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振南明-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次行动背后还是有张献忠和张可望的支持的。
若非如此张定国也不敢如此率军长驱直入。
建昌方面如今已经被张定国开辟为了一个大本营,故而他不太需要担心退路的问题。
只要在行军过程中多多留意,不要被伏击就好。
进入云南后张定国发现与在四川时并没有太大区别。
就是山更多了,更险了。
这倒也没什么,唯独有一点让张定国很不适应。
那就是云南的蚊子可真是多啊。
尤其是靠水的地方,只要稍稍停歇下来准会被毒蚊子盯上。
一开始被咬了还没有什么感觉,可过了一阵便开始瘙痒难耐。
这极大的影响了行军。
张定国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让士兵们忍着。
可在过一片沼泽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不少士兵染了瘴气,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再也走不动路了。
若只是个别人遇到这种情况倒没什么,扔下他们继续行军就是。
可是遭遇到这种情况的士兵实在太多,张定国不可能下令继续行军。
唯一的选择是令前军减慢速度,把中了瘴气的兵员放到马背上驮着走。
这支军队中除了骑兵专用的蒙古马,还有不少的驮马。
这些驮马速度并不快,但十分擅长负重前行,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但行军的速度被大大拉了下来,大西军一日只能行进二三十里。
在行军途中大西军抓到了十几个土兵。从他们口中张定国得知沐天波纠集了一批人手主动去攻打在昆明的沙定洲。
他不由得大喜。
两虎相争,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时机吗
张定国当然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原本他是想先扫平滇北的。
但现如今他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前去攻打楚雄府。
楚雄府相较于滇北富庶的多,距离昆明也更近,可以成为张定国进一步夺取昆明的跳板。
这一次张定国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把昆明攥在手中。
圣旨经由钦使送至福建泉州,郑芝龙在自家府邸排香案接旨。
一开始郑芝龙还以为是小皇帝又要给他封官封爵,赏赐金银。
可听了几句之后他便觉得有些不对劲。
当听到皇帝命他入京述职之后,郑芝龙的脸色直是变的铁青。
传旨的小太监直是尴尬极了。
一方面他是钦使,代表的是朝廷。自然应该表现的威严一些。
但他十分清楚作为一方军阀,郑芝龙是很不愿意进京述职的。
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只要在这里他就是土皇帝,说一不二。
但若是离开了福建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尤其是前去南京述职。那可是天子脚下,朝廷若是看郑芝龙不顺眼可以随便找个由头将其软禁,郑芝龙是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的。
当然郑芝龙可以选择推脱。不过这毕竟是圣旨,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推脱也是会让朝廷让天子不满的。
不管郑芝龙怎么选择都会感到不开心。
而他这个传旨的钦使会不会成为发泄的对象
毕竟福建离南京太远了。在这里弄死一个人南京方面根本不会知道实情。
第三百二十四章 郑芝龙翻脸(第一更!)
好在郑芝龙最终并没有翻脸,而是让人把钦使带去休息。
那小太监本来以为自己此行是九死一生,已经做好了壮烈殉国的准备。谁曾想郑芝龙并没有杀他。
这就好,这就好啊
不过这小太监此时是一刻也不愿意在福建多待的。
只是碍于郑芝龙的面子只能勉强应下。
被带去休息的路上,小太监跟着郑府下人一路穿庭过院,只见亭台楼阁应有尽有,雕梁画栋令人咋舌。
这里便是比起宫中也不予多让啊。
除了没有在屋舍上雕画五爪龙,郑芝龙已经享受到了皇帝能够享受到的一切。
小太监越看越惊,索性垂下头去。
等到了地方他才抬起头,这是一间极为奢华的厢房,小太监小心翼翼的跨过门槛将门合上。
之后他放下包裹,走到床边一屁股坐了下来。
哎当初要是不抢着来传旨就好了。
本来他以为陛下是要奖赏加封郑芝龙一番这才抢着来,想着可以借着机会大赚一笔。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郑芝龙也不会吝啬一点银钱。
可谁曾想皇帝陛下竟然是要召郑芝龙入京述职
这不摆明了是不信任郑芝龙吗
那郑芝龙又不是傻子,如何会看不出来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抱怨也没有用。
小太监也不求金银奉送了,只希望能够全身而退。
跑了这么些天他也有些乏了,索性躺倒在床睡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先补一觉才是要紧。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小太监觉得眼皮底下红彤彤的。
睁开眼睛一看他却是吓了一跳。
只见齐人高的火舌窜至木门,烧的木头劈啪作响。
“走水了”
小太监惊呼一声,本能的弹坐而起,踩着鞋子便朝木门跑去。
可等他跑到跟前想要推开木门时却发现门竟然被从外面锁死了
此刻小太监的心里是哇凉哇凉的。他明白了,这把火一定是郑芝龙叫人放的,目的就是烧死他
苍天啊,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小太监真想痛哭一场,可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不断的尝试破门而出。
他用脚踢,用肩膀撞,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撞不开门。
很显然,这门不仅被锁上了,外面还堵着东西。
小太监耗尽了气力颓然的坐倒在地。
“郑芝龙,你不得好死你杀得了咱家,你却骗不过陛下陛下一定会将你擒拿绳之以法的”
他闭上了眼睛静静等着大火将他和这间屋子一起吞没。
“老爷,都按您的吩咐做了。”
管家来到郑芝龙的书房恭恭敬敬的禀奏道。
郑芝龙不紧不慢的呷了一口茶,淡淡道:“哦,那就好。准备笔墨,给朝廷写奏疏。”
“是。”
管家连忙应了一声,唤人取来笔墨,亲自为郑芝龙研磨。
奏疏是郑芝龙口述的,他豢养的清客捉刀代笔。
奏疏的中心意思是请罪,朝廷派出的钦使不幸在一场大火中丧生,郑芝龙也被烧伤,需要静养。短时间内郑芝龙不能进京述职,特向天子请罪。
奏疏写好之后清客拿给郑芝龙过目,郑芝龙看过一遍之后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便叫人将其封好火速送往南京。
郑芝龙十分清楚这封奏疏送到南京后会引起轩然大波。不过他不在乎。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就是要告诉小皇帝我郑芝龙不是任人拿捏的
你不是派钦使来宣旨吗好,我郑芝龙也领旨了。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夺命的大火改变了一切。
这不能怪我郑芝龙了吧
皇帝又怎样,皇帝也得看他的脸色
郑芝龙根本不会理会那道圣旨。
入京述职笑话
残明小朝廷有什么资格叫他入京述职
他不扯旗造明廷的反就算够给面子的了。
此刻郑芝龙十分庆幸自己当初做出的和清廷合作的决定。
虽然他并没有彻底的倒向清廷,不过多少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如果将来清军真的能够顺利拿下湖广、山东兵临南京,郑芝龙不介意举旗响应。
忠孝仁义在郑芝龙眼中这就是个屁
他的眼中只有利益,谁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利益,郑芝龙就会倒向谁。
明廷待他是不薄,授他福建总兵官,加封侯爵。
可清廷允诺给他的更胜一筹。
那可是王爵啊
郑芝龙知道明朝小皇帝是无论如何不会加封他为异姓王的。
因为此先并没有任何先例,小皇帝不可能为他破例。
而清廷方面就不一样了。
三顺王、平西王可都是实封的王爷,而且他们都是汉人。
有这样的先例在郑芝龙一点也不担心清廷方面会食言。
原本郑芝龙还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偏向清廷。
但经此一事后他却是下定了决心。
皇帝小儿你不仁就休怪老子我不义。
老子都是被你给逼得
当然郑芝龙现在还不会反。一是时机还不成熟,二是郑成功还在明廷手里。
对这个儿子郑芝龙还是很看中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舍弃郑成功。
哎当时要是不把郑成功送到南京求学就好了。
可当时还是崇祯皇帝在位,谁也不会料到短短几个月后李自成就会攻破京师,紧接着八旗清军就会入关啊。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根本不在郑芝龙的计划之内。
等到他反应过来,崇祯的太子已经在南京登基并把郑成功送到了什么皇明军校就读。
郑芝龙曾经写过几封信暗示儿子回福建。可郑成功就像吃了迷药一样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南京。
后来据说郑成功还北上山东抗击清军。
这真是叫郑芝龙气不打一处来。
这种时候坐山观虎斗就是了,强出什么风头
这倒好,老子在和清廷拼命的攀扯,儿子却在拆老子的台
希望将来清廷可以念着他的功劳宽恕儿子的罪过吧。
“另写一封信派人走海路送到天津,就说我同意运送造船工匠去天津”
思量再三后郑芝龙终于下定了决心。
如果说卖粮食给清廷只是初步合作的话,运送工匠到天津便是合作升级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增兵入滇(第二更!)
黔国公沐天波带着刚刚招募的军队和原驻军前去楚雄府与云南府的边境叫阵,如今楚雄城中的兵力十分空虚。
张定国率领大军突袭而至,城中守军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城池便已告破。
大西军进入城中后并没有烧杀劫掠,而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在这种情况下城中百姓倒是很配合。
在他们看来是明军控制还是大西军控制此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样的要纳粮,一样的要服徭役。
他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便是了,别的事情不需要考虑太多。
张定国拿下楚雄后沐天波的处境极为尴尬。
他率军前去边境叫阵本就是为了给秦良玉拉扯空间,没有打算真打。
若是沙定洲的叛军前来追击他就会立刻率部逃回楚雄城中。
可现在楚雄被大西军攻克,他被断了退路,只能咬牙往滇北撤离。
那里毕竟还有一些支持他的土司,总比待在沙定洲的眼皮底下安全。
虽然沐天波很想配合秦良玉打一场漂亮的合围战,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作罢了。
除了兵备道杨畏知的一两千士兵,沐天波手头的基本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
想靠着这些新兵打胜仗无异于痴人说梦。
沐天波十分清楚这些士兵只要遭遇到一场失败就会瞬间崩溃,兵败如山倒。
沐天波可不打算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他虽然勇猛无比,但好汉架不住人多啊。
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时才是王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