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隐相-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的,我大宋皇帝,也好大喜功,你夏人又在河湟之地与我夏人作对,你说,你夏人如何不死呢?我宋辽联手,又有何不可呢?”

    听到此处,韩浩不由得恐惧的吞咽口水。

    朱冲分析的头头是道,条条在理,没有一件事是错的,没有一个局势,是错的。

    都对。

    但是都对,韩浩可就十分恐惧了。

    都对,就代表着,夏人要灭国了。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夏皇要亲政,就必须要剿灭专权的梁氏太后,杀了梁氏,就必定会得罪辽人,这是不可能缓和的矛盾。

    而河湟之地,是夏人后背上的一根芒刺,若是不控制这块土地,宋人就可以一箭射穿他们夏人的心脏。

    这么危险的情况,如何能缓和?

    这两个矛盾,都是不可缓和的。

    这也注定了夏人,要同时得罪两个庞然大物。

    这是个死局,但是韩浩立即看向朱冲。

    问道:“不知道,朱管事,可有解法?”

    朱冲不屑一笑,说道:“解法嘛,倒是多的事,但是,你是夏国的细作,我为何要告诉你呢?”

    韩浩眯起眼睛,紧握手中的血刃,他内心藏着一颗嗜血的心,但是此刻,只能隐忍。

    韩浩立即说道:“朱郎,若是肯给解法,那么我韩浩,必定感激不尽,金银财富,美女奇珍,必定会孝敬朱管事的。”

    朱冲轻蔑,问道:“你夏人的东西,能有我宋人的好?”

    韩浩心中无奈,确实,这世上,有那个国家的东西,能与宋人比呢?

    韩浩冷声说:“那朱郎,想要什么?我夏人,一定会倾尽全力给与。”

    朱冲起身,这夏人,就是个狗皮膏药,宋灭了,辽灭了,金灭了,他都没有灭,可见这夏人的顽固。

    而眼下的李乾顺又是中兴之主,也相当于一个漏洞一样的存在。

    对于漏洞,千万别想着消灭与修复,因为,你越消灭,他越顽固,越能制造意想不到的麻烦。

    但是,这个漏洞,若是能为自己所用,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朱冲随即说道:“若是想不被辽宋合击,那么,只能两边讨好,以图缓和。”

    韩浩立即问:“如何讨好?”

    朱冲笑着说道:“夏人杀了梁氏,辽人便失去了控制夏人的机会,想要缓和辽人,便去求辽人赐婚吧,如此,辽人再安排梁氏人嫁入夏人,必然能缓和。”

    韩浩立即说道:“如此,甚好,但,若是辽人不许,又该如何呢?”

    朱冲笑着说:“那就嫁女来我大宋,这相互掣肘的办法,你们夏人不懂吗?”

    韩浩点了点头,但是问道:“为何,不能向宋人求亲?”

    朱冲不屑说道:“我大宋早已不和亲,尔等蛮夷,还不自知吗?”

    听到此话,韩浩愤怒起身,但是却不能对朱冲发怒,因为,他在大宋二十几年,早已知晓,大宋确实为华夏正统,而他夏人,确实称得上蛮夷,这一点,倒是无法否认的。

    平复内心之后,韩浩就问:“宋人在河湟的战事,一定要打吗?”

    朱冲笑着说道:“那块地,本来就是我大宋的,你夏人的土地,也是我大宋的,尔等都是叛乱之臣,我且告诉你,不光是我大宋要把那块土地拿回来,辽人,也想着拿过去,对于辽宋来说,你们夏人,都是叛徒,能控制,就控制,不能控制,就如这盘中肉一样,吃干抹净,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你们夏人,或许能够苟活,但是,记住了,也只能苟活。”

    听到此话,韩浩内心绝望,朱冲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烙印在他们这些夏人心里的无奈。

    确实,夏人得地,是叛乱所得,而辽宋互认彼此为正统,为大唐后裔续国,他们夏人,在两边,都是乱臣贼子。

    韩浩紧握双拳,问道:“此绝境,可否有解法?”

    朱冲微微一笑,就等着这么一问呢。

    朱冲笑着说道:“那只有,改革了。”

    听到改革这两个字,韩浩内心兴奋不已,朱冲的改革,他也是知晓的,虽然,听起来惊世骇俗,又妄人之嫌,但是只有韩浩清楚,这朱冲所推行的办法,能强国,富民。

    而此刻,韩浩,也看到了一丝机会,策反朱冲的机会。

    韩浩立即问道:“不知,朱郎,可否,为我夏人效忠?若是朱郎肯为我夏人效忠,我国主,必定许下独相之位。”

    朱冲不屑一笑,这就开始策反自己了,只是朱冲倒是看不上那夏人的什么狗屁的独相。

    不过朱冲也不急着拒绝,而是说道:“且,看你夏主的决心吧。”

    韩浩立即问:“如何能让朱郎信服?”

    朱冲微微一笑,说道:“让他亲自来请我!”

    听到此话,韩浩心头一震,怒意涌上心头,杀意,也浓郁到极致,手中的血刃上手。

    他已经快忍不住,要杀了这朱冲了。

    但是朱冲却自信丢下一句话。

    “你也不用着急杀我,让河湟的战事,先烧一烧,自有分晓!”



    第334章 做些贡献

    

小五凝视提刑司的大门,眼神里的杀意越来越浓,他已经饥渴难耐了,恨不得马上就杀进去。

    突然,小五看到了朱冲安然无恙的走出来,便急忙去迎接。

    “阿郎,无碍吧?”

    朱冲不屑说道:“小小的虎穴,没什么好怕的。”

    朱冲说完,便上了撵车。

    小五扫了一眼这提刑司,随即也不多说,便驾着马车离去。

    朱冲半卧再撵车上,心里倒是期待着那夏国的中兴之主能来见自己。

    若是他来了,那么,自己就可以拿着党项人这把剑,收割宋辽了。

    党项人也是个漏洞的存在,这个漏洞,若是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可真是无往而不利。

    这党项人从青海而来,各个家庭从氏族中分化成一个个与他人不相往来的部落,并拥有首领酋帅,最初这种部落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依靠血缘关系为家庭单位去争夺物质利益,因此其是崇尚武力,好为盗窃,互相凌劫的民族。

    而党项的尚武精神又是他们后来能够建国的根本,起初的党项羌人没有法令,自然也没有徭役赋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男性权力的扩大,女性成了这个家族部落的私有产品,导致矛盾激化,而党项羌受吐蕃胁迫开始迁徙,迁徙过程中与我汉族势力接触,受汉文化的影响,党项羌人的氏族制迅速崩溃,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而党项羌迁徙的地方都是汉族人长期生活过的封建社会文明之地,因此,只知道畜牧的党项羌开始学会农业技术,生产的提高,部落越发繁衍,人口增多,贫富分化越来越大,也产生了不少依靠劫掠为职业的武士和贵族。

    因为劫掠使民族习性越发剽悍,各部落势力就有大有小,就有火拼,就开始有结盟和背叛。

    当时的大唐也经常利用党项羌各部的矛盾分化统治羁縻他们。

    这种渗透一直到了李元昊时期而受到节制。

    李元昊拒绝汉化,也杀了所有企图汉化的人,于是,让党项人又回到了原始的彪悍时代,逐渐失去了汉人的控制。

    但是,李元昊要建立的是自己的封建帝国,与大宋并驾齐驱,此刻的夏人,还算是进步的。

    如果元昊的继任者继续巩固成果,党项会更早实现彻底封建化,可是,这夏人也够倒霉,元昊不明不白的死了,国政分裂,家族凌驾于皇权之上,国政落入母亲没藏氏兄妹手中,没藏氏家族又成了凌驾在皇权之上的大领主,包括凉祚之后的大小梁太后家族。

    这些母后临朝的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只能恢复部落联盟的领主旧制,来笼络那些领主巩固自家的权利,夏国的皇权就是这样被抑制和削弱的。

    而眼下的李乾顺就是中兴之主。

    此人迫切的想要进步,加固皇权,政局又极其不稳,内忧外患之下,想来,他也应该会做出让步。

    而河湟一战,必定会打的他夏人抱头鼠窜。

    到时候,是继续做辽人的儿国,还是图谋变强,就看他李乾顺怎么选了。

    他朱冲也能赌一赌。

    赌赢了,就把夏人打造成磨刀石。

    好好磨一磨大宋这把生锈的破刀。

    马车回到府中,府宅还是空旷啊,只有八房十六厢,这千亩的土地,什么时候,才能建设成园林呢?

    这东南的小朝廷,日后可是要变成大朝廷的啊。

    “夫君,回来了?”

    杨诗茵听到动静,便带着家中妾室,婢女仆人一同来迎接朱冲。

    朱冲点头,说道:“大娘子,二娘子留下,其他人,都歇息去吧。”

    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随即便听话的离去。

    杨诗茵为朱冲取来洗漱之物,伺候朱冲洗漱更衣。

    随后就数落到:“夫君对五姑娘实在有些冷漠了,这女子有了身孕,要好好关怀才是。”

    朱冲默不作声。

    杨诗茵瞧见他心事重重,也不再多说家务事,就说:“夫君,若是累了,早点歇息。”

    朱冲随即说道:“去,把那顿珠叫来。”

    杨诗茵有些疑惑,但是,也没有多问,而是差遣了婢子,去叫那吐蕃女子过来。

    杨诗茵虽然疑惑,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随即,便去差遣那吐蕃女子。

    不多时,那吐蕃女子顿珠,就走了进来。

    与朱冲见礼,朱冲看着她穿着宋人的服饰,这精气神,都有了几分宋人的儒雅与随和了,不再有那吐蕃人的彪悍感。

    这大宋的儒家学问,真的能够软化人的性格啊。

    朱冲问道:“最近,学的如何?”

    顿珠立即恭敬说道:“尚可,朱管事,尽管考核。”

    朱冲微微一笑,说道:“那倒不用考你,这大宋的学问,学不学,精不精,都靠你自己,我且问你,你会不会,你们吐蕃的文字?”

    顿珠立即说道:“为王族,必会一二。”

    听到顿珠会吐蕃文字,心中就放心了。

    这吐蕃的文字极其晦涩难懂,而吐蕃眼下妇女的地位又极其低下,朱冲深怕这吐蕃女子不会,从而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朱冲随即说道:“我要你写一封诏书。”

    听到要写诏书,顿珠就觉得十分奇怪,问道:“可是,我并不是吐蕃王啊。”

    朱冲笑着说道:“可是,你有吐蕃王印啊,写吧。”

    顿珠点了点头,杨诗茵立即取来笔墨纸砚,还是上等的丝绸。

    朱冲随即便吩咐顿珠书写所谓的诏书。

    而顿珠每一次落笔,都觉得心惊肉跳,心中恐惧,写字的手,都在发抖。

    但是,她也不敢违逆朱冲的意思,只能恭恭敬敬的按照朱冲的要求,把这份所谓的诏书写完。

    当诏书拟定之后,顿珠已经大汗淋漓了。

    朱冲将诏书拿过来,虽然看不懂,但,还是将吐蕃的王印盖上。

    随即便将诏书交给了张清婉,说道:“让斥候,抓几个吐蕃人,伪装成使团,然后送到东京,记住,在东京好吃好喝伺候,然后找机会引发斗乱,趁机除掉他们,再将诏书呈上,记住,不能留活口。”

    张清婉点头,知道这件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