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南明-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冲桐棠福了一福,恭敬道:“皇后娘娘,婢子来助您生产,您一定要按照婢子说的做啊。”

    桐棠虽然脸色煞白,十分的痛苦却还是点了点头。

    “来,皇后娘娘您先吸一口气,然后婢子喊用劲您便用力气啊,能喊就喊出来。”

    桐棠知道稳婆在这种事情上的经验十分丰富,自然是她说什么就做什么。

    生孩子也是个技术活,体力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若是一股脑儿的把力气用完了,孩子却出不来那就糟糕了。

    体力的分配一定要合理,该用力时用力,该收力时收力。

    饶是如此也不能说一定不会有意外。

    若是胎位不正胎儿是脚先出来的,便是极为凶险。十有八九会发生难产,胎儿怕是也保不住。

    所以在胎位这个问题上只能去赌,便是皇后也不例外。

    “皇后娘娘用劲,用劲啊”

    稳婆一遍遍的鼓励着皇后,桐棠也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双手紧紧攥着被单,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稳婆一边鼓励皇后一边关注着胎位情况,在她看到胎儿是头先出来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皇后娘娘胎儿头已经出来了,您再用把劲啊。”

    桐棠闻言使出了最后一丝力气,尖叫一声终于把孩子生了出来。

    随着胎儿呱呱坠地,响亮的哭声响彻坤宁宫。

    所有人都朝婴儿望去,见是个男婴个个喜笑颜开。

    “快,快去禀报陛下,皇后娘娘产下了一个皇子”

    

第四百零一章 帝后情深

    朱慈烺一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他真的要做父亲了吗

    这片刻的疑虑被婴儿嚎啕大哭声彻底打散,紧接而来的便是一阵狂喜。

    他有儿子了,他有儿子了

    跟所有初为人父的人一样,朱慈烺激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若不是顾及到君仪非得手舞足蹈起来。

    朱慈烺的第一反应是赶快进殿看看皇后和皇子。

    不料却被内监和稳婆拦住。

    “陛下,皇后娘娘现在身子虚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皇子殿下也得先由宫女帮着沐浴更衣才是。”

    朱慈烺心道这也算是在理,何况皇家有皇家的规矩,不能事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倒不如趁着这个工夫替儿子想想名字。

    朱慈烺是个急性子,说干便干。

    他摆驾偏殿,叫近侍取来各种典籍以备查用。

    老实讲老朱家的孩子取名字着实不容易。因为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兼控制狂,把后辈们的名字的第一个字都起好了。第二个字也起好了个偏旁只能往里填字。

    就拿燕王朱棣一系来说,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崇祯帝就是由字辈,朱慈烺是慈字辈。

    所以皇后所诞皇子理应是和字辈。

    这第一个字算是定了。

    第二个字却让人直挠头。

    按照五行相生的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朱慈烺是火字辈,所以他的儿子理当是土字辈。

    老实讲土字偏旁的字有不少,但是要挑出一个合适的也不容易。

    要知道这可不是给一般人起名字,而是皇帝的嫡长子。

    皇明尊奉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指的是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子立长子。

    嫡子一定是正宫皇后所出。而长子则可能是庶出。

    皇后诞下的这个孩子是朱慈烺的第一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可谓是天潢贵胄。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搞什么谋反篡位,将来是一定会继承帝位克继大统的。

    所以给他取名字必须慎之又慎,名字必须寓意高贵。

    明朝许多宗室给后代取名字为了偷懒选择造字。

    一来这样造出的字不会重名,二来也省的去想。

    朱慈烺却十分反感如此做法。

    在他看来这种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

    给孩子起名是一个很郑重的事,怎么能这么随意由着性子来呢。

    他还是决定慢慢来挑选。

    朱慈烺翻遍典籍,最终挑出几个字备选。

    一为垣,二为坤,三为垚。

    垣字本意为墙,引申为城,有守护之意。

    寓意这位大明朝下一任圣天子守护万民,泽庇四方。

    坤为八卦之一,有坤元之意,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再往大了说便是乾坤,贵不可言。

    至于垚,也是寓意极好的。

    其同“尧”,为山高之意。细细品之有霄拔巍峨,直插云霄的意味。

    最关键的一点这个字太适合五行缺土的人了。

    按照老朱家的字辈,到了和字辈,字里就得带土啊,越多越好。

    朱慈烺选出了三个备选名字,在心中默念了许多遍。

    朱和垣、朱和坤、朱和垚

    一时间真是难以取舍啊。

    想的心烦他索性暂时不去想,等问过皇后的意见再做决断。

    皇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朱慈烺终于能够前去见她了。

    朱慈烺急匆匆的走到正殿之中,来到皇后的床头坐下。

    看的出来皇后的身子还是很虚弱,虽然面上没有了汗珠,可还是很苍白。

    朱慈烺抓住桐棠的左手柔声道:“皇儿可曾见过了”

    桐棠微微颔首道:“乳母抱着远远让臣妾瞧了一眼。”

    她嘴角带笑,眼眸中满是满足。

    朱慈烺不由得有些心酸。

    母子共享天伦之乐本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到了皇家这里便成了奢望。

    皇子从一出生开始就要被抱走由专门的乳母抚养。

    不论是皇后还是皇妃要想见上一面自己的儿子都得经过安排,绝不是像后世影视剧演的那样干脆把奶妈乳母养在殿中随叫随到。

    “等你身子好些了干脆叫乳母搬到偏殿住吧。这样你也能多瞧瞧皇儿。”

    桐棠立刻急道:“陛下,这怎么使得。祖宗之法不可废啊。若是臣妾真把乳母接到偏殿来,岂不是叫宫里的人戳臣妾的脊梁骨吗”

    朱慈烺神色一正道:“你是国母,有谁敢在背后嚼舌根若是知道了,直接拖出去打死便是,后宫的事朕全权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就好。再说祖宗之法也是人定的。如果不合理改就是了,难道朕还要抱残守缺不成”

    桐棠面色一红道:“臣妾是怕陛下难做。”

    朱慈烺笑道:“朕不难做。朕就是你的天你的靠盾。你有什么困难只管跟朕说便是。朕替你做主。”

    桐棠眼眶一红道:“陛下对臣妾真好。臣妾受之有愧。”

    朱慈烺拍了拍桐棠的手掌,笑声道:“真是傻,你为朕生下了皇长子,将来的太子,你不但无愧而且有功呢。”

    “陛下已经决定将其立为太子了吗”

    桐棠虽然知道这个问题有些敏感,还是忍不住问道。

    “他是嫡子又是长子,自然该被立为太子。不过按照规矩得等他满岁之后再行册封礼。”

    朱慈烺说这话也是有道理的。莫说皇家,便是一般人家一般都给孩子起个贱名,譬如二狗、狗娃之类的。因为这样的名字好养活,不容易被老天爷收走。

    但是天家自然不能给皇子起这种名字。

    但是册封礼还是应该往后推一推的。

    毕竟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孩子受储君位之厚重怕是有些承受不起。

    万一福薄被压的夭折了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即便皇帝对皇子再宠爱一般也会在其满岁后再行册封。

    “臣妾都听陛下的。”

    桐棠十分懂事的说道。

    “对了,朕给皇儿想了几个名字,和垣、和坤、和垚,你觉得哪个好听”

    朱慈烺满是浓情的望着桐棠,柔声说道。

    “这种事情陛下做主就好,臣妾怎好置喙。”

    桐棠垂下头去。

    “不,朕就要听你的意见。”

    

第四百零二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陛下”

    桐棠眼眸微微转动,仿佛能够淌出一池春水似的。

    “臣妾觉得和垣更好听些。”

    朱慈烺闻言一喜。

    “不愧是朕的皇后,跟朕的想法一模一样,朕也是更喜欢和垣这个名字。”

    他当即拍板道:“既如此皇儿的名字便取为和垣了。朱和垣,朱和垣,哈哈”

    和所有初为人父的人一样,朱慈烺现在陷入到一股甜蜜的幸福之中。

    “你呢这些日子好好将养身子,不可太劳累了,知道了吗”

    朱慈烺满是温情的替桐棠拢了拢鬓角散落的发丝,柔声说道。

    “恩,臣妾都听陛下的。”

    桐棠真不愧为贤后,朱慈烺说什么她便认定什么。

    “陛下,你不用一直在臣妾这里的,快去处理政务吧。”

    “不,今日朕就要在这儿陪着你,宠着你。”

    朱慈烺顺势将桐棠搂入怀中,一字一顿的说道。

    陕西,西安。

    得知四川大败,阿济格直是暴跳如雷。

    数万大军啊,竟然只有零星几个残兵逃了回来,真是太惨了。

    博洛、洪承畴竟然一个都没回来,清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了

    据那些逃回来的残兵说,清军的主力是被明军击溃的,随后又被西军余部绞杀,可谓惨矣。

    这么说来明军的战斗力竟然在清军之上了

    据阿济格所知,如今川东的明军基本都是整编的原顺军余部。

    清军与顺军交手无数,知道其实力强大,但清军明显是更胜一筹的啊。

    不然阿济格和多铎怎么会夺下陕西,又对李自成一路穷追猛打,把他逼死在九宫山

    而现在看来那只残败之师竟然有脱胎换骨的意思。

    这不得不说很奇怪啊。

    而且据逃回的士兵禀报,西军统帅李定国杀掉了绝大多数清军将领,惟独放走了洪承畴。

    可是洪承畴却没有返回陕西,难道说他又选择叛逃了

    阿济格认为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一来洪承畴的品格并不算高,有过此方面的黑历史。

    二来他如果不选择叛逃,李定国为何不杀他难道他和李定国之间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

    这当然不可能。所以阿济格认为洪承畴被李定国收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至于他投降明军嘛,阿济格认为几乎没有这种可能。

    以洪承畴做下的那些事,如果现在降明不被千刀万剐就算不错了。

    可恨,可恨啊。

    不过细细想来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弥补的可能。

    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传回洪承畴投降李定国的消息。

    这就说明李定国不想把此事高调公开化处理。

    那么阿济格就可以把事情暂且压下,甚至对外公布洪承畴已经返回陕西。

    与此同时他会向京师上一道奏表,禀告多尔衮四川发生的一系列事。

    发生这么一场惨败,想压是不可能压得下去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计就计,把责任推到洪承畴的身上。

    相信京师八旗子弟得知惨败后,会把怒火都撒向洪承畴。

    凭什么所有人死了,惟独洪承畴没死。

    如果他们的注意力被引导,一致要求处死洪承畴,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反正阿济格手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