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疯狂冲锋的土匪又是一滞,便是利用这段间隙,东宫侍卫们再次做好了鸟铳射击的准备工作,轻而易举的取了十几条土匪的性命。

    几番下来残余的两百新匪也死的七七八八了,射塌天已是暴怒。

    他实在没想到刘家庄的庄户战斗力如此之高。

    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既然决定了劫掠刘家庄就必须打下来。不然损失的三百多名手下谁来替他弥补不抢掉刘家庄的财富,他的实力就得不到补充

    这些庄户已经把弹药和箭矢浪费完了,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击垮他们

    射塌天在心中想到。

    “马兵在前,冲开他们的阵型”

    这次射塌天选择让骑兵先行。没有了寨墙的阻碍,骑兵可以随意冲杀。

    可当射塌天领着几十马匪冲到刘家庄庄户面前时纷纷傻了眼,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口口水缸。

    “刺”

    朱慈烺一声令下,几十杆木矛刺出。

    这是刘家庄庄户最精锐的武器,对付骑兵十分好用。

    不少马匪当即被刺死,其余马贼想要拨转马头,但在这促狭的空间内如何能够做到。何况他们身后还有不少步寇,更是没有回转的余地。

    难道是天要亡我

    射塌天正自想着,他胯下坐骑便发出一声嘶鸣,紧接着软倒在地。

    射塌天连滚了几圈才停下来。

    他艰难的抬起头,迎面看到的是一张有些青涩稚嫩的脸。

    这是他最后的记忆,因为随后那名少年便挥起手中宝剑将他的首级斩下

    射塌天死后,战况变成了一边倒。

    朱慈烺高高举起匪首的脑袋,那些所剩无几的老贼也都没了战斗的欲望,纷纷投降。

    对这些手上沾有无数鲜血的老贼朱慈烺当然不会生出恻隐之心,在与刘去病商议一番后命令手下把这些土匪全部斩首。

    一场血战过后,刘家庄庄户只阵亡五人,几十人轻伤,而五百名土匪尽数被诛杀,引得众人一阵狂欢。

    不过刘去病却没有像其余庄户那样庆祝,在他看来方才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朱权一行人,真实身份肯定不是商贾。

    大明不禁止百姓拥有刀剑,但绝对禁止私藏弓弩、甲胄。更不必说火铳这种东西了。

    如果刘去病没有猜错的话,朱权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一个军官。总兵、副将之类的不大可能,但至少也得是个千总、把总吧

    

第五章 去淮安

    “朱兄,某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刘兄但说无妨。”

    朱慈烺收起宝剑,微微笑道。

    “朱兄应该是位将军吧”

    刘去病把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和朱慈烺能够听到。

    朱慈烺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是啊,如果自己不是个将军的话,无法解释为何会拥有这么多的火铳以及弓弩。

    “此事你知我知,万万不可对旁人讲。”

    “某晓得。”

    得知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刘去病十分高兴。

    “有朱将军这样的忠臣在,某相信朝廷终有一日会剿灭建奴,光复辽东的”

    刘去病紧紧攥住了拳头:“一切为了大明,为了圣上”

    朱慈烺神情一滞,嘴唇翕张道:“一切为了大明,为了圣上”

    离开刘家庄后朱慈烺一行还算顺利,两日后抵达淮安府城外。

    淮安府隶属于南直隶,下辖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沐阳、赣榆、睢宁、宿迁九县,另辖海州、邳州。阖府共有户一十万九千二百五,口九十万六千三十三。

    当然,这是万历六年的统计数据,到了崇祯年间有所增减,大体还是作准的。

    其府治在山阳县,漕运总督驻地也在此县。淮安城位于神京与南京之间,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故而明廷在此设立漕运总督,总理漕运事宜。

    朱慈烺知道如今的漕运总督便是路振飞,这时路振飞还兼着淮安巡抚的头衔,可谓这一地区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朱慈烺对路振飞的评价很高,在原本历史中弘光朝廷覆灭后此人能够追随隆武帝朱聿键坚持抗清,也算是大明朝为数不多有风骨的文臣。

    这也是朱慈烺选择径直来淮安的原因。此时四镇尚未形成,淮安又有路振飞这样的忠贞之士坐镇,大体形势还是好的。

    要说这淮安府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其北面是淮河,西南是永济河,东南有射阳湖,东北有马逻乡、庙湾镇、羊寨乡三巡检司,可谓要冲。

    与普通的四方城池不同,淮安为新城、旧城、联城三城并列的格局。

    旧城周长为十一里,城高三十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曰观风,南门曰迎远,西门曰望云,北门曰朝宗。城上有大楼四座,角楼三座,窝铺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六十垛。

    新城周长七里零二十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门五座。东门曰望洋,西门曰览远,南门曰迎薰,北门曰洪极。在大北门的西边开有一小北门,叫戴辰门,另有角楼四座,窝铺四十八座、雉堞一千二百垛。

    联城则在新旧二城之间,东长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长二百二十五丈五尺,城高一丈四五尺不等,后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城楼大小四座,东南城门曰天衢门,东北城门曰阜成门,西南城门曰城成门,西北城门亦曰天衢门,雉堞六百二十垛。

    三城合在一起,周长为十七里,面积大约在四平方公里。

    旧城始建于唐,新城则是元末张士诚部史文炳在旧城以北修建的。

    至于联城,则是嘉靖三十九年修建。

    当时东南倭寇肆虐,数次侵扰淮安。为了防备倭患,漕运都御史章焕上奏朝廷,由原旧城东北隅接新城东南隅,修建了联城,联贯了新旧二城,也称为夹城。

    至此,淮安城三城联立的基本格局便已形成。

    朱慈烺看到这等雄壮城池心中亦不免啧啧称奇。

    淮安府的各衙门官署多集中于旧城,朱慈烺一行从北面来,要想进入旧城,得先穿过新城、联城。

    他们由新城北门洪极门进入城中,一路穿过新城,联城,又经旧城北门朝宗门进入旧城,直奔巡抚公署而去。

    巡抚公署位于淮安城旧城北,府衙稍南的位置。

    要说这淮安城中的衙门着实不少,既有山阳县衙、淮安府衙,还有巡抚衙门、漕运总督部院、以及常备察院。

    如今路振飞兼任漕运总督以及淮安巡抚,据说却是住在巡抚衙门的。

    这倒可以理解,毕竟此时运河几经中断,需要花费在漕运上的精力甚少,路振飞的大部分精力肯定还是花在督办淮安军政上。

    朱慈烺知道,在原历史时空中,南面就是淮安最先得到神京沦陷的消息的。四月初八,路振飞便根据塘报向治下官绅宣告了这一消息。

    稍晚一些时候,南京留都的官员们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便各自动起了歪脑筋,想要靠拥立藩王获得定策之功。

    如今朱慈烺既然已经从京师突围,自然不可能任由这些政治投机客胡作非为,只要他这个正牌太子在,那就是道统,是帝位毫无疑问的继承者。

    朱慈烺对于路振飞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史书。这一世他也只是从邸报上读到过几次路振飞的名字,与他本人却是从未见过。当然,在崇祯十七年他穿越之前,东宫太子有没有见过路振飞,朱慈烺就不知道了。

    不过见没见过却不重要,朱慈烺随身带着东宫宝玺,足以证明他的身份。那路振飞又是绝对的忠于帝室,有他的支持朱慈烺便可以安然无恙的抵达南京。

    “小爷,前面就是巡抚衙门了。”

    内侍刘传宗小心翼翼的说道。

    东宫侍卫长赵信也道:“公子,我们便陪您一起进去吧。”

    这个称呼还是朱慈烺特意强调过的。起初赵信常常口称殿下,这实在太危险了,故而朱慈烺命他只准叫公子。

    朱慈烺长长吐出一口气来,定下心神来道:“一会见机行事好了,那些门子护卫未必好对付。”

    刘传宗与赵信齐齐点头。

    一行人走到巡抚公署前,果然有几个护卫凑上前来。

    他们见朱慈烺衣着华贵,气质不俗,不敢贸然呵斥,小心翼翼道:“这位公子来巡抚公署有何贵干”

    朱慈烺微微笑道:“我乃抚台大人世侄,受家父之命前来拜会抚台大人。”

    那两名兵卒听闻朱慈烺是路巡抚的世侄,态度变得愈发恭敬了。

    “这位公子且稍等,我去通禀一声。”

    其中一名兵卒冲朱慈烺抱了抱拳,便转身进了巡抚衙门。

    不多时的工夫一个身着藏青色云纹苏绸长衫的男人踱着步子朝朱慈烺走来。在他身后便是那前去通报的兵卒。

    那男子不算太高,身材微胖,脸上倒是富态的很。

    朱慈烺正自琢磨着这人不会就是路巡抚吧,那人却率先开口道:“鄙人便是本府门子路安,敢问公子怎么称呼”

    他态度十分恭敬,嘴角还带着笑意。

    朱慈烺愣了一愣,门官这厮只是个门官门官都穿绸衣,好大的派头啊

    他清了清嗓子道:“晚生姓朱,从京师来,劳烦老伯通禀一声。”

    那门官微微颔首,转身去了。

    朱慈烺也不着急,静静的站在那里等着。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工夫,那门官气喘吁吁的跑了出来,脸上堆满笑意:“公子请进,快快请进。”

    

第六章 路振飞

    朱慈烺倒也不意外,淡淡笑道:“劳烦老伯前面引路。”

    那门官连称不敢,弓着身子走在前面。

    朱慈烺振了振袍服,跟在了后面。

    刘传宗和赵信对视一眼,亦跟了进去。至于其余护卫则在衙门外等候。

    这巡抚衙门的布局与一般县衙、府衙大同小异,都是前衙后院的格局。

    前衙是供巡抚处理公务的,后院则是巡抚起居生活的地方。

    稍有不同的是,这巡抚衙门前衙中辟有一小校场,四周兵器架子上摆放着各式兵刃。

    朱慈烺知道明末卫所制度崩坏,卫所军户逃籍严重,留下的也多是被各级军官层层压榨,成为了他们的佃户,毫无作战能力。

    明末真正有战斗力的便是边军,也就是募兵。在这些边军之中,战斗力最强的便是总兵、副将的家丁。这些人是将领的私兵,作战时最为勇猛,但也存在着只认将领不认朝廷的问题。

    辽镇、左镇皆是如此。

    除了武将统率的边军,总督、巡抚的标营也是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军队。

    便说这淮安巡抚路振飞标下,就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标营,兵额在一千人左右。

    如今山东大部都被闯贼控制,与山东毗邻的淮安府自然能够感受到压力。

    路振飞平日里不但组织乡勇训练,更是将这一千巡抚标营士兵锤炼的如铜铸铁打一般。

    朱慈烺相信,若是闯贼真的派出一支偏师围攻淮安,路振飞是有一战之力的。

    门子带着朱慈烺一路穿堂过院,在一垂花门前停了下来。

    他微微欠身,面上堆笑道:“我家老爷便在这院子正屋中,进了这门便是后宅了,便只公子一人进去即可,余下这两位爷还请在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