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8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富商恭维道:“李指挥蹈海万里,九死一生为陛下做生意,拳拳报国之心实令在下佩服。”
  不管李铨怎样解释,四海商社都被认为是皇商,而他在人们心目中就是皇商头子。
  从南京到吕宋,一路上只要报出名号,无论官民都要对李铨客气有加。真的,李铨相见谁就见谁,总督、布政使这些封疆大吏,接到李铨的拜帖都是立即召见。
  如今的四海商社,已经有19艘船,全都可以远洋航行。算上在中国、日本、美洲和檀州(夏威夷)的商站人员,公司员工已经超过6000人。他们有私人武装,甚至有殖民地——檀州和新登村,实质上就是四海商社的殖民地。
  而且,业务已经不限于美洲贸易,有一批商船固定航行于山东、辽宁、朝鲜、日本之间。
  甚至垄断了山东到图们江的贸易,但这个垄断是无奈之举。图们江入海口非常偏僻,只有两百多汉人(全是流犯),就连女真族的数量都不多。跑一趟赚不了几个钱,民间商船都不愿去。
  所以说,四海商社带着些官方属性。跑图们江不咋赚钱,继续往美洲移民也不赚钱,四海商社却愿意去做,目光明显是放在二三十年以后。
  李铨跟身边的富商聊了几句,突然一个手下跑进来,低声说:“日本萨摩藩的浪人造反了,鹤丸城被起义军攻破!”
  “鹤丸城被攻破?”
  李铨惊讶道:“当初大同军攻打鹤丸城,带着火炮都废了一番功夫,那群浪人怎么可能攻克城池?”
  …。
  不断有人冲进交易所,明显也是得到消息。
  十多分钟后,主营日本贸易的公司,股价勐然开始暴跌,不到一个小时直接跌停。
  ……
  由于大同军去鹿儿岛打了一遭,岛津氏的历史已经完全改写。
  被中国扶植起来的家督已经去世,目前的家督叫做岛津义正。而支付给中国的战争赔款,也是六年前才连本带利结清。
  既要支付赔款,又要忙着享乐,即便走私贸易利润巨大,岛津氏也有些扛不住,于是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力度。更何况,走私贸易获利,还要分润给幕府老中,否则老中们就扬言要严查走私。
  江户时代的日本农民,既像自耕农,又像是佃农。
  土地都是领主的,农民只能佃耕。但佃租的土地,又可以传给子孙,相当于获得了永佃权。
  那为什么说他们像自耕农呢,因为农民不仅要交租子,还要缴纳田赋。
  又交租子又交税,这在大明也不多见啊。
  地租和赋税统称年贡,约占农民总收入的60%到80%。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还得交杂税,割草、捕鱼、狩猎、制盐、过桥、行船……只要你有这些行为,就得照规矩交税。
  年贡和杂税之外,还要服徭役,无偿给领主干活。
  1928年出版的《农民暴动的研究》,统计江户时代二百多年间,日本一共发生了574次农民暴动。但二战之后,日本学者继续研究史料,发现江户时代农民暴动超过1000次!
  平均下来,每年暴动四次。
  而且,时间越是往后,暴动计划就越详细,因为已经有了无数经验,甚至总结出成熟的起义套路。
  聪明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会提前数年开始准备。他们往往是浪人或乡士(村中武士),装扮成和尚巡游四方,刺探民心,网罗同道。同伴数量越来越多,就装扮成医生和按摩师,往来于各个村落,定期进行消息传递。
  暴动开始之前,各村代表共聚一堂,歃血为盟,并推举领袖。
  首先遭攻击是邻近村落,农民军杀到哪里,当地百姓必须加入。不加入的,就烧毁其房屋,逼着他们造反,类似中国流寇的裹挟。
  接着去攻击郡代官,将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然后围攻领主的城池。
  最经典的案列是久留米暴动,二十万日本农民参加。预先搜集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在各村设立联络点,决定战略战术和起义目标。还确定了必须捣毁、焚烧的建筑,以及该杀死哪些官员。
  然而,结局都大同小异。
  在起义过程中,即便领主如何收买,叛徒数量都可以忽略不计。起义者们都很讲义气,但他们的诉求却很扯澹,只是逼迫领主施行善政,从没想过推翻领主和幕府自己当老大。
  往往是领主当时答应,但两三年后,便故态复萌,而且起义领导者会死得很惨。
  …。
  就像浅川暴动,农民起义军壮大到八万多人,而他们的起义目标,居然是让领主同意自己的十八项诉求。
  ……
  三个月前。
  鹿儿岛,河原村。
  黑田太郎穿着一身僧衣,来到这个山谷中的村落。
  “法师来啦,快到家里坐。”村吏中村四郎笑着迎接。
  两人一起进屋,中村四郎的妻子,很快被打发去烹饪食物。
  黑田太郎摘下斗笠,低声说道:“我已经联络好17个村子,他们都愿意起事。还有鹤丸城的城下町,那里有许多浪人愿意配合。你呢?还没有下定决心吗?”
  中村四郎面露犹豫之色,过了好久,终于咬牙说:“我愿意参加!郡代鼓励我们开垦荒山,承诺只收少量年贡。可开垦出来的山地,才刚刚养熟,就按照河边的土地一样收税。我们哪里拿得出来?就算不起事,我恐怕也活不到明年!”
  江户时代的日本村吏,类似大明的里正和粮长。
  村中土地都是领主的,农民五户结组承包。说是五户,有时候十多户结组,共同承担年贡和劳役。一家交不出赋税,同组的农民就得补齐,否则追究起来一并连坐。
  村吏就是土地承包组的组长,他的组员交不起赋税,首先被问罪的就是他。
  而联络起义的黑田太郎,则属于乡士。
  乡士往往都比较富裕,或者是祖上富裕过,因为他们的武士头衔是买来的。
  有乡士,就有城士。
  城下武士可以穿木屐,乡下武士不准穿木屐。
  两者相遇,城士看乡士不惯,一耳光就扇过去。乡士如果敢反抗,城士可直接拔刀杀了,而且事后还不承担罪责。
  黑田太郎的爷爷比较有钱,千方百计买了个乡士头衔。到了他这一代,早就家道中落,他对领主和郡代都满腹怨气,因为他家是被官府给搞穷的。
  中村四郎说道:“请再讲讲《大同集》和唐国吧,我最喜欢阁下讲这些。”
  黑田太郎已经讲过无数遍,他张口就来:“唐人皇帝说,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放在日本,就是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四民平等。我是乡士,是士族,你是平民,但我们也是平等的。”
  “真能平等吗?”中村四郎问。
  黑田太郎说:“在唐国已经平等了,唐国皇帝也叫民始皇帝。也就是从他开始,唐国皇帝是平民的皇帝。”
  中村四郎早就听过这种说法,早就问过无数遍,此刻还是露出向往之色:“唐国真好啊,我们为什么没有生在唐国呢?我听人说,唐人的军队,以前攻打鹤丸城,从来不抢劫平民,需要什么东西,都是用钱向平民买。鹤丸城附近的百姓,都很想念唐国士兵,盼望着唐军再来打一次。”
  黑田太郎继续说:“唐国皇帝以前也是平民,他杀死了大名和郡代,把所有土地都分给农民。唐国的农民,不再给大名种地,而是给自己种地,每年的年贡也非常少。鹿儿岛港的唐国商人告诉我,他们那边,就算是山里的农民,也有足够的粮食。遇到灾荒,皇帝还会让官员救济。”
  “自己的土地吗?真是让人不能想象啊,唐国的农民自己也能有地,”中村四郎问道,“所以我们起事,是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吗?”
  黑田太郎说:“唐国农民可以,我们也一样可以。”
  日本农民起义,由于《大同集》的影响,性质已经有所改变。他们的诉求,不再是让领主施行善政,而是想从领主那里夺取土地!


第1032章 【日本锁国】
  裹挟,又见裹挟。
  那些稍微还过得下去的日本农民,其实不太情愿跟着造反。但他们别无选择,房子被起义军烧毁,粮食被起义军拿走,必须跟着一起造反才能活命。
  二十四个村落,一万多农民参与,朝着鹤丸城席卷而去。
  他们没有学《大同集》分田,但宣布农民拥有土地。谁名下的永佃田就归谁,那些土地不再是领主的,而属于农民自己所有。
  起义不但声势浩大,而且速度奇快,都没等岛津义正聚兵,农民军就已经逼近城下。
  数百个拥有武器的乡士和浪人,是农民军当中的绝对主力。其余农民,都拿着竹枪和木棍,有的干脆提着锄头就上战场。
  这种乌合之众,放在五十年前,岛津家能够轻松解决。
  可如今全日本都差不多,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领主贵族只知享乐,武士大量失业变成浪人,根本就能力镇压起义。更何况,自从被大同军胖揍一顿,岛津家就彻底躺平了。
  那江户时代二百多年,一千多次农民起义是怎么摆平的呢?
  很简单,答应农民的诉求,农民军就会自己散去。等风声过了,弄死当时的领头人,重新再加税也是一样的。
  这回却不一样,以《大同集》为指导,农民需要获得田产!
  岛津义正紧急招募城下浪人防守,并许诺战后继续聘用他们。
  但浪人们已经吃过一次亏,当年帮着打大同军的,战后依旧还是浪人。而帮着大同军打仗的,战后有些却被聘用为武士。
  该帮谁,一目了然。
  而且,城下町那些浪人,早就跟农民军有联络,他们自己也有造反意愿。
  攻城战打响不久,守城浪人反戈一击,农民军趁机杀入城中。岛津家的贵族们,只逃出去寥寥几个,其余全被杀得干干净净。
  随即,农民军开始攻略整个鹿儿岛。
  势头很顺,隐忧也很大,已经分裂为三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想学《大同集》获取田产,逼迫幕府改革土地政策,这也是农民起义军的核心力量。
  第二股势力,大部分是被裹挟而来的,他们不愿杀死领主,只希望领主施行善政,降低一下年贡就可以了。领主岛津义正虽然被杀,但他的儿子却跑了两个,把逃跑的迎接回来做新领主便可。
  第三股势力,是城下町的浪人。他们属于城士阶层,天生看不起乡士。可这场起义,却又是乡士领导的。而且,浪人不需要土地,他们只求能找到稳定工作。
  随着农民军席卷半个鹿儿岛,内部分裂越来越严重。
  幕府召集全国军队镇压,好歹凑够了十五万。但一半以上还在行军途中,隔得近的大名部队,就已在出水跟农民军干起来。
  农民军足有十万军队,幕府军却只有四万余,对峙半月打得不分胜负。
  突然,幕府派遣官员过来,宣布降低鹿儿岛农民的年贡。
  这个消息传出,至少有六成农民军不愿再打。即便那些想获得田产的农民,也觉得只要能降低年贡,就没必要跟朝廷拼命。
  一个月后,又有两万幕府军抵达战场。
  眼见朝廷官兵越来越多,希望见好就收的农民也变多。浪人反而变得更“坚定”,他们迫切想打胜仗,让幕府知道自己的价值,等打完仗之后才能找到工作。
  乡士和城士团结起来,村吏和农民却多无战心。
  决战之时,乡士和城士组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