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琏苦笑了一声:“说起来还是姑父的问题。明教教主亲自到了扬州,刚刚就在府门外不远。但是我没有想到,布置不及时,到底让他给跑了。”

    林如海眼前一亮,如果明教教主亲身到此。那么明教左右护教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五大护教散人这些明教总坛的高手肯定有很大一部分跟随到了扬州。

    贾琏如果能够毙杀或者俘虏他们中的几个,那么一个伯位就是跑不了的了。

    “走,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去看看。”

    。。。。。。

    林如海和贾琏赶到李宇泽最后逃走的地方。一大批锦衣府在高万同和许力的率领下已经把附近团团围住。

    “可有俘虏?”林如海一到地方就迫不及待的问。

    许力闻言,赶紧凑上来说:“回两位大人,这一次我们收获颇丰啊。包括魔教护教右使,一个法王,两个散人在内数十高手卢都被我等擒拿或毙杀。

    唯一可惜的是,让魔教教主跑了。”

    林如海大喜过望,他一点不觉得教主跑了是什么大事。只要明教总坛高手被消灭。明教元气大伤,就是胜利。

    “琏儿,赶紧通过锦衣府的渠道给皇爷报捷。回去之后,我也会上折子,给你请功。”

    隆正四年,十月十三,一封来自两江总督衙门,江苏布政使衙门,扬州盐院衙门联名的一封请功奏折送到了紫宸殿书房隆正帝的御案上。

    这段时间,隆正帝也在关注扬州。所以一有扬州的奏折,中书省就立刻递进了紫宸殿御书房。

    隆正帝此时就饶有兴趣的看着三人这份请功奏折。

    扬州的事他前两天就听说了。贾琏上的折子和中车府的折子前后脚到的神京。开心是开心过了,对贾琏的奖励他也想好了。但是要明诏下达内阁,还需要等地方官府正式的叙功奏折。

    而现在,这份折子到了。

    不过看着折子里面黑贾琏请功的内容,隆正帝眉头皱了起来。

    “来人,去内阁,把陈先生请过来。”隆正帝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把陈梦雷请来商量一下。

    隆正帝相信,凭着陈先生的政治智慧,一定能够理解他的苦心。
………………………………

第51章:一等伯

    大郑的内阁和军机处,分别位于大明宫的西侧的文华殿和东侧的武英殿。

    此时,文华殿西暖阁,是陈梦雷办公的地方。不过现在,呆在这里的除了陈梦雷还有一个白眉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

    “墨庵公,您今天怎么有时间来内阁了?”

    李墨庵,大郑政坛又一位传奇人物。景宁二十三年五十岁中了进士,仅仅几年后,永安元年便从成都知府任上直接升入内阁,永安三年就成为了内阁首辅。

    李墨庵是太上皇的心腹臣子。永安十二年,太上皇刚刚有禅位之意,李墨庵便上书致仕。

    这让隆正帝很是尴尬。要知道,李墨庵执政八年,确实很是做了一些事情,在朝野都威望甚高。

    李墨庵知道隆正帝不喜欢他。所以平时他虽然偶尔也进宫,但是基本上都是前往九华宫陪太上皇说话。

    大明宫这边很少来。

    听到陈梦雷的话,李墨庵笑了笑:“老夫进宫陪太上皇下棋,偶然听说了一件事,所以特地来给梦雷兄你道喜。”

    “给我道喜?”陈梦雷这下子是真的疑惑了。

    按照大郑定制,锦衣府的情报是直送御前的,一般就是九华宫和大明宫各送一份,至于内阁和军机阁,没有皇帝批准是不能要的。

    所以陈梦雷至今还不知道贾琏在江南立下大功的事情。

    正要开口询问,一个小黄门凭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见过李相,见过陈阁老。”

    陈梦雷点了点头,他知道小黄门来西暖阁必是找他的,所以也直接问:“起来吧,可是皇爷有事吩咐?”

    小黄门躬身应道:“是的,阁老,皇爷召见。”

    李墨庵看到陈梦雷为难的看向他,不禁乐了:“去吧,梦雷兄,陛下恐怕也是为此事找你。”

    紫宸殿书房,陈梦雷见礼过后又坐在了自己常坐的椅子上。

    “先生,这次找你来是为了这个。”说完就把桌子上一个写有锦衣字样的折子递了出去。

    一边伺候的戴权赶紧跑过来接过折子送给陈梦雷。

    陈梦雷也没客气,天子就一些政务咨询阁臣的意见,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打开折子之后,陈梦雷有些坐不住了。

    所有人都以为,贾琏会先在金陵整顿锦衣府,然后调动整个南镇抚司的力量狙击明教,这也是一般人的通行做法。

    但是贾琏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刚刚稳定了扬州千户所,就敢直接凭御命金牌调动海师陆战队得火铳手,直接动用精锐战兵清缴明教。

    一战扫清明教在江南两个分舵,消灭总坛排得上名号的六大高手。虽然让匪首逃脱了,但是也不能无疑是大功一件。

    按这本出自两江总督寒枫之手,由江南三位大员联署的请功奏折直接为贾琏请封一等侯。

    按制,凭贾琏的功绩,一等侯有些高了,三等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琏儿才刚刚十八岁啊。

    陈梦雷有些明白为什么这样子一份为锦衣府请军功的折子天子不请军机,不诏锦衣府指挥使,却把自己这个内阁阁臣找来了。

    天子是有心保全琏儿,却又不想担一个压制少年功臣的名声啊。

    按说,这样的事情找贾家自己人干最合适,但是贾家那一家子却没有个明白人。

    想明白了天子的意思,陈梦雷便把折子放在一边。站起身来对隆正帝说道:“启禀陛下,寒大人,徐大人和林大人的意思臣看明白了,但是臣觉得不妥。”

    “为何?”

    “国家叙功,是有一定制度的。虽然当年太祖皇帝考虑到锦衣府也是国朝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地规定,锦衣府的功绩也可以以军功相酬。但是毕竟不是开疆拓土之军功。

    更何况贾琏不管如何对上的都是大郑百姓,不像东,北两大镇府司官员那样对付的是敌人,这军功当减半算为好。”

    陈梦雷这也是下了狠手,减半算,原本的一等侯就变成了一等伯,差了不少啊。不过这方面陈梦雷对贾琏有信心,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更何况,锦衣府虽然权重,但是毕竟是天家手中的刀。危险性很高,不是长久之计。

    历任锦衣府指挥使,除了第一任宁国公因为有战功护体且早早脱身以外,其余难有得善终者。陈梦雷不希望给天子留一个贾琏擅长锦衣府工作的印象。

    隆正帝不知道陈梦雷这么一会儿心中就这么多戏,不过陈梦雷的的心思他多少明白。

    这也没什么不好,隆正帝本就没有打算让贾琏长期成为锦衣府。这次在南镇府司的差事本就是个临时性的安排。

    不过看贾琏做的这么出色,隆正帝忽然有了新的想法。让这个臭小子在锦衣府多待几年好像也不错。

    “哈哈,先生不愧高风亮节,就依先生,荣国府恢复军功爵地位,贾琏袭一等伯爵。”

    “臣谢皇爷。”

    不过很快,隆正帝第二道旨意就让我陈梦雷僵在了原地。

    “北镇府司姚平年迈致仕,允其归田。着荣国府一等伯贾琏提调北镇府司,克日赴任。”

    “陛下。。。。。。”陈梦雷的想要拦下这道圣旨,但是隆正帝没给他这个机会。一边侍奉的中书舍人很快草拟完了这两道圣旨,皇帝用印之后,送往吏部,兵部执行。

    “先生有疑惑?”

    隆正帝看着陈梦雷的脸色有些好笑。不过也没等陈梦雷多说什么。他知道,以陈梦雷的操守,他不会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

    “先生放心,贾琏朕是要大用的,就算他是一把刀,那也是一把能够传世的宝刀,朕不会把他用废。只不过现在,他这把刀还需要磨砺。

    北镇抚司情况复杂,辽东,俄罗斯,漠北蒙古,都是朕给他准备的磨刀石。

    等他出鞘之日,是要惊天动地的。”

    还能说什么呢?陈梦雷只能躬身应道:

    “但愿贾琏能够不负陛下之望。”
………………………………

第52章:黛玉进京

    隆正四年,腊月二十,金陵码头。

    已经是北镇府司镇府使,国朝一等伯的贾琏正在这里和送行的寒枫,林如海以及沈逸告别。

    虽然圣旨中让他克日赴任,但是也得等等。一来江南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贾琏得让江南继续稳定下来。二来北镇府司那边也得容人家收拾整顿一番。

    原南镇府司行镇府使,金陵千户沈逸调任北镇府司掌刑千户同时兼任行镇府使,扬州千户高万同调任南镇府司行镇府使,接掌刑千户和金陵千户。

    宁波千户陈君,本是荣国旧部之后,在扬州助贾琏良多,调任扬州千户。

    贾琏本来的打算是自己在金陵坐镇,一方面整顿江南锦衣府,一方面保证林如海安全。但是皇命难违,过了年,自己就必须回京赴任了。那么扬州任上就必须放一个自己人。

    贾琏已经和赵遵谈妥,等林如海扬州事了。陈君即调任北镇府司。

    京中已经传出消息,隆正五年,皇帝将重新向各地派遣镇府司。东西南北四大镇府司将重新成为地位显赫的封疆大吏。

    贾琏的地位也将一日千里的迅速提高。如今,逮捕法办了扬州兵备,将整个江南彻底荡平之后,贾琏终于要回京了。

    “姑父,这次姑母和表弟表妹随我回京是不是就别回来了。左右陛下已经承诺,再过段时间调您进京,到时候就能团聚了。”

    林如海笑呵呵的,他也为自己即将离开扬州这个是非窝感到高兴。扬州的路自己已经替后来者趟平了。只要隆正帝再派一个操守过得去的心腹过来照猫画虎即可。

    这样的人,一个坐稳帝位将近五年的皇帝无论如何也是不缺的。

    “那是自然,皇爷已经在布正坊赐了宅子,年后等张大人来扬州交接了差事,我就回京赴任。今年过年,就让她们娘三在你那过吧。”

    贾琏自是点头不提。

    贾敏三人随贾琏回京,源自贾母的一封信。

    两个月前,当扬州事尘埃落定之后,隆正帝下诏晋贾琏为一等伯,北镇府司镇府使。圣旨下到贾家,贾家众人几乎是目瞪口呆。

    实话实说,贾琏去扬州的时候,几乎没人认为贾琏能够做出什么成绩。毕竟,贾琏人生的前十七年基本上让人看不出什么希望。

    但是很显然,隆正帝不会闲的没事为贾琏撒谎,即使他想要撒谎,都察院的言官和御史可不会答应。翰林院的承旨和中书省的舍人也不可能草诏。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真的了。荣国府真的又一次从宗亲之爵转成了武勋之爵。

    说起来,一开始贾琏还不明白这个宗亲之爵是什么意思。还是后来问了陈梦雷才明白。

    本朝为了吸取唐朝武勋做大的教训,又不想像周朝那样不断无故找麻烦削减勋贵。

    太祖皇帝创造性的想出了一种办法。那就是严格勋贵考封制度,没有军职,未有军功的勋贵承爵人不能承袭五类十五等武勋爵位。

    但是直接废除爵位又显得天家刻薄寡恩。所以就把本来属于宗室的最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