事情”

    多尔衮说着说是连着咳嗽了几声,最后一下竟然咳出了血。

    范文程大吃一惊。

    记得几日前见摄政王的时候精神很好啊,怎么就过去了几日变成了这幅模样。

    “王爷您慢点说。”

    多尔衮苦笑道:“汉中失守,朝鲜也对我大清宣战。如今我满洲人可谓是四面皆敌。”

    范文程也听说了汉中失守的消息,不过还不知道朝鲜宣战了,大吃一惊道:“王爷,朝鲜真的宣战了”

    “这还能有假,他们已经下了战书”

    多尔衮又咳嗽了几声:“本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辽东。辽东可是本朝龙兴之地,若是有所闪失,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以来满洲人都是把辽东当做真正的地盘,哪怕是入关之后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统一中原。

    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万一以后真的被赶出关去至少还有一个容身之所。

    范文程作为最早一批追随努尔哈赤的汉人如何不知道这点

    听多尔衮这样说,他意识到多尔衮的决心动摇了。

    难道说多尔衮想要放弃关内诸地,退回山海关外去

    范文程越想越怕,连忙道:“王爷也不要太过担心。朝鲜乃弹丸之国。当年的东江镇都奈何不了我大清,区区一个朝鲜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他顿了一顿继而道:“反倒是明廷乃是我大清心腹之患,王爷应该把精力多放在对付明军上。”

    多尔衮苦笑道:“本王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如今汉中失守,尚可喜自杀,关中的门户大开。你觉得阿济格能够守住西安吗”

    范文程沉默了。

    西安本身并不算什么易守之地。其仰仗的无非是东边的潼关和南面的汉中。如今汉中失守明军便可以从容不迫的屯兵推进。

    而清军只能被动的等着明军打过来。

    “若仅仅是汉中还罢了,本王担心明军会从多路进军啊。”

    多尔衮还算是个有智谋的人,他料到明军不会给他喘息之机。若是明军分兵从多路攻打他又该当如何

    “王爷,任他几路来我们只要扎好篱笆便可。”

    这话说出来连范文程自己都不信。

    明清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调转过来。如今是明强清弱。

    不论是兵力还是财力亦或是地盘。

    “王爷不如把吴三桂调去陕西增援英亲王。”

    思忖再三范文程献出一策。

    多尔衮却是摇了摇头。

    “吴三桂此人精明无比,且不是一个肯吃亏的。此人睚眦必报,之前阿济格刻意打压他把他逼走。如今再叫吴三桂回陕西增援阿济格是绝无可能了。”

    尽管范文程不愿意承认,但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吴三桂已经不是当初献出山海关那个吴三桂了。

    如今的吴三桂驻军河南俨然一个军阀,且是听封不听调。

    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吴三桂去帮助一个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人显然不现实。

    “若是吴三桂不行,孔有德和耿仲明呢”

    多尔衮闭上眼睛用极为复杂的声音说道:“此二人对我大清倒是十分忠心。可范先生想过没有把他们都调走了,京畿的防务怎么办”

    范文程心中一沉。

    孔有德、耿仲明手中的天佑军拥有全清军最多的火炮。而火炮乃是守城利器。

    如果把天佑军调走了,明军再从山东北伐那么京畿将会十分危险。

    想不到不知不觉间大清已经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子午谷与五丈原

    西安在汉中的东北部。

    虽然从距离上来看二者隔得并不算太远,但不论是从汉中攻打到关中,还是从关中攻打到汉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汉中和关中平原之间隔着一道天然的屏障。

    这道屏障便是秦岭。

    明军虽然夺取了汉中,但依然不敢贸然进军就是因为清军在秦岭之中布下了重兵。

    只要越过秦岭,西安便是他们囊中之物。

    文安之是一个极为善于谋划的人,他总能在出战之前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颇有几分诸葛孔明的意思。

    今日他又召集了诸将商议向关中进兵的事情。

    原顺军诸将都是陕西人,对于秦岭的熟悉程度比文安之要强的多。

    只见田见秀率先发表意见道:“巡抚大人,以末将之见,不妨兵分两路。一路从洋县经石泉过子午谷,一线过金牙关,走五丈原”

    不论是子午谷还是五丈原,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地名。

    即便不通兵事的人大概也听过这两个名字。

    五丈原在西安的西侧,凤翔府辖境内。而子午谷从严格意义上已经算是西安府辖境内。

    文安之沉吟片刻,望向李定国和声道:“定国怎么看”

    田见秀因为年龄最长,是原顺军降将中的老大哥。他的意见便代表了这一派系的意见。

    但除此之外文安之还得兼顾另外两派的意见,即李定国和曾英。

    他率先问李定国是因为毕竟李定国部在攻打汉中时付出惨痛的代价,他想要借此予以安抚。

    李定国双手抱拳道:“子午谷、五丈原皆是要地,鞑子势必派重兵把守。但若是攻克,则西安再无险可守。所以末将赞同田将军的方略。”

    文安之捋着胡子微微颔首。

    “曾英呢,你怎么看”

    经过一番并肩作战,曾英对田见秀、袁宗第等人的印象更好了,自然不会拒绝。何况他提出的确实是最适合当下的方略。

    “末将也觉得这是一出良策。”

    文安之扫视了众将一番,用满是威严的声音说道:“既然如此本抚便下令了。田见秀、袁宗第、曾英何在”

    “末将在”

    三人同时站出一步抱拳应道。

    “本抚命你们攻打子午谷。”

    “得令”

    文安之顿了一顿,继而望向李定国。

    “李定国、艾能奇、刘芳亮何在”

    “末将在。”

    “本抚命你们攻取五丈原,不得有误。”

    “末将得令”

    满清在痛失汉中之后,上下一定沉浸在一股沉痛的气氛之中。这个时候恰恰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

    通常情况下大战之后双方都需要休息的时间。

    但文安之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眼下明军气势正盛,若是趁着这股气势攻打西安,说不定真能一举拿下关中进而光复陕西。

    他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感慨自己时日不多,自然更是要抓紧时间争取在入土之前看到大明中兴。

    所幸他麾下有一批得力干将,上下一心的情况下鞑子节节败退。

    他不准备给鞑子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