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8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告诉你的父亲,让他不要太在意,椰城总督会更加严格的管理农民。”
  这就完了?
  哈夷王子怔怔的看着皇帝,突然不知道自己该说啥。
  “伱跨海远道而来,一路奔波也不容易,回到众善寺等赏赐吧。”赵瀚直接送客,不想浪费太多时间,接见这个王子十分钟就够了。
  哈夷王子浑浑噩噩回到众善寺,感觉自己再怎么烦恼也无用,既然来了南京一趟,还是抓紧时间享受吧。
  他来到更高级的荤瓦舍,想要试试中国女人的滋味,谁知换了好几个妓女,全都是来自海外的胡姬。终于弄来个中国妓女,姿色却是一般,搞得哈夷王子全无兴趣。
  他又听说玄武湖的画舫,是中国富人的极致享受,于是想登上名气最大那艘船。
  倒是成功上船了,却连进画舫的资格都没有,只在旁边一艘船上喝茶,听中国妓女(名妓的侍女)弹词唱曲。至于那位名妓,根本不招待蛮夷,即便是海外王子也不行。
  哈夷王子感受到深深的歧视,在愤怒之余,又有些自卑。
  他恨自己不是中国人,在这南京,万丹国王子的身份,甚至比不上寻常的富人。
  在回众善寺的路上,一驾马车从他身边经过。驾驶马车的司机,在中国百姓面前小心翼翼,生怕撞到了路人。可马车接近他时,司机却猛挥一鞭,呵斥道:“哪来的蛮夷,还不快快滚开!”
  哈夷王子险险避让,然后又听司机放缓语速,对路上的汉人说:“劳驾,让一下,让一下。”
  哈夷王子很想哭,他不但比不上中国富人,甚至还不如中国平民。
  随着外国人的增多,南京百姓早就司空见惯。以前还要围观一下,现在心里只剩鄙视,觉得这都是一些乡巴佬。
  只有穿着中国官服的外国面孔,还能获得尊重,其余蛮夷都滚一边去吧。
  回到众善寺,礼部带着鸿胪寺官员,终于把他的赏赐带来了。一袭锦袍,几件翡翠物品,然后就是钟表之类的玩意儿。
  哈夷王子换上锦袍,又佩戴翡翠饰品,站在镜子前看了一通,突然就觉得自己高贵许多。他开始憎恶自己的万丹服饰,觉得是那样丑陋,穿起来就像奴隶一般卑贱。
  当晚,哈夷王子彻夜未眠,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出路。
  随着领土的不断丧失,万丹全国只剩十多万人口,而且被两个中国总督夹在中间。他爹如今年富力强,活个二十年肯定没问题,可二十年之后,自己继位做苏丹,又将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说不定刚刚继位,中国就要趁着权力更迭,迅速发动灭国战争。到时候自己该如何抵抗?
  左思右想,哈夷王子终于想通了。
  该享受时就享受,该苟活时就苟活。如果自己继位之后,中国发兵攻打,他就立即联络中国将军,承诺自己随时可以投降,只求保住一部分金银,然后搬到中国来做富家翁。
  如果亲爹一直不死,而中国又有出兵的打算,那他就直接投靠椰城总督,做带路党把亲爹给干翻,然后献上国土搬来中国大陆。
  至于万丹臣民的死活,哈夷王子哪里顾得上?
  想通了这些,哈夷王子又快乐起来。他不喜欢听名妓唱曲,还是魔术杂技表演更精彩,接下来每天都去瓦舍看热闹。
  又听说梅子洲建成“万民场”,百姓正在争相前往,哈夷王子也飞速赶去。
  江边好多人,官府不得不派警察维持秩序,勒令百姓排队等着坐船去洲岛。渡船早就不够用了,但官府盯着呢,谁也不敢超载,否则肯定罚款。
  哈夷王子也在排队,他带了个爪哇翻译,知道旁边的人在议论什么。
  梅子洲就是南京江心洲,宋代的时候还很小,到如今面积已足够大。但是岛上百姓不多,全是冒险开垦的沙民,而且没有建造圩堤,一发洪水就容易被淹。
  前几年发大水,岛上沙民被淹死上百人,官府根本无力救援,除非派直升机去接人。
  全岛总共才千余人,一下子淹死十分之一,而且还在天子脚下,赵皇帝亲自下令改造梅子洲。
  官府出一些钱,商贾出一些钱,绕着梅子洲建了一圈圩堤。
  出钱的商贾,皆获得牌照,可在岛上购买地皮建造商业设施。全岛土地依旧让农民耕种,中心却建了个露天体育场,再围绕体育场建造商铺和道路。
  经过数年建设,终于可以投入使用。
  体育场还有马厩,今后骑马狂奔,或者是打马球,就不用全都去皇家马场,毕竟皇家马场是限期开放的。
  这里有赛道,可供马儿比赛。
  还能组织马球赛、蹴鞠赛、门球赛等等,靠门票收入运营。另外,朝廷特许可以博彩,但只能在体育场里进行。场外博彩发生纠纷,打官司时,全都抓起来按赌博处理。
  这也是南京赌博屡禁不止,朝廷采取的妥协政策,让想赌钱的都来赌马、赌球,留给那些家伙一个发泄渠道。
  梅子洲上的岛民,也能额外增加收入,摘点瓜果,做点零食,卖给那些来游玩的人。
  另外,渡船业务也能增加就业。
  哈夷王子好不容易坐船登岛,发现岛上的路修得不错。堤坝内侧,是一圈环岛土路,而通往岛心体育场的则是石板路。
  体育场的票价也不贵,大概相当于五斤白米(普通票),可以在体育场里玩半天,小老百姓咬咬牙也能来消费。
  体育场中央是大平地,周围的观众席可容纳三四千人。
  哈夷王子坐定,周围人声鼎沸,今天开业直接爆满。富裕起来的南京市民,都想来看看稀奇,庞大的城市中产群体需要娱乐。
  第一场是骑射表演。
  几位民间骑手,驾着马儿来回奔跑,做出各种惊险动作,甚至还扮演三国武将单挑。
  就这一场比赛,便诞生了体育明星。
  某位穿着红盔红甲的骑手,由于表现出色,赢得数千观众喝彩,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吕布”。
  第二场是马球比赛,观众可以花钱赌哪一队获胜。
  接下来是蹴鞠表演,主要展现玩球技巧。蹴鞠早在南宋时期,就发展出两种路线,一种以表现球技为主,一种以得分竞技为主。
  赵皇帝亲自改良的竞技蹴鞠规则,凌空的球门,被加大了放在地面,还添加一个专职守门员。
  蹴鞠表演完毕,便是竞技蹴鞠比赛。
  观众都没见过这种蹴鞠,完全搞不清楚规则。但看着看着就喜欢起来,因为争抢特别激烈,就是几次越位让观众很不爽,明明都快进球了为啥判犯规?
  哈夷王子也喜欢上蹴鞠,他还运气挺好,赌球赚了一些。
  南京真舒坦啊,有这么多好玩的,哈夷王子有点不想回万丹了。他在万丹权力很大,但那种生活,比起南京太过无趣,而且食物也没南京丰富。
  连续在体育场玩了两天,哈夷王子再次请求觐见皇帝,他想提前透露自己愿意卖国。
  当然,不能说得那么难听。
  不是卖国,是内附!
  反正万丹国迟早完蛋,卖国越早就越值钱。只要跟天朝联系好,就可寻机干掉亲爹,横征暴敛搜刮更多钱财,然后带着巨额金银搬来南京,国内的那堆烂摊子可以扔给朝廷。


第963章 【二皇子】
  哈夷王子表明自己的内附愿望,却迎来赵瀚的一通斥责,说天朝不会觊觎属国的领土。
  等他回到众善寺,很快又获得赏赐。
  鸿胪寺的官员来传旨,言说朝廷虽不想吞并属国,但哈夷王子忠心可嘉,特赏赐金元十块、银元一百块。
  哈夷王子手里拿着金银币,仔细琢磨好半天,大概明白是啥意思,然后欢欢喜喜游玩去了。
  一艘长江水师舰船,从下游飞速驶来,十一个军人依次登岸。
  看他们的穿着,便知是海军预备军官。
  清一色的帆布军装,还戴了顶海军大帽,但肩章却是空白的。
  二皇子赵匡栐,即将年满二十一岁。
  他先是在皇城中学毕业,去读了四年金陵大学,毫无悬念的没拿到毕业证。这个时候可以封王,也可以延读一年(调整后的政策,大学生可以复读一年),拿到毕业证了走科举之路。
  皇室和宗室已经定下规矩,无非两种选择。一种是老老实实获得爵位,拿着死工资,除了别造反,剩下的随便你折腾;一种是考上科举,放弃爵位,但做官有级别上限,永远不可能成为阁部重臣。
  赵匡栐想试试第三条路,金陵大学肄业之后,又跑去读崇明海军学校。
  这座军校建在崇明岛上,有官员建议给崇明岛改名字。赵瀚一口怼回去:“唐朝就有崇明之说,难道唐人知道会有大明出现?”
  如今,赵匡栐顺利毕业,可以在做王爷的同时,担任海军军官(上限是不能进海军都督府)。
  跟赵匡栐一起回南京的,有八个是他的侍卫,剩下两个则是毕业回家的同学。他们已经获得工作分配,过完年后,就要去各自的舰船报道。
  “想不到这富贵车,已经传到南京了。”赵匡栐搓手哈气,今年冬天还不错,长江居然没结出浮冰。
  同窗崔文懋跺脚道:“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没听说长江连续好几年结冰的。”
  同窗王崇熙笑道:“这算什么?听说一百多年前,崇明岛外的海面都封冻过。”
  赵匡栐揶揄道:“崔二你怕甚?你明年服役的虬龙号,长期驻扎在马六甲,那里的冬天可暖和得很。别怕冷,天天能晒太阳呢。”
  崔文懋颇为无语:“我宁愿在广州当兵,马六甲也太远了点。”
  “殿下,要不先回宫?”一个侍卫提醒。
  “逛逛再说,好久没回京了。”赵匡栐早就野了,才不想回紫禁城憋着。
  至于这八个侍卫,虽然陪二皇子读了海军学校,但只要二皇子正式服役,他们就不再负责保护。可以在南京继续当侍卫,也可以服从安排,前去海军做军官。
  赵匡栐甚至都不想进城,从码头一路走到城墙根下,又顺着城墙到处闲逛。
  行至城外东北角处,崔文懋掩鼻说:“好臭!”
  王崇熙则高兴起来:“定是有卖金陵双臭的店家,好久没吃了,咱们快去尝尝。”
  金陵双臭,就是猪大肠和臭豆腐,可一起炸,也可一起煮,还能一起蒸。负负得正,臭臭得香,是属于中底层老百姓的美食。
  赵匡栐来了兴趣:“久闻金陵双臭大名,还一直没吃过,今日可要尝尝鲜。”
  崔文懋来自权贵家庭,他连连摇头:“殿下还是别吃了,猪大肠……咦,说起来就没胃口。”
  “尝尝再说。”赵匡栐笑道。
  众人寻臭而去,却见那里的城外江边,支起了许多路边摊位。此处已经比较偏了,不但远离码头,且远离北面和东面的城门。但看它们规范的样子,这些摊位估计被整顿过,而且也是要交摊位费的。
  此时已近中午,不断有苦力分批而来,甚至还有人拉着富贵车过来吃饭。
  “不是金陵双臭?”
  王崇熙走到一家摊位前,却见有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不知在熬着什么汤水。
  汤面全是红色的油花,还漂浮着一些廉价香料。
  几个苦力围桌坐下,最壮的那个喊道:“老规矩,二两下水,三碗白米饭!”
  二两下水,三碗白米饭,这是一个人的食量。
  不吃这么多,干苦力扛不住。
  王崇熙颇为稀奇:“苦力也有钱吃三碗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