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着三层甲的近战兵,举着临时制作的大木盾,一点一点往前推进。
抵达缺口,没有立即搭木梯。而是盾牌后面的掷弹兵,奋力朝缺口扔出万人敌,炸弹越过木墩落在缺口上,将那里的鞑子守军炸得一阵混乱。
“搭梯子!
缺口外是斜坡,缺口处也有近两米高。
木梯无法固定,还得用人按住。趁着炸弹造成的混乱,梯子迅速搭上,掷弹兵提着战锤快速攀登。
掷弹兵的近战武器也换了,跟皇帝的板甲亲卫一样,全部使用大明军中的制式战锤。
这种战锤,久经考验,能一直存续下来,自然有它的道理分量不重,还能破甲!
骑兵师之前攻打城池,若大量装备这种武器,肯定能少死很多人。可惜,这种战锤不适合马战,骑兵是不可能大量装备的。
换了战锤武器的掷弹兵,明显又有了新功能。
但凡近战,先扔炸弹,然后提着战锤冲锋。他们全是孔武有力的壮汉,身上又披着重甲,借助炸弹造成的混乱,抡着战锤一阵乱砸,很容易撕开敌军阵型。
大同军的战术,一直在吸取经验进行改进!
有了这种战术之后,兵部已经在考虑,是否增加每个师的掷弹兵数量。
只见数百个身形魁梧的掷单兵,蜂拥朝着缺口攀爬。最先上去的几人,也不管友军是否能跟上,便举着战锤冲进鞑子堆里。
四十,四十,四十……全是小锤。
鞑子兵还没从爆炸的混乱中恢复,就见这些猛人冲来,下意识的举起武器接战。
身穿重甲的掷弹兵,抬起左臂护住颈部,任由长枪捅在身上,任由腰刀砍在身上。他们不管不顾,一有机会就砸锤子。
被战锤砸中身体,就算穿着甲胃,也至少砸出淤伤。力道对了,部位对了,就是内脏受损,或者骨头碎裂,或者干脆脑子开花。
越来越多的掷弹兵,提着战锤冲上去长枪手也扔掉大木盾,提着兵器跟上,从前方掷单手的空袭里,使劲的持枪往里面乱捅。
“啊!”
凄惨的叫声响起,却是三个掷弹兵、一个鞑子,被上方的金汁给淋到。
吃痛之下,受伤的掷弹兵还在砸人,甚至是发泄痛苦般,加大力度疯狂挥锤。
他们也穿了三层甲,只局部烫伤,除了脸部大面积中招的,其余还是有机会活命,不定还要截肢才行。
随即,缺口两边的城墙,疯狂往下面推石头。
这些石头,是拆房子得来的,内城之中有许多乱石搭建的石屋。
瞬间就有十多个掷弹兵,被落石当场砸死砸伤,也有少数靠得太近的倒霉鞑子被砸。
其余城墙,已经有大同士卒,陆陆续续登上去厮杀。
对鞑子主将穆里玛而言,此时可谓全线告急。他的指挥能力,比满达海的儿子高明得多,异常沉着的不断派遣预备队。
可惜,他能调动的兵力,仅有一千多鞑子兵而已,剩下的全是城中老弱妇孺。
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面对即将崩溃的南城墙缺口,穆里玛只能带着亲兵过去支援。
还没等穆里玛杀到,这里的鞑子守军就已经溃了。
先遭炸弹,再被一群壮汉用锤子砸,偶尔还有抽冷子的长枪捅来,鞑子守军哪里扛得住?
“不准后退,退就是死!”
支援过来的穆里玛,率先杀的不是大同军,而是砍死了几个鞑子溃兵。
被穆里玛一阵乱砍,少数鞑子溃兵,又跟着他重新杀回去。
但是,掷弹兵此时已经占领缺口,并且陆陆续续跳进城内,迎面跟穆里玛的援兵撞上。
穆里玛一刀劈中掷弹兵的肩膀,连第一层甲都没砍破。然后,他就被锤子砸了一下,险险避开脑袋,被战锤猛砸在左肩。
虽有棉甲抵消力道,但穆里玛还是痛得不行,感觉自己肩上的骨头都快碎了。
骨头没碎,棉甲比铁甲更利于防御钝器。
穆里玛砍出第二刀时,战锤横扫过来。 。;他连忙身体后仰,躲过了太阳穴,颧骨却被战锤砸中。
这次骨头是真碎了,半边脸都塌下去,一个眼珠子都被砸得前凸。
穆里玛脑子晕乎乎的,眼前一片空白,竟然还没晕倒过去,勉强支撑着身体没有倒下。
“嘣!”
第三锤挥来,正中穆里玛的额头,估计里面的脑浆子都坏了。
穆里玛轰然倒下,去地府跟他的哥哥鳌拜见面。
鞑子主将一死,此处瞬间炸锅。
一些鞑子不要命的冲杀,完全跟发了疯似的。一些鞑子转身就逃,甚至连兵器都扔了。
最先冲进去的掷郑弹兵,没有继续追杀,他们还记得自己的任务。陆陆续续从城内杀向城墙之上,配合登城的友军,对城墙上的哒子前后夹击。
被激怒的大同将士,才不管什么老弱妇孺,他们只知道城里都是敌人。
有些时候,甚至连投降都不管,对着跪地求饶的哒子继续出刀。如此情况,军规也没用,刻板的使用军法,反而不利于今后治军。
浑身是伤的图海,此刻也带着降兵攻上城墙。这家伙更狠,带兵一路追杀到城里,见到受伤不能动弹的鞑子都要补刀。
城内的鞑子,便是老弱妇孺,估计都不会活下来几个。
第694章 【哥萨克的消息】
苏子河与浑河之间的大山中,满达海率领的部众,减员已经超过一半。
并不都是饿死的,也不都是摔死的。
走着走着,就有人故意掉队,躲进某处山沟里,打算今后就在山中生活。这些人,全都是底层鞑子兵,且家属还没一起逃,根本不愿跟着满洲贵族转移。
满达海无法弹压逃兵,因为沿途山高林密,别失踪一个两個,就算躲起来几百上千,一时半会儿都不可能找得到。
翻过一个山岭,走完一条山沟,再翻过一个山岭…这就是鞑子的转进方式。
“啊!”
一声惨叫传来,又有人失足滚下山坡。
已经下山的鞑子,走过去查看情况。发现此人手臂骨折,浑身多处擦伤,于是伸手去夺对方的粮食。
“求求你,给我留点…”摔伤的鞑子苦苦哀求,翻身将自己的粮袋子护住。
又有鞑子过来,两人一起抢粮,将抢来的粮食平分。
一个又一个鞑子,从这里走过,没人去救助摔伤之人。偶尔有鞑子过来,见此人的鞋底已经磨破,便不再有任何兴趣的转身离开。
如今粮食还没吃完,再继续下去,就不仅是抢粮那么简单。
“王爷,猎到一头野猪!“
“好,有赏,记功!”
又有鞑子军官过来,对满达海:“王爷,顺着这条山沟,一直往北走是木槽岭,木槽岭离浑河就不远了。”
满达海摇头:“走浑河可能会遇到南蛮子,在前面选个最好翻的山岭,一直往东去。我记得南口附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沟。那条大沟绵延数十里,很好通行的,沿途还有村落,可以弄来一些粮食。
满达海的这个决定,成功避开了骑兵师。如果他一路往北,正好跟骑兵师撞上,王廷臣已经疾驰追来了。
这货一直窝在大山里,则让大同骑兵完全抓瞎,甚至不确定鞑子已经走到哪里。
三天之后,两万六千多鞑子,来到满达海所的大沟。
这是正白旗辖地,多尔衮死后,就被大玉儿收归满清皇帝统治。
满达海道:“沿途村落的族人,必须跟着一起走,不愿走的直接杀了!“
此时此刻,他们剩下的粮食已极少。鞑子兵冲进村子里,是奉命带走正白旗百姓,其实各种找借口杀人抢粮,就算愿意跟着一起走的,稍不注意也会被乱刀砍死。
建州女真,在杀戮抢劫他们的同胞!
王廷臣率领的骑兵师,还有一起追击的龙骑兵,在浑河沿岸到处寻找敌踪,但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这他娘的,鞑子能去哪儿?”王廷臣郁闷道。
王尧臣:“估计还躲在山里。“
王廷臣又是无奈又是好笑:“鞑子这种躲法,怕是自己就要饿死大半,他们的粮食该吃完了吧。“
王廷臣:“确实可恶,宁愿自己饿死,都不让咱们找到了立功。”
他们能找得到才见鬼了,这些鞑子,不过是干回了老本行而已。明朝的初期和中期,鞑子干不过明军,也是这样举族钻山沟迁徙,饿死冻死大半之后,经过几十上百年的繁衍又再度兴起。
弱小实力,自有其生存之道。
就拿越南来,元朝前后攻打三次。每次都是迅速攻破其都城,越南文武带着军民钻山沟,越南国王坐船躲到海上。等到天气炎热,又从山里钻出来打游击,元军因为不耐酷暑而大量生病。
直到元朝远征日本,被台风吹得损失惨重,这才放弃第四次征讨越南。
朱元璋打越南的时候,越南人同样如此,文武大臣带着军民钻山沟,越南国王坐船躲到海上。等到天气炎热,再次出来打游击,让明军因为酷暑大量生病。
只不过,明军即便死伤惨重,也牢牢占据城池不撤军,而且还多次派来大军平叛。
越南人每钻一次山沟,都会大量饿死人口!
当满达海率部抵达王甲部故地时,死的死,逃的逃,身边只剩一万多人。其中,还包括沿途裹挟带走的女真百姓,否则他可能连一万人都凑不齐。
王甲部故地,在后世的通化境内。
王甲部,即完颜部,很早就被努尔哈赤征服。
这里有个大寨子,里面屯着一些粮食。已经开始吃人肉的满达海,迅速将寨子占据,不但带走所有物资,还把这些百姓也一并带走。
接下来不需要翻山了,顺着山谷,一路往东北走,前方可达辉南县。
当然,辉南县是几百年后的地名,这个时候属于边僻之地,距离骑兵师攻城的地方很近。
那里已经不是建州女真的地盘,杀人抢粮更没心理负担,满达海打算一路迁徙至宁古塔,那里是爱新觉罗的祖宗之地。等他抵达宁古塔时,天气肯定已经寒冷,大同军不可能追来。
辉南地界,很快遭到鞑子的肆虐,不断有零星的辉发部女真,逃往梅黑河口请求帮助。
“留三千人守城,其余全部追击,鞑子就在前方!“
王廷臣还在浑河沿岸打转,好几天以后,才收到关于鞑子的消息。他派出传令兵,收拢沿途探查的骑兵,以最快速度朝辉南地区追击。
然而,鞑子又开始钻山沟,并迅速转到正常的山路。
满达海逃跑成功了!
烧毁辎重时,算上老弱妇孺,他身边有六万鞑子。彻底摆脱大同军的追击时,他身边仅剩一万二千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中途裹挟的,最后一段路途基本靠吃人肉为生。
东北已经开始下雪,王廷臣驻马静立,其实肺都快气炸了。
忽然,小雪之中出现两只雪橇,由猎犬拉着快速奔来。
王廷臣挥动右臂,立即有骑兵冲上去,将这两只雪橇给团团包围。
“叽里呱啦…”
雪橇上的土著,着些听不懂的话。
王廷臣让随军的本地向导,全都过来查看究竟,终于发现有两人听得懂。
一个向导:“将军,这些是虎尔哈部的东海女真人,他们平时住在松花江边,好几年前就给南京的皇帝陛下进献过东珠。”
王廷臣点头:“虎尔哈部我知道,他们从东北远道而来,用东珠在开原换取粮食和棉布。“
整个东北,只有开原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