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隐相-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京立即说道:“这是,朱管事的安排,你信,便可事成,不信,便等着灵素子来灭之。”

    听到此话,那向宗回二话不说,直接起身,严肃说道:“我信,我信……”



    第360章 以江山社稷为主

    

入夜的慈明宫内,灯火通明,老仆点上香料,又将神霄宫的灵素子送来的药物,为皇太后碾碎了,用水冲服。

    “灵素子果然神通,哀家的身子,这是疲弱了两三月了,这太医院多少大夫来看了,也不见有什么气色,灵素子调了一味药,这方才吃到肚子里去,便觉得舒坦多了,果然是活神仙啊,不知道,此药,为何物啊?”

    皇太后向氏欢喜问着坐下的灵素子。

    灵素子恭敬说道:“是为,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这一味药,是在平江府时,朱冲吃蟹膏时,偶然风寒,身体不适后,要灵素子按照千金方里面的药物,进行配置的。

    此药主治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等,寒湿热症。

    而皇太后向氏,正是因为崇宁年末的寒灾,受了苦寒之痛,湿热之气淤积,又因年迈,无法治愈,故,头痛,胸膈满闷,湿滞脾胃,以至于精神困顿,身躯苦乏。

    这灵素子的傲然,当真是一副道骨仙风,这使得向太后对于灵素子,也更加崇敬了几分。

    皇太后起身,那边的向宗回急忙上前,搀扶着自己宗族里的顶梁柱。

    “何必起身呢?躺着说便好!”

    向宗回规劝着,但是皇太后还是坐正了身体,整发理冠,对于灵素子,她是要给与足够的尊重的。

    “给,国师赐座!”

    皇太后一声吩咐,侍人们急忙为国师抬来太师椅,铺上软垫,请国师入座。

    灵素子也不客套,躬身之后,便盘坐在太师椅上,依旧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而蔡京与邓洵武,只能跪在殿内,匍匐着身子,这皇家的礼仪,两人是半点不敢僭越。

    “起来说话吧。”

    皇太后冷声吩咐。

    两人急忙谢恩,颤颤巍巍的从地上起来。

    两人说通了向宗回,但是,事情并没有定性下来,这向氏的脸,可不是向宗回想丢就丢的,还要这皇太后点头才行。

    为了安抚,说通皇太后,朱冲也做了安排,知晓皇太后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就让灵素子去问诊,这灵素子的医术可是一绝,果然,一味药下来,这皇太后的身子,就有了气色,这不管是身子,还是精神,都好了不少。

    两人暗自感叹,这朱冲的手眼真的能够通天。

    皇太后对于那蔡京,是有好感的,但是,对于那邓洵武,实在是恼恨。

    若不是他气的,她的身子,也不会一蹶不振。

    但是,皇太后也是历经三朝的人物,这权谋算计与心术,她也是拿捏得体的。

    向太后随即笑着说道:“蔡承旨此番去杭州,想来,是结交到贵人了吧?”

    蔡京躬身,笑着说道:“卑职的贵人,是皇太后您啊,这天下,都靠着皇太后您,遮风挡雨呢,得您庇佑,卑职才能力排众议,重返朝堂,继续为皇太后做一份差事,孝一份忠诚。”

    蔡京的嘴,是很甜的,说的向氏,很欢喜。

    但是向氏却笑着说道:“你呀,应该效忠的,是国家,是圣人,而不是我这个深宫的老太婆,哎呀,我这个老太婆,处处被人嫌,被人算计,没了男人,又没了儿子,处处受人欺负,那还能为这天下遮风挡雨哟,连自己家的人儿,都保不住,哼……”

    皇太后说完,就不禁摇头,满脸叹息与自嘲。

    邓洵武立即跪下,匍匐在地,若是听不懂这里的哀怨,他邓洵武,也不用做这刑部侍郎了。

    “臣,有罪!”

    邓洵武急忙认罪。

    那向太后不屑一笑,说道:“你有什么罪?只是,秉公执法办法,是为圣人,国家办差,应该有功,要大大的奖赏才是,以你的资历,应该升迁尚书了吧?只是可惜,哀家不能干涉朝政,也无权调任官员,否则,必定,会大大的嘉奖你的。”

    这向太后的话,处处都是刀子,声声都是哀怨,听的众人都是头皮发麻。

    邓洵武把头埋的跟低,不敢起身。

    这蔡京立即笑着说道:“皇太后,此事,已经平息,本来这件事,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钱银的问题,平江府那边的官员,也没有说,一定要让向氏宗亲倾家荡产,诸位官家,也是为了赈济灾民而做的未雨绸缪,至于所赚的银两,那也是国师灵素子做的安排,以灵素子的神性,自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奈何,向宗亲一定要做这等狠辣的事,如何,能怪到平江府的官家与商户们?”

    皇太后听后,不由得看了一眼向宗回,那向宗回赶紧说道:“都是那曾布与郑美人蛊惑的,本来我想着,躲一躲,那平江府的人,识趣点,或许,会算了,谁想到,那郑美人与曾布来祸害我,让我做这等栽赃陷害的事。”

    向太后也顺着向宗回的话,骂道:“那郑氏,仗着我的宠溺,确实有些无法无天了,那曾布也是可恶,现在越来越不把哀家与皇帝放在眼里了,昔日,他赶元长你出京的时候,哀家就极力反对,但是奈何,他与圣人已经定下这事了,哀家,也无能为力。”

    这话,是极力的拉拢蔡京啊。

    蔡京也懂,随即怨恨说道:“说到底,都是那曾布祸害朝堂,先是蛊惑皇太后,又蛊惑圣人,眼下倒好,皇太后与圣人母子倒是有了隔阂了,他曾布倒是一手称霸朝堂了,排除异己,打压忠臣,还祸害皇太后宗亲封王,哼,实在是可恶到极点。”

    皇太后一听,心里的火气就直冒,这件事,她如何能看不懂?

    这皇帝虽然年幼,但是聪明着呢,这曾布提这件事,是最糊涂的,因为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是要跟他们后宫,向氏宗亲结盟,如此一来,别说封王了,他们母子必定产生矛盾。

    这皇帝,就等自己死呢。

    之前不点出来,是没办法点出来,现在有人戳破了这层窗户纸,也倒是不那么憋闷了。

    蔡京看着皇太后的脸色,随即说道:“娘娘,此刻,曾布左右算计,先是罢了您垂帘听政的权利,又诓骗圣人,夺走了朝堂选拔官家,任人唯亲,此人,只为自己的政治利益做打算,眼里,根本就没有您与圣人,更没有江山社稷,以卑职之见,此刻,若是不与他做一个彻底的划分,向氏封王,只怕是无稽之谈了,这天下社稷,也要被他毁于一旦,说不定日后,又会出一个独相章惇来,若是那时候,他再提及废立之事,只怕,无人能阻止啊,章惇之货,历历在目啊。”

    听到此处,皇太后眼中,杀气毕露,狠辣骂道:“一个章惇就够了,这世上,绝对不能再出两个该死的章惇。”

    听到此处,蔡京便知晓这皇太后的决心了。

    随即说道:“皇太后,我等,已经做好一切安排,只要娘娘愿意,他日,必定除奸卫道,保向氏封王,保江山社稷无虞!”

    皇太后心中对于那曾布自然恨的咬牙切齿,向氏封王都是其次,尤其是罢了她听政的权利,当真是可恨至极。

    随即,向太后冷酷说道:“我向氏封王为次,以江山社稷,为主。”



    第361章 非常不妙

    

崇宁夏至的第一班朝会,在天灾人祸之下,如期举行,只是,这一日的朝会,有诸多不同。

    在黎明之前,皇宫禁军都指挥使,王都,便将所有的城门禁军换防。

    由他的亲卫亲自看守皇城大门。

    而在守卫调换之后,便瞧着数百名衙役,班差,纷纷抬着一口口的棺材,趁着天色未明,悄然进入皇城内。

    那浩浩荡荡的队伍,看着让人心惊肉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内死了多少人一样,十分骇人。

    在棺材队伍之后,有一群身穿红袍官府的文官,在一名精神抖擞,充满杀戾之气,身穿白绫丧服的人带领下,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皇城大内,走向紫宸殿。

    王都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那位当年的铁血独相,心中充满敬意。

    拱手注目,远送这些为大宋江山赴死的铮铮铁骨们。

    而此刻,在延福宫内,赵佶在内侍杨戬的伺候下,换上了上朝的朝服,整发带冠后,便瞧着一名皇城司的太监过来汇报。

    “圣人,章惇率领数十名官员,抬着棺材进城了,那王都,居然不走阻拦,恐,会生是非!”

    杨戬听到这皇城司的汇报,就赶紧笑着说:“圣人,是否,要去问询一二?”

    赵佶挥挥手,冷声说道:“不用,这章惇回来,不就是要闹事的吗?朕,早有预料,现在天灾人祸,不正是他闹事的好时候吗?闹吧,朕,也想看看,这老匹夫,还有什么可闹的。”

    杨戬不由得咽了口口水,这圣人,虽然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但是,这心术,还是厉害。

    赵佶自然不是傻子。

    放章惇回来,虽然是被逼无奈,但是,也是他的权谋算计。

    眼下,曾布已经失控,再也没有人控制他,他越来越放肆,不但打压异己,更是阻碍他的政治抱负。

    本来想着,能以韩忠彦抗衡他,结果,那韩忠彦与其父亲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就是个没用的懦夫。

    被曾布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而且,这河湟之地,是他的心病,也是他们两个人的心病,这到好,他们两个人倒是联起手来对付他这个皇帝了,再加上后宫的干预,赵佶深刻的明白,这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用的。

    所以,放章惇回来,就是引狼入室。

    赵佶倒是希望,这头饿狼,能犹如进入羊圈一样,大杀四方。

    “圣人,圣人……赵美人今日突感身体不适,恐有早产迹象,请圣人速前往扶云殿!”

    听到扶云殿郑美人的奴婢汇报,赵佶冷声说道:“胡闹,今日有朝会,岂能荒废?身子不适,就请御医!”

    赵佶说完,便冷酷离去,留下拿命婢女惊慌失措。

    杨戬不置一笑。

    那郑美人今日的下场,只能说,她是活该。

    朱管事已经说到了,勿谓言之不预,既然她不听,那必然,是要承受雷霆怒火的。

    而此刻的紫宸殿内,也是一番水深火热。

    满朝的文武百官,看着殿门外摆放的一口口棺材,纷纷揣测不已,议论纷纷。

    曾布冷眼看着那独相章惇,心中惊慌不定,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章惇赶出朝堂,本以为,他此生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了,但是,没想到,他现在不仅仅重新回到了朝堂,隐隐,还要掀起滔天骇浪。

    以他章惇现在宫观官的身份,是绝对没有资格再踏入朝堂的,但是现在,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大殿上,只怕,这皇城内外,朝堂上下,都已经有失去他控制的危机了。

    曾布不由得又看了一眼主持朝会的周寿,此人也是平江府的人啊,这平江府,到底是什么龙潭虎穴啊?

    曾布心中惊疑不定。

    只是,曾布倒是不觉得害怕,因为他早就知道,以章惇这等人物的手段与个性,一旦回来,必然是会血雨腥风的。

    曾布此刻,只感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