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放在两个月前陛下刚刚登基时,高弘图自然不会如此绞尽脑汁的揣摩上意。可现在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陛下这两个月来的举动太惊人了。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天子复设厂卫,练新军,建军校,查贪官,破逆案,甚至派军队收复了山东

    这哪里像是一个少年天子所为,高弘图自认为便是太祖、成祖在世也不会比今上做的更好了。

    当然这对大明是好事情,雄主在位中兴大明指日可待。

    但对高弘图这种重臣可就不完全算好事了。

    雄主绝不会允许朝中重臣是庸碌无能之辈,高弘图虽自问无愧于社稷,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万一有一些小纰漏恰巧被天子看在眼中,一番责斥他这老臣的面子往哪里放

    越是位高权重之辈,越是爱惜羽毛。

    高弘图也不例外。

    工部虽然掌事繁杂,但归根到底也就是那么几项。

    紫禁城诸多宫殿不久前已经进行过修缮,天子肯定不是为此而来。

    至于陵寝的修建就更不可能了。虽说历任天子都会在登基后即派人修建陵寝,可那也多是一年后。

    今上践祚不过二个月,不可能这么急着修建陵寝。

    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天子是为匠作之事而来。

    能够劳烦天子亲自摆驾工部,这件事绝不会是一般的匠作,一定跟军务有关,高弘图猜一定涉及到军械造制。

    虽然高弘图已经将天子的来意估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却没有表露出分毫,而是恭敬的等待天子发问。

    朱慈烺却不知道高弘图心中已分析了这许多,嘴唇翕张道:“大司空以为大明的火器如何”

    火器

    高弘图愣了一愣,咳嗽一声道:“禀陛下,大明的火器自然天下无敌。”

    朱慈烺摇了摇头。

    “若真是这样,为何士兵们畏铳如虎,宁肯用弓弩也不用火铳”

    朱慈烺一句话把高弘图问住了。

    是啊,大明的火器若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天下无敌,为何士兵们对使用火器那么抗拒呢

    别的不说,工部造制的鸟铳,十杆里面有五杆打不响,剩下的五杆里也有三杆会炸膛。营兵士兵们常常戏称鸟铳为烧火棍,也就是近身肉搏的时候可以抡圆了砸。

    见高弘图默不作声,朱慈烺继续说道:“朕没有怪罪大司空的意思。朕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永乐时成祖建神机营,那时的火器是何等犀利。为何两百年过去,反而造出的火器越来越低劣了呢”

    朱慈烺刻意顿了一顿,见高弘图面色通红,岿然一叹道:“朕思前想后,无外乎是两个原因。其一,朝廷拨给工部的银子有限,要求造制的火器数额却是定死的,工部要按期交付足额的火器就必须用低劣的料子,如此一来造出的火器却是没法用。其二,自太祖皇帝建立匠户制度,匠人的命运便从一出生就确定了。便说隶属于工部的这些匠人,他们只领着微薄的月钱,却要承担极为繁重的活计,难免会心生怨恨,体现在火器造制上便是出工不出力了。”

    “老臣万死”

    朱慈烺将手向下压了压继续说道:“朕虽然对火器不甚精通,但也知道要打造一杆合格的火铳,最重要的便是铳管的打制,若是铳管的内壁太薄、不匀就极可能发生炸膛。换做是朕,也不敢使用这样的铳。朕以为工部现有的模式,很难造制出符合要求的火器,故而朕准备在工部单独下设火器司负责火器造制。”

    朱慈烺一通说完高弘图才算是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要说在工部单独下设一火器司并没有什么难度,无非是再增加几个郎中、员外郎、主事罢了。可这真的能改变如今大明火器多粗制劣质的现状吗

    朱慈烺仿佛看出高弘图心中所想,淡淡道:“仅仅成立火器司显然是不够的。银两若是不给足,说什么都是空的。从即日起朕会从内帑直拨银两给火器司用于火器造制。”

    这倒不是朱慈烺空画大饼。他从贪污、谋逆文官、勋臣那里抄来的银两全部入了内帑,如今足有上千万两。这么多的银子仅仅供养神策军十年八年也花不完,拨一些给火器司造制高质量火器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陛下英明。”

    高弘图长长松了一口气。只要有了足额的银子什么都好说,不然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陛下便是把这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他也挑不起来啊。

    注1:大司空为工部尚书的雅称。

第四十八章 一视同仁

    s:求推荐票,求收藏

    至于这笔银子是从内帑直接划拨的,高弘图自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之前的京营,现在的神策军不都是天子用内帑银养着的吗

    既然国库拿不出这笔钱,自然该从内帑来拨。

    “不过朕有一句话说在前面,银子朕可以从内帑拨,但一应开支朕会命人来工部核对,朕不希望核查结果与工部账簿上记录的有任何差别。”

    朱慈烺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却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高弘图连忙道:“陛下请放心,老臣绝不会准许任何贪墨发生。”

    “银子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便是工匠的问题了。想必大司空也知道朕给龙江船厂工匠的允诺了吧”

    “老臣略有耳闻,陛下仁德,乃大明江山社稷之福。”

    高弘图不着痕迹的拍了一记马屁。朱慈烺却是笑道:“朕也不瞒高卿,火器司的工匠朕也会一视同仁。就比如一名工匠一月打造了十根铳管,就按照十根计件结算,若是五根便按照五根结算。”

    嘶

    高弘图闻言倒抽了一口凉气。

    “敢问陛下,这笔钱也是从内帑中拨吗”

    这个老狐狸

    朱慈烺在心中腹诽了一句,清了清嗓子道:“自然如此。但朕同样会派人来核查,若有出入朕可是要找大司空讨说法的。”

    见天子一副市侩商贾的嘴脸,高弘图直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天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不好再提条件。

    “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离开工部衙门后朱慈烺便摆驾回宫。

    总的来说,这次工部之行他还是满意的。

    他之所以要亲自前去工部,而不是召高弘图入宫,就是为了给高弘图施压。

    毕竟工部衙门人多嘴杂,这么多双眼睛盯着高弘图,万一他把差事办砸了,那在本部中的威严形象可就彻底毁了。

    高弘图是个聪明人,朱慈烺相信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朱慈烺刚刚回到乾清宫,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热茶,便有内侍来报,御马监掌印太监韩赞周求见。

    朱慈烺嘴唇翕张,吐出一个宣字。

    现在正值六月,紫禁城中亦是酷热难耐。

    乾清宫前又无树荫,等候在此的韩赞周的后背已经湿透,汗水顺着脸颊嗒嗒的滴落下来。

    “宣御马监掌印太监韩赞周陛见。”

    晕晕乎乎间,韩赞周听到宣召的声音,连忙振了振袍服快步朝殿内走去。

    为了消暑乾清宫中摆了无数盒冰块,韩赞周方一进去便觉得阴凉畅爽了不少。

    他却顾不得享受这难得的凉意,三步并作两步走入暖阁,冲朱慈烺叩拜道:“奴婢韩赞周拜见皇爷。”

    朱慈烺呷了一口茶,抬手道:“起来吧。你这么匆忙的求见朕,可是有要事”

    韩赞周哭丧着一张脸道:“皇爷,奴婢有负皇爷重托,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啊。”

    说罢竟然左右开弓,狠狠的抽起自己的嘴巴来。

    朱慈烺见状不由得蹙起眉来。

    “有什么话好好说,在朕面前这个样子成何体统”

    韩赞周这才停了下来,委屈道:“皇爷,是内厂军情司的事情。自打皇爷把这个差事交给奴婢,奴婢便一心想着怎么才能把差事办好。内厂不比东厂,底子实在太薄。军情司又是刚刚设立,什么都得估摸着来”

    “捡紧要的说。”

    朱慈烺面色一板道。

    “哎。”韩赞周吞了口吐沫道:“奴婢前些日子从前京营士兵中挑选出内厂番子,按照皇爷的旨意把他们派到各布政司侦缉。分到应天府的这些和东厂、锦衣卫那边辖区多有重叠。今日一早在乌衣巷巡查的东厂番子和奴婢属下起了冲突。奴婢本不敢用这种小事打搅皇爷,可怕这事若是处理不好让底下的人寒心。”

    好嘛,原来是告状的。

    朱慈烺直是有些头大。

    在他的构想中,内厂军情司和东厂、锦衣卫的作用有很大不同。

    东厂、锦衣卫是注重南京附近情报工作的,而内厂军情司更多是负责全国性的情报工作。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

    出现偏差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韩赞周存了私心。

    御马监掌印还是稍稍比司礼监秉笔兼东厂提督低一些的,韩赞周要想和刘传宗比个高下,就必须依靠内厂。如果把内厂的全部番子都派驻到全国,手头一点不留,那韩赞周这个内厂厂公就成了样子货,完全无法和东厂抗衡。

    所以韩赞周出于私心将五百名番子留在了南京。虽然人数比之东厂、锦衣卫少了一些,但总归也能撑撑门面。

    对此朱慈烺自然不会太过责斥。

    上位者有时候也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起派驻全国的四千多名军情司番子,留在南京的五百人只是零头罢了,并不会对全局造成什么影响。

    何况多出一个情报来源对朱慈烺也算是个好事。虽然他不怀疑刘传宗、赵信的忠诚,但凡事小心一些总没有错。

    但他没想到内厂这么快就会和东厂、锦衣卫发生冲突。

    朱慈烺不用想也能知道冲突起因肯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但冲突既已发生,便需要妥善处置。处置的稍有不当,韩赞周和刘传宗、赵信心中就会生出疙瘩。

    韩赞周和刘传宗、赵信不同。

    刘、赵二人都是打东宫时期就跟着朱慈烺的老人,可以说是嫡系。

    而韩赞周则是原南京守备太监,在朱慈烺登基后才被提拔为御马监掌印太监。

    从亲疏关系上来看,朱慈烺和刘传宗、赵信更为亲近。

    这也是为何韩赞周在出事后立即入宫觐见。

    他急于试探天子对此事的态度

    “传旨,涉事东厂、内厂番子各杖责五十。”

    朱慈烺突然发声,让韩赞周吓了一跳。

    他嘴巴张的有如鹅蛋大,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从今往后朕不想再听到类似的事情。在朕眼中,东厂、锦衣卫、内厂俱为一体,无分亲疏”

    

第四十九章 蝼蚁草芥

    第一更,求推荐票,求推荐票啊,新书榜竞争惨烈,又要被挤下去了。大家给老坤些信心吧。

    黄土夯实的官道上稀稀拉拉走着几个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个个饿的皮包骨头,面有菜色,双目空洞无神。

    早已废弃的驿站前长满了杂草,不远处一条野狗撕扯着一具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

    那几个灾民却对此熟视无睹,乱世人贱如狗,每天都有无数人死去,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好赖他们现在还活着,即便只吊着一口气也是活着不是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