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振南明-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士兵们禀报,那些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很像是失传已久的孔明灯,但是却比孔明灯要大的多。
一开始尚可喜还以为这是老天爷降下的惩罚,但在听到这些话后他恍然大悟。
一定是明军搞出来的花招。
偏偏明军能够精确的确定粮仓的位置,这肯定意味着他们有内应。
尚可喜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齐城。
因为只有齐城因为运粮卸粮的缘故知道城中每一处粮仓的位置。
此时此刻尚可喜愤怒的如同一只野兽。
他如此信任齐城,想不到此人竟然是明军安排在他身边的一枚棋子。
齐家的人此时此刻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即便尚可喜派人去追也不可能追的上。
何况此时此刻尚可喜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情。
最重要的便是粮食没了,怎么去弄。
现如今可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彻底揭不开锅了。
虽然尚可喜下令在全城范围内封锁消息。但他知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昨夜汉中城起了那么大的火,把夜空都烧亮了,稍稍敏锐一些的人都明白发生了什么。
尚可喜必须要早做决断,不然若是等到军心浮动就晚了。
现如今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关中方面紧急求助,求阿济格拨付一批救命粮来。
二是立即弃守汉中,率部退回关中。
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把事情向阿济格言明。
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安之点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文安之还是被震惊到了。
热气球队表现的太过完美,竟然一举将汉中清军的粮仓全部烧毁。
如此一来清军将立即断粮,处境十分被动。
当然这其中要记齐城一份功劳。
这个商人借助为清军运粮的时机精准的记下了城中各个粮仓的位置,为热气球队的打击提供了重要支持。
若是没有齐城的情报热气球队就相当于是无头苍蝇,只能到处乱飞撞运气。
当然这只是明军北伐的第一步。
断其粮,毁其士气。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依靠硬实力拿下汉中城。
若是明军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夺回汉中城,那么也不要妄谈什么北伐中兴的大计了。
文安之立即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军情。
包括了刘芳亮、袁宗第、田见秀、李定国、曾英等人。
他先是开门见山的把清军粮仓被毁一事与众人说明,然后刻意顿了一顿等待众人的反应。
一时间众将兴奋不已。
袁宗第抱拳道:“恭喜抚台大人。鞑子粮仓被毁,正是我军大举攻伐的好时机。还请抚台大人下令,三军将士也好卖命杀鞑。”
田见秀也道:“是啊,抚台大人。鞑子粮仓被毁实乃天意。这是大明中兴的征兆啊。”
文安之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微微笑道:“说起鞑子粮仓被毁,这首功应该记在定国身上。”
众人皆是一愣。
李定国为啥首功该给他
李定国面对如此夸耀脸上一红,连忙道:“这都是抚台大人运筹帷幄之功,末将不敢居功。”
文安之呵呵一笑。
“功劳是你的就是你的,本抚不会去抢。”
在场众将皆是朝李定国望去,眼神中的意味不一而足。
他们实在想不到文安之会如此重用一个刚刚归降的西军王子。毕竟汉中是川军北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文安之把重任交给李定国,说明其对李定国充分的信任。
说起胸怀阔广,文巡抚真是没谁了。
“本抚叫诸位来就是在一起商议一下接下来的计划。”
他扫了众人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李定国身上。
“定国,你先来说一说吧。”
“末将遵命。”
李定国连忙抱拳道。
“如今鞑子粮仓被毁,断粮在即。正是我军北上攻打的好时机。末将以为抚台大人应该立即率部北上攻打汉中。”
文安之微微颔首道:“本抚也正有此意。不过汉中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要想攻打此地必须走不少山路。定国心中可有计较”
李定国遂接道:“启禀抚台大人,末将对汉中附近的地形地势还算熟悉。知道几条无人知晓的小道可以直接通往汉中城。末将觉得可以从这些小道输送兵员奇袭。”
文安之一时心花怒放。
这个李定国还真是总能给他惊喜啊。
正像他之前所说的,汉中的地形十分险峻,很难像在平原那样大规模输送军队。清军只要卡住几处关键的口子,明军就很难进军。
但是李定国偏偏知道几处小道,这样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难题。
“甚好。”
文安之称赞道:“本抚便命你为征虏先锋将军,负责这打头阵之事。”
“末将遵命”
李定国心中是十分高兴的。
文安之能够把这打头阵的重任交给他证明对他十分的信任。
李定国当然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他和义父张献忠不一样,既然已经降明自然想要好好的待下去干下去,而不是首鼠两端,时刻想着复叛。
何况现如今的形势也完全不同了。
当时群雄并起,朝廷风雨飘摇。
现如今李闯旧部先后归降,大西分崩离析。
便是李定国有千般能耐也不可能翻云覆雨了。
“曾英”
文安之又点了一个名字。
“末将在”
曾英双手抱拳道。
“本抚命你另领一支兵马从正面进攻汉中。”
“末将遵命”
虽然心中有些不爽,可曾英除了领命也没有别的选择。
从正面进攻汉中是很难的,鞑子肯定准备的十分充分。
曾英已经看出文安之的用意,那就是用他在正面战场上的进攻吸引鞑子的注意力,为李定国的奇袭拉扯空间和机会。
如此一来注定了李定国会在此战中立下比他大的功劳。
“田见秀、袁宗第。”
文安之又点到两个名字。
“末将到,末将在”
二人先后抱拳道。
“本抚命你们率部攻打汉中周遭堡垒,务必要把其全部拔除,不许鞑子向关中方面通风报信求援。”
文安之肃然说道。
“末将遵命”
田见秀、袁宗第齐齐抱拳。
虽然拔除汉中外围堡垒的任务比起直接攻打汉中城重要性低很多,但这个任务总归得有人去做。
文安之肯用他们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信任了。他们自然也会投桃报李,使出浑身解数,完成好文安之交给他们的任务。
“刘芳亮何在”
文安之随即问道。
“末将在”
刘芳亮见文安之最后问到自己略微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恭敬听命。
“本抚要你率部提前赶到鞑子退往关中的山路阻击。若是鞑子想要撤退,务必将其全部消灭。”
文安之毅然说道。
听到这里刘芳亮不由得激动起来。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十分重要。
万一鞑子真的打不过想要逃跑,他便是阻击鞑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末将领命”
该说的文安之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诸将都已经分配了具体的任务。接下来便看实际战斗中的发挥了。
不过文安之还是决定在最后说上些什么。
他清了清嗓子肃然道:“陛下英明神武,乃不世出之明君。陛下待我等如同国士,我等自当以国士礼报之。汉中是我们进军关中的阻碍。要想拿下关中则必先夺取汉中。本抚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举拿下汉中。今日终于迎来了时机,我们务必要抓住。诸位都是有心胸气魄的人,本抚望你们在此次汉中之战中拼尽全力,立下赫赫战功青史留名”
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战
尚可喜还是决定坚守汉中。
虽然这个决定做出的艰难无比,但他还是得这样做。
因为他的妻儿都在西安,在阿济格手中攥着。
一旦尚可喜率部逃跑,很可能引得阿济格震怒,从而迁怒于他的家人。
尚可喜遂下达了两条命令。
其一是以最急迫的口吻向关中方面求援,将汉中清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现状说与阿济格听。他相信阿济格还是会有分寸的。
其二是将汉中周围堡垒中的存粮全部运往汉中解燃眉之急。
毕竟,哪怕是阿济格接到尚可喜的求援之后立即派大军运送粮食来汉中,也需要时间。
而现在汉中清军可是到了断粮的地步,实在等不了了。
汉中周围的堡垒有大大小小近百个。虽然每个堡垒中的存粮并不多,但凑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汉中清军省着点吃半个月肯定是够吃的。尚可喜相信半个月后阿济格运送粮食的援军肯定赶到了。
至于这些外围堡垒只能暂时放弃了。
生死存亡关头丢车保帅是最好的办法。
孰轻孰重尚可喜心中还是有分寸的。
只是这些外围堡垒放弃之后,汉中就成为了一座彻头彻尾的孤城,丧失了于外围的一切联系。
明军若是想要围点打援将会非常的轻松。
不过这些不是尚可喜眼下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守住汉中,不叫明军把他的部下一锅端。
正当尚可喜坐镇城中,调遣兵马布置守城事宜时,突然有心腹来报说在汉中城外发现了大股明军。
尚可喜不由得心中一沉。
他料到明军会来却没有料到明军会来的如此之快。
这是完全不给他准备应对的时间啊。
不过事已至此抱怨也没有任何意义。
尚可喜叹了一声,沉声道:“且随本将登上城头看看。”
尚可喜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
他戎马半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生死关头。
但他都挺过来了。
丰富的经验告诉他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保持镇静。绝对不能惊慌失措,自乱阵脚。
冷风吹过他的面颊,如同刀子割肉一般弄得他生痛。
尚可喜望着城下那些招展的明军军旗一时有些怅然。
曾几何时他也是明军的一员,励志杀鞑报国光复辽东。
可是老天爷仿佛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将他生生的逼向了清廷一方。
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跟着清军共存亡。
他不知道百年之后史书上会如何书写他,但他知道必须先使自己活下去。
因为死人是无法开口替自己辩解的。
尚可喜匆匆扫了一眼,据他估算明军的兵力应该在两三万人左右。
这肯定不是攻城明军的全部数量。仅仅靠着两三万人就想拿下汉中简直是痴人说梦。
哪怕是缺粮少粮的汉中。
尚可喜估计这只是明军的先锋,是用来作试探的。
真正的主力还在后面。
不过尚可喜并没有丝毫惊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是拼刀子,谁拼赢了谁就是爷。
“传我将令,从即日起全城戒严。城中所有丁壮需帮助守城,违者立即处死。”
尚可喜的语调十分冰冷,就像一块没有任何情感的石头。
来吧既然要战那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