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8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伦泰急躁道:“父亲别再想了,贵族们都等着你发兵呢!”
  巴拜汗是朝圣死去那位叶尔羌国王的四弟,可以理解为吐鲁番亲王,并统管嘉峪关以西地区。
  而土伦泰呢,历史上造过顺治的反,跟大明的回族将领一起占领肃州。清军杀来,肃州城破,土伦泰以下数千人被屠。
  巴拜汗不但没有儿子的莽撞,甚至可以说怂到骨子里。满清派使者到叶尔羌问罪,叶尔羌国王趁机解除其权力,巴拜汗居然乖乖被押往叶尔羌城,把吐鲁番的大权让给国王之子。
  巴拜汗此时对儿子说:“汉军杀来,我们不能抵抗,否则连投降的退路都没了。你先去安抚各地贵族,我派人去哈密请降。只要我们听话一些,肯定是能够活命的,说不定还能保住财产。”
  如果真按巴拜汗说的这么做,大同军还真不会杀,毕竟是叶尔羌汗国的亲王,能招降他具有重大意义。
  顶多分走他的土地,连浮财都不会动,今后照样是个富家翁。
  土伦泰却觉得父亲太窝囊,各方贵族带兵来投,他们有数万大军(很多是农奴兵)还怕什么?只要击退了中国军队,他们父子就能获得巨大威望,西边有两位大汗并立内讧,说不定他们可以趁机夺取国王之位。
  土伦泰佯装答应,回去就跟心腹密谋,又串联一些地方贵族。
  夜里,土伦泰突然带兵包围父亲的宅邸,将巴拜汗软禁在屋里,等着战后送父亲去麦加朝圣。
  两天以后,土伦泰就下令出兵,而且是发起圣战,主动朝大同军杀去。
  大同军的先头部队主动撤退,并派人回去禀报消息,江良立即率领大军出发。
  此时,青海各族骑兵八千人,已经来到哈密汇合。
  大同军这边,有步骑六万人,民夫四万余(更多民夫,分布在粮道上,从甘肃一直延伸至哈密)。
  而土伦泰的军队,有步骑七万多。没有什么民夫,农奴也被拉来当兵,遇到战斗全都得拿起武器。真正的核心力量,只有常备军及贵族武装总共一万余。
  但土伦泰信心满满,也不知从哪儿来的自信,就像他历史上在顺治朝,跑去甘肃造反一样让人迷惑。
  两军在吐鲁番与哈密之间相遇,大路是来往商旅走出来的,道路两侧全是戈壁和荒漠。
  相距两三里,各自停止行军,都在展开队形。
  大同军这边,最前方是战车兵,随即是清一色的火枪手,传统长枪手已经被淘汰了。
  火枪手之间,夹杂着少数掷弹兵。
  掷弹兵平时不穿铠甲,需要攻坚的时候,会着重甲使用战锤作战。毕竟,一个个人高马大,只是掷弹太浪费,有时也需要陷阵和攻城。
  炮兵和龙骑兵,掩在阵中。
  两翼和中军,全是骁骑兵和毅骑兵,也有部分龙骑兵分在两翼。至于八千青海骑兵,由两位部落首领统率,也向着两翼进行展开。
  除了八千青海骑,大同军这边,人人着甲。
  就算是火枪手,都穿着棉甲。
  而土伦泰的军队,着甲之兵勉强过万,而且以皮甲居多。至少有五万以上,是被临时拉来的农奴兵,颇有沙俄征兵打仗的味道。
  双方部队渐渐接近,随即又停下来整队。
  两翼的骑兵,已经在戈壁奔跑起来。
  来自巴里坤的狂信徒骑兵,失去领地后投奔哈密,被安排在一处乡下生息。这几年,他们也在补充人手,大概恢复到1500骑左右。其余骑兵基本都是乡下贵族及扈从,真正的常备骑兵少之又少。
  大同军这边,骁骑兵和毅骑兵都没动,龙骑兵上去跟敌人放风筝。
  “砰砰砰砰!”
  不时传来的枪声,意味着两军已经交战。
  1500狂信徒骑兵冲在最前方,迎面就是一通子弹,开枪之后,这队龙骑兵立即跑路。另一队龙骑兵,则在侧方射击,同样是开枪之后就跑。
  也不怕敌人冲过来,反正还有骁骑兵和毅骑兵等着呢。
  狂信徒骑兵奔跑一阵,都没能接近弓箭射程,就被乱枪打死二百多人。
  “轰轰轰!”
  双方炮兵互射。
  土伦泰聚集了二十多门火炮,就连吐鲁番城堡的守城火炮都被带来。
  而大同军呢,足足一百门火炮,全是前装直线膛大炮。另有许多虎蹲炮之类,要敌人接近之后才发射,此时还掩藏在阵中没亮相。
  前装直线膛火炮,并不比滑膛炮射程远多少,也没有螺旋线膛火炮的精度,纯粹就是为了提高射速而发明的。
  大同军的火炮数量,本就是敌人的四倍,而且射速还快得多。
  几轮炮击之后,土伦泰的炮兵阵地,已经被彻底摧毁,大同军推着火炮继续向前,开始朝着敌军大阵里发射。


第1046章 【纵马戈壁】
  巴拜汗的另一个儿子,名叫阿卜杜拉·什特,此时也在土伦特军中。
  他爹是个怂货,他哥是个莽货,他自己则是小机灵鬼儿。
  这家伙统帅着吐鲁番骑兵,看到大同骑兵的数量和装备,他就感觉自己多半打不过。因此在骑兵交战之时,他的私兵根本没有投入战斗,只让狂信徒骑兵和贵族骑兵冲杀。
  眼见狂信徒骑兵寸功未立,却已被火枪打死数百,阿卜杜拉·什特就有了倒戈的心思。
  各个土伦泰开始吹响军号催促,他只得率领私人骑兵冲出去。可是,这厮根本不关心侧翼战场,而是时刻盯着正面战场那边。
  他很快发现,哥哥的炮兵已经报废,前军被中国火炮轰得阵型混乱。
  阿卜杜拉·什特立即大喊:“绕向敌骑侧翼!”
  这厮看似带着私兵绕侧,其实是在远离战场。只要见势不妙,可以迅速逃回吐鲁番,也可以绕回来给亲哥背后一刀。
  当然,如果中国军队势衰,他也会立即冲向大同军。
  反正就一句话:谁赢帮谁,只要保住自己的私兵即可。
  历史上,这货一直苟到最后,居然做了叶尔羌国王。可惜连末代国王都不算,如同南明小朝廷的皇帝,只能窝在犄角旮旯里自娱自乐。
  但大同骑兵不容他居于摇摆位,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率领一个师的骑兵跟上来。
  三千五百骁骑兵率先冲出,打算搅乱战场,给已经列阵的毅骑兵制造墙式冲锋机会。
  阿卜杜拉·什特的私人骑兵,也就三四百人而已,个个都披着铁甲。另外,他身边还跟着两千吐鲁番贵族骑兵。眼见大同骁骑冲来,这厮根本不愿接战,居然带着私兵调头就跑,他眼里只有自己的私兵。
  这次打仗可以输,自己的私兵绝对不能有损失。
  阿卜杜拉·什特是骑兵统帅,他突然带兵开溜,必定造成恶劣后果。
  刚开始,贵族们还以为他在放风筝,毕竟骑兵来回游弋极为正常。可渐渐就发觉不对劲了,阿卜杜拉·什特越退越远,把剩下的友军骑兵侧翼,全部暴露在大同骁骑兵的兵锋之下。
  马万年见状立即下令:“快吹号,骁骑兵不要再追,原地转向将剩余敌骑拦腰截断!”
  “呜呜呜~~~~”
  号角声呜咽,正在追杀的骁骑兵,接到命令开始减速。减速得差不多了,集体划过优美的弧线,折向朝着敌方剩余骑兵拦腰杀去。
  马万年又喊:“剩余的骁骑,从左侧冲杀。毅骑兵,正面冲锋!龙骑兵,撤离战场,与青海骑兵一起,绕去阻截敌军后路!”
  大同骑兵全部运动起来,拦腰冲锋已让敌骑慌乱。另一股骁骑兵的出动,是在拦截缩小敌骑的活动范围。
  三千毅骑兵组成骑墙,铺天盖地的冲撞过去。
  就连残存的狂信徒骑兵见到这种阵势都吓坏了,下意识的往侧方闪避逃跑。
  敌方骑兵部队,被冲得彻底散开。
  两股骁骑兵瞬间加速,趁机杀向失去组织度的敌人。敌方骑兵被完全切割,看似数量只是略有劣势,但在局部战场却陷入包围,一个贵族骑兵往往要应付十个大同骑兵。
  龙骑兵和青海骑兵,完全不管战场,从外侧朝敌方步兵大阵的后路绕去。
  阿卜杜拉·什特觉得输定了,本想退回去背刺亲哥哥。却发现龙骑兵和青海骑兵“追来”,顿时把他急得满头大汗,他连临阵倒戈的机会都没有。
  战场反水可不容易,一是通讯问题,二是信任问题。
  如果阿卜杜拉·什特不直接跑路,而是选择整队背刺。有可能他还没向亲哥哥下手,就被追上来的中国骑兵给端了。
  无奈之下,阿卜杜拉·什特只能继续往后逃。
  逃着逃着,他距离战场愈发遥远,身边总共有私兵和贵族骑兵八百余人。这些家伙干脆不打了,直接逃向吐鲁番,先释放被软禁的父亲巴拜汗。具体是要投降,还是逃去阿克苏,由巴拜汗来拿主意。
  土伦泰已经彻底慌了,战场局势变换太快。
  弟弟逃跑,骑兵崩溃,自己的后路还被断。而前军的几只部队,被100门火炮集中轰击,阵型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他只能硬着头皮领命全军冲锋。
  必须冲锋,不能撤退,也不能原地待命,否则大军可能直接崩溃。
  事实上已经有逃兵了。
  有些士卒承受不住火炮压力,吓得转身便逃,被土伦泰的执法队给砍了不少。
  吐鲁番和哈密的士兵,在土伦泰的威慑下,不情不愿朝着大同军冲去。
  “虎蹲炮上前!”
  两百多门虎蹲炮,被士卒抬着来到车阵之后。
  敌军冲在半路上,就被一百门火炮轰得七零八落,不断有士兵恐惧逃跑。渐渐接近之后,两百多门虎蹲炮,分成两组轮番发射散弹,当场就有好几支敌军部队溃散。
  “砰砰砰!”
  接着又是火枪齐射,浓烈的硝烟还未散去,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已经全崩。
  就算他们还能继续冲,也将面临车阵的阻挡,车阵之后还有掷弹兵。
  骁骑兵和毅骑兵并没有去冲击敌方步兵,主要是害怕被己方火力误伤。他们专注于追杀已经溃散的敌骑,敌方步兵有龙骑兵和青海骑兵收拾。
  “咚咚咚咚!”
  江良的中军,战鼓突然敲响。
  接着又是一阵军号声,大同步兵端着刺刀集体冲锋,追杀那些溃散的敌军,冲散那些还没彻底崩溃的敌军。
  而绕向后方的龙骑兵和青海骑兵,也朝着土伦泰的中军杀去。
  “快逃!”
  被两百多门虎蹲炮吓傻的土伦泰,此时终于回过神来,带着几十个骑马侍卫开溜。
  主帅一逃,中军立即混乱。
  龙骑兵先是冲上来放枪,也不再填装子弹,而是纷纷拔出腰刀,带着青海骑兵近距离砍杀。
  青海骑兵属于临时组建的杂牌部队,兵员来自青海的数十个部落,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足足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让他们打硬仗肯定不行,必然想着要保存实力。
  但打顺风仗可太好用了,他们在冲杀的时候,表现得比龙骑兵还英勇。混乱的土伦泰中军被青海骑兵一个冲锋就崩溃,随即面临各式各样的少数民族武器。
  龙骑兵也懒得去管那些溃兵,交给青海骑兵处理,转向追杀逃往戈壁的土伦泰。
  龙骑兵只穿轻甲,速度奇快,足足追出数里远,终于把土伦泰给追上。
  此人不仅性格莽撞,而且悍不畏死。他见自己逃不掉了,居然勒马停止,带着几十个侍卫骑兵,朝着一千多龙骑兵反冲锋。
  “叶尔羌的勇士,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