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的计策奏效了,至少胡定贵的步兵主力,一两天之内都不可能去追击。不但要抓捕俘虏,还要甄别、安置和看守俘虏,只有吴化普带着龙骑兵追向北边。
  当李辅国、江霖带兵攻至阵前,李养性身边的百余人,面对二十倍于己的大同军,纷纷放下兵器选择投降。
  甚至有李养性的几个亲兵,用刀架着李养性的脖子,捆起来押出营寨请降。
  走在半路上,李养性哀求亲兵:“你们快杀了我,拿着我人头去投降,莫要让我再遭活罪。看在旧日情分上,求求诸位给我一刀。”
  亲兵们充耳不闻,押解断后主将投降,说不定还能立功换回自己一命。
  李辅国见到李养性,盘问一番,得知其身份,顿时讥讽道:“一条好狗,你也配姓李?”
  李养性自知难逃一死,反口辩驳道:“不投大清还能怎样?大明文武欺压诬陷,若不是背国投敌,当年就被大明文武所诬杀。是是非非,哪里讲得清楚?莫要多说,是条好汉就给个痛快!”
  听闻此言,李辅国倒是不再讽刺。
  泥腿子出身的大同军将士,都把汉军旗和包衣当成汉奸。但李辅国是读书人,他听族中做官的长辈说起过,里面乱七八糟的党争确实难以道明。
  十年前的李养性,绝对属于受害者,不投满清肯定被大明文武坑死,而且死后还要被诬陷各种罪名!
  李辅国挥手道:“押回去受审。”
  被士卒拖着走的李养性,扭脖子大呼:“给我来个痛快,给我来个痛快!”
  吴化普独臂抓住缰绳,带着龙骑兵全速前进,至半下午时分,遇到李定国、王廷臣率领的大同骑兵。
  三人合兵,约骑兵七千。
  “怎的情形?”吴化普问道。
  李定国指着前方:“有伪清骑兵阻截,已经打过一场,各自死伤百十人。”
  王廷臣说道:“据被俘的敌骑供述,率领骑兵阻截咱们的,是鞑酋努尔哈赤的第九子巴布泰,麾下一部分是满洲骑兵,剩下的多为内外蒙古骑兵。”
  内外蒙古骑兵,特指蒙古八旗(内)和外藩蒙古旗(外)。
  蒙古八旗的骨干,是归附满清的大明边军,以及那些蒙古内战失败,逃来归附满清的蒙古部队。还有少数,是跟满清联姻的蒙古部族,以及作战立功的蒙古奴隶(草原抓来的战俘)。这些人,举族在辽东定居,跟满人一样编为牛录。
  至于外藩蒙古,则是主动归附,或者被满清打服的蒙古部落。他们拥有自治权,但必须按时纳贡,大战之时还得出兵帮满清打仗。
  吴化普作为辽东人,非常清楚里面的情况,说道:“外藩蒙古,跟伪清不是一条心的。就算他们跟鞑酋联姻,也不愿与咱们死拼,青壮死伤太多,他们的部落就有可能被吞并。”
  王廷臣也做过边将,点头说道:“不错,刚才打仗,一些蒙古骑兵确实油滑得很。”
  李定国建议道:“不如集中全力,主攻满洲骑兵。”
  “就该这么办!”王廷臣笑道。
  满洲和蒙古八旗骑兵,身上的装备都差不多,但蒙古外藩骑兵却明显穿得不一样。
  之前骑兵纠缠,已经试探过了,外藩蒙古确实在划水。
  当即,三人调整战术。
  王廷臣、吴化普的龙骑兵,从两翼突袭放铳,李定国率领骁骑兵直接冲阵,统统杀向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
  如此打法,外藩蒙古骑兵,果然选择继续划水。
  他们并不拼死救援友军,只是在附近象征性骑射,能射中多少大同骑兵无所谓,只要证明自己没有临战脱逃就行——这些外藩蒙古,不愿跟大同军血拼,但也不敢背叛满清,否则他们的部落必被报复。
  “吹号,旗令,命令外藩蒙古旗包抄!”被重点进攻的巴布泰连忙呼喊。
  外藩蒙古骑兵接到军令,立即进行包抄。
  但是,他们还是在外围射箭,根本就没有配合巴布泰厮杀的样子。
  巴布泰勃然大怒:“吹号,命令外藩蒙古旗接敌!”
  外藩蒙古骑兵立即往前,但只往前十余步,然后继续骑马射箭。
  巴布泰都快被气死了,这么远的距离,就算能射中大同骑兵,也无法造成有效杀伤。这打你娘个鬼仗呢?
  放在一年前,外藩蒙古兵,绝对不敢如此敷衍,接到命令必然拼死冲锋。
  但草原上的蒙古人也不是傻子,满清都被打回辽东了,说不定哪天还会被消灭,干嘛要给满清朝廷效命?保住自身实力才是根本,说不定还能跟大同军结个善缘。
  眼前这处战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外藩蒙古旗,加起来足足有一万二千多骑兵。
  结果全面接战之后,七千大同骑兵竟然拥有局部兵力优势,那些外藩蒙古骑兵全部处于梦游状态。
  努尔哈赤第九子巴布泰,终于享受到大明主将的待遇:明明友军在身边,结果就是不出力!
  而李定国也找到了节奏,在巴布泰使用满清骑兵老套路,分散成无数股进行作战时。他将骁骑兵混入龙骑兵,敌人散兵射箭,就用龙骑兵对射,敌人聚兵冲杀,就用骁骑兵冲杀。
  李自成当初遇到满清这种战术,选择舍弃防御,以速度优势近战厮杀。
  李定国有龙骑兵在手,打起来则更顺心,完全对满清骑兵形成战术压制。
  当然,大同骁骑兵太少,即便有龙骑兵策应,在冲杀时也死伤比较惨重,大概能打出1:1。3的伤亡交换比。
  只不过,满清骑兵阵亡的多,而大同骑兵受伤的多,这是火铳对弓箭的胜利。
  交战约一刻钟,李定国抓住敌军聚散的短暂战机,召集五百骁骑直冲巴布泰本阵。
  “射箭!”巴布泰惊慌大喊。
  五百骁骑兵,顶着满清骑兵的箭矢,舍生忘死的继续冲向巴布泰。
  李定国接连身中两箭,箭矢插在盔甲上,随着战马起伏不断抖动。他一马当先,持枪将当面之敌挑翻,接着抽枪回转横扫,将另一个敌骑扫落马下。
  主将如此神勇,麾下骁骑士气大振,一往无前的冲入敌阵。
  当李定国枪刺第三个敌骑时,对面竟是个精锐勇士,在落马瞬间将李定国的骑枪抓住。李定国连忙舍弃长枪,猛地拔出腰刀,继续朝着巴布泰冲去。
  努尔哈赤的儿子当中,也有一些怂货,比如眼前的巴布泰。
  巴布泰曾因丢城失地,被罢免一切军职。如今虽然早已复职,但爵位只是三等奉国将军,在努尔哈赤的儿子里面属于渣渣。
  眼见李定国越冲越近,几乎陷入满清骑兵的包围,巴布泰没有想着带兵围杀,第一反应竟是……调转马头逃跑!
  巴布泰的亲卫拼死阻截,李定国再次连杀两人,又格挡开第三人的兵器,纵马冲到巴布泰的身后。
  巴布泰一边逃跑,一边扭头回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驾!”
  巴布泰疯狂刺击马臀,胯下宝马吃痛疾奔,快速跟李定国拉出两个身位。
  李定国的坐骑,是一匹马瓦里阉割公马,这种马只在大同骁骑兵里部分服役。但骁骑兵的各级指挥官,全部骑乘马瓦里马!
  李定国的战靴配有马刺,双脚一夹,立即加速,已然追击巴布泰身侧。
  刷!
  一刀劈出,刀光划过。
  连忙矮身闪避,整个都趴伏在马背上。
  两人并驾齐驱,巴布泰挺身挥刀,李定国一刀将巴布泰的兵器击落。接着竟然侧身探出,选择弃刀伸手,抓住巴布泰的棉甲,直接将巴布泰给扯离马背。
  然后,狠狠惯到地上。
  后方巴布泰的亲兵疾驰救援,闪避不急之下,这货竟被自己的亲兵,用马蹄给活活踩死。
  “敌将已死!”
  失去全部兵器的李定国,空着双手策马大呼,非常惊险的避开敌骑刀锋,已然把巴布泰的本阵给杀穿了。


第454章 【持久消耗】
  见到主将身死,满清骑兵没有崩溃,而是不要命的向大同军发起冲击。
  这些舍命冲锋的骑兵,皆为巴布泰旗下牛录。
  除此之外,非巴布泰牛录的满清八旗、蒙古八旗和外藩蒙古旗,则全部变得心惊胆战、士气低落。特别是那些外藩蒙古旗,虽然还在朝大同军射箭,却逐渐绕向北边准备遁逃,主动解除对大同骑兵的包围。
  当巴布泰旗下牛录死伤三成之后,其他骑兵全部逃离战场,让这些拼死的友军掩护自己撤退。
  终于,巴布泰旗下牛录也逃了,但又并非一溃到底。
  满清骑兵经常散开作战的习惯,让他们很难完全失去组织度。中低级军官自动指挥残兵,开始跟大同军边打边逃,虽然还是逃不过覆灭的下场,但大大迟缓了大同骑兵去追击满清主力。
  用于阻击的一万二千多骑兵,只逃回去九千左右,把多尔衮惊得背心冒汗。
  “老九呢?”多尔衮都不称呼巴布泰的职务了。
  尼堪浑身是血,回答道:“已战死。”
  此时的尼堪,还不是什么名王,攻破山海关时被封为多罗贝勒而已。
  多尔衮大怒:“一万两千余骑,怎会败得如此惨重?”
  尼堪指着那些外藩蒙古骑兵:“这些人怯敌不敢接战,包围敌军而不进攻,坐视友军被击却不救援!”
  喀喇沁蒙古部落台吉(王子)古噜思奇布,立即出言辩解:“殿下,这是对我们蒙古勇士的污蔑。我们接到主将号令,包抄围困敌军侧翼和后方,但刚刚完成合围,敌军就对梅勒额真(巴布泰)发起猛攻。我们还没来得及救援,固山额真就已经阵亡。军心浮动之下,只能跟尼堪贝勒一起逃走。”
  “胡说八道!”
  尼堪气得脸红脖子粗:“是你们围而不攻,才导致梅勒额真阵亡的!”
  古噜思奇布吼道:“你在诬陷我们蒙古勇士!”
  “我没有!”尼堪也跟着吼起来。
  接下来,双方各部将领,也加入争执的行列,在撤兵路上吵成了一团。
  “闭嘴!”
  多尔衮怒斥道:“大军撤退,怎能延误?谁是谁非,先撤回去再说。”
  几大旗主得知消息,都骑马奔来见多尔衮,一边行军一边低声讨论。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打仗的问题,更属于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
  喀喇沁蒙古,是最早归附满清的蒙古部落之一,而古噜思奇布父子,则是喀喇沁蒙古当中最早归附的外藩势力。
  这个部落,如今就在辽西北的草原放牧,距离满清的统治核心非常接近。
  此战喀喇沁蒙古打仗放水,已经暴露出一个信息:外藩蒙古不再跟满清齐心了,若是满清八旗继续损兵折将,恐怕辽西北的蒙古部落会倒向大同军!
  “除了军粮、兵器和铠甲,其余辎重全部放弃!”多尔衮焦急下达命令。
  运输这些辎重的民夫也不要了,被驱赶着冲向南边,或许能阻拦追兵片刻。
  同时,多尔衮派出全部骑兵,一部掩护海岸线的方向,一部掩护盖州追兵方向。
  “殿下,前方有敌军阻拦!”
  “全军列阵冲杀!”
  多尔衮已经处于暴怒状态,他觉得那些南蛮子欺人太甚。
  耀州距离盖州不到五十里,是当初满清修筑起来,专门攻打盖州明军的城池。
  在急行军的状态之下,八旗主力迅速走了一半路程,这里已经进入满清的势力范围。大同军居然还敢阻截,这是欺负八旗勇士提不动刀了吗?
  看着满清大军开始列阵,卢象升笑着对李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