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文道亲自派人去请了三次,曹凤年皆是托病拒绝前往。

    吴文道的脸都气绿了。

    这个死丘八,知道自己被拿捏着便这般做派,真是令人作呕。

    不过即便吴文道对曹凤年再怎么恶心,这个头还是得低的。

    你不是端着架子吗本官亲自去请总行了吧

    吴文道换了一身绯红色的官袍,在一众亲随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朝总兵府杀去。

    值守总兵府大门前的兵卒见到这阵仗也被吓了一跳,连忙前去通报。

    吴文道只得站在大门口等着。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那军卒去而复返,却是带来一个令吴文道吐血的回复。

    “总兵大人有恙在身,不便见客,吴知府请回吧。”

    好啊,好啊

    好一个铁骨铮铮的郧阳府总兵。

    你这是存心跟本官过意不去是不是

    “哼,我们走”

    吴文道这张老脸是没地方放了。他不甘受辱,一甩衣袖扬长而去。

    回到知府衙门后吴文道心忧不已,他忽然有一种作茧自缚的感觉。

    大明朝对于文臣和武将的守土之责定义并不同。

    对文臣而言,守土就是他们的责任没啥好商量的。

    若是失土城破,第一个被追究责任的一定是文臣。

    假如郧阳城破即便吴文道侥幸逃走,也肯定会被天子派来的锦衣卫缇骑抓回南京,怎么也逃不过那断头一刀。而如果是武将,只要力战御敌,即便战败也可以戴罪立功,至少性命是无忧的。

    这个死丘八不会因为和自己的这点嫌隙,故意放水让鞑子攻进郧阳城,演死自己吧

    一想到这里吴文道便觉得头皮发麻。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再想这些无用的只是自扰罢了。

    他总不能真的向一个丘八低头吧

    经过一番休整,吴三桂已经恢复了来时的姿态。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拿下了郧阳,闹出了些动静,清廷那边便能交代了。

    一开始他并不打算强攻府城,只打算劫掠沿途村庄。

    可在看到明军的龟缩姿态后他改主意了。

    若是面对此种姿态都不攻城,岂不是堕了他大清第一猛将的威名

    于是乎吴三桂大手一挥率部攻向郧阳。

    他在郧阳府已经待了有一段时间了,故而赶制了一些攻城器械。

    撞车、云梯乃至简易的投石车,可谓应有尽有。

    当然吴三桂最想要的还是红衣大炮。

    这玩意乃是攻城的神器,只要瞄着城头一阵猛轰就是。用不了多久城头上的垛口、城楼就会被夷平,甚至可能直接轰开城门。

    可是如今清军的红衣大炮都集中在孔有德、耿仲明的天佑军中。即便是吴三桂也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讨要到。

    所以他只能将就一些用土法子攻城。

    这个法子笨是笨了一些,不过只要坚持还是能够攻进城的。

    吴三桂对自己很有信心。

    看着城外黑压压的清军,吴文道只觉得两眼发黑,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妈呀,吴三桂这是把主力都调来了啊。

    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似乎曹凤年并没有演死自己的意思。

    这位郧阳总兵在大敌当前之时还是有分寸的,他“带病”登上城头,亲自指挥防御。

    只是曹凤年全程和吴文道没有任何交流罢了。

    李谦等府学生员得知吴三桂要攻打郧阳城后,向吴文道请愿,请求登上城头助战,却被吴文道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此刻他直是一头包,哪有心情让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登上城头观战。

    到时真打起来这些书生非但不能帮着杀敌,还极可能成为累赘。

    对此李谦等人虽然懊丧不已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城外金鼓声渐渐响起,大战一触即发。

    最后在低沉的海螺号声中吴三桂麾下的清军如潮水般向城墙涌去。

    吴文道何时见过这种阵仗,直是吓得两腿发软。

    他咽了一口吐沫,喉结上下耸动憋了好一阵子才清了清嗓子道:“本官先去城楼里观战。”

    清军的进攻很有层次感,先用投石车对城头进行火力压制,与此同时冲车和云梯向城墙方向靠近。

    不管是冲车还是云梯外表都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牛皮,故而寻常的箭矢根本伤不得其分毫。

    城头之上曹凤年却并不着急,静静的观看着这一切。

    

第四百五十四章 鏖战

    作为一名久经战阵的老将,眼前的景象并没有将他吓到。

    相反,这更加刺激了他,使他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态度迎接这场大战。

    吴三桂,这个鞑子册封的汉人藩王,统率着数万大军,看架势是想要将郧阳一口吃掉。

    不过曹凤年也不是好惹的,他命麾下士兵将守城一应事宜准备妥当,以不变应万变。

    郧阳城头并没有火炮,所以曹凤年得等对方进入弓箭手的射程才下令放箭。

    清军则趁此机会迅速的推进,转眼间已经杀到距离城墙一百步的距离。

    “放箭”

    早已等候多时的曹凤年终于爆喝出声,声音如同雷电一般。

    顷刻间万箭齐发,箭矢裹挟着凌厉的气势朝清军射去。

    那些躲在云梯、冲车底下的清军士兵自然不需要担心。其余冲锋的士兵则纷纷举起盾牌格挡。

    这一防御举措挡掉了大部分的箭矢,但也有少部分箭矢从空隙窜了进去,射穿了清军士兵的皮肤。

    惨叫声相继传来,清军出现了伤亡。

    城头之上的曹凤年怒目圆睁,嘶吼着给士兵们打气。

    “儿郎们,杀鞑子的时候到了。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不要放一个鞑子进城”

    他亲自擂鼓,将城头上的氛围调动到了极致。

    “杀鞑子”

    “杀鞑子”

    吴三桂则是微微眯着眼睛,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情感。

    从他降清的那一刻起就再也不在乎什么满汉人了。

    只要能够获得荣华富贵获得利益,那便是叫他做任何事都没有问题。

    转了这么一圈他才发现原来什么忠君爱国都是狗屁。唯有拳头硬才是大道理。

    谁的拳头硬谁就能主宰天下,谁的拳头硬就能制定秩序。

    崇祯皇帝为何自缢煤山做了吊死鬼,不就是因为李自成的拳头更硬吗

    李自成为何被阿济格追的丢盔弃甲,困死九宫山不就是因为阿济格的拳头更硬吗

    识时务者为俊杰,吴三桂只是顺应大势而已。

    倘若他当初没有献出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就真的能够守住汉家江山了吗迟早有一天满清还是会打进关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吴三桂献关不但令自己大赚一笔,还使得清军进关的历史进程提前了许多。如此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他奇袭荆门,就是想跟李过、高一功比一比谁的拳头更硬。

    本来他都以为城破在即,谁知道黄得功突然杀出,搅乱了他的全部部署。

    他只能选择撤军。

    也许他打不过联手的李过、黄得功。但要对付区区几个阿猫阿狗还是易如反掌的。

    他甚至不想知道如今郧阳的守将是谁。

    因为他们都是鼠辈,名字根本不配令他知道。

    攻城的过程吴三桂根本没有任何保留。

    他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但求毕其功于一役。

    只要拿下了郧阳就等于在湖广安插了一股势力,随时可以往周边渗透。

    届时便是桀骜不驯的阿济格怕也是得赞叹自己的先知灼见吧

    打吧,杀吧

    他十分享受碾压带来的快感。

    这些愚蠢的南人竟然妄图抵抗自己麾下的精锐。

    那就叫他们全部死无葬身之地吧

    开战前吴三桂已经下了严令,城破之后屠城。

    不论军人还是百姓,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概格杀。

    他要用郧阳城军民的首级铸成一座京观,震慑那些妄图抵抗清军的不自量力之辈。

    这是清军一贯奉行的政策。

    至于出现些许伤亡吴三桂根本不在乎。

    虽说这些都是他的私兵,但只要能够换取更大更多的利益,便是牺牲一些也无不可。

    云梯已经搭靠在了城墙上,冲车也在一次次的撞击着城门。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按照吴三桂的计划发展。

    在他看来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放滚木、擂石,快”

    曹凤年怒声嘶吼道。

    他麾下的许多士兵缺乏实战经验,所以他必须一次次的通过怒吼来提醒这些新兵蛋子该做什么。

    至于老兵则让人省心的多了。

    他们从容不迫的将滚木、擂石从垛口扔下,然后迅速接着搬运。

    有辅兵在,他们只需要搬运一小段距离,已是省力的多了。

    至于钉拍这种大型守城器械当然也有用武之地。

    每放下钉拍一次就能对攀登的鞑子造成极大的伤害。

    有些鞑子好不容易攀到一多半的位置,直接被钉拍拍成了肉泥。

    至于那些侥幸躲过钉拍的鞑子也被滚木、擂石砸落,重伤哀嚎。

    不过鞑子的数量显然很多,每有一人倒下必定有人上前填补他的空缺。

    曹凤年神情专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虽然现在看起来他们场面占优,但天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变数。

    曹凤年输不起。他的背后是数万郧阳百姓,这些百姓能否活命全看他能否守住这座城。

    鞑子的凶残远近闻名,曹凤年不会指望他们在破城后还会对百姓仁慈。

    所以他必须守住这座城,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

    “快放箭,快浇滚油”

    曹凤年只觉得自己一刻也不得闲,必须时刻指导这些士兵如何防御。

    鞑子进攻的节奏很紧凑,似乎有意在逼明军犯错误。

    只要明军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就会紧跟着犯另一个错误。如此周而往复。

    所以曹凤年的神经就像一根绷紧的琴弦不敢有丝毫松懈。

    “杀啊,杀”

    到处都是传来的喊杀声。

    有些是明军发出的,有些是清军发出的。

    这些声音和滚木、擂石砸在人身上发出的声响,以及牙齿打颤的咯咯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氛围。

    战场之上不看对错,只论生死。

    你如果死了那一定会被认定为错的一方。因为死人不能开口替自己辩解,只能任由胜利者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双方都不想输都不想死,所以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劲。

    你朝我射一箭,我向你还一矢。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渐渐的明军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不论是投石机的抛射还是弓箭手的仰射都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凤年孤胆守郧阳

    双方求胜的欲望都很强。

    明军是为了活下去,清军则是为了城中的女人、金银。

    没有人想做失败的那一方。

    一个个普通的生命在这场战争中消逝,卑微的如同蝼蚁一般。

    清军的战斗力显然更胜一筹,不过明军的求生欲望更强。

    双方杀得你来我往,难解难分。

    这厢清军好不容易杀上城头,立刻就被蜂拥而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