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世家-第8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毡靴,以其独有的防寒、耐磨、舒适等实用且美观的特点。
  而汉唐商行是干啥的,就是抓住一切可以赚钱的机会,想办法将各种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然后换钱的商贸集团。
  这种毡鞋如今已然开始走进长安部疆的百姓家中,虽然这种毡靴显得有些过于厚实。
  但是其保暖性能岗岗的,能够防冻,而且价格也不贵,所以很是受大唐的老百姓们的欢迎。
  而朝庭也有意采购大批的毡靴,作为与冬装的匹配以提供给大唐边关的将士们。
  不大会的功夫,几位獠人将领们也纷纷赶了过来见礼。
  “见过吴王殿下,见过李兵部,见过程长史。”
  程处弼听到这个称谓顿时不乐意了。“喂喂喂,你们几个,程某人已经不再是泸州大都督府长史了,莫要乱叫。”
  禄能等人一听,赶紧点头哈腰地道。“是是是,见过程仙长。”
  “噗呲……”李世民直接维持不住低调温和的表情,直接就喷出了一个哑屁。
  程处弼的脸色直接就黑成了锅底,神特么程仙长,信不信老子现在就让你们升天。
  看到处弼兄开始鼓眼珠子,李恪这货赶紧拦住。
  程处弼只能悻悻地翻了个白眼,算了,回头再找由着收拾这帮子家伙,这里是长安好不好?
  要是自己程仙长这个美称在长安传扬开来,呵呵,岂不又会在长安闹出一场笑柄。
  虽然程家人不怕流言蜚语,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很快,禄能打量着这个放了个哑屁的中年英武长须男,又看看一旁的吴王李恪。
  然后目光落在了他们两个那十分相似的容貌上,就连那啤酒肚的大小似乎也差不多。
  “房将军,这位……这位到底是谁……”
  原本还想要苟着不暴露身份,先来探个真伪的李世民。
  看到那帮子獠人将领一个二个面带疑色地在自己与亲儿子李恪之间游移。
  也就不再顾忌,抚着长须,朝着这几位獠人将军们颔首一笑。
  一旁的赵昆识趣地踏前一步,很配合地喝道。“大唐皇帝陛下在此。”
  李绩当先朝着亮明身份的李世民恭敬地弯下了腰。“参见皇帝陛下……”
  整个大营里边的将士们经过了短暂的骚动之后,全部都齐刷刷地拜倒在地。
  李世民看着这些出身泸州羁縻州的獠人将士,露出了一个淡然而又不失威仪的笑容。
  “诸将士免礼,平身……”
  ……
  下一刻,程处弼看到房二郎一副不知道应该接下来干啥的模样,终于忍不住蹿到了跟前来大声言道。
  “陛下,獠军番上,还请陛下上台检阅泸州大都督府獠军。”
  李世民朝着程三郎微微颔首,嗯,还是这小子更机灵一点,不过嘛,老实孩子也是很受欢迎的。
  李世民拍了拍房俊的肩膀,背负起手,大步地走上了高台,目光扫过。
  “你还愣着做甚,把那一套拿出来……”程处弼拿胳膊肘顶了顶房俊,没好气地催促道。
  房俊顿时反应了过来,开始朝着那些獠军将领们下达命令。
  很快,随着一声声的号令声,原本散乱在校场操演的獠军将士们飞快地聚拢过来。
  特别是站在高台之上的李世民与李绩看得最为清楚,看着过千獠军将士从一开始如同散落一地的米粒一般。
  在听到了号令之后,开始飞快地朝着高台之前聚拢,而且不是那种拥挤成一团的聚拢。
  而是第一排的将士站定之后,其他的士卒飞快地站到他们的身后,而且每一位将士,都会精准地站在前一位将士身后一步处,并且距离左右也各有一步。
  在心里边默默地计算着时间长短的李世民忍不住朝着身边的李绩小声道。
  “好厉害的练兵之术,聚拢成阵,都只花了这么短的时间,若是在战时,特别是应对敌袭之时,足可定胜负矣。”


第1494章 啥意思,觉得老子怕了那满朝文武不成?
  李世民足足在这獠军大营里边呆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今日,他可真是见识到了那份操典的份量,同时,也对于房俊那种严谨的练兵治军风格大加褒扬。
  总之,收获十分的丰富,连带的,原本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碍眼的程三郎,也开始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出了军营,程处弼原本想与李恪一起开溜,却被赵昆给唤住,让他随陛下回宫。
  回到了长安,直入皇宫,甘露殿内,李世民打量着坐在跟前份外规矩,目不斜视的程三郎。
  “程三郎……”
  “小侄在,不知叔叔有何吩咐?”
  “嗯……那个,今年,关中多灾,甚至有不少地方颗粒无收。”
  “不得已,老夫只能率文武百官,与诸卫将军东巡,往洛阳就食。”
  “此事,想必你也已经知晓。”
  李世民看到了跟前的程三郎点脑袋,满意地抚了抚长须,呷了一口茶汤继续道。
  “老夫知道,你小子脑子活,鬼主意多,而且又擅长各种奇奇怪怪的手段……”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跟前的李世民。什么叫各种奇奇怪怪的手段?老子可是正经人。
  可惜,看到了李世民投来的目光之后,程处弼赶紧低眉顺眼一笑,算了算了,看在你闺女的面子上,不跟你一般见识。
  看到程三郎这副老实恭顺的样子,李世民目光一扫。
  赵昆心领神会地干咳了一声大手一摆,甘露殿中的一干闲杂人等,连同他自己,都退到了殿门处。
  李世民这才继续言道。“贤侄你可有什么办法,解决关中缺食这个问题。”
  看着跟前,表情十分严肃,语气十分郑重的李世民。
  程处弼也不禁有些牙疼,之前,武姑娘已经给自己传递过了消息。
  可自己都还没个头绪,没想到李世民就会如此迫不及待地就把这个问题给抛出来。
  “怎么,是需要考虑考虑,还是没有办法?”李世民打量着程三郎那副纠结的表情,不禁狐疑地问道。
  程处弼想了想,罢罢罢,春风吹,战鼓擂,出个主意而已,又不是让老子搞事情怕个屁。
  “其实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陛下你确定要让小侄给你出这个主意?”
  听到了程三郎这句话,李世民不禁有些牙疼地打量着这小子,总觉得程老三话里有话。
  “怎么,你是觉得你给出的主意,老夫不会同意?”
  “其实小侄给出的解决办法,有两种选择。”
  “两种选择?”李世民翘起了两根手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程三郎这小子。
  自己自打蹿去东都就食,就一直在考虑着怎么解决关中缺粮的问题。
  可考虑来考虑去,一直都没有好主意,而跟前这程三郎居然告诉自己有两个选择。
  “来来来,你且跟老夫说说,怎么就有两种选择了?”
  “第一种,那就是迁都。”程处弼毫不犹豫地翘起了一根手指头道。
  李世民双目灼灼地看着程处弼,表情阴沉地道。
  “……迁都,那可是会令国家社稷动荡的大事,一个国家,岂能轻易迁都。”
  迎着李世民的目光,程处弼却并不退缩,据理力争。
  “但是若不迁都,而关中灾害频频,加之人口日益增长之下,粮食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长此以往,小侄担心,咱们大唐的皇帝,都会成为逐粮天子。”
  “住口!”听到了逐粮天子这个称谓,李世民脸色一黑,大巴掌拍在了案几之上,眼睛瞪得犹如铜铃一般。
  程处弼悻悻地闭上了嘴,但是目光坦荡地看着跟前这位大唐历史上第一位逐粮天子。
  不讲武德的李渊似乎没有因为关中缺粮而蹿东都就食过,没有这样的黑历史,但是你有,你有你就是逐粮天子。
  当然,程处弼打死也不敢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在心里边疯狂吐槽。
  李世民很蛋疼,这小子说的这番话,他又何尝不清楚,正是因为清楚。
  所以,李世民这才旁敲侧击似的数次意欲修缮乾元殿,却都被臣工所阻。
  其实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那些臣工,都明白,这位大唐天子暗戳戳打的主意。
  别忘记了,大唐建国,定都关中,正是因为关陇诸多世家出了大力气。
  若是大唐迁都洛阳,那么,关陇诸多世家肯定会在心里边不乐意。
  虽然随着大唐建立之后,不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在平衡,削弱着这些世家门阀的力量。
  但问题是,他们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特别是关中又是大唐的重要兵源之地。
  ……
  “也罢,你且说说你的理由。”
  逐粮天子李世民看着这个表情十分固执的程三郎,轻叹了一口气道。
  “其实不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小侄都觉得大唐应该迁都中原之地。”
  “关中地狭,所产粮食所能够供给的人口并不多,必须要从中原运输粮草用以补足。”
  “小侄在泸州的时候,听闻了叔叔因为关中缺粮,不得不率百官东巡,就已经留心此事。”
  “这才知晓,仅仅是从洛阳含嘉仓转运进入长安,一石粮食就需运费五百文。
  武德年间,每年运粮二十万石,就需要运费十万贯;而今想必这个数字……”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插嘴打断了程三郎之言道。
  “现如今这个数字是一百五十万石粮食,需要七十五万贯。”
  “现在距离我大唐立国不到三十载,运费居然已经这么多了?”
  程处弼不禁立起了眼角,大唐建国到现在这才过去多少年。
  光是运费,就已经增长了六七倍,这要是再过上三五十年,啧啧……
  看到程处弼那副夸张的表情,李世民闷哼了一声,心里边也不禁有些心悸,脸色越发地显得难看。
  看到这小子还想要叽歪,李世民忍不住抹了把脸,摆了摆手泄气地道。
  “……不是老夫不想迁都,而是老夫这才刚刚下手试探,那些臣工就已然强烈反对。”
  “原来如此……”程处弼一脸恍然的模样,却让李世民很不爽。
  啥意思,觉得老子怕了那满朝文武不成?


第1495章 迁都剩下的问题,可以交给小侄来解决
  长孙皇后正在立政殿中看书看得正起劲的当口,就听到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
  随后就看到了李明达快步行来。
  “娘亲,爹爹回宫了,还把程三哥哥也带了回来,带到甘露殿去了。”
  “哦,怎么了?”长孙皇后撂下了手中的书册,看向站在跟前,眼巴巴看着自己的闺女。
  “娘亲,你陪我过去好不好?”李明达屈膝坐到了一旁,小手开始划着娘亲的小腿,笑眯眯地讨好道。
  “你爹领程三郎回来,说不定是有正事要商议,老身过去做甚?”
  李明达眼巴巴地看着亲娘,这个时候,除了亲娘之外,怕是再没有人阻止得了亲爹。
  虽然自己也能够阻止,但是如此自己出面,反倒会增加爹爹对程三哥哥的恶感。
  所以,最佳的人选,唯有最亲爱的娘亲。
  “可万一爹爹寻程三哥哥不是说正事,那可怎么办?”
  被李明达缠得头晕目眩的长孙皇后最终还是心软答应了闺女。
  母女儿一裹着裘衣,出了立政殿,向着那甘露殿而去。
  此刻正立身于殿下,由着程三郎与陛下在甘露殿内密议的赵昆很快就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